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要是人,都会有信仰。一个人一旦有了自己的信仰,他便会按照他的信仰去生活,去工作,去待人接物。
人的信仰从哪儿来?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不会从娘胎里带来,它是习得而来,或者说是教育出来的。于是,教育被赋予了这样的职责:教育人拥有正确的信仰;当人拥有错误的信仰的时候,教育就要使之“改邪归正”,拥有正确的信仰。不管成功与否,教育者都必须努力这样做。
《永不妥协》用故事的方式再现了这一教育职责。
《永不妥协》是2004年《读者》第4期上刊登的一位叫菲菲的人写的一篇短文,讲的是新西兰牧师劝说新移民斯迪文——一位来自中国北大的研究生——信仰上帝的故事。这是一篇生活类文章,但饱含教育意味。
在我看来,改变一个人的信仰远比对一个人启蒙信仰要难得多。下面,我想借《永不妥协》的经验和教训,讲一讲我们作为教育者该怎样去改变别人信仰的问题。
一、我们要知道
他们的信仰
根据菲菲的介绍,斯迪文的信仰不是上帝,而是科学。对一个教育者来说,对这个“信仰”,“知道”固然重要,但是,“如何知道”这个“信仰”的路径更有意义。
住在奥克兰阿尔伯特山教堂的条件是:你必须信仰上帝,否则,必须离开。斯迪文一家人已经住进了这个教堂,显然,他是接受这个条件的,至少他是知道的。也许,他习惯了中国已经霉变了的诺言文化,以为教堂只是说说而已,自己入住了就不会被请出来,或者,他误解了入住教堂的条件。这只是我的揣测,菲菲没有告诉我们,斯迪文也没有说。
那么,牧师是怎样知道斯迪文不符合入住教堂的条件的呢?菲菲说,“每次,当牧师布道的时候,他常常会问:你说有上帝,那么你就证明给我看。如果你能证明,我马上就信教;如果你不能证明,那么就对不起得很”。
可见,是因为斯迪文不停地问,牧师才知道斯迪文不符合入住教堂的条件的。这一信息不是牧师主动得到的,而是牧师被动得到的,但是它却源于牧师对“问”的关注,对“问”的敏感,对“问”的执著。
所以,教育者不能怠慢“问”,不能漠视“问”,更不能嘲笑“问”,而必须喜爱“问”,尊重“问”,因为通过“问”,可以发现问题。
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诚恳地尊重每一个问者,回答每一个问题,成就每一个人生。简而言之,就是,问则答,答则通,通则达。
所以,教育者要高度尊重、关注学生的问,要想方设法让学生问,从学生的问中,去发现学生的思想的真正旨趣,心理的活动方向,困惑的源流,信仰的所在,进而确定教育的方向、教育的方法等等。
通过“问”来发现人的信仰,是《永不妥协》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可以肯定,发现人的信仰的方法永不只有“问”一种,“条条大路通罗马”。发现人的信仰,只要你有心并且用心,你能,我也能,只有放弃才不能。
二、我们要找到
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能不能入住教堂,条件是:“你必须信仰上帝,否则,必须离开。”
信不信上帝,斯迪文也是有条件的:“你说有上帝,那么你就证明给我看。如果你能证明,我马上就信教;如果你不能证明,那么就对不起得很。”
从斯迪文开出的条件来看,斯迪文是灵活的,不是死板的,是可以改变的。
那么,怎样才能使斯迪文信仰上帝呢?蛮干是不行的,必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教堂是怎样把握的呢?“你必须信仰上帝,否则,必须离开。”效果如何呢?自然是真信者少,假信者多,要不然,牧师怎么会对斯迪文说:“好,你可以不相信,但是你可不可以不要在公共场合反驳我的话?”
牧师的质问,换来的不是斯迪文的屈从,而是斯迪文理直气壮的反问:“我是一个学物理的人,我怎么可能听见了一个悖论而装聋作哑呢?”
牧师没有办法说服斯迪文,就请了很多说客去说服他。一位说客说:“如果你坚持反对牧师,你就必须从这个教堂里搬出去,如果你搬出去生活马上就会成为问题。你找不到合适的房子,你的妻子和你的孩子的生活马上就有问题。你在这里吃住几乎都是免费的。你要仔细想一想。其实你也不必非要较这个真,只要你嘴里说相信就可以了,心里信不信谁知道呢?”真可谓晓之以理,动之以利呀。
斯迪文尽管生活困难,需要帮助,但他不需要用物质换信仰,更不需要也不允许他人乘人之危,用恐吓或要挟来使他改变。结果是,“斯迪文抬起头望着天花板一分钟,然后如同一个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一样说:‘我搬出去住吧’”。
就在斯迪文要搬出去的时候,执著的牧师再次“委托人前来说合:如果现在改变主意,仍然可以留下来”。而斯迪文只是“看看天空,没有回答”,就离开了教会公寓。牧师又失败了。
牧师为什么会不停地失败呢?是他不努力吗?是他不坚持吗?都不是!是他选错了突破口,核心的错误在于他把精神的东西当作了物质的东西。信仰是精神的“精神”,是精神的灵魂,只有触及灵魂,人的信仰才可能开始改变。
那么,物质的刺激与满足对人的精神就没有作用了吗?我的回答是,对一个物欲占主流的人来说,斯金纳的理论是合理的、有效的:物质的刺激与满足对人的精神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一个精神欲望占主流的人来说,斯金纳的理论就失效了。因此,教育者在对待学生精神成长的问题上,要慎用物质刺激。
三、我们要多想办法
牧师劝说斯迪文信仰上帝,想尽办法了吗?
制止和训斥
当知道斯迪文不信仰上帝,并且还当众表示对上帝不敬的时候,牧师对斯迪文进行了及时地制止和训斥:“你住在上帝的地方,怎么可以说这么不敬上帝的话?”
牧师制止没错,但是他的表达方式欠妥。因为听牧师的话,给人的感觉是:“你得到别人的恩惠,你就要听别人的。”
对他人的错误,教育者应该给予及时的校正,甚至可以加以训斥,但不能仅仅是训斥。因为,训斥虽是教育,但不是善式教育,而是恶式教育。训斥容易走向发泄:发泄不满,发泄愤怒,发泄私欲。训斥虽是教育,但不是民主教育,而是独裁教育,因为训斥没有对话,没有协商,只是单方面拥有话语权。训斥虽是教育,但不是美式教育,而是丑式教育,因为训斥者往往会摆出一副令人生畏的面孔,发出撕心裂肺的声音,做出“摄魂夺魄”的动作。
因此,训斥是叫人恐怖的教育。就算他不再干坏事,也首先是因为不愿意再经历一次可怕的训斥,并不是真正懂得了这件事不能干的道理。
因此,训斥教育是叫人反抗的教育。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说:“如果靠训斥来进行教育,孩子们都会养成反抗心理。正如能力法则所说的那样,反复刺激,便会产生‘反抗’的能力。例如,假若经常使用烈性药物,细菌就会迅速产生‘抗性’,要不了多久,药物就会失去效用。越是不断地训斥,反抗心理就变得越强,结果只能是以家长‘投降’而告终。”
所以,当牧师一说完,斯迪文便毫不含糊地说:“你是一个好人,但是我不能因为你是一个好人而信赖你说的一切。”
协商解决
面对斯迪文的回答,牧师改变了方法,硬的不行,来软的:“好,你可以不相信,但是你可不可以不要在公共场合反驳我的话?”斯迪文说:“我是一个学物理的人,我怎么可能听见了一个悖论而装聋作哑呢?”
既然是商量,就意味着当事人的人格平等,心灵自由,强调的是主体间的平等交往,崇尚的是交谈时的互动沟通。
可是,斯迪文和牧师之间却不是平等的,牧师是高高在上的。
不平等的商量,对自尊的人来说,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找别人协助解决
牧师没有办法说服斯迪文,就请了说客。可是看看说客的说辞,他不是在说服斯迪文,说得好听点,是在利诱斯迪文,说得不好听点,那是在恐吓斯迪文。
恐吓是拉虎皮做大旗,虚张声势。恐吓,往往是教育者对待未成年人一种虚假的威胁。而斯迪文是一个有坚定信仰的成年人,他是不会被吓倒的。
所以,教育者如果自己不亲自去处理被教育者的问题,而是委派其他人去处理,那么,他对被委派者应该有充分的了解,包括他的性格和能力,只有真正适合才不会越帮越忙。
关键时刻给机会
在斯迪文搬家的那一天,很多人来帮忙。这时,牧师又委托人前来说合:如果现在改变主意,仍然可以留下来。
教育者要多给他人提供改正的机会。
根据人的需求施教
此前,牧师使用的方法是从他的历史经验出发,是从一般人的一般性出发,而没有考量作为个体的人的特殊性,所以失败了。可喜的是,牧师马上回到了教育的正途,根据人的需求实施教育。
为了说服斯迪文,牧师专门请教过一个信教的大学教授,找到一个理论基础,并且亲自前去向斯迪文论说。他是这样说的:“你是搞物理研究的,我就用物理的方法来证明给你。无线电信号你是看不见的吧,但是你怎么能够证明它的存在呢,你需要一个接收器。假如这个接收器就是一个电视机,你需要把天线的位置调整好,调好了你就可以接收信号,调不好你就接收不到信号。上帝已经给我们发出了信息。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接收器,牧师就是那个调整天线的人。现在,你没有感受到上帝,并不是上帝不存在,而是你的天线位置没有调整好。你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接受我帮助你调整你的天线,把你的接收器打开,然后,才能感知上帝。”
可是,“我们的斯迪文不买他的账。他是怎样回答牧师的不得而知,但是,他并没有向教会妥协”。
四、我们要走进人心
从故事的结局来看,这是一个教育的悲剧。因为这个故事没有赢家。为什么他们都输了?他们怎么了?
在这个事件中,牧师不缺少作为教育者应该具有的耐心和恒心,可以肯定,牧师是尽心尽力了的,但是,他却没有“进心”,而真正的教育是心灵的教育,是对心灵的美化。这是问题的一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是,牧师的“心”——“信仰”是有问题的:他不信科学,信上帝,却要用科学证明上帝的存在。而这,对一个有坚定的科学信仰和足够的科学能量的人——斯迪文来说,是何等的困难。所以,牧师没能够使斯迪文信仰上帝,斯迪文也始终没有随牧师的意愿相信上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教育者,不仅要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最根本的是,要走进学生,即走进学生群,成为学生群的一部分;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们的知心朋友。
请注意,这里说的是,“走进学生”,而不是“走近学生”,否则,我们只会重复牧师和斯迪文的故事。因为,“走进”,学生和教师就容易成为“我们”;而“走近”,则容易使教师和学生长期保持“你们”和“我们”的两个不同的阵营或状态。“走进”是主人翁的参与,而“走近”则至多是一种旁观者的参与,更多的是观望,而这种心理恰恰是教育之最大忌、教育之最大敌。
走进学生的心,教育是可以成就人的信仰的。
【作者单位:广州市黄埔区教研室,广东广州,510700】
责任编辑/刘 烨
人的信仰从哪儿来?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不会从娘胎里带来,它是习得而来,或者说是教育出来的。于是,教育被赋予了这样的职责:教育人拥有正确的信仰;当人拥有错误的信仰的时候,教育就要使之“改邪归正”,拥有正确的信仰。不管成功与否,教育者都必须努力这样做。
《永不妥协》用故事的方式再现了这一教育职责。
《永不妥协》是2004年《读者》第4期上刊登的一位叫菲菲的人写的一篇短文,讲的是新西兰牧师劝说新移民斯迪文——一位来自中国北大的研究生——信仰上帝的故事。这是一篇生活类文章,但饱含教育意味。
在我看来,改变一个人的信仰远比对一个人启蒙信仰要难得多。下面,我想借《永不妥协》的经验和教训,讲一讲我们作为教育者该怎样去改变别人信仰的问题。
一、我们要知道
他们的信仰
根据菲菲的介绍,斯迪文的信仰不是上帝,而是科学。对一个教育者来说,对这个“信仰”,“知道”固然重要,但是,“如何知道”这个“信仰”的路径更有意义。
住在奥克兰阿尔伯特山教堂的条件是:你必须信仰上帝,否则,必须离开。斯迪文一家人已经住进了这个教堂,显然,他是接受这个条件的,至少他是知道的。也许,他习惯了中国已经霉变了的诺言文化,以为教堂只是说说而已,自己入住了就不会被请出来,或者,他误解了入住教堂的条件。这只是我的揣测,菲菲没有告诉我们,斯迪文也没有说。
那么,牧师是怎样知道斯迪文不符合入住教堂的条件的呢?菲菲说,“每次,当牧师布道的时候,他常常会问:你说有上帝,那么你就证明给我看。如果你能证明,我马上就信教;如果你不能证明,那么就对不起得很”。
可见,是因为斯迪文不停地问,牧师才知道斯迪文不符合入住教堂的条件的。这一信息不是牧师主动得到的,而是牧师被动得到的,但是它却源于牧师对“问”的关注,对“问”的敏感,对“问”的执著。
所以,教育者不能怠慢“问”,不能漠视“问”,更不能嘲笑“问”,而必须喜爱“问”,尊重“问”,因为通过“问”,可以发现问题。
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诚恳地尊重每一个问者,回答每一个问题,成就每一个人生。简而言之,就是,问则答,答则通,通则达。
所以,教育者要高度尊重、关注学生的问,要想方设法让学生问,从学生的问中,去发现学生的思想的真正旨趣,心理的活动方向,困惑的源流,信仰的所在,进而确定教育的方向、教育的方法等等。
通过“问”来发现人的信仰,是《永不妥协》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可以肯定,发现人的信仰的方法永不只有“问”一种,“条条大路通罗马”。发现人的信仰,只要你有心并且用心,你能,我也能,只有放弃才不能。
二、我们要找到
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能不能入住教堂,条件是:“你必须信仰上帝,否则,必须离开。”
信不信上帝,斯迪文也是有条件的:“你说有上帝,那么你就证明给我看。如果你能证明,我马上就信教;如果你不能证明,那么就对不起得很。”
从斯迪文开出的条件来看,斯迪文是灵活的,不是死板的,是可以改变的。
那么,怎样才能使斯迪文信仰上帝呢?蛮干是不行的,必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教堂是怎样把握的呢?“你必须信仰上帝,否则,必须离开。”效果如何呢?自然是真信者少,假信者多,要不然,牧师怎么会对斯迪文说:“好,你可以不相信,但是你可不可以不要在公共场合反驳我的话?”
牧师的质问,换来的不是斯迪文的屈从,而是斯迪文理直气壮的反问:“我是一个学物理的人,我怎么可能听见了一个悖论而装聋作哑呢?”
牧师没有办法说服斯迪文,就请了很多说客去说服他。一位说客说:“如果你坚持反对牧师,你就必须从这个教堂里搬出去,如果你搬出去生活马上就会成为问题。你找不到合适的房子,你的妻子和你的孩子的生活马上就有问题。你在这里吃住几乎都是免费的。你要仔细想一想。其实你也不必非要较这个真,只要你嘴里说相信就可以了,心里信不信谁知道呢?”真可谓晓之以理,动之以利呀。
斯迪文尽管生活困难,需要帮助,但他不需要用物质换信仰,更不需要也不允许他人乘人之危,用恐吓或要挟来使他改变。结果是,“斯迪文抬起头望着天花板一分钟,然后如同一个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一样说:‘我搬出去住吧’”。
就在斯迪文要搬出去的时候,执著的牧师再次“委托人前来说合:如果现在改变主意,仍然可以留下来”。而斯迪文只是“看看天空,没有回答”,就离开了教会公寓。牧师又失败了。
牧师为什么会不停地失败呢?是他不努力吗?是他不坚持吗?都不是!是他选错了突破口,核心的错误在于他把精神的东西当作了物质的东西。信仰是精神的“精神”,是精神的灵魂,只有触及灵魂,人的信仰才可能开始改变。
那么,物质的刺激与满足对人的精神就没有作用了吗?我的回答是,对一个物欲占主流的人来说,斯金纳的理论是合理的、有效的:物质的刺激与满足对人的精神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一个精神欲望占主流的人来说,斯金纳的理论就失效了。因此,教育者在对待学生精神成长的问题上,要慎用物质刺激。
三、我们要多想办法
牧师劝说斯迪文信仰上帝,想尽办法了吗?
制止和训斥
当知道斯迪文不信仰上帝,并且还当众表示对上帝不敬的时候,牧师对斯迪文进行了及时地制止和训斥:“你住在上帝的地方,怎么可以说这么不敬上帝的话?”
牧师制止没错,但是他的表达方式欠妥。因为听牧师的话,给人的感觉是:“你得到别人的恩惠,你就要听别人的。”
对他人的错误,教育者应该给予及时的校正,甚至可以加以训斥,但不能仅仅是训斥。因为,训斥虽是教育,但不是善式教育,而是恶式教育。训斥容易走向发泄:发泄不满,发泄愤怒,发泄私欲。训斥虽是教育,但不是民主教育,而是独裁教育,因为训斥没有对话,没有协商,只是单方面拥有话语权。训斥虽是教育,但不是美式教育,而是丑式教育,因为训斥者往往会摆出一副令人生畏的面孔,发出撕心裂肺的声音,做出“摄魂夺魄”的动作。
因此,训斥是叫人恐怖的教育。就算他不再干坏事,也首先是因为不愿意再经历一次可怕的训斥,并不是真正懂得了这件事不能干的道理。
因此,训斥教育是叫人反抗的教育。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说:“如果靠训斥来进行教育,孩子们都会养成反抗心理。正如能力法则所说的那样,反复刺激,便会产生‘反抗’的能力。例如,假若经常使用烈性药物,细菌就会迅速产生‘抗性’,要不了多久,药物就会失去效用。越是不断地训斥,反抗心理就变得越强,结果只能是以家长‘投降’而告终。”
所以,当牧师一说完,斯迪文便毫不含糊地说:“你是一个好人,但是我不能因为你是一个好人而信赖你说的一切。”
协商解决
面对斯迪文的回答,牧师改变了方法,硬的不行,来软的:“好,你可以不相信,但是你可不可以不要在公共场合反驳我的话?”斯迪文说:“我是一个学物理的人,我怎么可能听见了一个悖论而装聋作哑呢?”
既然是商量,就意味着当事人的人格平等,心灵自由,强调的是主体间的平等交往,崇尚的是交谈时的互动沟通。
可是,斯迪文和牧师之间却不是平等的,牧师是高高在上的。
不平等的商量,对自尊的人来说,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找别人协助解决
牧师没有办法说服斯迪文,就请了说客。可是看看说客的说辞,他不是在说服斯迪文,说得好听点,是在利诱斯迪文,说得不好听点,那是在恐吓斯迪文。
恐吓是拉虎皮做大旗,虚张声势。恐吓,往往是教育者对待未成年人一种虚假的威胁。而斯迪文是一个有坚定信仰的成年人,他是不会被吓倒的。
所以,教育者如果自己不亲自去处理被教育者的问题,而是委派其他人去处理,那么,他对被委派者应该有充分的了解,包括他的性格和能力,只有真正适合才不会越帮越忙。
关键时刻给机会
在斯迪文搬家的那一天,很多人来帮忙。这时,牧师又委托人前来说合:如果现在改变主意,仍然可以留下来。
教育者要多给他人提供改正的机会。
根据人的需求施教
此前,牧师使用的方法是从他的历史经验出发,是从一般人的一般性出发,而没有考量作为个体的人的特殊性,所以失败了。可喜的是,牧师马上回到了教育的正途,根据人的需求实施教育。
为了说服斯迪文,牧师专门请教过一个信教的大学教授,找到一个理论基础,并且亲自前去向斯迪文论说。他是这样说的:“你是搞物理研究的,我就用物理的方法来证明给你。无线电信号你是看不见的吧,但是你怎么能够证明它的存在呢,你需要一个接收器。假如这个接收器就是一个电视机,你需要把天线的位置调整好,调好了你就可以接收信号,调不好你就接收不到信号。上帝已经给我们发出了信息。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接收器,牧师就是那个调整天线的人。现在,你没有感受到上帝,并不是上帝不存在,而是你的天线位置没有调整好。你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接受我帮助你调整你的天线,把你的接收器打开,然后,才能感知上帝。”
可是,“我们的斯迪文不买他的账。他是怎样回答牧师的不得而知,但是,他并没有向教会妥协”。
四、我们要走进人心
从故事的结局来看,这是一个教育的悲剧。因为这个故事没有赢家。为什么他们都输了?他们怎么了?
在这个事件中,牧师不缺少作为教育者应该具有的耐心和恒心,可以肯定,牧师是尽心尽力了的,但是,他却没有“进心”,而真正的教育是心灵的教育,是对心灵的美化。这是问题的一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是,牧师的“心”——“信仰”是有问题的:他不信科学,信上帝,却要用科学证明上帝的存在。而这,对一个有坚定的科学信仰和足够的科学能量的人——斯迪文来说,是何等的困难。所以,牧师没能够使斯迪文信仰上帝,斯迪文也始终没有随牧师的意愿相信上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教育者,不仅要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最根本的是,要走进学生,即走进学生群,成为学生群的一部分;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们的知心朋友。
请注意,这里说的是,“走进学生”,而不是“走近学生”,否则,我们只会重复牧师和斯迪文的故事。因为,“走进”,学生和教师就容易成为“我们”;而“走近”,则容易使教师和学生长期保持“你们”和“我们”的两个不同的阵营或状态。“走进”是主人翁的参与,而“走近”则至多是一种旁观者的参与,更多的是观望,而这种心理恰恰是教育之最大忌、教育之最大敌。
走进学生的心,教育是可以成就人的信仰的。
【作者单位:广州市黄埔区教研室,广东广州,510700】
责任编辑/刘 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