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捷两国关系发展迅速。 2015年,中国和捷克签署了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2016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捷克,开启了双边关系新篇章。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人、企业走出国门到捷克投资发展,中捷两国各个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捷克当地的华侨华人也在赈灾扶贫、经贸洽谈、文化交流等方面作出诸多贡献,为弘扬社会正能量、促进中捷两国人民友好往来发挥着积极作用。这其中就有捷克华人青年联合会会长、捷克侨领宗伟勇。
扎根捷克25年,宗伟勇是中国驻捷克大使馆领事部保护联络员,积极维护华人权益,同时还作为捷克侨领积极推动捷克本土与国内省市的经济交流活动,以宣传中华文化为己任。他表示:“2019年是中捷两国建交70周年,作为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相信捷克与中国在‘16+1’合作框架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将会为两国实现互惠共赢带来更多新机遇,也是捷克全体华人的重要发展机遇。”
踏上越洋创业之路
宗伟勇出生于浙江青田。青田又名“石雕之乡”“华侨之乡”,也是“中国金融十强县”“外汇第一县”。在这所知名侨乡长大,“走出去”逐梦并不是新鲜事。正如宗伟勇回忆,“我们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西装怎么穿、领带怎么打,本来应该是在电视中的镜头,早早地就在我们身边出现。”
捷克有78865平方公里,人口约1050万左右。华侨华人目前约6000多人。“其中,70%来自浙江,大部分都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出来,且以餐饮行业为主。”宗伟勇说。
作为“一带一路”名副其实的践行者,老一辈青田人将家乡的产品卖到海外,也逐渐坚定了年轻一代到海外谋生的信念。1994年,宗伟勇25岁,他跟着二哥先来到捷克,后因德国移民政策收紧,去德国的计划“搁浅”,因而留在布拉格打拼奋斗。
在陌生的异国他乡,宗伟勇有过中餐馆打工的经历,也不乏摆地摊的艰辛。为了闯出新天地,他决定自己创业,从经营小商品开始。白天练摊经商,晚上就到查理大学学习语言。就这样辛苦奔波、一刻也不得放松地进货、卖货,充分发扬浙商吃苦耐劳的精神,五年后,他终于在布拉格站稳了脚跟。
生意越做越顺,不安于现状的宗伟勇决定到格鲁吉亚这片还未被开垦的地方闯荡一番。然而,由于当地的经营环境不安定,项目亏损了大半人力和财力。最终,他返回捷克重整旗鼓。经过对中东欧市场的考察了解,他在布拉格老城广场开了一家中餐厅,名为“颐和园”。“民以食为天,开中餐馆是希望为宣传中国的饮食文化作一点贡献,也不再希望风风雨雨大起大落,生活可以更加稳定。我以前在国内工作时到过北京,对故宫、颐和园的印象非常深刻,而且我的餐馆旁边有一座古老的塔,装修风格也是古色古香,就想着不如就叫‘颐和园’吧!”
2010年9月,經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评选委员会认定,颐和园餐馆被评为“国际中餐名店”。而这里,也成了宗伟勇关爱同胞的家园。如今,“颐和园”已是老城广场最热闹的餐馆之一,更作为领事保护点,为同胞提供爱心援助。
布拉格的“中国好人”
在布拉格,宗伟勇以“颐和园”为大本营为同胞们解决了诸多简单却重要的实际问题,成了布拉格的“中国好人”。
一次,来自北京的几位游客在兑换货币时遭到不合理对待,双方争执不下,惊动了当地的警察。由于语言不通,警察要把她们强制带回警局。整个过程比较粗暴,她们害怕极了,连忙大声呼叫“救命”,宗伟勇正好在附近工作,开车经过时发现有人求救后立刻上前询问究竟。他用流利的捷克语说道:“不可以动手,警察要讲法律!”事情圆满解决之后,他自己却早已默默离开。
遇到来“颐和园”求助护照丢了怎么办、如何找大使馆、如何填写表格等问题,他总是耐心地为他们答疑解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颐和园”还被称为“欧洲导游之家”,许多旅行社捡到丢失的护照,第一时间都会送到颐和园。宗伟勇常说:“有事需要你说话。”
在对同胞施以援手、主动维护同胞权益的同时,宗伟勇不忘身在捷克,为当地人民奉献爱心。一年,捷克北部遭遇几十年难遇的洪灾,很多百姓的房屋被冲塌,受灾的群众甚至缺粮少水露宿街头。宗伟勇得知消息后,立刻组织华商社团,购买了许多建房屋必备的工具、消毒用品以及食物,及时送达捷克北部区政府。
当时捷克的议长正在受灾区视察,听闻中国人如此善举,十分感动并亲自接待了宗伟勇等人。宗伟勇说:“我们在捷克,也是捷克的一分子,同时也希望可以表达中国人的友好和善意。”随后,捷克当地电视台纷纷报道中国人的义举,轰动一时,而中国人也首次以如此规模的正面形象出现在当地官方媒体的视线。
平日里,宗伟勇会去孤儿院看望孤儿,捐赠学习用品,将点滴爱心汇聚成暖流。他说:“因为我是中国人,就想在外面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他还发起“世界华人青年之友群”,团结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为困难地区施以援手。在台湾风灾、青海玉树地震、云南地震、捷克洪灾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总有捷克侨团的身影。
在奉献爱心的同时,宗伟勇也收获了来自祖国的关怀与支持。2015年,宗伟勇受邀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2017年,他作为海外侨胞代表列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全体会议;自2011年至2018年,他连续八年受邀回国参加国庆节招待会…… 每一次回到国内,宗伟勇总是感叹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他也总在积极主动作为。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捷克期间,宗伟勇和其他侨领一道,积极协助中国驻捷克大使馆,配合捷克警方,动员组织侨民欢迎欢送习主席的到访,并且在排除国际“疆独”、“藏独”和法轮功等的干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还与捷克华人联合会的另外三名会长受到了习近平主席的亲切接见。
不断推动中捷互联互通
“一带一路”起始于中国,向西延伸,捷克东连中亚、俄罗斯,西接欧盟,处于欧洲心脏地带。随着直航线路的开通,双方合作越来越紧密。
2011年3月,捷克青年联合会成立,宗伟勇担任首任会长,他希望通过这个组织将年轻一代华裔团结起来,引导他们做有利于捷克、中国的事。他说:“年轻一代应与祖国人民共奋进。只有这样,才能国运兴、侨运兴。而海外华侨华人在积累了原始资本之后应大胆走出‘三把刀’闯世界的模式,不断融入主流社会,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引导侨胞发挥融通中外的独特优势。”
宗伟勇介绍,捷克华人青年联合会近年来积极发挥着桥梁作用,自2015年起,多次接待四川省侨务工作代表团,实现人文交流、经济合作项目的落地;2017年,接待江苏侨联“亲情中华”中医专家慰问团,传播中医的科学理念和保健养生法;2018年开展“亲情中华·味道四川”川菜推广活动;2019年承办中国侨联侨商会在捷克经济贸易交流会……
任捷克华人青年联合会会长时,宗伟勇多次接待来自中国的大小歌舞团到捷克当地演出,让捷克人民领略东方歌舞的魅力。除了东方元素的传统音乐、舞蹈,借助“一带一路”合作契机,中医药文化也走进布拉格——中医门诊、保健咨询、义诊、学术交流等活动深受当地人喜爱。“捷克医院现在的中医门诊预约已经排到半年以后”,北京同仁堂也受到了捷克人民的普遍欢迎,“养生讲座大家也很喜欢”。
宗伟勇还分享到,汇聚了国内外多家公司发展优势而成立的欧洲华捷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一带一路”捷克站项目建設运营平台,已成为畅通浙江省与捷克本土交流发展的重要开放综合体,涵盖物流、商贸、加工制造、综合服务等,立足捷克,辐射欧洲,推动中欧经贸增长,致力于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的浙江样板,现已获批浙江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和浙江省级公共海外仓。另外,具有示范效应的经贸合作园区应运而生,捷克中国银行和捷克工商银行成立,中信、华为和东方航空、海南航空、川航航空等企业的走出去也带动了当地就业,成为海外华侨崭露头角的重要机遇。
谈及如何有的放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时,宗伟勇表示,将继续加强捷克华侨华人同祖国的交流互动,推动在经贸、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优势互补,助力科技兴国和西部现代化强市建设。
具体而言,宗伟勇指出,捷克是欧洲传统工业区,在机械制造、航空技术和服务、汽车、化工、环保能源等领域拥有世界先进技术,而中国在交通基础设施、家电制造和电子通讯行业也有不俗的实力,双方的产业优势互补,有较大的合作空间。“事实上,很多捷克高新技术公司有进军中国市场的强烈意愿,但是文化差异和缺乏了解使其犹豫不决,而旅捷华侨华人的人脉、语言和文化优势正是打破隔阂的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双方规划中的科技产业园也是旅捷华侨华人参与“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目前长虹集团、陕鼓动力、中兴和华为等公司已经在捷克投资设厂,其中长虹集团最大的海外生产基地就在捷克,年产电视近百万台。捷克中资企业的本土化趋势非常明显,已经成为旅捷华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深耕捷克20多年的华商是中资企业尽快融入当地社会的主要引导者。
此外,除了工业实力以外,捷克还拥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条件,其中布拉格是全世界唯一整座城市都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这有助于两国加强民间旅游合作和文化交往。“最近十年中国赴捷克旅游人次增长了10倍,事实上,旅捷华侨华人可以充分利用其餐饮服务和商业网络的优势,参与双方在食宿服务、旅游中介和配套旅游商品等方面的合作。一旦旅游产业交流平台建立,将大大促进双方民间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
“作为海外华侨我时刻体会到,只有祖国好了,我们海外华人才会生活得更好;祖国得到更多的尊重,我们海外华人才会得到更多的尊重。未来将把握好历史机遇,继续为共建‘一带一路’搭桥引路、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