《交换作》:如何在舞蹈中安顿生命?

来源 :齐鲁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tes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换作》是一部动人心魄、充满哲思的舞蹈作品,代表着中国现代舞新老阶段交替,相信这是结束,也是开始,是告别,也是初遇。图为《秋水》剧照。 刘振祥/图

  “三合一”演出是国际上通行的剧场舞蹈表演形式,常常由风格不同却彼此呼应的三段中型作品构成。
  舞蹈艺术家林怀民退休前最后一部作品,陶身体剧场与云门舞集兩个顶尖舞团,三位编舞家编出的三支风格迥异的舞蹈,11座城市万众期待的巡演路程,50人的专业演出团队……舞剧《交换作》在山东省会大剧院上演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三位主创。这部舞剧带给观众的,不仅是舞蹈动作的现代飘逸、视听语言的精彩纷呈、精神气度的通达智慧,还有透过舞者对舞台的虔诚信仰,我们清晰可见的艺术家至真至纯的初心。

《乘法》:烟花定格


  鲜明的黄白黑三色激荡,舞者掀起宽大裤腿引发阵阵旋风,队形如魔术方块般变幻无穷,给人明亮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紧张的乐声中,一群舞者僵硬、单调地舞动着,这时,一位舞者跳脱出来,张开双手神随意走,自由起舞,可是后面六位舞者互相搭起手臂,仿佛在扭动围观。
  一个创新者倒下了,两个创新者倒下了,可一直有后继者走出人群,且越来越多。静默里,仿佛一直有一股力量在蕴蓄积累。直到演出的最后彻底爆发。音乐有些尖锐,每位舞者都用自己的方式挣扎扭动,像是在网中苦苦挣扎的鱼。最后,舞者又提起裤腿旋转离场,舞蹈在两位舞者相拥旋转中悄然结束。
  为陶身体剧场编出舞作《乘法》的,是现任云门舞集艺术总监郑宗龙。他从2020年元旦起接替林怀民,成为云门舞集历史上第二位艺术总监。
  在云门成长起来的人很多,被问及为什么选中郑宗龙做接班人,林怀民戏谑地答,因为他“笨”。“郑宗龙先生,每次为了编舞形销骨立,扑在那件事情中。这种人比较容易不忘初心,而不是东张西望。”
  确实如此。陶身体剧场掌门人陶冶邀请他编一支舞,用他的话说,“就像有人送一杯可乐或一杯咖啡给你,你就想把身上的所有东西拿出来还给人家。”
  陶身体剧场舞者的身体风格偏重简洁纯粹、害羞内敛,而郑宗龙的编舞风格是生猛野性、恣肆灵动。他设法在其坚固的训练体系之下,尽可能找出9位舞者作为个体的样子,注入自己对身体风格的追求。
  将舞蹈命名为《乘法》,一方面他希望和9位舞者各自相乘,产生出更大艺术魅力。另一方面,是展现他在云门探索出的人体九大关节相互贯通、繁衍不息的艺术创想。他指导舞者运用手部、身躯、足部三关不同节点的扭转组合,与四肢躯干的移动变化,在空间与时间的延伸中,衍化出如建筑般的舞蹈结构。
  面对陶身体的舞者,郑宗龙鼓励他们“不协调的动作才是值得高兴的”。与他们通常的垂帘、内观的眼神不同,郑宗龙要求“神随意转”,当手出去或者是动力在走的时候,舞者的神也跟随运动方式走。
  《乘法》极具现代气息,又蕴含中国古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很像郑宗龙坚持使用的用充满野性的身体呈现的“原始舞蹈”。它不像是绽放在舞台上的烟花,燃烧后只能留下空虚,更像定格在观众脑海里的一张烟花速写,余味悠扬。
  郑宗龙曾说自己像是生长在环境里的一棵树,他的作品是在他感知环境中产生的。而在他一次次殚思竭虑地编创作品、寻找自己的过程中,外界也发现,那棵树,已不再只时时谨记修剪那些杂芜的枝叶,他的根也开始深稳沉着地扎在自己的土地里。

《12》:白云苍狗

《12》剧照。 张胜坤/图

  灯光亮起,舞台上只有一方纯白大地,一位身着白色舞服的舞者从舞台一角上场,先是紧贴地面,然后旋转,滚动,身体像一张纸一样叠来叠去,又像一个失去了棱角的球,挣扎向上,像生命力旺盛的植物想要破土而出。当你沉醉在轻快的音乐与轻盈的舞蹈中时,舞者忽然停下动作,从一角离开了舞台。但紧接着就有另外一位舞者上场,又开始了旋转、滚动、盘旋向上……
  这是舞剧《交换作》中的第二支舞,陶冶为云门舞集编排的《12》。
  陶冶说有幸为业界传奇云门舞集编舞,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曾经在瑞典看到过的流云。那天他躺在草地上,整整四个小时一动不动,眼见山头上无数云彩挤在一起,又被海风以极快的速度吹动,从厚重到飞散,从多到少再到无,层峦叠嶂,千变万化。
  他想让云门舞者演绎自己记忆中的美丽云朵,更是演绎精彩绝伦又生生不息的云门精神。延续自己的至简哲学,用舞者人数命名不具有故事性的纯舞蹈,这次陶冶跳过了《10》《11》,创作了《12》。12个月、12生肖、12点钟……12,代表了一个圆。
  虽然在对身体的探索、对东方思想的运用上,陶身体和云门有相似之处,但郑宗龙如果是放,陶冶就在收。他让舞者们依据惯性去跳舞,让头牵引到身体,身体牵引到脚,再喷出去一个流动的动作,这在观众看来,舞者就变成了失去重量、急速流动的云。
  他在舞者的身体里织就了一根线,绵延不断,像一个个不稳定的状态中流动的波浪,可以很慢,可以很快,可以交缠,也可以释放。观众每次看到相似的舞者上场、下场,但动作和音乐又是完全不同,就像世界上从没有两朵相同的云彩。舞台上的一点点变化,随着时间的推演慢慢变得厚重,最后舞台变得干干净净,只剩一块白色。
  这像极了大自然的循环往复、沧海桑田,一个个朝代政权更迭,一个个风流人物远去,我们所拥有的,只是漫长历史长河中的须臾一瞬。   四次荣登纽约时报,独创圆运动体系,让舞者减掉手舞足蹈,只用脊柱律动,减掉音乐,将身体变成移动的音响,甚至只让舞者平躺跳舞,把身体二维视觉化。走在现代舞最前沿,成为国际舞台上最受瞩目的现代舞团之一,陶冶带着自己的陶身体剧场完成这些,用了十年。
  2019年,站在新的十年的起点上,陶冶像一个思想家,没有一刻不在思考舞蹈的意义和今后所要走的路。他说国外大部分舞蹈觀众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人,中国观众里年轻人居多,以后的市场会在东方。
  从最早看到林怀民的《逐梦》看哭了很多次,到羡慕云门舞集的浪漫,“剧场附近有山有海,非常安静,非常原生态,还有粉色的夕阳。”陶冶认同云门的精神,舞蹈不是阳春白雪的艺术,是精神世界的礼物。每个人都有身体,看到舞者不掺杂任何杂质的纯粹舞动,观众就会被其中的文化基因感染。
  “TAO”是英文里“道”的意思,“观众以为我信仰道教或佛教,实际上没有,我信的是自己,信的是命运。你把自己的路活清楚,把当下理顺了,你的意志就会坚定下来。”

《秋水》:生命之歌


  爱沙尼亚著名作曲家阿沃·帕特在被迫离开自己国家前,创作了一首乐曲《镜中镜》。音乐平缓、空灵,让人想起无数平行的平面镜,相互反射产生的无穷多图像。每个镜中投射的镜像,都在不断做着朝向或远离镜子的运动。
  其实,人与自我、人与世界,何尝不是这样往复徘徊。
  此次演出的《秋水》,是林怀民的第89部作品。周章佞、黄珮华、黄媺雅、杨仪君、苏依屏五位舞者中,最年轻的34岁,最年长的已达50岁。在林怀民看来,“坚持舞蹈生命远不止年轻时那几年。”
  这部作品的灵感来源于日本京都的一条河,林怀民看到秋水安静地流,上面浮着红色的叶子。他选用《镜中镜》作为背景音乐,舞台后方和地面是京都水波的双重投影,舞者也像画面中缓缓飘落的红叶,宁静起舞。她们的身体时而舒缓放松,时而遒劲有力,缓步徘徊,拧身延展间,美得令人屏息悸动。时间就像这条小河,缓慢却不停歇地流淌。舞台上满心满眼的离愁别绪,呼应着主题“秋水”。

《乘法》剧照。 刘振祥/图

  上世纪60年代,从美国留学归来的作家林怀民,第一个喊出“中国人作曲,中国人编舞,中国人跳给中国人看”的口号,并从《吕氏春秋》中找到灵感,用黄帝时代中国最古老的舞蹈“云门”命名,创办了台湾第一个职业舞蹈团——云门舞集。
  如今72岁的林怀民,编舞灵感几乎全部源自中国古典文化。进入云门舞集46年,林怀民创编舞蹈作品近90部。舞团被评为亚洲第一当代舞团、世界一流现代舞团,林怀民自身也成为享誉世界的编舞大师。余秋雨曾经这样形容云门舞集的国际影响力:“真正的国际接受……是一种长久信任的建立,一种殷切思念的延绵。”
  和传统舞团不同,云门舞者日常除了现代舞和芭蕾舞的训练外,还有太极导引、内家拳等身体训练,打坐、扎马步等是家常便饭。在此前一系列关于书法的作品中,舞者还需要学习书法,每日练字。云门的舞者大多顶天立地、脚下扎根、点到即止、收放自如,可以充分传达出充满着禅意、哲思、含蓄之美的东方意象。
  此外,林怀民一直认为人们在经济上无法均富,但精神上可以。几十年来,云门舞者的足迹从世界顶级剧场到中国台湾各县市文化中心、乡镇学校礼堂,甚至广袤的田野上,他们在不同城市举行的大型户外公演,平均每场观众高达六万,成为中国台湾几代人共同的艺术和美学记忆。
  可以说,林怀民找到了一把打开中国舞者身体、让观众正视自己内心的钥匙。通过跨文化的视野,真正深入到生命的精髓,让身体诉说生命的意义,这于舞者、观众而言,都是一场修行。
其他文献
近日,梁山县马营镇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隆重召开。会议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幕,大会听取《马营镇人民政府2019年工作报告》《马营镇人大主席团工作报告》《马营镇201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20年预算报告(草案)》及马营镇城镇规划情况草案的说明。  大会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人大主席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201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的决议及关于马营镇城镇
期刊
近日,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葛长伟带队赴沂水县泉庄镇 “天上王城”景区艺术创作采风写生点参观考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宋丰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靳永等参加活动,县机关党工委书记冯彦,泉庄镇党委书记李玉涛陪同活动。  “天上王城”景区位于沂蒙山腹地的沂水县城西北40公里处,景区主体分布在纪王崮上。据清康熙十一年《沂水县志》中记载:“纪王崮,巅平阔,可容万人,相传纪侯去国据此”。据传西周末年时期诸侯国纪
期刊
邹城市千泉街道東关社区置身于孟子故里融汇千古儒风,地处邹城市区中心地带,峄山中路贯穿南北,交通新宠云轨专线横空出世。社区新一届党委于2018年1月上任履职,为这个共有10860户,31685人,总面积近3平方公里的大社区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党委班子不辱使命,砥砺奋进,跨越发展,忠诚为民,把忠实与责任化作音符,用拼搏和奉献谱成旋律,共同唱响与时俱进的奋斗之歌、创新之歌、和谐之歌!一曲曲宏伟的“改革乐
期刊
沂水县诸葛镇大崮后村生产生活旧貌。穷山窝  坐在宽敞明亮的楼房中,83岁的上胡同峪村民张文起感觉就像做梦一般。他指着房里的地面砖说:“以前的房子就是土屋,地面也都是土地面,好多年也没有修过,下雨的时候,大雨大漏,小雨小漏,屋里走起来都带着泥。”  上胡同峪是沂水县诸葛镇的一个小山村。“峪”是诸葛镇的一种独特地貌,通俗来说,就是一条山沟。胡同峪是诸葛镇众多山峪的一条,因狭长似胡同而得名。上胡同峪村就
期刊
张宏钟近照。  书法是中华文化之瑰宝,是中国人的精气神,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穿越了几千年的漫漫征程,成为当今世界独树一帜的艺术。金文 真善美金文 郑燮诗《竹石》  书法家张宏钟先生,自少年起酷爱书法艺术,先后师从著名学者、书法篆刻家蒋维崧先生和陈梗桥先生,精心溯究汉字源流,研习金文、秦篆、古隶等古文字书法,几十年孜孜不倦的书法耕耘,已经在书法界成绩斐然。  呈现于我们眼前的一幅幅完美精湛的
期刊
微距摄影是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世界,是摄影的一个重要且迷人的分支。我们身边看似平凡的微观世界里,隐藏着鲜为人知的美丽。那些司空见惯的花草虫蚁,当用微距拍出来时,才发现它们是那样的陌生而艳丽。微距的视角让花花草草、小小昆虫展现出特有的风趣。戴毅●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 青岛市青年摄影家协会主席草蛉:昆虫世界的小清新  夏天,可看到一种绿色的、长着四个大翅膀的昆虫,飞翔在空中,那种昆虫便是草蛉。草
期刊
2019年12月,日照港年货物吞吐量突破4亿吨大关,其中矿石、原油、煤炭等接卸能力均居全国沿海港口前列。  刚刚过去的2019年,日照迎来建市30周年的里程碑时刻。日照市委、市政府描绘出“五城同创”的发展愿景,全力打造创新之城、生态之城、活力之城、旅游之城、蓝色之城,积极推动日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日出先照的海岸,新旧动能转换全面加速,处处涌动着创新争先的热潮。在2019年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工作
期刊
李学明 1954 年生于山东莘县,山东工艺美院教授,山东省美协顾问。  己亥岁尾,著名画家李学明先生在泰山脚下举办画展《瞻岱记》。100多幅水墨呈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令人舒心安泰、流连忘返。  我心安处即吾乡。李学明先生笔下的泰山,实则国人的精神原乡。笔墨之间,是厚重人文的泰山,也是乡野清欢的泰山,是寂寞圣贤的泰山,也是今人寄托的泰山。山与人合一,古与今相通。学明先生对泰山的解读和再现,代表了
期刊
新旧动能转换大潮涌动以来,杭州、合肥、郑州是济南学习的对象、对标的城市。其中,合肥的崛起路径值得济南借鉴。尤其是“科创济南”提出后,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了济南打造创新高地的载体,而合肥便是全国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是当前炙手可热的城市。  人们甚至用“中部深圳”这个极具褒义的称呼来肯定合肥所取得的成就。合肥,昔日的一个小县城,如何华丽转身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呢?  在揭开谜底之前我
期刊
记者近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截至7月底,321个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323亿元,其中,250个省重大建设项目开工236个,开工率94.4%;完成投资1298.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0.9%,超时间进度2.6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高增速。71个省重大准备项目,开工8个,完成投资24.6亿元。  省重大建设项目分市来看,青岛、潍坊、济宁、泰安、威海、临沂、聊城、滨州8个市完成年度计划超全省平均水平。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