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关联理论框架探讨新闻英语标题中词义确定的心理过程和认知机制。作者通过实例研究认为在新闻英语这一特殊语境下词义的确定过程是一种读者以编码概念为出发点,来确定其在特定语境条件下临时性交际意义的语用推理过程。
[关键词]关联理论 新闻英语标题 语用推理
前言
词义的模糊和笼统一直是语言学界颇感兴趣的现象,不少学者认为语言符号是有限的,与我们丰富的物质精神世界不能一一对应。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的自然世界中不少事物本身的界限就不明显;另一方面,听话人往往根据不同的语境对词义作出主体判断,其中,词语的隐喻含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此如何在一定语境条件下确定词语的交际意义就成了认知语用学研究的新话题。目前以Willson(2004)为代表的认知语用学派将词汇语用学纳入关联理论的研究范围,为词汇字面意义的语用充实提供统一的解释框架。
新闻报道文体(journalistic writing)是英语中常见的实用文体之一,是编者与读者之间“沉默的对话”。而新闻标题被喻为“新闻的眼睛”,也必然会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编者在保证新闻内容真实的前提下,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往往适当选用与事实对应的辞格,必然会产生特殊语境下的特殊词义,而读者在理解新闻内容的同时也必定会依据个人文化背景、教育背景等的不同对这些特殊词义产生主体认识,于是“新”的词义由此产生,这种词义也可以视为编者与读者无声的交际活动的产物。本文作者基于关联理论的词汇语用学框架,探讨在这种形式的言语交际中词语的语用加工和理解问题。
一、词汇语用学中的词义语境论
语境在词义的确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 他是温州人。此句的以语境若是评价一个人的做事风格,则有可能是说他精明能干,天生会做生意。若是在历史课上,则有可能是说他像中国的犹太人。由此可见,在言语交际中语言所承载的只是人们活跃的思维活动和交际意图的一部分,只有通过语用信息搭桥才能确定其在特定语境下的意义。(江晓红,2010)
关联理论试图将认知和语用结合起来,对话语理解的认知过程和机制做出科学系统的解释,认为人类认知倾向于最大程度地寻求关联,因而每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具备最佳关联性。话语的理解一般都要经历信息解码、充实命题、形成假设和检验假设,最终获得话语含义的过程。同时,关联理论还认为话语的语用推理对词语的交际意义辨识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词汇语用学就这样应运而生,关注听话人如何在未知精确词义的情况下进行以语境条件为基础的意义选择和调整。这时又出现另一个问题,词义的语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这种词义的语境可变性涉及解歧和词义调整。
二、新闻英语标题创作的关联性
英文报刊种类繁多,立场风格各异,编辑在制作新闻标题时基本都遵循以下原则:简明扼要、短小精悍、独出心裁而又别具一格,特别突出“奇”和“新”字,用以吸引读者的好奇心。新闻作为一种语际间的交际行为,也是一个涉及大脑机制的推理过程,是一种语际间明示—推理的阐释活动,新闻标题就是新闻的“眼睛”。在这种语际间阐释活动中,关联原则当然也管辖着听者对源语的理解。Sperber和Wilson曾经说过,当且仅当新信息在某一特定语境中取得语境效果,该新信息才算与该语境有关联。而且取得语境效果越大,表明话语与该语境的关联越强。然而,语境效果并不是随意就获取的,人们要在推理思考方面付出一定的努力才可能获得。在付出努力之后,话语是否能获得语境效果则取决于以下三种因素话语是否复杂;语境是否明确;在这个语境下为求得话语的语境效果而进行推理时付出了多少努力。
三、新闻英语标题的认知语用过程
(一)语用收窄与扩充
特定概念建构涉及的语用收窄与语用扩充都是为满足话语的关联性期待而进行意义建构的认知过程,它受关联原则的制约。当听话人寻找到某一词语在话语中的关联性解读时,该词语的语用处理随即停止。收窄与扩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种语用信息加工过程。(江晓红,2010[4]例如:
(1)Soaring Dragon,Busy Tiger (Beijing Review May30,2002)
巨龙腾飞,众虎繁忙。这是原载于英国《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的一篇报道,文章高度赞扬了中国大陆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其实此句中的特定概念DRAGON和TIGER是编码概念的DRAGON和TIGER外延的扩展,它们不仅指龙和虎,同时还包括具有龙虎特征的国家(中国);另一方面,龙和虎又是两个笼统的概念,而且其理解受到文化背景的限制。在中国,龙是祖先的象征,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龙代表着我们的民族精神;而在西方文化,龙则是罪恶的象征。虎在中国的文化中既有“虎虎生威”“龙腾虎跃”这样的积极意义,又有“豺狼虎豹”这样凶残的一面。但是在本例中能满足话语关联期待的只是前者表示富有能量和活力的积极含义,是其编码概念的收窄。也就是说,特定概念DRAGON 和TIGER的形成就同时经历了语用扩充和收窄的过程。
(2)“Tango Effect”Hits Latin America (Beijing Review Aug.22,2002)
拉美经济遭遇“探戈效应”。本标题中的特定概念TANGO是流行于拉丁美洲的舞蹈“探戈”,既会激起读者脑中对这一舞蹈热情奔放,舞步华丽的语用假设,又会让人产生对这一舞蹈过于激烈变化的肢体动作的联想。而结合当时拉丁美洲特定的经济状况,我们可以通过编码概念的收窄将TANGO的含义锁定为动荡不宁的拉美经济,这种描述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调侃中不失凝重与担忧。
(二)从字面意义到隐喻含义的连续统
以往研究往往将词义收窄以及近似用法、喻式用法等词义扩充看成不同的语用过程,缺乏描写与诠释的共性。Levinson(2000)[1]认为词汇的语义收窄是词语的默认解读;Lewis(1983)[1]却认为近似用法是语用含糊的一种类型,信息表达的精确标准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Grice(1975)[1]一向将隐喻和其他修辞手法看成是其对质的原则的违反,必须依靠推理才能获取隐含的意义。但是关联学者则认为这些语用现象之间存在一个连续统。(Wilson&Carston,2006)[8]即,在具体的语境下有时某一词语的理解可分别按字面意义、近似、夸张和隐喻等进行。例如:
(3)Does Big Money Attract Big Talent?(Beijing Review July25,2002)
高薪能吸引“高人”? 此广告本身的关联性假设会引导对特定词BIG的理解。如果读者通过使用百科知识判断,当某人并不是因为身高优势,而是因为才能优秀被称为“高”时,BIG就是一种隐喻性解读,满足话语的关联性期待。当此话语的理解依赖的语境假设是指薪水相对较高,人才相对较优秀时,BIG就是一种夸张的用法。同样,如果编者就是意指某公司用高薪吸引高素质人才,那么这里的BIG就可以按照字面意思解读。
(4)Boiling Water,the Russian Economy.(Beijing Review July5,2006)
俄罗斯经济--沸腾的水!就沸水这一概念而言,BOILING的解读也可以形成一个字面意义、夸张和隐喻的连续统。当某物并不是因为具有足够的热量,但仍出现滚动、起泡、潜流和冒气的现象时,BOILING就是一种隐喻性解读,满足话语的关联性期待。在英文中就有boiling(rough)seas、boiling (swirling)clouds和boiling(chaotic)thoughts等其他隐喻用法。当是指水太烫而不能用来洗手或洗澡时,BOILING就是一种夸张用法。同样如果指水可安全地用于对器具的消毒,即要求水的温度一定要达到沸点时,BOILING就是在字面意义上进行的刻意解读。
四、结语
话语的语用含义与在特定语境条件下词义的确定密切相关,话语往往会由于特定词语的出现,传递特殊的交际信息。从关联理论上看,如果这些新闻标题没有关联性或关联性很小,就不足以对读者产生大的语境效果,或者需要读者费很大的认知努力才能获得某一信息。因此我们应把新闻标题视为联系听众或读者与媒体的纽带,在灵感的闪现下,找到最佳的关联点和最完美的表达方式,形成创意,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自然.再论语用含糊[J].外国语,2000.
[2]冉永平.词汇语用学及语用充实[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
[3]张绍杰.一般会话含义的“两面性”与含义推导模式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
[4]江晓红.言语交际中词义确定的认知语用观[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
[5]Carston,R.Linguistic meaning,communicated meaning and cognitive pragmatics[J].Mind&Language,2002.
[6]Carston,R.Thoughts and Utterances:The Pragmatics of Explicit Communication[M].Oxford:Blackwel,l 2002.
[7]Wilson,D.Relevance and lexical pragmatics[J].UCL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2004.
[8]Wilson,D.&R.Carston.Metaphor,relevance and the“emergent property”issue[J].Mind&Language,2006.
[9]Wilson,D.&D.Sperber. Relevance theory[C]//G.Ward&L.Horn. Handbook of Pragmatics.Oxford:Blackwell,2004.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外语学院 江苏徐州)
[关键词]关联理论 新闻英语标题 语用推理
前言
词义的模糊和笼统一直是语言学界颇感兴趣的现象,不少学者认为语言符号是有限的,与我们丰富的物质精神世界不能一一对应。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的自然世界中不少事物本身的界限就不明显;另一方面,听话人往往根据不同的语境对词义作出主体判断,其中,词语的隐喻含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此如何在一定语境条件下确定词语的交际意义就成了认知语用学研究的新话题。目前以Willson(2004)为代表的认知语用学派将词汇语用学纳入关联理论的研究范围,为词汇字面意义的语用充实提供统一的解释框架。
新闻报道文体(journalistic writing)是英语中常见的实用文体之一,是编者与读者之间“沉默的对话”。而新闻标题被喻为“新闻的眼睛”,也必然会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编者在保证新闻内容真实的前提下,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往往适当选用与事实对应的辞格,必然会产生特殊语境下的特殊词义,而读者在理解新闻内容的同时也必定会依据个人文化背景、教育背景等的不同对这些特殊词义产生主体认识,于是“新”的词义由此产生,这种词义也可以视为编者与读者无声的交际活动的产物。本文作者基于关联理论的词汇语用学框架,探讨在这种形式的言语交际中词语的语用加工和理解问题。
一、词汇语用学中的词义语境论
语境在词义的确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 他是温州人。此句的以语境若是评价一个人的做事风格,则有可能是说他精明能干,天生会做生意。若是在历史课上,则有可能是说他像中国的犹太人。由此可见,在言语交际中语言所承载的只是人们活跃的思维活动和交际意图的一部分,只有通过语用信息搭桥才能确定其在特定语境下的意义。(江晓红,2010)
关联理论试图将认知和语用结合起来,对话语理解的认知过程和机制做出科学系统的解释,认为人类认知倾向于最大程度地寻求关联,因而每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具备最佳关联性。话语的理解一般都要经历信息解码、充实命题、形成假设和检验假设,最终获得话语含义的过程。同时,关联理论还认为话语的语用推理对词语的交际意义辨识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词汇语用学就这样应运而生,关注听话人如何在未知精确词义的情况下进行以语境条件为基础的意义选择和调整。这时又出现另一个问题,词义的语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这种词义的语境可变性涉及解歧和词义调整。
二、新闻英语标题创作的关联性
英文报刊种类繁多,立场风格各异,编辑在制作新闻标题时基本都遵循以下原则:简明扼要、短小精悍、独出心裁而又别具一格,特别突出“奇”和“新”字,用以吸引读者的好奇心。新闻作为一种语际间的交际行为,也是一个涉及大脑机制的推理过程,是一种语际间明示—推理的阐释活动,新闻标题就是新闻的“眼睛”。在这种语际间阐释活动中,关联原则当然也管辖着听者对源语的理解。Sperber和Wilson曾经说过,当且仅当新信息在某一特定语境中取得语境效果,该新信息才算与该语境有关联。而且取得语境效果越大,表明话语与该语境的关联越强。然而,语境效果并不是随意就获取的,人们要在推理思考方面付出一定的努力才可能获得。在付出努力之后,话语是否能获得语境效果则取决于以下三种因素话语是否复杂;语境是否明确;在这个语境下为求得话语的语境效果而进行推理时付出了多少努力。
三、新闻英语标题的认知语用过程
(一)语用收窄与扩充
特定概念建构涉及的语用收窄与语用扩充都是为满足话语的关联性期待而进行意义建构的认知过程,它受关联原则的制约。当听话人寻找到某一词语在话语中的关联性解读时,该词语的语用处理随即停止。收窄与扩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种语用信息加工过程。(江晓红,2010[4]例如:
(1)Soaring Dragon,Busy Tiger (Beijing Review May30,2002)
巨龙腾飞,众虎繁忙。这是原载于英国《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的一篇报道,文章高度赞扬了中国大陆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其实此句中的特定概念DRAGON和TIGER是编码概念的DRAGON和TIGER外延的扩展,它们不仅指龙和虎,同时还包括具有龙虎特征的国家(中国);另一方面,龙和虎又是两个笼统的概念,而且其理解受到文化背景的限制。在中国,龙是祖先的象征,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龙代表着我们的民族精神;而在西方文化,龙则是罪恶的象征。虎在中国的文化中既有“虎虎生威”“龙腾虎跃”这样的积极意义,又有“豺狼虎豹”这样凶残的一面。但是在本例中能满足话语关联期待的只是前者表示富有能量和活力的积极含义,是其编码概念的收窄。也就是说,特定概念DRAGON 和TIGER的形成就同时经历了语用扩充和收窄的过程。
(2)“Tango Effect”Hits Latin America (Beijing Review Aug.22,2002)
拉美经济遭遇“探戈效应”。本标题中的特定概念TANGO是流行于拉丁美洲的舞蹈“探戈”,既会激起读者脑中对这一舞蹈热情奔放,舞步华丽的语用假设,又会让人产生对这一舞蹈过于激烈变化的肢体动作的联想。而结合当时拉丁美洲特定的经济状况,我们可以通过编码概念的收窄将TANGO的含义锁定为动荡不宁的拉美经济,这种描述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调侃中不失凝重与担忧。
(二)从字面意义到隐喻含义的连续统
以往研究往往将词义收窄以及近似用法、喻式用法等词义扩充看成不同的语用过程,缺乏描写与诠释的共性。Levinson(2000)[1]认为词汇的语义收窄是词语的默认解读;Lewis(1983)[1]却认为近似用法是语用含糊的一种类型,信息表达的精确标准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Grice(1975)[1]一向将隐喻和其他修辞手法看成是其对质的原则的违反,必须依靠推理才能获取隐含的意义。但是关联学者则认为这些语用现象之间存在一个连续统。(Wilson&Carston,2006)[8]即,在具体的语境下有时某一词语的理解可分别按字面意义、近似、夸张和隐喻等进行。例如:
(3)Does Big Money Attract Big Talent?(Beijing Review July25,2002)
高薪能吸引“高人”? 此广告本身的关联性假设会引导对特定词BIG的理解。如果读者通过使用百科知识判断,当某人并不是因为身高优势,而是因为才能优秀被称为“高”时,BIG就是一种隐喻性解读,满足话语的关联性期待。当此话语的理解依赖的语境假设是指薪水相对较高,人才相对较优秀时,BIG就是一种夸张的用法。同样,如果编者就是意指某公司用高薪吸引高素质人才,那么这里的BIG就可以按照字面意思解读。
(4)Boiling Water,the Russian Economy.(Beijing Review July5,2006)
俄罗斯经济--沸腾的水!就沸水这一概念而言,BOILING的解读也可以形成一个字面意义、夸张和隐喻的连续统。当某物并不是因为具有足够的热量,但仍出现滚动、起泡、潜流和冒气的现象时,BOILING就是一种隐喻性解读,满足话语的关联性期待。在英文中就有boiling(rough)seas、boiling (swirling)clouds和boiling(chaotic)thoughts等其他隐喻用法。当是指水太烫而不能用来洗手或洗澡时,BOILING就是一种夸张用法。同样如果指水可安全地用于对器具的消毒,即要求水的温度一定要达到沸点时,BOILING就是在字面意义上进行的刻意解读。
四、结语
话语的语用含义与在特定语境条件下词义的确定密切相关,话语往往会由于特定词语的出现,传递特殊的交际信息。从关联理论上看,如果这些新闻标题没有关联性或关联性很小,就不足以对读者产生大的语境效果,或者需要读者费很大的认知努力才能获得某一信息。因此我们应把新闻标题视为联系听众或读者与媒体的纽带,在灵感的闪现下,找到最佳的关联点和最完美的表达方式,形成创意,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自然.再论语用含糊[J].外国语,2000.
[2]冉永平.词汇语用学及语用充实[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
[3]张绍杰.一般会话含义的“两面性”与含义推导模式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
[4]江晓红.言语交际中词义确定的认知语用观[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
[5]Carston,R.Linguistic meaning,communicated meaning and cognitive pragmatics[J].Mind&Language,2002.
[6]Carston,R.Thoughts and Utterances:The Pragmatics of Explicit Communication[M].Oxford:Blackwel,l 2002.
[7]Wilson,D.Relevance and lexical pragmatics[J].UCL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2004.
[8]Wilson,D.&R.Carston.Metaphor,relevance and the“emergent property”issue[J].Mind&Language,2006.
[9]Wilson,D.&D.Sperber. Relevance theory[C]//G.Ward&L.Horn. Handbook of Pragmatics.Oxford:Blackwell,2004.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外语学院 江苏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