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个性是文章的生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表达力求有个性,有新意。”而作文个性化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语言的个性化,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由此可见,只有语言有了个性,文章才能有个性。
从学生作文的语言来看,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语言枯涩,读来味同嚼蜡。二是陈词滥调,难见个人创意。三是故作深沉,失去活跃天性。四是空洞无物,少有真情实感。因此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亟待倡导个性化语言。
什么是个性化的语言呢?所谓个性化的语言,应该是脱离了大众化的话语范式,从词语选择、句式结构甚至到语气语调都具有一定的自我角色意识的语言,也就是指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语言。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深受封建教育的毒害,满口“之乎者也”,这就是个性化的语言。
怎样才能使文章展现出独特的个性语言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把生活作为个性化语言的源泉
大自然的风霜雪雨、花鸟虫鱼,人世间的沧海桑田、世事变迁……生活中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情,只要认真感悟就会有所收获。美丽的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都是作文的源泉。充满灵气的语言是扎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名著中精妙的语言往往直接起源于生活。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水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新时代的教师要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语言,感悟语言,积累语言,使用语言。如写日记、周记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学生通过写日记、周记,就会主动地去观察、留意周围的细小的事情,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发表看法,表达真性情,抒发真感受,而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才是理解个性化语言的真谛。
二、把广泛阅读作为个性化语言的基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优秀的范文在语言运用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特别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更是闪耀着个性化语言的光芒,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广泛地、有选择地、有目的地阅读,从而丰富我们的语言库存。只有如此,才能厚积薄发,不会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局面,写作时左右逢源才能真正成为可能。要做到这点其实并不难,首先是要积累大量诗词、成语、警句。古典诗词所蕴涵的深刻思想、美妙意境、隽永情致永远放射着夺目的光芒,“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汲取古诗词的营养,能让我们的学生迅速成长。同时,成语、古诗词由于情趣盎然、节奏明快、意境深远,具有突出的语感特点,学生爱读爱背,大量阅读这些内容,会大大丰富学生的语言库存。其次是广泛阅读。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中外名著及范文佳作,要求学生有计划地阅读,并写个性化读书笔记、读后感、随笔之类的文章,然后在全班交流、评点、互相学习。
有了上述的充分准备,学生就具备了一定的感性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它们既是生活经验材料,也是形象思维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也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它们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和连锁反应,非常有利于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有利于形成个性化语言。“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样一来,学生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三、把生命激情作为放飞个性化语言的翅膀
“感情有着巨大的鼓舞力量”,所有事情没有情感的参与,都将变得索然无味。作文需要有生命激情,语言需要丰富的生命性,没有丰富的情感,创作活动便难以为继。同是对待秋天,有人“秋风秋雨愁煞人”,有人“我言秋日胜春朝”;同是抒写愁绪,李白是“举杯消愁愁更愁”,而李煜则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不同的心境,感受则可能不同。没有情感的语言,将变得味同嚼蜡。在作文实践中,要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让学生获得心灵的空间和自由,让他们主宰自己的思想,有足够的时空自由思考和想象。心灵不自由,语言就不会有神韵和灵性。只有学生切身经历其中,“与吾心有戚戚焉”,及时调动生活经验和情感的积累,语言才会闪现生命特有的光辉。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个性情感,让他们释放生命活力,让生命激情成为个性化语言放飞的翅膀,作文的语言才会具有个性与生命。
四、培养语言个性化的途径
(一)个性化的语言需要词句的新鲜。也就是说,遣词造句应力避陈词滥调,力戒人云亦云,要多多打造具有个人“版权”的句子。
(1)路窄得已容不下我瘦瘦的身影。(将“窄”换成“瘦”)
(2)老师一串串清晰的脚印留在弯弯的小路上。(将“留”换成“板书”)
以上例句,只改动了一个词语,语言的味道是不是大不相同呢?由此可见,词句的新鲜太重要了!
(二)个性化的语言需要角度的巧妙。所谓角度巧妙,指的是句子的切入角度突破常规,从意想不到的视角切入,写出语言的个性。
(1)小姗姗把爸爸丢了,急得哇哇直哭。
(2)小舢板摇动了大海。
以上句子,若写成“爸爸丢了小姗姗”“大海摇动小舢板”,角度普通,句子的表达就毫无个性可言了。
(三)个性化的语言需要个性化修辞。善于修辞更能让读者调动想象和联想,在心中唤起某种美好的影像。修辞也应打造个人“版权”,从而彰显语言个性。
“一会儿,雨点密起来,可是还不像下雨,只仿佛许多小水珠在半空里顽皮,滚着跳着,顽皮得够了,然后趁势落地……这雨愈下愈老成,水点贯串作丝,河面上像出了痘,无数麻瘢似的水涡,随生随灭,息息不停,到雨线更密,又仿佛光滑的水面上在长毛。”——《围城》
这里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充满诗意,富有灵性,语言活泼生动,充满个性化色彩。
(四)个性化的语言需要巧引活用成语、熟语、诗句甚至网络用语等。
如习作《人生因挫折而多彩》一文中的精彩片断:“当乌云布满天空时,乐观的人想到的是‘甲光向日金鳞开’,悲观的人看到的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生活中有些人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一次偶尔的失足,一次考试的失败,一次误会等等,都会令他们一蹶不振,自暴自弃,这何尝不是种悲哀?朋友啊!请思考。历史的重担放在你的双肩,应该记起‘提携玉龙为君死’,為你指明方向,应该吟唱‘报君黄金台上意’……”作者用《雁门太守行》中的四句诗点化出文章之眼,气势如虹,给了人力量,又让人深思。
作文呼唤个性,唯有浓烈的自我个性色彩,才能使文章有风格、有特色。培养语言个性化的途径和方法很多,只有苦练,大胆创新,作文语言才摇曳生姿,个性魅力才会大放异彩!
从学生作文的语言来看,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语言枯涩,读来味同嚼蜡。二是陈词滥调,难见个人创意。三是故作深沉,失去活跃天性。四是空洞无物,少有真情实感。因此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亟待倡导个性化语言。
什么是个性化的语言呢?所谓个性化的语言,应该是脱离了大众化的话语范式,从词语选择、句式结构甚至到语气语调都具有一定的自我角色意识的语言,也就是指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语言。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深受封建教育的毒害,满口“之乎者也”,这就是个性化的语言。
怎样才能使文章展现出独特的个性语言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把生活作为个性化语言的源泉
大自然的风霜雪雨、花鸟虫鱼,人世间的沧海桑田、世事变迁……生活中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情,只要认真感悟就会有所收获。美丽的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都是作文的源泉。充满灵气的语言是扎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名著中精妙的语言往往直接起源于生活。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水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新时代的教师要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语言,感悟语言,积累语言,使用语言。如写日记、周记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学生通过写日记、周记,就会主动地去观察、留意周围的细小的事情,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发表看法,表达真性情,抒发真感受,而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才是理解个性化语言的真谛。
二、把广泛阅读作为个性化语言的基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优秀的范文在语言运用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特别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更是闪耀着个性化语言的光芒,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广泛地、有选择地、有目的地阅读,从而丰富我们的语言库存。只有如此,才能厚积薄发,不会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局面,写作时左右逢源才能真正成为可能。要做到这点其实并不难,首先是要积累大量诗词、成语、警句。古典诗词所蕴涵的深刻思想、美妙意境、隽永情致永远放射着夺目的光芒,“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汲取古诗词的营养,能让我们的学生迅速成长。同时,成语、古诗词由于情趣盎然、节奏明快、意境深远,具有突出的语感特点,学生爱读爱背,大量阅读这些内容,会大大丰富学生的语言库存。其次是广泛阅读。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中外名著及范文佳作,要求学生有计划地阅读,并写个性化读书笔记、读后感、随笔之类的文章,然后在全班交流、评点、互相学习。
有了上述的充分准备,学生就具备了一定的感性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它们既是生活经验材料,也是形象思维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也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它们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和连锁反应,非常有利于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有利于形成个性化语言。“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样一来,学生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三、把生命激情作为放飞个性化语言的翅膀
“感情有着巨大的鼓舞力量”,所有事情没有情感的参与,都将变得索然无味。作文需要有生命激情,语言需要丰富的生命性,没有丰富的情感,创作活动便难以为继。同是对待秋天,有人“秋风秋雨愁煞人”,有人“我言秋日胜春朝”;同是抒写愁绪,李白是“举杯消愁愁更愁”,而李煜则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不同的心境,感受则可能不同。没有情感的语言,将变得味同嚼蜡。在作文实践中,要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让学生获得心灵的空间和自由,让他们主宰自己的思想,有足够的时空自由思考和想象。心灵不自由,语言就不会有神韵和灵性。只有学生切身经历其中,“与吾心有戚戚焉”,及时调动生活经验和情感的积累,语言才会闪现生命特有的光辉。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个性情感,让他们释放生命活力,让生命激情成为个性化语言放飞的翅膀,作文的语言才会具有个性与生命。
四、培养语言个性化的途径
(一)个性化的语言需要词句的新鲜。也就是说,遣词造句应力避陈词滥调,力戒人云亦云,要多多打造具有个人“版权”的句子。
(1)路窄得已容不下我瘦瘦的身影。(将“窄”换成“瘦”)
(2)老师一串串清晰的脚印留在弯弯的小路上。(将“留”换成“板书”)
以上例句,只改动了一个词语,语言的味道是不是大不相同呢?由此可见,词句的新鲜太重要了!
(二)个性化的语言需要角度的巧妙。所谓角度巧妙,指的是句子的切入角度突破常规,从意想不到的视角切入,写出语言的个性。
(1)小姗姗把爸爸丢了,急得哇哇直哭。
(2)小舢板摇动了大海。
以上句子,若写成“爸爸丢了小姗姗”“大海摇动小舢板”,角度普通,句子的表达就毫无个性可言了。
(三)个性化的语言需要个性化修辞。善于修辞更能让读者调动想象和联想,在心中唤起某种美好的影像。修辞也应打造个人“版权”,从而彰显语言个性。
“一会儿,雨点密起来,可是还不像下雨,只仿佛许多小水珠在半空里顽皮,滚着跳着,顽皮得够了,然后趁势落地……这雨愈下愈老成,水点贯串作丝,河面上像出了痘,无数麻瘢似的水涡,随生随灭,息息不停,到雨线更密,又仿佛光滑的水面上在长毛。”——《围城》
这里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充满诗意,富有灵性,语言活泼生动,充满个性化色彩。
(四)个性化的语言需要巧引活用成语、熟语、诗句甚至网络用语等。
如习作《人生因挫折而多彩》一文中的精彩片断:“当乌云布满天空时,乐观的人想到的是‘甲光向日金鳞开’,悲观的人看到的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生活中有些人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一次偶尔的失足,一次考试的失败,一次误会等等,都会令他们一蹶不振,自暴自弃,这何尝不是种悲哀?朋友啊!请思考。历史的重担放在你的双肩,应该记起‘提携玉龙为君死’,為你指明方向,应该吟唱‘报君黄金台上意’……”作者用《雁门太守行》中的四句诗点化出文章之眼,气势如虹,给了人力量,又让人深思。
作文呼唤个性,唯有浓烈的自我个性色彩,才能使文章有风格、有特色。培养语言个性化的途径和方法很多,只有苦练,大胆创新,作文语言才摇曳生姿,个性魅力才会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