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诗如画的山水画卷,大气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彰显着崆峒山辉煌的今天和灿烂的明天。
崆峒山一座钟灵毓秀的道教名山,格调高雅的景观建筑,秀丽壮观的自然景色,气势恢宏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走进崆峒山,感受着一流的5A级风景名胜区的魅力。近年来,景区形成游客人数逐年攀升,影响力不断扩大,品牌效应有口皆碑的良好态势。如诗如画的山水画卷,大气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彰显着崆峒山辉煌的今天和灿烂的明天。
扩大规模提升旅游产业水平崆峒旅游发轫于九十年代初期,成熟于九十年代后期。起初崆峒山规模体量小、旅游功能单一,基础设施滞后,上山都是羊肠小道。近年来,崆峒山景区向“大规模、大产业、大品牌”的目标积极迈进,抓“硬件完善”和“软件提升”项目建设。1992年以来,崆峒山先后通过自筹、争取国债资金1.823亿元,新修了法轮寺、“卧观平凉”、观音堂、王母宫、问道宫等景点景观35处和崆峒山庄。新建前、后山门各一座,修建硬化景区道路11条32.1公里;建成景区停车场五处一万平方米,新建了客运车站和仿生态游步道,形成了景区特有的游览路线,使景区面积从原来的14平方公里增加到20平方公里;基本恢复了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古建筑群,实现了景区供水、供电和通讯网络全覆盖;投资1.5亿元的崆峒古镇问道驿站正在热建中,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服务体系全面形成。崆峒山景区旅游业已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热点旅游区和黄金品牌景区,步入了国际旅游精品行列。
打造旅游品牌扩大对外知名度崆峒山以争创5A级景区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着力打造崆峒山品牌。
他们通过国家级各种媒体的强势宣传,进一步提高崆峒山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开展了以“黄帝问道圣地、崆峒武术故里”为主题的品牌宣传推介活动,依托文化宣传扩大影响,通过媒体、网络等动态宣传和广告牌、宣传品等静态宣传相结合的方式,使崆峒山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知名度日益提高。为全面凸显崆峒山特色文化品牌,自主研发并生产出5大类40多种旅游产品,其中纸织画、老子八十一画金箔画和崆峒剑等产品,深受游客的青睐和好评。2009年,崆峒山通过旅游推介团举行一个多月的强势宣传、与各大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在西安、兰州和银川举办大型宣传推介会,参与“千万元门票大派送”活动,在新闻媒体刊登广告,不断扩大景区影响力,极大地激活和调动了旅游市场,为拉动周边短线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国庆期间,崆峒山景区为游客特推出了“欢乐中秋、崆峒祈福游”、“中秋崆峒团圆游”等别具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景区通过在游客中心举办摄影作品展、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展、旅游特色产品展和大型崆峒武术表演,尤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剪纸艺术与甘肃的旅游特色相结合,创作出“崆峒山”最具民俗的剪纸作品,深受游客青睐。在景区中台推出的《黄帝问道》舞剧、《崆峒鼓韵》、《崆峒舞剑》等大型节庆演艺,民乐演奏、特色歌舞、民歌独唱表演等文化活动以及歌曲、谜语、崆峒山知识问答等与游客互动节目的齐聚亮相,为崆峒山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气氛。在国庆节第一天,接待游客达到万人。
与此同时,景区加快旅游企业的改革步伐,通过转变观念,强化措施,推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走市场化运作之路,成功组建了崆峒旅游集团、崆峒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平凉崆峒古镇开发有限公司,从事旅游经营管理服务,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商品销售、实现了规模化经营、集团化运作的喜人局面,促进了资源优化配制和企业优势聚合,实现资源、产品与市场三结合。
多年来,他们还从强化景区安全管理工作入手,利用监控信息化网络控制体系,确保游客、防火、环保安全;长年举办涉及质量、营销、安全、卫生、环保、统计、导游等7个方面的培训班,全面提升了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规范并更新安装停车场、售票处、购物场所、厕所等处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标志牌300多块,仿生态导览图42面、景物介绍牌180面;补充完善了景区导游词,使导游词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每年分期分批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和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有效地提升了员工的服务水平。配备了旅游环保专用车40辆,添置了电瓶车船,双人自行车等特色交通工具,服务设施日臻完善;对古树名木进行登记、造册、挂牌、建立档案,划定保护圈;结合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造林5000余亩,栽植长青树种50余万株;沿平泾公路栽植各类树木1.8万株,建成了长达9公里的绿色通道,确保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陇上风景这边独好。经过多年的发展,崆峒山景区已营造出了环境优美,服务优质、秩序优良、游客满意、气氛和谐的游新形象,崆峒山成为陇上一颗耀眼的璀璨明珠。
崆峒山一座钟灵毓秀的道教名山,格调高雅的景观建筑,秀丽壮观的自然景色,气势恢宏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走进崆峒山,感受着一流的5A级风景名胜区的魅力。近年来,景区形成游客人数逐年攀升,影响力不断扩大,品牌效应有口皆碑的良好态势。如诗如画的山水画卷,大气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彰显着崆峒山辉煌的今天和灿烂的明天。
扩大规模提升旅游产业水平崆峒旅游发轫于九十年代初期,成熟于九十年代后期。起初崆峒山规模体量小、旅游功能单一,基础设施滞后,上山都是羊肠小道。近年来,崆峒山景区向“大规模、大产业、大品牌”的目标积极迈进,抓“硬件完善”和“软件提升”项目建设。1992年以来,崆峒山先后通过自筹、争取国债资金1.823亿元,新修了法轮寺、“卧观平凉”、观音堂、王母宫、问道宫等景点景观35处和崆峒山庄。新建前、后山门各一座,修建硬化景区道路11条32.1公里;建成景区停车场五处一万平方米,新建了客运车站和仿生态游步道,形成了景区特有的游览路线,使景区面积从原来的14平方公里增加到20平方公里;基本恢复了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古建筑群,实现了景区供水、供电和通讯网络全覆盖;投资1.5亿元的崆峒古镇问道驿站正在热建中,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服务体系全面形成。崆峒山景区旅游业已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热点旅游区和黄金品牌景区,步入了国际旅游精品行列。
打造旅游品牌扩大对外知名度崆峒山以争创5A级景区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着力打造崆峒山品牌。
他们通过国家级各种媒体的强势宣传,进一步提高崆峒山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开展了以“黄帝问道圣地、崆峒武术故里”为主题的品牌宣传推介活动,依托文化宣传扩大影响,通过媒体、网络等动态宣传和广告牌、宣传品等静态宣传相结合的方式,使崆峒山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知名度日益提高。为全面凸显崆峒山特色文化品牌,自主研发并生产出5大类40多种旅游产品,其中纸织画、老子八十一画金箔画和崆峒剑等产品,深受游客的青睐和好评。2009年,崆峒山通过旅游推介团举行一个多月的强势宣传、与各大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在西安、兰州和银川举办大型宣传推介会,参与“千万元门票大派送”活动,在新闻媒体刊登广告,不断扩大景区影响力,极大地激活和调动了旅游市场,为拉动周边短线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国庆期间,崆峒山景区为游客特推出了“欢乐中秋、崆峒祈福游”、“中秋崆峒团圆游”等别具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景区通过在游客中心举办摄影作品展、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展、旅游特色产品展和大型崆峒武术表演,尤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剪纸艺术与甘肃的旅游特色相结合,创作出“崆峒山”最具民俗的剪纸作品,深受游客青睐。在景区中台推出的《黄帝问道》舞剧、《崆峒鼓韵》、《崆峒舞剑》等大型节庆演艺,民乐演奏、特色歌舞、民歌独唱表演等文化活动以及歌曲、谜语、崆峒山知识问答等与游客互动节目的齐聚亮相,为崆峒山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气氛。在国庆节第一天,接待游客达到万人。
与此同时,景区加快旅游企业的改革步伐,通过转变观念,强化措施,推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走市场化运作之路,成功组建了崆峒旅游集团、崆峒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平凉崆峒古镇开发有限公司,从事旅游经营管理服务,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商品销售、实现了规模化经营、集团化运作的喜人局面,促进了资源优化配制和企业优势聚合,实现资源、产品与市场三结合。
多年来,他们还从强化景区安全管理工作入手,利用监控信息化网络控制体系,确保游客、防火、环保安全;长年举办涉及质量、营销、安全、卫生、环保、统计、导游等7个方面的培训班,全面提升了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规范并更新安装停车场、售票处、购物场所、厕所等处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标志牌300多块,仿生态导览图42面、景物介绍牌180面;补充完善了景区导游词,使导游词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每年分期分批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和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有效地提升了员工的服务水平。配备了旅游环保专用车40辆,添置了电瓶车船,双人自行车等特色交通工具,服务设施日臻完善;对古树名木进行登记、造册、挂牌、建立档案,划定保护圈;结合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造林5000余亩,栽植长青树种50余万株;沿平泾公路栽植各类树木1.8万株,建成了长达9公里的绿色通道,确保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陇上风景这边独好。经过多年的发展,崆峒山景区已营造出了环境优美,服务优质、秩序优良、游客满意、气氛和谐的游新形象,崆峒山成为陇上一颗耀眼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