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行政事业单位也随之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完善了相关的制度,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能力和水平在整体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然而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还存在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分析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以期为行政事业单位核算工作提供参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步与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日趋增多,管理活动日趋复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过程中出现很多新问题、新情况,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准则仍处于发展完善阶段,往往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急需行政事业单位对具体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会计核算的职能,加强财务管理的内部管控,做好会计核算工作,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保证行政事业单位高速有效的运行保驾护航。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基础工作不扎实,影响会计核算管理效率
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记录不完整,原始凭证不真实,记账凭证方面存在瑕疵,财务报告不完整,往来资金核算不规范,存在长期挂账,未能及时清理的情况,易导致行政事业单位核算不准确及存在单位资金流失风险;未能认真审核会计凭证,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严格的会计核算审核制度,规定所有会计凭证均由相关流程及相关负责人签字审核(超过一定数额的开支还需由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签字),而在实际执行中,只有财务人员对原始凭证的金额、日期、内容等进行初步审核,其他审核人员未能按要求严格进行审核,上述不规范行为,直接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会计档案保管不规范,个别行政事业单位未能按规定要求,及时将上年度会计凭证、明细账和总账等会计资料进行打印并归档保管;未能按相关规定办理借阅审批手续,造成会计档案丢失、损坏;未能指派专人或委托同级档案部门对会计档案进行专门保管,会计档案存在较大保管安全隐患。
(二)会计电算化工作操作不规范
现在虽然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已采用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权限设置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总账系统的权限设置往往只采用设置管理员以及密码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只要知道密码,任何人都可以进入该系统,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存储在计算机磁盘上的数据容易被修改,甚至能不留下痕迹地被修改,这就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隐患和系统安全问题,对于一些涉及国家重要信息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信息的安全性就是这个行业的命脉。因此,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尤其重要。但是,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不够重视这一点,存在信息丢失的风险;财务软件模块功能不够完善,通过财务软件等核算分析模块的应用,可以提取相关会计信息并加以分析,但多数分析属于事后结果的分析和研究,难以对会计核算管理事项进行事前分析和事中控制,缺乏一定的时效性。尽管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可以解决部分管理难题,但要实现会计管理预估和分析则仍有较大差距。
(三)内部控制执行不健全,影响会计核算
受传统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核算管理的有效性。尽管行政事业单位制定了内部控制相关制度,但有些却缺乏可操作性,导致会计核算等的内部控制效果大打折扣,这不利于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的有效监督和管理。会计核算内部控制不力也会导致诸多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如擅自收费不入账,截留国家资金等问题。此外,由于会计内部控制执行不健全,例如,相关的印鉴章由一人保管,没有完全做到关键岗位不相容、关键职务分离,存在兼岗兼职现象,因而无法完全制止财务人员将资金挪作他用等行为发生,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四)会计核算制度不完善
财政部于2012年颁发了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体现出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高度重视。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是会计信息真实的有效依据,能为规范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从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现状来看,许多的单位缺少依据新会计准则而制定的单位会计制度。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缺少与财政改革相适应的修订制度。除此之外,各行政事业单位在制定会计相关制度时,并未考虑使用我国大部分企业采用的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基础,会计核算权责不明,会计核算效率和准确性较低。在会计工作中对资产、负债和收入费用的会计处理也没有依据市场的变化进行适时的调整。同时对负债进行会计核算时,没有充分考虑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潜在风险。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形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信息质量问题。
(五)会计核算监督不到
会计监督检查是会计核算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监督检查方面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一般情况下,会计核算监督不仅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而且还包括监管部门和社会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监督,监督检查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行政事业单位外部的监督约束力和控制力较差,检查监督难以发挥作用,流于形式。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的建议
针对以上所列举的现象,为加强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一)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
1.规范会计核算办法。会计核算方法的正确应用是会计核算基础环节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原始凭证真实有效、记账凭证准确、财务报告完整的重要方式;要及时清理往来款项。
2.定期组织会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从业务基础操作到最新会计知识学习,要跟随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了解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前沿趋势;在“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下,研究对财务工作的影响、财务转型的方向、财务信息化创新方向、会计职能向管理职能拓展、会计核算向无纸化发展、会计分散式向共享服务发展、会计服务模式由線下服务向线上服务发展、会计信息中心向大数据平台等课题,全面提升会计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同时,要培养会计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增强其责任感。 3.搭建会计从业人员交流学习的平合。通过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更新知识结构,不断积累会计核算管理经验,为规范会计核算工作奠定基础;另外,2017年11月5日新《会计法》颁布实施,要积极组织会计从业人员对新《会计法》以及相关财经法律法规的学习。会计核算人员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到知法守法。新《会计法》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守法要求相比以往更加严格,让相关人员意识到只有全员紧密配合,才能确保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从宏观来看,也是贯彻全面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一个方略。
4.完善档案流转、借阅的流程。与相关部门协商,安排好档案保管位置,后期随着技术的发展,如需只保管电子档案,则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软件保存设备,配备相关的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的网络保管环境。
(二)加速会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借鉴企业会计管理成功经验,积极引入会计管理相关分析系统,逐步提高会计管理信息化程度,从而有效指导会计核算管理工作。
1.合理规划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会计核算管理需要,逐步完善相关系统模块,使会计核算信息及时传递到会计管理系统,形成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系统分析的实效性,从而实现会计管理事中控制,以及会计管理事项的事前分析。
2.加快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根据本单位需要,创造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积极组织会计人员学习会计信息化知识,提高会计信息化管理水平,可以从内部选拔一批既掌握管理又掌握技术知识、既熟悉财务又熟悉业务的技术骨干及财务人员,重点培养,使之成为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建立精干的信息化队伍。
3.提高系统安全系数,做好系统的安全保密控制。加强系统安全维护,尽快完善系统权限,对于关键性会计信息的读取,可以通过指纹录入或者脸部识别的方式登录获取,各个岗位的权限设置要不相兼容,以保证会计信息的保密性。
(三)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部控制
首先,单位应当按照内部控制要求,在单位负责人领导下,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梳理业务流程,有效运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归口管理、预算控制、財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等内部控制基本方法,加强对单位内部控制,实现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有效实施。对重点领域(出纳、会计等)的关键岗位,在健全岗位设置、规范岗位管理、加强岗位胜任能力评估的基础上,通过明确轮岗范围、轮岗条件、轮岗周期、交换流程、责任追溯等要求,建立工作人员定期交流与轮岗制度,不具备轮岗条件的单位应当采用专项审计等控制措施。其次,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核算与管理的监督。严格执行资金使用的审批流程,并及时做好账务处理,依靠制度的约束和高效监管尽可能避免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
(四)完善会计核算制度
会计制度方面改进措施包括:首先考虑会计核算的会计准则,渐进式引进修正的权责发生制,明确行政事单位的目标,完善财务报告体系,重新界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范围。其次,会计处理方式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调整,最后考虑单位现实状况,分析潜在的财务风险。
(五)加强会计监督力度,提高监管执行力
制定、完善相关的监管条例,根据相关管理规定加强审计监督检查,重点核查单位资金的流向及使用等审批程序是否齐全、合规,确保会计核算合规合法。对于擅自收费不入账、截留国家资金等问题要严厉惩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给予相应的处分,从而提高财务收支核算与管理的有效性。内外部审计监督要切实发挥作用,避免流于形式。(作者单位为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海口通信中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步与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日趋增多,管理活动日趋复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过程中出现很多新问题、新情况,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准则仍处于发展完善阶段,往往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急需行政事业单位对具体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会计核算的职能,加强财务管理的内部管控,做好会计核算工作,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保证行政事业单位高速有效的运行保驾护航。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基础工作不扎实,影响会计核算管理效率
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记录不完整,原始凭证不真实,记账凭证方面存在瑕疵,财务报告不完整,往来资金核算不规范,存在长期挂账,未能及时清理的情况,易导致行政事业单位核算不准确及存在单位资金流失风险;未能认真审核会计凭证,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严格的会计核算审核制度,规定所有会计凭证均由相关流程及相关负责人签字审核(超过一定数额的开支还需由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签字),而在实际执行中,只有财务人员对原始凭证的金额、日期、内容等进行初步审核,其他审核人员未能按要求严格进行审核,上述不规范行为,直接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会计档案保管不规范,个别行政事业单位未能按规定要求,及时将上年度会计凭证、明细账和总账等会计资料进行打印并归档保管;未能按相关规定办理借阅审批手续,造成会计档案丢失、损坏;未能指派专人或委托同级档案部门对会计档案进行专门保管,会计档案存在较大保管安全隐患。
(二)会计电算化工作操作不规范
现在虽然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已采用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权限设置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总账系统的权限设置往往只采用设置管理员以及密码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只要知道密码,任何人都可以进入该系统,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存储在计算机磁盘上的数据容易被修改,甚至能不留下痕迹地被修改,这就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隐患和系统安全问题,对于一些涉及国家重要信息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信息的安全性就是这个行业的命脉。因此,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尤其重要。但是,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不够重视这一点,存在信息丢失的风险;财务软件模块功能不够完善,通过财务软件等核算分析模块的应用,可以提取相关会计信息并加以分析,但多数分析属于事后结果的分析和研究,难以对会计核算管理事项进行事前分析和事中控制,缺乏一定的时效性。尽管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可以解决部分管理难题,但要实现会计管理预估和分析则仍有较大差距。
(三)内部控制执行不健全,影响会计核算
受传统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核算管理的有效性。尽管行政事业单位制定了内部控制相关制度,但有些却缺乏可操作性,导致会计核算等的内部控制效果大打折扣,这不利于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的有效监督和管理。会计核算内部控制不力也会导致诸多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如擅自收费不入账,截留国家资金等问题。此外,由于会计内部控制执行不健全,例如,相关的印鉴章由一人保管,没有完全做到关键岗位不相容、关键职务分离,存在兼岗兼职现象,因而无法完全制止财务人员将资金挪作他用等行为发生,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四)会计核算制度不完善
财政部于2012年颁发了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体现出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高度重视。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是会计信息真实的有效依据,能为规范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从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现状来看,许多的单位缺少依据新会计准则而制定的单位会计制度。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缺少与财政改革相适应的修订制度。除此之外,各行政事业单位在制定会计相关制度时,并未考虑使用我国大部分企业采用的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基础,会计核算权责不明,会计核算效率和准确性较低。在会计工作中对资产、负债和收入费用的会计处理也没有依据市场的变化进行适时的调整。同时对负债进行会计核算时,没有充分考虑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潜在风险。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形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信息质量问题。
(五)会计核算监督不到
会计监督检查是会计核算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监督检查方面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一般情况下,会计核算监督不仅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而且还包括监管部门和社会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监督,监督检查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行政事业单位外部的监督约束力和控制力较差,检查监督难以发挥作用,流于形式。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的建议
针对以上所列举的现象,为加强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一)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
1.规范会计核算办法。会计核算方法的正确应用是会计核算基础环节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原始凭证真实有效、记账凭证准确、财务报告完整的重要方式;要及时清理往来款项。
2.定期组织会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从业务基础操作到最新会计知识学习,要跟随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了解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前沿趋势;在“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下,研究对财务工作的影响、财务转型的方向、财务信息化创新方向、会计职能向管理职能拓展、会计核算向无纸化发展、会计分散式向共享服务发展、会计服务模式由線下服务向线上服务发展、会计信息中心向大数据平台等课题,全面提升会计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同时,要培养会计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增强其责任感。 3.搭建会计从业人员交流学习的平合。通过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更新知识结构,不断积累会计核算管理经验,为规范会计核算工作奠定基础;另外,2017年11月5日新《会计法》颁布实施,要积极组织会计从业人员对新《会计法》以及相关财经法律法规的学习。会计核算人员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到知法守法。新《会计法》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守法要求相比以往更加严格,让相关人员意识到只有全员紧密配合,才能确保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从宏观来看,也是贯彻全面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一个方略。
4.完善档案流转、借阅的流程。与相关部门协商,安排好档案保管位置,后期随着技术的发展,如需只保管电子档案,则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软件保存设备,配备相关的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的网络保管环境。
(二)加速会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借鉴企业会计管理成功经验,积极引入会计管理相关分析系统,逐步提高会计管理信息化程度,从而有效指导会计核算管理工作。
1.合理规划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会计核算管理需要,逐步完善相关系统模块,使会计核算信息及时传递到会计管理系统,形成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系统分析的实效性,从而实现会计管理事中控制,以及会计管理事项的事前分析。
2.加快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根据本单位需要,创造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积极组织会计人员学习会计信息化知识,提高会计信息化管理水平,可以从内部选拔一批既掌握管理又掌握技术知识、既熟悉财务又熟悉业务的技术骨干及财务人员,重点培养,使之成为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建立精干的信息化队伍。
3.提高系统安全系数,做好系统的安全保密控制。加强系统安全维护,尽快完善系统权限,对于关键性会计信息的读取,可以通过指纹录入或者脸部识别的方式登录获取,各个岗位的权限设置要不相兼容,以保证会计信息的保密性。
(三)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部控制
首先,单位应当按照内部控制要求,在单位负责人领导下,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梳理业务流程,有效运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归口管理、预算控制、財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等内部控制基本方法,加强对单位内部控制,实现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有效实施。对重点领域(出纳、会计等)的关键岗位,在健全岗位设置、规范岗位管理、加强岗位胜任能力评估的基础上,通过明确轮岗范围、轮岗条件、轮岗周期、交换流程、责任追溯等要求,建立工作人员定期交流与轮岗制度,不具备轮岗条件的单位应当采用专项审计等控制措施。其次,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核算与管理的监督。严格执行资金使用的审批流程,并及时做好账务处理,依靠制度的约束和高效监管尽可能避免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
(四)完善会计核算制度
会计制度方面改进措施包括:首先考虑会计核算的会计准则,渐进式引进修正的权责发生制,明确行政事单位的目标,完善财务报告体系,重新界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范围。其次,会计处理方式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调整,最后考虑单位现实状况,分析潜在的财务风险。
(五)加强会计监督力度,提高监管执行力
制定、完善相关的监管条例,根据相关管理规定加强审计监督检查,重点核查单位资金的流向及使用等审批程序是否齐全、合规,确保会计核算合规合法。对于擅自收费不入账、截留国家资金等问题要严厉惩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给予相应的处分,从而提高财务收支核算与管理的有效性。内外部审计监督要切实发挥作用,避免流于形式。(作者单位为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海口通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