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11月,杭州杨先生向本刊记者投诉:2006年年底,他在深圳发展银行北京分行申请办理了一张信用额度为3000元的信用卡。开卡后,杨先生分别于2007年2月和8月刷卡透支了两次,期间由于工作原因,杨先生来到杭州,没有按时还款,但至2007年8月最终将全部款项还清。杨先生称,在这段时间里,深圳发展银行法务处的工作人员张先生多次打电话催促自己还款,虽然自己已经向该工作人员说明了情况,并告知能够还款的时间,但对方完全不理会,不断在工作期间打电话侮辱自己,声称要到法院告自己信用卡诈骗,并且多次打电话到自己的老家恐吓自己父母,给他们带来烦恼。杨先生对此感到很气愤。
2008年8月14日,杨先生到深圳发展银行杭州支行还款,银行工作人员称不能查到杨先生的具体还款金额,要打电话向北京分行查询,而北京支行的工作人员表示5个工作日之内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由于担心银行起诉自己,杨先生决定多还款,便于2008年8月15日还款1300元。之后杨先生多次联系银行查询处理结果,对方均表示会在5个工作日内解决,让杨先生等待。2008年10月15日,杨先生再次拨打深圳发展银行电话查询处理进度,工作人员称杨先生多还了150元左右,3个工作日内会有人联系杨先生告知其信用卡注销及多还款部分退还事项。2008年10月20日,杨先生认为事情已经解决了,便到深圳发展银行杭州支行打算取出多还的150元。银行工作人员按照程序指导杨先生办理了深圳发展银行储蓄卡,并告知杨先生多余的还款会在3个工作日内转到其新办的储蓄卡里。但当天下午杭州分行工作人员致电杨先生称其帐户还是处于非正常状态下,不能退还多余的还款,会由北京分行的工作人员在3个工作日内联系杨先生解决问题。但直到现在,银行方面也没有和杨先生联系。
杨先生认为,100多块钱没取出来是小事情,但是深圳发展银行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实在让人窝火。杨先生希望深圳发展银行能尽快将自己的信用卡注销,并退还多余的金额。
中国银行业深圳监管局:
如果信用卡中有钱应该可以取出,但是可能会交纳相应的手续费
2008年11月6日,记者咨询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会深圳监管局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表示:如果信用卡中有钱的话,应该是可以取出的,但是可能会交纳相应的手续费。
相关链接:
深圳发展银行屡遭消费者投诉
1.2008年10月28日,天津消费者在315投诉在线上投诉:“我于2007年10月22日及2007年11月9日分别至电深发展银行客服部门要求办理2张信用卡销卡(其中一张卡我已经于一个多月前申请了积分兑换年费),但在2008年初发现收到该银行向我发出的对帐单,提示我申请了积分兑换年费的那张卡没有销卡并且产生了滞纳金和罚息,我连续3个月分别致电深发展银行,他们的客服人员都答应为我进行冲帐,可直到大概3月份才为我冲帐完毕,当时我也对他们明言我要求在冲帐完毕后销卡,客户人员也答应我了,但在2008年10月27日我收到了深发展银行的短信通知,我那张已经销的卡没有销户产生年费了,我当即致电银行客服,他们说我没有销卡,必须交年费才能销卡,我认为这是对我很不负责任的一种解释。另外我的另一张不欠任何费用的卡也没有为我销户,客服的意思是我没有在我致电销卡10日内联系到我,我也不认可,他们根本没有联系我,而且当我2008年10月27日致电时,他们当时就为我办理了销卡,也没有提示我要在10日内再与我联系,就直接销卡了。”
2.2008年9月8日,江苏消费者在315投诉在线上投诉“深圳发展银行客服自做主张激活卡”:“我07年7月在欧尚办了张深圳发展的信用卡,收到卡片后,就放在一边没管它,后来搬家卡就丢了,今年8月份手机短信提醒我要付年费,我打电话去查询,客服说3月份我激活了,我都想不通,我都没卡怎么激活?我8月20号打电话去,客服说3个工作日内给我答复,到9月8日都没一个答复,这期间我又打过几个电话,都一直拖着!这么小的一个事情,一直拖到现在,现在我要销卡也不可以,一定要付费后才可以!并且说8月24日后产生的一切利息都要我付!”
3.2008年8月16日,广东消费者在315投诉在线上投诉:“本人在2008年7月20日致电深圳发展银行信用卡中心欲注销信用卡,当天客服回复说先给我登记立即还完钱,之后我再致电,客服回复我说,已经还完所有欠款和利息,一个星期内会自动给我电话注销。等到了2008年8月3日,还没有接到来电,我又再次致电,客服说我又欠1.7元,无奈我又还了2元,再致电,还是让我等待他们的通知,直到2008年8月16日,我再次致电,客服说我6月份取过现金,可能还有利息,要等待这个月25日后结帐……我就纳闷了,6月份的利息怎么到了8月份,并且她上个月就告诉我已经还完……非常愤怒!!希望以后大家不要申办此银行的信用卡……”
据了解,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家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商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于1987年5月10日以自由认购形式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售人民币普通股,并于1987年12月28日正式宣告成立。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深圳发展银行已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等18个经济中心城市设立了266家分支机构,并在北京、香港设立代表处,与境外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作为一家大型的商业银行,又将如何面对用户的投诉呢?本刊记者将继续关注。
2008年8月14日,杨先生到深圳发展银行杭州支行还款,银行工作人员称不能查到杨先生的具体还款金额,要打电话向北京分行查询,而北京支行的工作人员表示5个工作日之内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由于担心银行起诉自己,杨先生决定多还款,便于2008年8月15日还款1300元。之后杨先生多次联系银行查询处理结果,对方均表示会在5个工作日内解决,让杨先生等待。2008年10月15日,杨先生再次拨打深圳发展银行电话查询处理进度,工作人员称杨先生多还了150元左右,3个工作日内会有人联系杨先生告知其信用卡注销及多还款部分退还事项。2008年10月20日,杨先生认为事情已经解决了,便到深圳发展银行杭州支行打算取出多还的150元。银行工作人员按照程序指导杨先生办理了深圳发展银行储蓄卡,并告知杨先生多余的还款会在3个工作日内转到其新办的储蓄卡里。但当天下午杭州分行工作人员致电杨先生称其帐户还是处于非正常状态下,不能退还多余的还款,会由北京分行的工作人员在3个工作日内联系杨先生解决问题。但直到现在,银行方面也没有和杨先生联系。
杨先生认为,100多块钱没取出来是小事情,但是深圳发展银行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实在让人窝火。杨先生希望深圳发展银行能尽快将自己的信用卡注销,并退还多余的金额。
中国银行业深圳监管局:
如果信用卡中有钱应该可以取出,但是可能会交纳相应的手续费
2008年11月6日,记者咨询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会深圳监管局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表示:如果信用卡中有钱的话,应该是可以取出的,但是可能会交纳相应的手续费。
相关链接:
深圳发展银行屡遭消费者投诉
1.2008年10月28日,天津消费者在315投诉在线上投诉:“我于2007年10月22日及2007年11月9日分别至电深发展银行客服部门要求办理2张信用卡销卡(其中一张卡我已经于一个多月前申请了积分兑换年费),但在2008年初发现收到该银行向我发出的对帐单,提示我申请了积分兑换年费的那张卡没有销卡并且产生了滞纳金和罚息,我连续3个月分别致电深发展银行,他们的客服人员都答应为我进行冲帐,可直到大概3月份才为我冲帐完毕,当时我也对他们明言我要求在冲帐完毕后销卡,客户人员也答应我了,但在2008年10月27日我收到了深发展银行的短信通知,我那张已经销的卡没有销户产生年费了,我当即致电银行客服,他们说我没有销卡,必须交年费才能销卡,我认为这是对我很不负责任的一种解释。另外我的另一张不欠任何费用的卡也没有为我销户,客服的意思是我没有在我致电销卡10日内联系到我,我也不认可,他们根本没有联系我,而且当我2008年10月27日致电时,他们当时就为我办理了销卡,也没有提示我要在10日内再与我联系,就直接销卡了。”
2.2008年9月8日,江苏消费者在315投诉在线上投诉“深圳发展银行客服自做主张激活卡”:“我07年7月在欧尚办了张深圳发展的信用卡,收到卡片后,就放在一边没管它,后来搬家卡就丢了,今年8月份手机短信提醒我要付年费,我打电话去查询,客服说3月份我激活了,我都想不通,我都没卡怎么激活?我8月20号打电话去,客服说3个工作日内给我答复,到9月8日都没一个答复,这期间我又打过几个电话,都一直拖着!这么小的一个事情,一直拖到现在,现在我要销卡也不可以,一定要付费后才可以!并且说8月24日后产生的一切利息都要我付!”
3.2008年8月16日,广东消费者在315投诉在线上投诉:“本人在2008年7月20日致电深圳发展银行信用卡中心欲注销信用卡,当天客服回复说先给我登记立即还完钱,之后我再致电,客服回复我说,已经还完所有欠款和利息,一个星期内会自动给我电话注销。等到了2008年8月3日,还没有接到来电,我又再次致电,客服说我又欠1.7元,无奈我又还了2元,再致电,还是让我等待他们的通知,直到2008年8月16日,我再次致电,客服说我6月份取过现金,可能还有利息,要等待这个月25日后结帐……我就纳闷了,6月份的利息怎么到了8月份,并且她上个月就告诉我已经还完……非常愤怒!!希望以后大家不要申办此银行的信用卡……”
据了解,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家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商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于1987年5月10日以自由认购形式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售人民币普通股,并于1987年12月28日正式宣告成立。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深圳发展银行已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等18个经济中心城市设立了266家分支机构,并在北京、香港设立代表处,与境外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作为一家大型的商业银行,又将如何面对用户的投诉呢?本刊记者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