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父家的老骡子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jun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岳父还在一个劲地吆喝,抽打着那头疲惫的老骡子。
  正是夏收最忙的时候,田地里到处都是金黄的麦子和忙碌的身影。在田地里尽量节省时间,以前很多人种地是第一职业,而如今,很多人打工是第一职业,种地是第二职业。但岳父是一个脑筋极不开窍的人,就像他们家的那头老骡子,就知道拉磨套车,不会干别的。而岳父是一个实实在在一辈子只知道田地里捣弄的人,一来是岳父的身体有些残疾,很多时候,很多地方,很多工种他干不了;二来是他压根就没想着要到外面去打工挣点钱。他也只好把家里那十亩地种了30年。这30年里,他每天都是一个浑身布满灰尘,或永远穿一件晒得发白的蓝色中山装的老农民。
  无法理解岳父的那种固执,特别是在思想上。就拿穿衣来说,我媳妇早就给他爹买过几件衣服,但每次他到我家里来,我岳母也说把衣服换了再来,但他却说:“换什么,换来换去的,多麻烦!不换还怕把你的人给丢了?”他说得家里人都觉得他不可理喻,也就不说了。每次他来,他穿什么衣服,再没人管他。而我更是不能说他,一说他穿衣服的话,定认为我在嫌弃他。我观察了好多回,见岳父的这个禀性在他养的那头老骡子身上也一并体现出来,比如脾性暴烈,就像岳父是个直性头人。岳父总是说,你别看这是个畜生,比人通人性呢。岳父养了骡子快30年,這头老骡子到他们家也快30年了。昨天,我岳母说,这头骡子只比我媳妇小两岁呢,套了这30年的车,也确实是不容易的。就像岳父种了一辈子的地,50岁了还在种,也不易。但牲畜毕竟是牲畜,不比人,天生就是给人家套车、拉磨,干一些它应当和必须干的活,这是它的职责。
  也许对岳父来说,骡子拉车,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它再苦,也得干。不是岳父也在干吗?岳父也很苦呀。他是苦了一辈子,而这骡子也是辛苦了一辈子。这老骡子可以说跟了岳父一辈子。但岳父似乎并不心疼,有时还用枝条抽它,用拳头或棍棒打它。有时候,我甚至觉得那头老骡子是在受着虐待。但我从另一件事情上,改变了对他的看法,那就是他30年来每天都给老骡子喂草、饮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来没有断过。也许正是从这一点上,老骡子对岳父还是感激的。有的时候,岳父还拉着老骡子到野地里吃草,那是在农闲时,或没有干草料了。尽管在喂养上并不很精心,但老骡子还是感激的。它完全可能是为了报恩,在岳父面前从来没有发过脾气。但从其间的几件事情上,我能感觉到这头老骡子脾性是相当暴烈的,但我从没有看到它在岳父面前发过。从这一点讲,它应当受过很多苦,也因此没少挨岳父的抽打。但它是牲畜,它没有选择的余地,它只能忍受。我常常从老骡子疲惫而无可奈何的眼神里,看到那种哀怨和伤情。
  就像岳父一辈子都无法改变他那种暴烈的脾性一样,老骡子谈何改变?事实上,它是疲累了,有时却不得不在岳父的棍棒抽打下,暴跳一般地疯狂奔跑起来,套在身上的车就被路上的石头或高埂弹起很高,翻车或扎入田地,而后又是一顿抽打。之后,老骡子才渐渐安稳下来。或许是它意识到,主人打它,是因为主人不喜欢,从这一点来讲,它是通人性的,就像它是一头能揣摩人心思的骡子。或许岳父所说老骡子的灵性也正是说的这里吧。
  在今年的夏收里,老骡子表现得极为疲惫,似乎有些体力不支了。走得极为缓慢,因此受到岳父的几番抽打。就像岳父,近年也一下子感觉到体力不支一样,再不能干那么重的活了。
  我想向岳父老骡子年岁的话,提示它该到“退休”的时候了,但话到嘴边,却没有说出来。我怕岳父多了心思。只是默默地为老骡子梳梳皮毛,我本打算回家了,替老骡子刷洗一下皮毛,但又由于自己的懒惰,也就一直没洗。我知道,老骡子一辈子的汗水都凝固在那些皮毛里,有的已经在干燥后磨掉了,而有的还在,我只是想让它有一个凉爽清逸的一天,但除了冬天,它几乎一直在繁忙之中,而冬天又冷得让人磕牙巴,总觉得不能实现。
  末了,我只能远远地望着它远去的身影,多少有些感叹,感叹老骡子任劳任怨的一生,感叹它忠心耿耿的一生。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吃过多少美味,如果要回答哪一道菜最可口,我一定脱口而出:“我妈烧的红烧肉。”  曾经写过一文,红烧肉,写之前,我专门向母亲讨教烧这道菜的窍门。母亲毫不遮掩,一口气兜底翻:首先要选好肉,肋条,肥瘦得当;放锅里清水煮一会儿,拿出洗净,切成块;再放油锅里,油锅要事先放葱姜煸了,再放入肉块继续煸;煸到一定火候,倒下半瓶黄酒,通常是特加饭,继续煮,半小时后再加入红酱油、冰糖,另加少许盐粒,如此再焖上个半小时
期刊
陈老爹是祖父的乡邻,老伴已去世多年,但在祖父的面前,他是很有些优越感的。就说打鱼吧,他清早出去,晚上回来,裤腰带上别着的鱼篓里总揣着无数的鱼虾,有些还令人眼馋地活蹦乱跳地窜了出来。  我常望见他肩上掮着一副竹竿,上面倒挂着几条鲶鱼,被柳枝穿过腮帮,张嘴朝天地断了气;或拽着一条爪子系得铁紧,脖子伸得老长,嘴里直吐白沫的王八。每当这时,他总要走到小港边的那块漂着丝草的洗衣石上,将肩上的渔具抖落在地上,
期刊
初冬时节,我和几个大学同班同学相约回到母校——黄冈师范学院老校园(前身为华中师院黄冈分院),光阴似箭,岁月飞逝,一晃四十年过去了!  当年意气风发的书生,如今,年龄大的已是头发花白,当上了“照孙办主任”;年龄最小的,也离退休年龄不远了……我们徜徉在熟悉的操场边,望着那些倍感亲切的教室和我们当年亲手种植、如今已长得叶茂参天的大树,感慨万千。当然,聊得最多的话题,少不了当年参加高考时的那些往事……  
期刊
两间土坯房,三面土围墙,这便是我最初记忆里的家。  母亲说,当初,是没有院墙的,没有院墙不是一个完整的家。所幸的是庄稼人有的是力气,乡下最不缺的是黄土。每天天不亮父亲就驾上排车,去村南的荒地或者沟边拉上一车土。晚上收工回来再捎上一车土。日积月累,在屋前存下了小山似的一大堆黄土。  过了年,趁着农闲,还有没吃完的过年饭,便开始动工了。  先用尺子左右前后丈量了一下,仔细地画了线,然后用杵头夯实了地基
期刊
漫步新县老街,犹如走进记忆的博物馆,每一片斑驳的古宅背影,都在讲述千百年的风雨苍茫。  元末明初,唐宋的遗风还在吹染着新县古街的锦绣风华,一叶扁舟从姑苏北上,千里迢迢,来到苍梧山北麓,一个远离战火纷扰的世外桃源。新县张氏迁祖落户,带来江南人的经营理念、技术、资金,老街更是繁华添秀,酒坊、药房、当铺、杂铺、铁铺、银铺,商铺林立,生意兴旺。张景,明成化进士,清风为官,携湖北百姓赠送的红叶树和铁石碌碡,
期刊
爹在的时候,就爱吃个饺子。要是能吃上羊肉馅的饺子,就会美得唱上几句京戏:“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得意的时候,跷起二郎腿,唱得摇头晃脑的,别提有多高兴。  奶奶在世的时候,家里不让吃羊肉馅的饺子,因为奶奶是旗人,是汉八旗。奶奶祖上是镶黄旗,清宫里的御厨。后来被贬到北京南苑去看坟,败落了,这才“下嫁”给了爷爷。奶奶觉得失势的凤凰不如鸡,日子一年不如
期刊
确切地说,春天是从檐口积雪的一点儿化开,从一粒花籽推开家门伸出小脚丫算起的。  节气一到,小雨儿就飘起来了,小如虫鸣,细若發丝,丝绸般光亮润泽。“叮叮当当”,落到了房顶,斜飞上了窗户。顽皮地荡着秋千,开心地跳进池塘、草地、麦田。三五天,七八天来访一回,极为洒脱自由。  “吧嗒,吧嗒”,无数小嘴儿贪婪地啜饮着,这世界一天天在变,散发出鲜亮夺目的光彩。枯寂的冬天活了,带着明媚的笑意,清清的雨水,轻轻的
期刊
说起上海的女人,你可能第一个反应就是漂亮,会算,会过日子,会发嗲,这可能是其他城市里的女人所不及的。  如果你讨了上海女人做老婆的话,那你可要偷着乐一辈子了。她不但會烧得一手好菜,把你的胃服侍得舒舒服服,而且日长细久地过日子,会调教你做家务活,让你服服帖帖,不敢怠慢。  说起过日子,上海女人可以好好数数了。比如同样买了一种菜,到了上海女人的手里就可以烧出几种不同口味的菜来。如春天时节的竹笋,腌笃鲜
期刊
那是30多年前冬天的一个周日,北风呼啸。我骑着自行车由30里外的一个乡村小学赶到西安东郊的卫星城——纺织城,看望在灞桥区委党校学习的同学挚友李永强。  我刚刚二十岁,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向往。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有点自卑,因为我三次参加高考均名落孙山,当时猫在一座乡村小学当孩子王,月薪只有30元,连其他补贴加起来也不足40元。而永强就不同了,他是通过考试被乡政府选派到区党校参加乡镇企业管理干部培训学
期刊
沈丘槐林成奇景,集古槐、新槐、天下美槐为园,无愧槐的家乡。  见到槐,自然想槐花。槐花香总让人心醉。槐树与槐花,那是浸入记忆深处的温馨与怀念。若这海似的槐吐芳,那该是怎样一番奇美与浓香呀。可槐花已落,枝头仅有恋槐的枯花,这倒使人更想槐花了。思念槐花,便看见眼前槐花盛开,香从心底弥漫上来,顿感浓浓的槐香沁入心脾,甜蜜的味道涌上心头。  槐长大江南北,槐花开在村落街头,槐是街树、村树、家树。大多人是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