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养和传统的活力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un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山是个好地方,尤其是那些藏于山水间的古村落,是可以让人们漫游、品赏、感悟的诗意栖居之地。莫厘村翁巷与杨湾村杨湾、上湾,虽说不及明月湾、三山岛、陆巷那么盛名在外,这两个历史悠久、遗迹遍布的古村,有故事,有风光,有宁静悠远的气质,更是有着不少惊世之美。
  翁巷  用时间换空间,重现传统美
  穿行在二号、三号桥、金家河的巷弄里,随处可见的古民居,斑驳的墙体流淌着岁月的痕迹。转角遇见如松风馆的园林式大宅,还有那号称“108间”的高端民宿……作为莫厘村的16个自然村之一的翁巷古村,地理位置绝佳,村落依山而建,东枕太湖,青山绿水相拥。
  翁巷历史上古建筑较多,清末民初,有一定规模的民居厅堂72处,历经风霜,保存有凝德堂、瑞霭堂、修德堂、松风馆等古建30余处。这些年,东山镇及吴中住建部门对翁巷古村的保护注入了不少心思,古村以点带面,只为让那些历史遗迹有一个完美的归宿。
  翁巷探幽,遗存荟萃
  历史悠久的莫厘村,全村16个自然村都建于明代以前。其中,翁巷、殿新、鹅潭头、金家河等始于唐宋。翁巷是为数不多的太湖流域中大型村落的宝贵实例,蕴含着古老的东山胜迹与传说,最集中地体现了洞庭商帮的儒商文化。翁巷村2013年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今年被列入“首批江苏省传统村落”。
  说起翁巷,你一定猜到这个古村与翁氏家族有很大关联。翁巷发展“起于唐,兴于明清,显于翁氏、席氏,多族聚居,由经商起家到富甲一方”。翁巷(原称中席),南宋翁氏迁居此地,扩建成翁巷。据记载,南宋建炎初,东山翁氏始祖都统承勋公因金人入寇,率弟承事公等扈驾南渡率千人隐居于莫厘之后山白沙坞。其第翁承事则居于前山翁巷翠峰坞下,为前山翁氏始祖,子孙以农商为生。明清时期,席氏、翁氏两大商帮发迹,外族迁入翁巷,整个翁巷呈现出多族聚居的现象。当年翁氏、席氏修建了不少私家园林,各氏族也在翁巷建了宅第民居,如务本堂、天香馆、建德堂、容春堂等。民国年间,席氏买办,叱咤金融,回乡建设。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百废待兴,村落分割,寺庙衰败。直至今日,随着经济发展,翁巷东通启园路、滨湖路,北建东山国宾馆,古村被保护得越来越好。
  夏日在古村行走,炎热中却传来丝丝凉意。在这里赏遍古泉、古桥、古道、古园林以及砖雕门楼,千年历史,古今交错,岁月的回响传来耳畔。
  翁巷村古遗址有春秋烟火墩、唐代悟道泉、明代鹅潭庙、橘庄敞云楼、东园西花厅康熙行宫等。村里文化遗存众多,现仍保留各类传统建筑3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处,为东山民居凝德堂;省级文保单位1处,为瑞霭堂;市级文保单位4处,为松风馆、修德堂严宅、尊德堂严宅和启园;以及多处控保建筑。现存传统民居多属太湖流域穿斗式木构建筑体系。村内还有三普新发现文物点建筑6处,调查中还发现未登录保存较好院落的传统风貌建筑有13处,还有众多零散分布的传统建筑群。
  尊重传统,保护兼顾发展
  “这么久以来,因为资金等因素限制,翁巷保留着不少历史延续下来的古貌、遗迹,而尚未被‘开发’。翁巷老宅大多都在私人手里,不归集体所有,我们想通过以点带面、社会资本的引进,加大对翁巷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东山镇莫厘村党委书记杨青介绍了翁巷村的现状。据悉,2006年,东山镇制订总体规划,对翁巷古村落进行保护。2007年,首次划定翁巷古村落重点保护区与传统风貌协调区,提出严格保护翁巷历史形态空间格局和传统风貌。2016年,由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制订规划,首次全面制订了翁巷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规划。
  翁巷古村落的规划保护方案,得到了专家论证与认可。保护村落由西至东“山·庙·村·湖”的整体空间关系和空间轮廓特征。划定翁巷传统村落核心保护范围为:以“Y”字形街巷格局为基础,包括花园弄、翠峰路、席河石塘等历史街巷在内,北至三号桥124号,南至西花园,西至勤和堂、建德堂、昭德堂、翁家祠堂沿线,东至瑞霭堂、太平村乐志堂、凝德堂、仲德堂等完整区域。规划要求各级文保单位进行原址保护,不得擅自拆除或迁移易地,不允许改变文物的原有状况、面貌及环境。如需进行必要的修缮,应在专家指导下遵循“不改变原状”的原则,做到“修旧如旧”,并严格按审核手续进行,以保证文物安全。
  记者走进修缮一新的松风馆,堪比苏州园林。别具匠心的设计,尽显园主的文雅内涵。松风馆,乃民初翁巷画家席朴故居,后成公管房屋。2002年,东山镇政府迁移安排住户搬离,对古宅进行保护。2005年,由张家港商人买下,耗巨资对松风馆进行全面修缮,使之成为翁巷古村落的标志性建筑。
  位于翁巷汤家场的容春堂,清末翁巷村刘恂如建,1970年起,作为工厂集体宿舍使用,损坏很大。2017年,苏州文旅集团出资修缮。这里将打造一座108间民宿,目前在施工建设,计划今年开馆。
  翁巷的传统建筑彩画水平极高,凝德堂的彩画集苏式彩画之大成,为东山首屈一指。凝德堂为明代建筑,全宅原规模较大,今仅存三座建筑。大厅后面屋面坍塌,大厅东西两侧小楼岌岌可危。2004年,吴中区文物管理部门再次对凝德堂大修,尤其是对大厅及门厅梁上的88幅明代彩绘进行保护性修复。瑞霭堂,被上海一家公司买下,目前契合翁巷“美丽乡村”建设正在设计中。看得出,这些新宅主对古建筑不光有着深沉的爱,更尊重古建保护。
  翁巷tips
  翁巷,位于莫厘山翠峰坞与太湖之间,北邻东山宾馆。翁巷周边有山,闲暇可以去爬爬山。
  翁巷旁边有一个雨花胜境,被当地人称为“雨花台”,这是东山4A级旅游景区,沿山路可达莫厘峰顶。还有附近的余山岛也是一大景点。
  莫厘村上有不少特色民宿,性价比高。如古龙舫大酒店、私享家精品民宿等。
  楊湾上湾传奇古村如“天然博物馆”
  走过1461米长的杨湾老街,看过千年的庙宇,穿过华丽肃穆的宅园,被其中的砖雕、断梁等布局深深吸引。对杨湾古村的百姓而言,这些宝贝无需作为日常话题,因为他们一直过着月明风清的日子。对于来过杨湾、上湾的过客,内心是恋恋不忘了,这里有我们向往的古村该有的样子,恨不得在这里偷得浮生半日闲呢。   “明代一条街”宝贝数不尽
  杨湾村,一个充满历史感的古村。自隋、唐开始特别是明、清以后,杨湾一直是东山镇西南部的主要商埠和水运码头。历史上,杨湾商业发达,老街上当铺、杂货店、客栈、书场云集,热闹非凡。
  如今的杨湾村,还保留着当年的老街,村里的古建筑很多,有47处苏州市、区控保建筑,大多都保留完好。老街的路面是用青砖铺成的“人”字和“水波”形状的图案,年代感十足。沿着青砖小路缓缓前行,细看两旁的官宦宅邸、平民住宅等,尤以明清时期的建筑居多。这其中,坐拥着三大“国宝”——元代的轩辕宫、明善堂与怀荫堂,均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这也是杨湾村最值得骄傲的地方。
  轩辕宫位于老街北端,现在的村委会旁。轩辕宫,最早名胥王庙,据说为纪念吴国大夫伍子胥所建。20世纪30年代,因正殿改祀汉族始祖黄帝,黄帝生于轩辕之丘而改称轩辕宫。据杨湾村文化工作者马群良介绍,轩辕宫原规模很大,有山门、碧霞元君祠、城隍庙、正殿、火神庙等,现存有轩辕宫正殿、杨湾庙。杨湾庙里也有“三件宝”,庙中保存有王鏊《洞庭两山赋》和文徵明《东西两山图》碑及明代石阴亭(石棺)。大殿是轩辕宫的精华,历经多次修复,正殿内柱础、梭形金丝楠木柱,有卷杀的檐柱及大部分梁架、斗拱等结构都是元代遗物,在江南古村落中独领风骚。
  明善堂临街而筑,建筑面积570平方,保存有东西两路建筑。该宅是进士张延基的故居。记者在现场看到,正面门上正中匾额刻“笔锭胜天”图案,额四周精雕各式图案。整座门楼与四周砖雕,其雕法细腻而有力,刚柔兼之。是一座集建筑艺术,砖、石、木雕技艺为一体的艺术厅堂。2006年,明善堂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古宅保护更上一个新台阶。2014年,明善堂进行全面修缮。
  老街连接朱家巷、居巷、六扇巷等南北东西向的街巷28条。这其中,明代古建筑怀荫堂坐落于此。怀荫堂内有将军门、皮条脊门楼、雀宿檐等三宝。整体规模不大,但房屋布局、结构均合理,是目前保留较为完好的明代建筑。
  保护很用心,村民很舒心
  三千顷风月,道不完古村风韵;八百年遗泽,言不尽杨湾灵地。总面积47.86公顷的杨湾古村,重点保护区面积9公顷,村落传统风貌协调区面积38.86公顷。2005年,杨湾村被列入“苏州首批控保古村落”;2006年,东山镇政府组织对杨湾古村内文物古迹全部造册登记、挂牌保护;2014年,杨湾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今年,杨湾、上湾双双入选“江苏省首批传统村落”。
  “古村是不可再生和不可代替的历史文化遗产,必须加以妥善保护和有效利用。”杨湾村党委书记徐春福表示。杨湾古村有3万平方的明清建筑群,目前修缮完成了2000多平方,现在大部分有村民居住,还有一部分闲置。为了促进杨湾古街的保护与发展,杨湾村聘请苏州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省级《苏州市东山镇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于2017年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通过,完成中国传统村落档案编制。同时编制《苏州东山镇杨湾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整治方案》,陆续开展整治工作。村委还完成景云堂的收购,接下来打算进行修复再利用。
  “古老的东西还在,面貌没有改变,生活也没有受到影响,但是破败的东西被修整了,村子环境越来越好,来古村游玩的客人越来越多了,我们的收入也在增加,大家都很开心。”上湾村村民说道。
  有老街的地方,就有生活的气息。无论外头多么喧嚣,杨湾上湾,独守着这份恬淡与宁静,似一位长者,见证着当地人的烟火生息。
  杨湾上湾tips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杨湾古村推出了铜鼓点兵、灵源钟声、能仁怀古、碧云探幽、明清古街、岭下梅林、西巷蛙声、万家灯火这“杨湾八景”。
  旅游线推荐:石桥线(民国小菜场——震泽底定桥——月溪桥——灵源寺——碧螺春晓——碧螺峰——演武墩);长圻线(香花桥——泗州池——古地道——覽胜石——明代燕诒堂——明代马家古井——太阳河——骑龙殿——南堡——李湾——野猫洞遗址)。
  杨湾村有民宿餐饮、茶楼、咖啡馆、健身公园、停车汤、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各种便利。·
其他文献
子时 星轨在远处城市灯光下显得愈发明亮  寅时 老茶客到店喝茶,几十年如一日,从不缺席  卯时 晨练,拉开新一天的序幕  丑时 夜已深,芡实种植户在水田中辛勤劳作  辰时 葑门横街,熙熙攘攘  巳时 上班族开始忙碌的一天  亥时 姑苏夜经济热闹非凡  午时 来客汤包“778”  申时 闲情逸致,从小培养  酉时 华灯初上,行過最美的路,是归家之路  未时 你在船上看风景,而我在岸上看你  戌时 在
期刊
“客“客到烹茶,旅舍权当东道;灯悬待月,邮亭远映胥江”。150多年前作此联时的横塘驿站对旅客而言,到底是温暖的还是孤独的?今天,从彩云桥顶眺望留存的驿亭,立在京杭大运河与胥江的交汇处,与一旁大运河上往来的大货船相比,单薄而渺小。从屋瓦上卸下的垂兽来看,即便风化得厉害,有的没了鼻子,也看得出当年是精心修缮。  驿站虽小级别不低  这座驿站的身份不简单,它原本是一座水路驿站。中国自唐朝开始邮驿设遍全国
期刊
进入暑期旅游旺季,跨省旅游逐步放开,清净而又魅力的乡村成为人们避暑休憩的热门选择之一。近年来,乡村旅游正从单一的“农家乐”发展成为农文旅联合的“全域乡村旅游”。  太湖之滨,自古以来就是人们休闲度假的首选。近几年,吴中区着力打造农文旅融合精品线路,促进农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近日,吴中区推出了10条“心上吴中”年度体验线路,“到苏州人的小垦丁,做一回归乡的小农民”线路
期刊
站在园子里看风景,或许临风一站就成了别人眼中的景色。园林,站在岁月里,也站成了另一番景象。  历史上的苏园绝大多数是私人资财,但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苏园从“独乐园”一转而为“同乐园”了。修复好的园林,向公众开放,而没有列入修复计划的,有些成为企事业单位的办公、生产场所,有的成了职工宿舍,有的成了大杂院式的直属公房,私园成了公家单位。跻身人民行列的苏园气质大变,历史上的私园历经风霜,已是小家碧玉,而
期刊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读其诗,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扑面而来,人物生动,场面震撼。但如果画面中的人物造型没有扎实的依据,不能表现唐代杜甫所属时代的服饰特征,必然会给观众造成缪误。  宏大的历史政治影响  研究唐代的服饰,和魏晋南北朝分不开,大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各个民族互相融合,汉族的服饰与各少数民族服饰相互影响,直接推动了唐代服饰文化,服装风格呈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华丽、奔放。  唐初的兴盛,形态
期刊
继上海、北京之后,2020年苏州也将开启垃圾分类模式。其实早在2000年,苏州就已经开始向市民宣传垃圾分类理念。2020年6月1日,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苏州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垃圾不分类将被拒收。  这是什么垃圾?垃圾怎么分类?我们分类过的垃圾都去了哪里?一堆问题涌现出来,要知道,6月1日过后,垃圾如果不分类,要承担法律责任了。垃圾分类,园区一直走
期刊
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停车位对城市而言已变为紧缺资源,且很难找到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苏州也不例外。乱停车现象不但影响城市形象面貌,同时带来安全问题,产生矛盾纠纷。  苏州古城内许多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深受停车位不足、居民無处停放车辆的困扰。桃花坞地区紧靠苏州火车站,背街小巷繁多,民宅密集,说起停车问题,居民们辛酸一大把。近日,金阊街道桃花坞网格化联动工作站联合社区,携手共建单位,通过努力把
期刊
山塘老街动迁安置而来的老苏州人,搬进了新社区。他们热爱苏州文化,有一定的欣赏品味,各项思维活跃,正逐渐成为新一代社区达人的代表。而社区通过着意打造的基层非遗文化圈,吸引居民们一道前来,让非遗走入社区,让非遗留在社区,让非遗的文化魅力融入社区的民众生活,为居民们的小康生活再添姿彩。  夏日摇“清风” 穿扇骨制苏扇  夏日炎炎。苏扇轻摇,优雅自若,是苏州人精致生活的标志之一。姑苏区白洋湾街道领秀金品社
期刊
曾经繁荣兴盛的苏州“三花”种植业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渐消失。与之一同消失的还有阿婆“阿要买白兰花”“阿要买栀子花”的软糯叫卖声,以及夏初人们随身携带的清幽一缕白来香。那些消失的花农去了哪儿呢?他们的生活如今还与“三花”有联系吗?  无法忘怀的花香  白兰花、茉莉花、玳玳花在苏州被称作“三花”。苏州“三花”种植已有近千年历史,自南宋就在虎丘山麓开始大规模种植,每年5-8月“三花”开花,附近一带芬芳馥郁。
期刊
苏州,与水共生,因水繁华。水带来灵气,也带来隐患。千百年来,苏州这座水城与水共生,最令人好奇的是,水如此之多,苏州如何做到从容地与水共舞?尤其是今年的超长梅雨期,水乡泽国的苏州是如何安然度过这一劫的?  与水共生水乡泽国,三横四直  苏州究竟有多少水?  除了太湖,苏州还有阳澄湖、澄湖、蠡湖、盛泽湖、金鸡湖、独墅湖、汾湖、淀山湖、昆承湖、尚湖等。苏州处于太湖下游,北临长江,辖区内50亩以上湖泊3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