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加速康复标准化护理流程的构建及初步应用

来源 :河南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obo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加速康复标准化护理流程的构建及初步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20-09—2021-04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80例食管癌患者的病例资料,以围术期加速康复标准化护理流程引入时间为分组依据。其中,2021-01—2021-04入院的40例围术期构建并实施加速康复标准化护理流程(观察组),选择2020-09—2020-12入院的40例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记录2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第3天疼痛程度的NRS评分,以及干预后第7天的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营养指标。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评价手术前后患者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结果 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第3天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第7天的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营养指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构建并实施加速康复标准化护理流程,可优化术后临床指标,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并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其他文献
食管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近年来在食管癌研究和治疗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食管癌患者的长期预后仍较差。回顾食管癌的最新研究进展,对把握食管癌的研究热点及其研究方向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022年在食管癌诊断、治疗、基础研究方面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同时对在2022年注册的食管癌临床实验进行汇总,以勾勒出全球范围内食管癌临床研究的方向,为食管癌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尤其是临床实验研究者
期刊
针对当前病毒防护装备设计体系不完善、医护人员穿着感受较差且病毒防护服及装备在湿热舒适度和搭配协调度上亟待优化等现状,文章介绍目前病毒防护服及装备的分类与搭配,以及疫情期间不同防护等级的装备要求,分析传统病毒防护服及装备在实际使用中的突出问题,并依据现存痛点提出从解决整体舒适性、安全性和适配性出发进行创新设计。通过对国内外设计现状的研究与分析,从防护服及装备的结构特征、材料选择和内置装置入手,并着力
期刊
<正>神经外科监护室(neurocritic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病人的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需要进行动态且严密的病情观察,因此,NICU需要引进包括颅内压监护仪、亚低温治疗仪、呼吸机、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等大量医疗仪器设备,提供专科的监护与治疗,提高病人的救治成功率。与此同时,带来了大量的仪器设备报警音,使医护人员产生报警疲劳,从而导致医务人员
期刊
报纸
粮食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有粮才能使人安心。本文根据云南省1993-2021年的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农药使用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受灾面积这6个指标对粮食的产量影响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通过一系列拟合检测发现,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受灾面积都会对云南省粮食产量产生显著影响,检测结果有利于进一步对云南省粮食增产指引大致方向。
期刊
<正>“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提出的政治嘱托。黑龙江省委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连续6年开展的政治生态建设成效考核中,突出政治体检属性,以知责促履责、以督责促尽责,通过严考实评,推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强力推进的工作格局,探索出一条政治生态建设成效考核“从无到有、从有到好用”的实践路径。
期刊
当今小学生习作教学存在零敲碎打的弊端,缺乏整体性规划和系统性实践,导致学生习作能力提高不明显。笔者及本校语文老师以认知图式理论为指导,展开以小学生习作图式建构为旨归的小学生自主习作教学的实践探索,在小学生习作图式谱系的模型建立、小学生习作图式建构的教学策略等方面启动了探索过程,形成了初步的理性构想和实践雏形。
期刊
<正>一般地,对于三棱锥求体积问题,经常用等体积法求解.事实上,借助等体积法还可以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对于较为复杂的线面角问题,有时候很难直接找出该角,此时可以借助等体积法先求出直线上某点到平面的距离.如图1所示,设点P到α的距离为h,首先借助等体积法求出h,再利用sinθ=h/(PA)求解.
期刊
现代人类新发传染病中,有60.3%是人兽共患病,其中71.8%源于野生动物。野生动物是许多病原体的贮存库,对人类和饲养动物会产生潜在的生物安全威胁。目前,中国针对饲养动物疫病的监测检测系统和法律法规较为健全,但针对野生动物的疫源疫病监测仍比较薄弱。根据“One Health”的理念,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有效监测与相应防治措施的落实,不仅可以为人兽共患病的大规模流行做出预警并降低其几率,同时也为野生动
期刊
目的 观察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AI)辅助系统用于CT检出肋骨新鲜骨折的效能。方法 由2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对1 000例急诊CT所示肋骨新鲜骨折患者进行逐层标注,再由另2名高年资医师进行审核;将图像导入深睿医疗Dr.Wise?骨折CT影像辅助检测系统(简称Dw_AI)。于1 000例中随机抽取60例(40例肋骨新鲜骨折、20例无骨折)作为数据集2,以其余940例为数据集1(902例肋骨新鲜骨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