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防生培养是我国为应对世界新军事化的发展,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下产生的,这是为军队培养高素质人才适应未来军事技术战争的新型军事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国防生 党建工作 有效性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8-017-01
国防生是改革开放后,军队为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根据军队建设需要,由普通高等学校从参加国家统一招生考试中录取入学或从在校大学生中后续选拔出来的且毕业后定向分配到军队工作的学生。[1]国防生既是大学生,又是军队依托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的后备军官,肩负着努力学习和掌握先进军事理论、高科技军事知识及现代战争的特点和规律,以实现素质和能力的飞跃,加速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在激烈的世界军事竞争中占领制高点,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赢得主动权的崇高使命。[2]招收国防生是进入21世纪我军在培养军事人才方面进行的新尝试,预计到2010年,国防生将成为我军干部的主流,占我军干部的三分之二,为此,普通高校国防生的党建工作在军队建设、祖国统一中起关键性作用。
一、国防生的党建工作的意义
目前全国高校在校国防生人数已达到3万人,如此大规模的国防生的培养教育工作给高校提出了诸多新的挑战,国防生党员是国防生中的骨干力量,是国防生中的模范,因此国防生的党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防生党建工作有利于军队人才战略的实施
国防生是经过大学的教育毕业后分配到军队工作的大学生,是军队后备军官,必须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把科技信息素质的培养作为关键,把自主创新素质的培养作为重点,把良好身心素质的培养和意志作风的锤炼作为基础,在全面素质培养上下功夫,培养德、智、军、体(身心)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国防建设高科技、前瞻性及现代化的需要。[3]国防生党建工作的加强和改进正是国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国防生的党建工作,军队走出了一条军队干部人才由军队自己培养的道路,把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国防生凝聚到党的队伍和事业中来,一批又一批具有远大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愿意为国防事业奉献智慧和才华的人才输送到人民军队中。
(二)国防生党建工作有利于高校国防生的教育和管理
高校国防生以模拟营的形式进行管理,在一定度上采取国防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的模式,国防生党员在国防生的自我教育和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了国防生教育管理的有力助手。同时,国防生是高校内思想觉悟强、政治立场坚定、纪律严明的特殊学生群体,他们中的政治上要求进步,组织上积极靠近党组织,思想上愿意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的先进的国防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恪守各项规章制度,在同学们中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为国防生的教育和管理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国防生党建工作有利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军队是高度集中统一的武装集团,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首要条件。只有强调和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才能在新形势下始终保持党的执政地位,才能使我军永远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在错综复杂的斗争中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事业要继往开来,要保证军队永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关键在于选好干部,造就一大批可靠的接班人。国防生是今后军队生长干部的主要来源,因此,加强国防生的党建工作意义深远。[4]
二、国防生党建工作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校国防生培养数量的增加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国防生党支部的发展逐步壮大,党员人数不断增加,然而,国防生党支部的管理和建设,不能适应新时期国防建设的发展和军队需要,国防生党建工作缺乏实效性和有效性,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国防生党支部建设缺乏系统性
国防生党支部是以国防生群体成立党支部,党员贯穿四个年级,与普通本科学生党支部建在年级上、专业上和班级上相比缺乏党支部工作有效性。目前,大多数高校国防生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模式与普通学生相近或没有单独考虑,在党建培养模式上缺乏创新,以至于现有的党建培养模式培养德、智、军、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适应国防建设高科技、前瞻性及现代化的需要存在着较大差距,原有的国防生党建模式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国防生党建工作需要。
(二)国防生党员发展、考察和管理科学化不够
在校国防生要受到学院和国防生选配办的双重管理,再加之国防生党员之间互相沟通和了解存在地域上的障碍,导致国防生党员的考察不够全面,对党员发展质量和数量都造成影响。同时,国防生党员的管理不能够发挥国防生党支部的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仅限于在国防生各自的年级下管理,国防生党员的管理不完善。
(三)国防生党员教育内容和教育环节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国防生党支部的教育内容过于传统单一,在实际操作中,国防生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和普通学生在一起培养,较少考虑国防生的培养目标和国防生建设以及军队人才需要的特殊性,党组织暂没有独立设计国防生党建教育环节,传统教育内容和教育环节已经不能满足国防生党建发展的需要。
三、提高国防生党建工作有效性建议
国防生党建工作正随着高校的国防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不断完善中,为体现国防生党建工作的时代性、创造性、有效性,提出几点国防生党建的建议:
(一)探索以宿舍为依托的国防生党支部的建设
根据当前高校学籍管理规定和高校公寓管理的变化,学生在学分制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心发生了转移,学生公寓也逐渐从以单纯住宿场所转变为学习和活动的重要场所,并成为了塑造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优化育人环境、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二)倡导以文化为主导的国防生党支部活动
将国防生党支部建设成为“绿色&和谐”的党支部,开展具有国防生独有的文化特色的活动。绿色是国防生的主色调,是国防生的象征,有着丰富的含义,象征着和平、希望、活力和爱国;和谐是现今社会的主题,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现今的目标。国防生党支部一方面通过组织具有国防生文化特色的各项活动,树立典型,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另一方面把更多的国防生的先进分子吸引到党组织中来,壮大党支部的力量。
(三)遵循以制度为规范的国防生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培养过程
国防生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是目前国防生发展党员的一项难题。因为存在学分制、年级差别等原因,国防生考察存在着困难,笔者建议,由于国防生的政治素质要比普通学生更加过硬,因此应制定不违反党组织发展原则的基础上“双重考察制度”,其一是国防生所在院系考察,可重点考察在学习和日常表现方面,并出具考察意见;其二是国防生选配办考察,重点考察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学习,并出具考察意见,将两者的意见统一起来,作为其最终的考核意见,并实行一票否决制。
(四)增加以国防为特色的国防生党员教育内容
国防生党员不仅是一名学生党员,也是我军的军事后备人才,要担任保家卫国的历史使命,他们在高校受国防生教育阶段,就应使他们充分认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和任务,认清我军新军事变革面临的挑战,认清肩上担当的责任,增强光荣感、责任感。国防生党支部应将党的创新理论、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到支部生活内容中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国防生头脑,用先进的文化培育国防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导向。
参考文献:
[1]纪旭,鲁利,宫能平 我校国防生教育与管理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9):71-73
[2]唐旭丹 加强和改进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J],经济师,2006(10):139-140
[3] 夏纪林 国防生党建工作有效途径初探 [J],工作与研究,2007(2),20-21
[4] 刘海春 对加强高校国防生党建工作的思考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7),26-27
关键词:国防生 党建工作 有效性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8-017-01
国防生是改革开放后,军队为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根据军队建设需要,由普通高等学校从参加国家统一招生考试中录取入学或从在校大学生中后续选拔出来的且毕业后定向分配到军队工作的学生。[1]国防生既是大学生,又是军队依托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的后备军官,肩负着努力学习和掌握先进军事理论、高科技军事知识及现代战争的特点和规律,以实现素质和能力的飞跃,加速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在激烈的世界军事竞争中占领制高点,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赢得主动权的崇高使命。[2]招收国防生是进入21世纪我军在培养军事人才方面进行的新尝试,预计到2010年,国防生将成为我军干部的主流,占我军干部的三分之二,为此,普通高校国防生的党建工作在军队建设、祖国统一中起关键性作用。
一、国防生的党建工作的意义
目前全国高校在校国防生人数已达到3万人,如此大规模的国防生的培养教育工作给高校提出了诸多新的挑战,国防生党员是国防生中的骨干力量,是国防生中的模范,因此国防生的党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防生党建工作有利于军队人才战略的实施
国防生是经过大学的教育毕业后分配到军队工作的大学生,是军队后备军官,必须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把科技信息素质的培养作为关键,把自主创新素质的培养作为重点,把良好身心素质的培养和意志作风的锤炼作为基础,在全面素质培养上下功夫,培养德、智、军、体(身心)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国防建设高科技、前瞻性及现代化的需要。[3]国防生党建工作的加强和改进正是国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国防生的党建工作,军队走出了一条军队干部人才由军队自己培养的道路,把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国防生凝聚到党的队伍和事业中来,一批又一批具有远大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愿意为国防事业奉献智慧和才华的人才输送到人民军队中。
(二)国防生党建工作有利于高校国防生的教育和管理
高校国防生以模拟营的形式进行管理,在一定度上采取国防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的模式,国防生党员在国防生的自我教育和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了国防生教育管理的有力助手。同时,国防生是高校内思想觉悟强、政治立场坚定、纪律严明的特殊学生群体,他们中的政治上要求进步,组织上积极靠近党组织,思想上愿意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的先进的国防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恪守各项规章制度,在同学们中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为国防生的教育和管理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国防生党建工作有利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军队是高度集中统一的武装集团,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首要条件。只有强调和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才能在新形势下始终保持党的执政地位,才能使我军永远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在错综复杂的斗争中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事业要继往开来,要保证军队永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关键在于选好干部,造就一大批可靠的接班人。国防生是今后军队生长干部的主要来源,因此,加强国防生的党建工作意义深远。[4]
二、国防生党建工作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校国防生培养数量的增加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国防生党支部的发展逐步壮大,党员人数不断增加,然而,国防生党支部的管理和建设,不能适应新时期国防建设的发展和军队需要,国防生党建工作缺乏实效性和有效性,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国防生党支部建设缺乏系统性
国防生党支部是以国防生群体成立党支部,党员贯穿四个年级,与普通本科学生党支部建在年级上、专业上和班级上相比缺乏党支部工作有效性。目前,大多数高校国防生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模式与普通学生相近或没有单独考虑,在党建培养模式上缺乏创新,以至于现有的党建培养模式培养德、智、军、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适应国防建设高科技、前瞻性及现代化的需要存在着较大差距,原有的国防生党建模式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国防生党建工作需要。
(二)国防生党员发展、考察和管理科学化不够
在校国防生要受到学院和国防生选配办的双重管理,再加之国防生党员之间互相沟通和了解存在地域上的障碍,导致国防生党员的考察不够全面,对党员发展质量和数量都造成影响。同时,国防生党员的管理不能够发挥国防生党支部的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仅限于在国防生各自的年级下管理,国防生党员的管理不完善。
(三)国防生党员教育内容和教育环节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国防生党支部的教育内容过于传统单一,在实际操作中,国防生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和普通学生在一起培养,较少考虑国防生的培养目标和国防生建设以及军队人才需要的特殊性,党组织暂没有独立设计国防生党建教育环节,传统教育内容和教育环节已经不能满足国防生党建发展的需要。
三、提高国防生党建工作有效性建议
国防生党建工作正随着高校的国防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不断完善中,为体现国防生党建工作的时代性、创造性、有效性,提出几点国防生党建的建议:
(一)探索以宿舍为依托的国防生党支部的建设
根据当前高校学籍管理规定和高校公寓管理的变化,学生在学分制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心发生了转移,学生公寓也逐渐从以单纯住宿场所转变为学习和活动的重要场所,并成为了塑造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优化育人环境、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二)倡导以文化为主导的国防生党支部活动
将国防生党支部建设成为“绿色&和谐”的党支部,开展具有国防生独有的文化特色的活动。绿色是国防生的主色调,是国防生的象征,有着丰富的含义,象征着和平、希望、活力和爱国;和谐是现今社会的主题,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现今的目标。国防生党支部一方面通过组织具有国防生文化特色的各项活动,树立典型,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另一方面把更多的国防生的先进分子吸引到党组织中来,壮大党支部的力量。
(三)遵循以制度为规范的国防生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培养过程
国防生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是目前国防生发展党员的一项难题。因为存在学分制、年级差别等原因,国防生考察存在着困难,笔者建议,由于国防生的政治素质要比普通学生更加过硬,因此应制定不违反党组织发展原则的基础上“双重考察制度”,其一是国防生所在院系考察,可重点考察在学习和日常表现方面,并出具考察意见;其二是国防生选配办考察,重点考察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学习,并出具考察意见,将两者的意见统一起来,作为其最终的考核意见,并实行一票否决制。
(四)增加以国防为特色的国防生党员教育内容
国防生党员不仅是一名学生党员,也是我军的军事后备人才,要担任保家卫国的历史使命,他们在高校受国防生教育阶段,就应使他们充分认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和任务,认清我军新军事变革面临的挑战,认清肩上担当的责任,增强光荣感、责任感。国防生党支部应将党的创新理论、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到支部生活内容中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国防生头脑,用先进的文化培育国防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导向。
参考文献:
[1]纪旭,鲁利,宫能平 我校国防生教育与管理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9):71-73
[2]唐旭丹 加强和改进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J],经济师,2006(10):139-140
[3] 夏纪林 国防生党建工作有效途径初探 [J],工作与研究,2007(2),20-21
[4] 刘海春 对加强高校国防生党建工作的思考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7),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