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的社会责任感是时代精神的一面镜子。社会在变迁,每一代青年的肩上都担负着不同于以往的使命。
九十多年前,一群学生胸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志,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谱写了中华史册上最华丽的篇章。在历史的进程中,“五四”青年的热血已经演化成一种爱国精神——追求进步、追求民主、追求科学。那么,在和平年代,青年一代该如何传承先辈精神,又该以什么为己任呢?
复旦大学历史系讲师张仲民认为,“从清末民初至今,由于现实社会与思想的冲突,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都在不断自我重新定位,即所谓寻求秩序与意义。”尽管一些传统价值观在历代青年们的脑海中仍根深蒂固,但在不同的时期,几代青年人的价值观还是存在微妙差别的。
77级大学生:责任隐于内心深处
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黄柘,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从事影视文化工作多年。回顾那个时代的学生生活,他用“苦中有点甜”描述。那是个特殊的年代,由于历史原因,很多知识分子回乡或下乡当知青,经历了数十年的磨练,生活过得很苦。就在很多人以为生活无望时,恢复高考的通知就如及时雨一般,让那些胸怀大志的青年们找到了出路。黄柘说:“我记得当我拿到武汉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我兴奋得有点担忧,因为怕自己像‘范进中举’一样控制不了内心的激动。”
那个时代的大学生活很特别,同为一届学生,年龄差异很大,兼顾的角色也多。很多人上大学时,是学生、是丈夫、甚至是父亲;那个时代的人也不常把“社会责任”、“公平正义”挂在嘴边,但在内心深处每个人都铭记着自己的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当时黄柘的室友中有一个同学在上大学前已经结婚生子,每当他在校园里看到城市里的孩子被家人捧着时,就会联想起孩子,以及在老家吃苦、帮他打理责任田的老婆。所以,这位同学总是不断地勉励自己:一定要咬紧牙关做出点成就来,为家人和下一代铺平道路。
黄柘说:“那一代人,对家庭的责任感非常强,很少有人只顾个人利益。毕业时,很多人被分配到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但因为种种的牵挂,他们都不愿意远走,顶多留在了省城。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我们不会因为过多地考虑个人利益,而置各种责任于不顾。”
除了家庭,他们同样对社会也有着很强的责任感。数十年的基层磨练和特殊经历,丰富了他们的人生,也锻炼了他们的品格。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他们和老百姓建立了共患难的深厚情谊。黄柘说:“当我们这一批人毕业参加工作后,不管是从政的人,还是文化工作者,做任何事都会想到是否对老百姓有益处。比如我拍片子,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重要的是要让人受益,要让别人看完后更幸福、更聪明地生活。这就如生产食品一样,不仅要口感好,而且要对人的身体有营养。”
70后:在冲击中恪守己任
生于七十年代的人,长在八十年代,学在九十年代,奋斗在21世纪的新时代,因此和前辈以及八零后一代相比,有着非常大的差别。70后,是懂得坚守和突破的人群。
他们是在“文革”之后成长起来的一代,小时候所接受的教育是非常理想主义的。北京一文化公司的老总李涵回忆说,上小学时在他脑海中记忆最深的是“学雷锋,做好事”, 还有赖宁英勇救火的感人事迹。头脑中保留至今的口号是“五讲、四美、三热爱”,听得最多的歌是《爱的奉献》。
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和几个同学在放学后经常去帮邻里一个老婆婆做些简单家务,并坚持了很久。每次干完活后,他们都觉得很开心,现在回忆起来,依然觉得非常美好。他说:“那个时代就是这样,讲究做好事,要奉献,爱在哪里,奉献就在哪里。”
但从上中学开始,很多人开始尝到了改革开放的甜头。尽管自己内心仍有理想主义的一片天地,却始终敌不过物质的诱惑。眼见身边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很多人实在不甘做灯下的书虫,开始外出打工。李涵还记得村里有一个大哥出去打工赚了钱,回来买了个黑白电视机,当时在村子里像炸开了锅一样,大家都很是羡慕。“财富人生”的观念像惊涛骇浪一样涌来,再加上当时正赶上股票疯长、IT新贵纷纷出炉,穷小子转瞬变富翁的神话深深地影响着70后生人。于是,有些人开始变得浮躁,勤耕细作者有之,空手套白狼者有之,总之,不仅要拼出自己的前途,更要拼出自己的“钱景”。
当然,他们这代人还是相对脚踏实地的。李涵说,“我们这一代人骨子里还是遵从传统的价值观的,在外交朋结友很讲义气,很少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朋友;做生意时赚钱固然重要,但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伴随着财富的到来,我们不会沉溺于个人享受,能够光宗耀祖、靠自己的能力改善家庭环境和促进家乡建设,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是面子问题,也是我们的一个夙愿。”
这就是70年代生人对责任的诠释。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人,他们接受的是传统的教育;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又有着很多复杂的情绪。然而,在各种冲击下,不变的是内心里那份凝重的责任感。
80后:有所坚守,有所放弃
相对于上一代人来说,在市场经济和网络时代中成长起来的80后显得有點另类。曾有人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这种“今不如昔”的说法,到底是草率的评价,还是客观的批判,还要看已经集体“奔三”的80后是如何承担自己的职责的。
1985年出生的王莉用自己的故事展现了这代人的时代特点。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她不仅很有主见,而且显得有点自我。她说:“我们这一代人,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享受了来自父母、以及爷爷奶奶太多太多的爱,甚至是溺爱。父母的全部心血都花费在我们的身上,一个人独享着这一切,我们早已习以为常。”
“上学后,一切围着分数转,只以分数论成败的观念让我们更看重个人利益的得失。除了追求高分,我们几乎没有其他事可做。如果哪个学生离开分数谈学习、谈爱好,就有可能被老师、家长认为是不务正业、不求上进。所以,成绩好的学生就成为了老师和家长的焦点。有时为了力争前列,自己会的不会轻易告诉其他同学,对其他同学问的问题,也会装出自己也不会的样子,暗地里互相较劲。”
“在父母的影响下,我们曾幼稚地以为用分数可以挣到前途,考上名牌大学就摆平了一切。而真正走进大学校园时,我才发现更残酷的竞争和考验还在后头,就业难成了笼罩在我们头上的乌云。愈演愈烈的人才竞争,更使得我们不能喘过气来。所以,我们更渴望突显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都说我们没有主人翁精神,都说我们注重个人价值轻视社会价值,但如果我们连自己的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又有何能力说要对社会负责呢?对‘社会责任’这个词,从小想得并不是很多,但所受的教育并不少。不过,我更希望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实现社会价值。”
这是一位80后的内心独白,他们虽有着自我的一面,但并不漠视责任。以80后为代表的当代青年正在用实际行动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并对“垮掉的一代”做出了最有力的驳斥。不论是心怀音乐梦想的80后矿工,还是奥运会上用微笑感动世界的志愿者,无数的故事说明,80后正在成为这个社会和国家的脊梁。当然,社会责任感更多地表现在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表现在对社会和他人的服务之中,一时做到容易,持之以恒却难。如何更加理性地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在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同时,肩负时代的使命,是每一个80后、90后的年轻人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因为他们的抉择,将代表中华民族未来的精神高度。
□ 编辑 郭铁 □ 美编 庞佳
九十多年前,一群学生胸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志,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谱写了中华史册上最华丽的篇章。在历史的进程中,“五四”青年的热血已经演化成一种爱国精神——追求进步、追求民主、追求科学。那么,在和平年代,青年一代该如何传承先辈精神,又该以什么为己任呢?
复旦大学历史系讲师张仲民认为,“从清末民初至今,由于现实社会与思想的冲突,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都在不断自我重新定位,即所谓寻求秩序与意义。”尽管一些传统价值观在历代青年们的脑海中仍根深蒂固,但在不同的时期,几代青年人的价值观还是存在微妙差别的。
77级大学生:责任隐于内心深处
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黄柘,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从事影视文化工作多年。回顾那个时代的学生生活,他用“苦中有点甜”描述。那是个特殊的年代,由于历史原因,很多知识分子回乡或下乡当知青,经历了数十年的磨练,生活过得很苦。就在很多人以为生活无望时,恢复高考的通知就如及时雨一般,让那些胸怀大志的青年们找到了出路。黄柘说:“我记得当我拿到武汉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我兴奋得有点担忧,因为怕自己像‘范进中举’一样控制不了内心的激动。”
那个时代的大学生活很特别,同为一届学生,年龄差异很大,兼顾的角色也多。很多人上大学时,是学生、是丈夫、甚至是父亲;那个时代的人也不常把“社会责任”、“公平正义”挂在嘴边,但在内心深处每个人都铭记着自己的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当时黄柘的室友中有一个同学在上大学前已经结婚生子,每当他在校园里看到城市里的孩子被家人捧着时,就会联想起孩子,以及在老家吃苦、帮他打理责任田的老婆。所以,这位同学总是不断地勉励自己:一定要咬紧牙关做出点成就来,为家人和下一代铺平道路。
黄柘说:“那一代人,对家庭的责任感非常强,很少有人只顾个人利益。毕业时,很多人被分配到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但因为种种的牵挂,他们都不愿意远走,顶多留在了省城。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我们不会因为过多地考虑个人利益,而置各种责任于不顾。”
除了家庭,他们同样对社会也有着很强的责任感。数十年的基层磨练和特殊经历,丰富了他们的人生,也锻炼了他们的品格。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他们和老百姓建立了共患难的深厚情谊。黄柘说:“当我们这一批人毕业参加工作后,不管是从政的人,还是文化工作者,做任何事都会想到是否对老百姓有益处。比如我拍片子,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重要的是要让人受益,要让别人看完后更幸福、更聪明地生活。这就如生产食品一样,不仅要口感好,而且要对人的身体有营养。”
70后:在冲击中恪守己任
生于七十年代的人,长在八十年代,学在九十年代,奋斗在21世纪的新时代,因此和前辈以及八零后一代相比,有着非常大的差别。70后,是懂得坚守和突破的人群。
他们是在“文革”之后成长起来的一代,小时候所接受的教育是非常理想主义的。北京一文化公司的老总李涵回忆说,上小学时在他脑海中记忆最深的是“学雷锋,做好事”, 还有赖宁英勇救火的感人事迹。头脑中保留至今的口号是“五讲、四美、三热爱”,听得最多的歌是《爱的奉献》。
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和几个同学在放学后经常去帮邻里一个老婆婆做些简单家务,并坚持了很久。每次干完活后,他们都觉得很开心,现在回忆起来,依然觉得非常美好。他说:“那个时代就是这样,讲究做好事,要奉献,爱在哪里,奉献就在哪里。”
但从上中学开始,很多人开始尝到了改革开放的甜头。尽管自己内心仍有理想主义的一片天地,却始终敌不过物质的诱惑。眼见身边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很多人实在不甘做灯下的书虫,开始外出打工。李涵还记得村里有一个大哥出去打工赚了钱,回来买了个黑白电视机,当时在村子里像炸开了锅一样,大家都很是羡慕。“财富人生”的观念像惊涛骇浪一样涌来,再加上当时正赶上股票疯长、IT新贵纷纷出炉,穷小子转瞬变富翁的神话深深地影响着70后生人。于是,有些人开始变得浮躁,勤耕细作者有之,空手套白狼者有之,总之,不仅要拼出自己的前途,更要拼出自己的“钱景”。
当然,他们这代人还是相对脚踏实地的。李涵说,“我们这一代人骨子里还是遵从传统的价值观的,在外交朋结友很讲义气,很少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朋友;做生意时赚钱固然重要,但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伴随着财富的到来,我们不会沉溺于个人享受,能够光宗耀祖、靠自己的能力改善家庭环境和促进家乡建设,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是面子问题,也是我们的一个夙愿。”
这就是70年代生人对责任的诠释。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人,他们接受的是传统的教育;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又有着很多复杂的情绪。然而,在各种冲击下,不变的是内心里那份凝重的责任感。
80后:有所坚守,有所放弃
相对于上一代人来说,在市场经济和网络时代中成长起来的80后显得有點另类。曾有人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这种“今不如昔”的说法,到底是草率的评价,还是客观的批判,还要看已经集体“奔三”的80后是如何承担自己的职责的。
1985年出生的王莉用自己的故事展现了这代人的时代特点。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她不仅很有主见,而且显得有点自我。她说:“我们这一代人,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享受了来自父母、以及爷爷奶奶太多太多的爱,甚至是溺爱。父母的全部心血都花费在我们的身上,一个人独享着这一切,我们早已习以为常。”
“上学后,一切围着分数转,只以分数论成败的观念让我们更看重个人利益的得失。除了追求高分,我们几乎没有其他事可做。如果哪个学生离开分数谈学习、谈爱好,就有可能被老师、家长认为是不务正业、不求上进。所以,成绩好的学生就成为了老师和家长的焦点。有时为了力争前列,自己会的不会轻易告诉其他同学,对其他同学问的问题,也会装出自己也不会的样子,暗地里互相较劲。”
“在父母的影响下,我们曾幼稚地以为用分数可以挣到前途,考上名牌大学就摆平了一切。而真正走进大学校园时,我才发现更残酷的竞争和考验还在后头,就业难成了笼罩在我们头上的乌云。愈演愈烈的人才竞争,更使得我们不能喘过气来。所以,我们更渴望突显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都说我们没有主人翁精神,都说我们注重个人价值轻视社会价值,但如果我们连自己的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又有何能力说要对社会负责呢?对‘社会责任’这个词,从小想得并不是很多,但所受的教育并不少。不过,我更希望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实现社会价值。”
这是一位80后的内心独白,他们虽有着自我的一面,但并不漠视责任。以80后为代表的当代青年正在用实际行动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并对“垮掉的一代”做出了最有力的驳斥。不论是心怀音乐梦想的80后矿工,还是奥运会上用微笑感动世界的志愿者,无数的故事说明,80后正在成为这个社会和国家的脊梁。当然,社会责任感更多地表现在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表现在对社会和他人的服务之中,一时做到容易,持之以恒却难。如何更加理性地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在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同时,肩负时代的使命,是每一个80后、90后的年轻人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因为他们的抉择,将代表中华民族未来的精神高度。
□ 编辑 郭铁 □ 美编 庞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