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装着一些片断的、没有联系的知识的头脑,就像一个乱七八糟的仓库,主人从那里是什么也找不出来的。”的确,学过的知识就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只有经过整理和复习,把这些散落的珍珠穿成一串,我们的头脑中才会条理清晰。本学期在数学复习方面,我用心培养学生的习惯,下面将我的点滴做法整理如下:
一、培养学生“单元知识回顾与整理”的习惯
小学数学课本中,有很多单元后面安排有“整理和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参与整理过程,通过回顾、归类、串联、组合等过程,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或网络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种单元整理复习,对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大有裨益。在这个平台上,我们每单元学完后,都会放手让学生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梳理。如在《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整理时,有的学生用网络图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用网络图表示了出来,图文并茂,条理清晰;有的学生用列表整理的方法,把各种图形的特征及面积公式罗列了出来,分类整理,一目了然;还有的同学用集合图的方式把图形间的关系表示出来,渗透了集合之间的关系。在学生课前整理时,知识是凌乱的;师生一起回顾的时候,凌乱的知识是散装的;经过小组的梳理与全班的交流,知识基本上连成了线,学生已经基本上清楚了知识的前后联系;经过应用与拓展,这些连成线的知识穿起了珠子,这些闪亮的小珍珠,足以显示学生思维的魅力!
二、培养学生“整理错题”的习惯
本学期学生人手准备有一本错题集,我们在复习时要求学生将错题一一抄录下来:先将题目抄下来,然后将自己当时为什么做错的真正原因写上去,最后把正确的答案和步骤清楚地写出来。要求是当日错当日整理,一个星期一次小结,一个月一次中结,一个学期一次总结。我们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层次,所以让学生有选择性地整理错题,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后,复习课上,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从一周的数学作业里面找出本单元典型错题。有的学生找出了约分不彻底的错因,有的学生找出了多个份数表示不同的分数的错题,还有的学生把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用不当的错因找出来了。的确,“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不及时利用反思去捕捉,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一本好的“错题集”就是学生自己在复习知识时漏洞的题典,虽然每位同学的“错题集”不尽相同,但其他同学的“错题集”中的优点是可以借鉴的,于是每隔一段时间我们会开展一次组内交流,让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三、培养学生“单元检测整理”的习惯
常有老师抱怨讲评课或习题课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我想是因为教师采用了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不给学生以必要的时间思考,而学生面对答案丧失了学习的独立性,产生了思维上的懒惰性和依赖性,不是死记硬背,就是一无所知。于是数学教师累,学生也累。相反,教师可使用反思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想一想:我为什么会做错?自己是否很好地理解了题意?是否弄清了题干与设问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否能较快地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在解题过程中曾走过哪些弯路、犯过哪些错误?这些问题后来又是怎样改正的?我觉得只有通过引导性反思及自我反思,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才能随着练习而提高,反之练习就毫无价值。我们学校每个月都会举行单元检测,每次试卷发下来时,我会让学生针对本次考试作一下自我评定,同时在自己的错题旁作注释,写出自己解题时的思维过程,暴露出自己思维的障碍产生的原因。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王尔德有这样一句名言:“起初是我们造就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我们。”这就是说,如果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将来他就能在没有任何强制因素和外人提醒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做好一件事情。学生时代播下良种,便可赢得未来的丰收。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便是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发展,让他们终生受益。
一、培养学生“单元知识回顾与整理”的习惯
小学数学课本中,有很多单元后面安排有“整理和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参与整理过程,通过回顾、归类、串联、组合等过程,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或网络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种单元整理复习,对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大有裨益。在这个平台上,我们每单元学完后,都会放手让学生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梳理。如在《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整理时,有的学生用网络图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用网络图表示了出来,图文并茂,条理清晰;有的学生用列表整理的方法,把各种图形的特征及面积公式罗列了出来,分类整理,一目了然;还有的同学用集合图的方式把图形间的关系表示出来,渗透了集合之间的关系。在学生课前整理时,知识是凌乱的;师生一起回顾的时候,凌乱的知识是散装的;经过小组的梳理与全班的交流,知识基本上连成了线,学生已经基本上清楚了知识的前后联系;经过应用与拓展,这些连成线的知识穿起了珠子,这些闪亮的小珍珠,足以显示学生思维的魅力!
二、培养学生“整理错题”的习惯
本学期学生人手准备有一本错题集,我们在复习时要求学生将错题一一抄录下来:先将题目抄下来,然后将自己当时为什么做错的真正原因写上去,最后把正确的答案和步骤清楚地写出来。要求是当日错当日整理,一个星期一次小结,一个月一次中结,一个学期一次总结。我们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层次,所以让学生有选择性地整理错题,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后,复习课上,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从一周的数学作业里面找出本单元典型错题。有的学生找出了约分不彻底的错因,有的学生找出了多个份数表示不同的分数的错题,还有的学生把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用不当的错因找出来了。的确,“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不及时利用反思去捕捉,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一本好的“错题集”就是学生自己在复习知识时漏洞的题典,虽然每位同学的“错题集”不尽相同,但其他同学的“错题集”中的优点是可以借鉴的,于是每隔一段时间我们会开展一次组内交流,让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三、培养学生“单元检测整理”的习惯
常有老师抱怨讲评课或习题课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我想是因为教师采用了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不给学生以必要的时间思考,而学生面对答案丧失了学习的独立性,产生了思维上的懒惰性和依赖性,不是死记硬背,就是一无所知。于是数学教师累,学生也累。相反,教师可使用反思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想一想:我为什么会做错?自己是否很好地理解了题意?是否弄清了题干与设问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否能较快地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在解题过程中曾走过哪些弯路、犯过哪些错误?这些问题后来又是怎样改正的?我觉得只有通过引导性反思及自我反思,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才能随着练习而提高,反之练习就毫无价值。我们学校每个月都会举行单元检测,每次试卷发下来时,我会让学生针对本次考试作一下自我评定,同时在自己的错题旁作注释,写出自己解题时的思维过程,暴露出自己思维的障碍产生的原因。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王尔德有这样一句名言:“起初是我们造就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我们。”这就是说,如果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将来他就能在没有任何强制因素和外人提醒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做好一件事情。学生时代播下良种,便可赢得未来的丰收。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便是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发展,让他们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