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遇见都何其有幸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ymahoo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这一生,总在一次次遇见。这中间,庆幸能有新容,荣幸亦有旧貌。
  有些人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旧相识,比如骨血,比如亲缘,比如地缘。这样的遇见毫无线索,也不曾伏笔,解释不了,于是可以权当命中注定。彼此初见,你用哭啼,他用笑语,各自“健谈”,可对方却不见得善听。尽管主宾并不默契,但毫不影响尽欢而散。
  自此之后,我们在与他们的重逢中长大,远行。这些人,后来成为我们不远万里也想见的人,还有他们脚下的那片土地。
  有些人,不是突然间闯入的,他们的到来,有理可据:同一片山川,同一方风土,加上相仿的年纪,于是,也就有了不谋而合的苦读岁月。也许,各自会有各自的苦恼,但快乐却大同小异。
  此时的遇见,我们依旧无法选择。他们中,一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一些人剩下了残缺不全的音容笑貌,一些人连名字也被记忆涂抹了去,但也会有个别人,被时光筛留至今,陪我们细说往事。即便如此,但不论是缺了谁,我们的年少都会不完整的。
  也有突然闯入的,他们是路边的擦肩而过,是街头的萍水相逢,是席间的不速之客,是人群里的回眸一笑,这样的遇见,可遇却不可求。时间,会让更多的人,脚步匆匆,此生再不得见,当然,也会在某个人的故事里,给我们留得一席之地。
  这样的遇见不是必须,但幸甚至哉。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遇见都是捉摸不定、毫无来由的。有过判断,也就有了选择,所以,我们开始向着简单而美好的人奔跑,结识一颗颗跳动温暖与美好的心,听他娓娓清谈,也看他欣欣向荣。
  这样自发地靠近,成为改变生活的小小跬步,多一次相见便多一份成长,也多一份相逢恨晚。
  想那伯乐之识、雪炭之交、醍醐之师,撞见的概率终归是小,历经一番周折,才能觅而得之,而且,我们常常都不会太幸运。
  “见”又不必见,有些人,我们相遇,却不曾谋面。彼此之间阅字如晤,见画如面,或者听歌如会,观影如约,此时,互不相识的人,文字、绘画、音乐、电影已帮彼此对话。
  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样的交谈,无息无声,也没有办法做到促膝相对,但无声却胜似有声,语言并不是唯一“共话巴山夜雨”的路径。
  此时此刻,双方不必寒暄客套,也不必假意恭维,有的只是讶异,为何自己的惊涛会与另一个人的骇浪,可以如此惊人地相似,或者那字、那畫、那声音、那影像背后的人,是如何偷知了自己的心事。
  别无其它,只是纯粹的精神对话了,而纯粹,本来就是诗。
  还有一种遇见,你鲜少察觉,那便是跟自己。这并不仅仅是指,你在镜中端详过的自己,更是指独处时心中的自己。都说唯勇者始敢单独面对自己,唯智者才能与自己为伴。那么,遇见自己、与自己对话的人算不算得智勇双全呢?这我并不知道。值得确信的是,总有很多心情是不能对谈、不能分享的,只能自己一个人消化。清浅或彻骨的忧伤如此,微小或张狂的喜悦也是这样。
  但忧伤独受,才不会殃及无辜;喜悦独受,才能更为长久。
  人生总要自负盈亏,而这笔账,往往只能自己和自己盘了。
  所有的遇见,都值得,也都荣幸之至!
  [怦然心动]
  人生途中,我们不停地“遇见”。遇见“亲人”,那是与生俱来的血缘至亲,是我们生命版图展开的原点,遇见他们,也就是遇见了今生永远的思念和牵挂;遇见“同窗”,那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友情,遇见他们,也就是遇见了今生最美的青春;遇见“知己”,那是心有灵犀的精神伴侣,遇见他们,也就是遇见了美好和默契;遇见“自己”,那是一份心灵的独处,独受一份“忧伤”或“喜悦”。我们的一生,总是在不断“遇见”的途中,而“所有的遇见都何其有幸”。每一次“遇见”,会带给我们一个丰富的故事、一幅温暖的风景、一段精彩的人生。无论旧貌还是新颜,所有“遇见”的人或事,都是我们生命底板上的履痕,陪伴我们走过了一程又一程山川风月。感恩“遇见”,感恩拥有,所有的“遇见”都值得我们铭记。
  【文题延伸】遇见美好;感恩遇见;人在旅途……(小引)
其他文献
【真题回放】  根据要求作文。  地球上只剩一个人?  把自己的生活投进艺术世界中?  这个暑假,我独自背包去旅行?  ……  这,可能真的会发生!  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以“这,可能真的会发生!”为开头进行写作。【写作要求】  ①不少于600字。②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写作助手】  ①你可以叙述事件,可以进行文学创作,可以发表观点展开论述,可以说明某一种现象或事理,还可以……  
烬读宋朝沈括著的《梦溪笔谈》,有一段谈到他夜见流星的事,非常有趣:“治平元年,常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是时火息,视地中只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  
他被称为“稀土之父”,在稀土化学研究方面取得诸多成就,使我国的稀土分离技术和产业化水平跃居世界首位。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带领中国走进稀土强国的——徐光宪。  稀土到底有多厉害?美国媒体曾经给出一个答案:“稀土会影响到一切——小到手机、照相机,大到精确制导导弹、火箭卫星,都离不开稀土!”然而,在半个世纪之前,稀土生产技术却掌握在外国人手里。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
一个人,一包行囊,在寂静的清晨里,在孤独的脚步中,独自走向诗和远方。  朋友,你可知沙漠的故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无际的沙漠中,夕阳下勾勒出金边的小沙丘,匍匐而生的小草,沙尘中飘荡着单调的驼铃声,这就是沙漠的锦绣。没有闹市的喧嚣,没有京城的繁华,只有博大的情怀与荒凉的朴素。我是多么向往远方啊!  朋友,你可知波涛汹涌的三峡?  郦道元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
我喜欢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感受着文字之美、灵魂之美,产生共鸣,并萌生了把内心所想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愿望。这,也许是我爱上写作的理由吧。寫作是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写作能让思维更有条理,同时让人拥有捕捉美的眼睛。在写作时,你需要把别人没看过的景或物描写得仿佛能让人在眼前看到,把抽象的情感形象地表达出来。写作让我体验到思考的乐趣,它渐渐地成为了我的生活方式。  窗外,有幅画。  顺着窗外望去,首先
晚自习回家的时候,夜,早已沉寂,仿佛指尖飞舞的花瓣,一抹淡紫色的清凉顺着路灯微暖的灯光交织缠绕,在这一条路上轻轻地蔓延,在路的尽头勾勒出你的身影。  小学的时候,你是除了我妈妈以外第一个让我印象如此深刻的女人。  你带着一个煎饼摊,静静地在这条路的尽头,独守着那份不需掩饰的宁静。每一次我的那群同学在前面嬉闹着,可是走着走着,他们总会渐渐地没了声息,脚步放轻,扬起的尘埃无声地落下。经过你的摊子的时候
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秋景,大多呈现出萧杀与悲凉、凄凉与冷清。譬如马致远笔下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可谓是极度的冷清了。  或许在文人墨客的眼中,看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心里就会产生悲伤与没落的感觉,他们由景生情,把人生的凄寒代入进去,使人感到“自古逢秋悲寂寥”。  可我眼中的秋景却是另一番景致,在秋日里闲看“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
【佳作示例二】  春来了,风暖了,水涨了,山青了……这些景色真美呀!  可是妈妈说,这并不是春天最美的风景。那春天最美的风景是什么呢?我开始寻找。  我来到村外的小河边,清澈的河水倒映着蓝蓝天空,一群鸭子在远处闲游,“嘎嘎嘎”地叫个不停。一排排柳树在河边梳妆打扮,风拂起了她们长长的秀发。几只小鸟在卖弄清脆的喉咙……我觉得这就是春天最美的风景。可妈妈却摇头说不是。  我继续往前走,远处是一片桃园。这
有一种甜不是舌头尝到的味道,可能还包含苦、酸、辣等滋味,它是内心的一种感受,来自我的亲情屋檐。  最近,我家遭到重大一击——妈妈病了——脑袋里有囊肿:开始是头晕眼花,四肢無力,以为又是贫血引起的心脏问题。后来头爆炸式疼,爸爸硬拉着妈妈去了中山医院。  晚上才知道,妈妈脑袋里长了囊肿,还压迫到神经。万幸的是,囊肿属于良性,但手术有极大风险,毕竟,部位是在神经中枢。  爸爸赶紧找人办好住院手续,并做了
或许往高处远处走是人的本能,不然怎会有那么多人热衷于攀登和远足。我对于这些事虽不是很痴迷,但也乐于往大自然中跑。我觉得人只有身处在大自然中时,一切感官才能够更好地各尽其职。  自我能跑能跳时起,便时常爬上老家门口的那棵老桃树,大半天都在粗糙的树枝上卧着,一抬眼就能看见斑驳绿叶上的婆娑光影。横斜的枝杈外是万里晴空,像一块洗得发白的浅蓝色牛仔布。  除了那棵不结果的老桃树,幼时的我还爬过一座不知名的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