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仔细对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不难发现,大学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不仅仅是用英语进行一般的日常交际,更重要的是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在专业领域内进行国际交流。换言之,单纯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对人才的更高要求,高校必须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将英语教学与专业知识的学习相结合,让学生踏上工作岗位时能运用相关英语专业知识进行交际,胜任自己的工作,从而真正实现“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
面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严峻现实,各高校、学者纷纷进行试点改革,探索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和道路,编纂并出版了一大批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优秀教材。由青岛农业大学霍兴花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的《农业科技英语》就是探索大学英语朝ESP教学发展的一种有益尝试。该教材以ESP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农业院校特色为依托,注重将英语学习与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在目标定位、设计理念、内容选取、练习编排等方面都与传统大学英语教材相区分,既注重语言知识的學习,又重视一般农业专业知识的学习,从而培养既熟悉农业科学知识又能熟练运用英语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并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是一本由大学通用英语向初级ESP教学阶段过渡的理想教材。
ESP教学理据来自于Hutchinson
面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严峻现实,各高校、学者纷纷进行试点改革,探索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和道路,编纂并出版了一大批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优秀教材。由青岛农业大学霍兴花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的《农业科技英语》就是探索大学英语朝ESP教学发展的一种有益尝试。该教材以ESP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农业院校特色为依托,注重将英语学习与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在目标定位、设计理念、内容选取、练习编排等方面都与传统大学英语教材相区分,既注重语言知识的學习,又重视一般农业专业知识的学习,从而培养既熟悉农业科学知识又能熟练运用英语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并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是一本由大学通用英语向初级ESP教学阶段过渡的理想教材。
ESP教学理据来自于Hutchin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