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为了满足城乡快速发展的需要,人们对环境资源的渴求日益增加,政府也在不断加大对于自然环境保护的力度。因此,如何在保障生态环境不被过度破坏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开发水利资源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了常见的水利规划建设中的基本要点以及规划设计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指出了其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实施过程中需要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从而改善水利工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实现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保护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8.
规划建设水利工程虽然对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基本需求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却会给环境保护造成一些负担。如今,由于部分不合规范的施工工程,导致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同时也给环境资源生态平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严重违反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在对水利工程进行初步的勘察、规划和设计之前,就必须先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纳入考虑之中,尽可能的保证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采取更环保、更节约和能够实现更高资源利用率的方法,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相结合的目的。
1、水利规划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 水利规划建设基本特点
水作为生命之源,不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同时还能影响着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当今社会而言十分重要。在建设和规划水利工程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考虑项目本身是否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否满足居民生活的需求,在施工时是否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水环境造成破坏,以及在施工时能否严格遵循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原则,在尽量保证环境完好的前提下建设水利项目。在设计规划水利工程之前,需要考虑如施工中对当地环境造成了破坏,施工结束后能否凭借人为手段來恢复被破坏了的环境。最后,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要考虑其对人文生态的影响,确保工程实施过程中不会破坏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态的平衡,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2 水利规划建设对水文环境的影响
作为大型土木工程之一,水利工程在设计施工时难免会对当地的水资源、地质资源和气候资源等环境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其中,水资源作为施工过程中接触的最多的资源,不可避免的遭受了最大的影响。水利工程由于其工程量大,施工时间长,施工范围广,一般会对周遭的河流造成较大的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水资源的利用率,为社会的正常生活生产提供必须的水资源以及为灭火抗洪等社会职能提供服务。一些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只看重工程本身所能带来的效益而忽略掉其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导致水资源开发不合理,不仅给当地的河流环境带来了破坏,同时也给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阻碍。水利工程的建设主要会导致河流水文环境产生变化,过度的使用水资源,会导致河流内的垃圾等杂物大量堆积,降低了河流水环境的自愈和洁净的能力,使得水质变差,进而减少居民可用水的水量。最后,在对整个地区环境水资源进行调查后,结合当地水资源的特点,指定合理有效的水利工程运行方式,在保证原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基础上,改善水资源的利用率。
1.3 水利规划建对气候、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建设大型水利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往往会对该地区的地形地质造成影响,从而改变大气环流的状态,使得当地的气候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当地的气温、湿度、降水、风速等方面。而这种气候的变化又会进而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尤其是水产生物的生态系统。之前提到水利工程会导致周围水文环境的变化,这会使得一些无法适应新的环境的水生物相继灭绝,从而使得该地区的整个生态链发生连锁反应。除此之外,由于气候变化,使得当地土壤的水分、盐分以及组成成分发生了改变,造成土壤肥力流失,极大的影响了当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大型水库的建造带来的潜在危害同样不容忽视,水库的建立会增加地表压力,改变地形地质,给当地的环境埋下了许多次生危害。
2、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
2.1 转变传统的思想理念
如今,为了确保流域内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健康发展,对于水利工程生态系统的优化急需得到人们的重视。以往的项目实施建设秉承的都是传统的利益之上的思想理念,这与如今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悖,因此,对于如今的水利建设项目而言,应该强化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实际施工时,要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结合,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这样可以在不损害自然的前提下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工程建设。
2.2强化水土保护工作
当前,在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从理论上出发,建立法律法规,完善思想理念,还应该从实际出发,强化施工过程中的水土保护工作,确保施工人员对于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程度。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较差的区域,应该积极的利用区域的现有资源,切合实际的建设实践活动,实现水力资源和水利建设的协调发展。除此之外,在提高对于水利资源的掌控力的同时,也要贯彻落实符合法律法规的管理机制,推广全面的环保意识。
2.3建立完整的维护体系
在实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项目的过程中,项目上负责不同技术领域的人员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表现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为了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统筹管理,提高整体人员的环保意识,应该增加项目上相关规定的实效性和强制性。在对项目工作进行考察时,要从整体的角度进行综合的考评,以工程建设结合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强调项目本身带来的积极效益,形成具有实用价值的工程运作体系。在建立完整的维护体系时,不仅要结合当地的需求,还要加强对于项目自身的管理,尽可能的以最高的环境利用率完成整个项目,实现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两不误,充分利用潜在的经济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固守传统的观念,只看到工程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其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深刻、全面的看待水利工程建设,明确的认识到其对于水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在项目规划、设计之前,提前做好对于环境保护和回复的评价工作。在实际施工时,也要时刻牢记法律法规,加强提防建设,保证该地区水生态环境的良好运行,实现建设水利工程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宝英.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49(09):55-56.
[2]刘华国.水利规划设计中生态保护措施问题研究[J].四川水泥,2019(11):131.
[3]李杰.惠州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期实施情况及评价[J].广东水利水电,2019(07):49-53+65.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保护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8.
规划建设水利工程虽然对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基本需求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却会给环境保护造成一些负担。如今,由于部分不合规范的施工工程,导致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同时也给环境资源生态平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严重违反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在对水利工程进行初步的勘察、规划和设计之前,就必须先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纳入考虑之中,尽可能的保证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采取更环保、更节约和能够实现更高资源利用率的方法,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相结合的目的。
1、水利规划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 水利规划建设基本特点
水作为生命之源,不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同时还能影响着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当今社会而言十分重要。在建设和规划水利工程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考虑项目本身是否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否满足居民生活的需求,在施工时是否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水环境造成破坏,以及在施工时能否严格遵循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原则,在尽量保证环境完好的前提下建设水利项目。在设计规划水利工程之前,需要考虑如施工中对当地环境造成了破坏,施工结束后能否凭借人为手段來恢复被破坏了的环境。最后,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要考虑其对人文生态的影响,确保工程实施过程中不会破坏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态的平衡,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2 水利规划建设对水文环境的影响
作为大型土木工程之一,水利工程在设计施工时难免会对当地的水资源、地质资源和气候资源等环境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其中,水资源作为施工过程中接触的最多的资源,不可避免的遭受了最大的影响。水利工程由于其工程量大,施工时间长,施工范围广,一般会对周遭的河流造成较大的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水资源的利用率,为社会的正常生活生产提供必须的水资源以及为灭火抗洪等社会职能提供服务。一些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只看重工程本身所能带来的效益而忽略掉其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导致水资源开发不合理,不仅给当地的河流环境带来了破坏,同时也给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阻碍。水利工程的建设主要会导致河流水文环境产生变化,过度的使用水资源,会导致河流内的垃圾等杂物大量堆积,降低了河流水环境的自愈和洁净的能力,使得水质变差,进而减少居民可用水的水量。最后,在对整个地区环境水资源进行调查后,结合当地水资源的特点,指定合理有效的水利工程运行方式,在保证原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基础上,改善水资源的利用率。
1.3 水利规划建对气候、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建设大型水利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往往会对该地区的地形地质造成影响,从而改变大气环流的状态,使得当地的气候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当地的气温、湿度、降水、风速等方面。而这种气候的变化又会进而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尤其是水产生物的生态系统。之前提到水利工程会导致周围水文环境的变化,这会使得一些无法适应新的环境的水生物相继灭绝,从而使得该地区的整个生态链发生连锁反应。除此之外,由于气候变化,使得当地土壤的水分、盐分以及组成成分发生了改变,造成土壤肥力流失,极大的影响了当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大型水库的建造带来的潜在危害同样不容忽视,水库的建立会增加地表压力,改变地形地质,给当地的环境埋下了许多次生危害。
2、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
2.1 转变传统的思想理念
如今,为了确保流域内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健康发展,对于水利工程生态系统的优化急需得到人们的重视。以往的项目实施建设秉承的都是传统的利益之上的思想理念,这与如今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悖,因此,对于如今的水利建设项目而言,应该强化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实际施工时,要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结合,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这样可以在不损害自然的前提下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工程建设。
2.2强化水土保护工作
当前,在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从理论上出发,建立法律法规,完善思想理念,还应该从实际出发,强化施工过程中的水土保护工作,确保施工人员对于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程度。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较差的区域,应该积极的利用区域的现有资源,切合实际的建设实践活动,实现水力资源和水利建设的协调发展。除此之外,在提高对于水利资源的掌控力的同时,也要贯彻落实符合法律法规的管理机制,推广全面的环保意识。
2.3建立完整的维护体系
在实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项目的过程中,项目上负责不同技术领域的人员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表现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为了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统筹管理,提高整体人员的环保意识,应该增加项目上相关规定的实效性和强制性。在对项目工作进行考察时,要从整体的角度进行综合的考评,以工程建设结合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强调项目本身带来的积极效益,形成具有实用价值的工程运作体系。在建立完整的维护体系时,不仅要结合当地的需求,还要加强对于项目自身的管理,尽可能的以最高的环境利用率完成整个项目,实现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两不误,充分利用潜在的经济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固守传统的观念,只看到工程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其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深刻、全面的看待水利工程建设,明确的认识到其对于水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在项目规划、设计之前,提前做好对于环境保护和回复的评价工作。在实际施工时,也要时刻牢记法律法规,加强提防建设,保证该地区水生态环境的良好运行,实现建设水利工程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宝英.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49(09):55-56.
[2]刘华国.水利规划设计中生态保护措施问题研究[J].四川水泥,2019(11):131.
[3]李杰.惠州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期实施情况及评价[J].广东水利水电,2019(07):49-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