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基于生产要素占有剩余价值规律的历史归纳和虚拟资本时代要素结构的变化,提出“劳动力节余”概念并以其替代剩余价值用于虚拟资本时代价值分配机理的研究。基于劳动价值论,通过数理的逻辑演绎得到虚拟资本时代要素分配劳动力节余的机理和要素拥有者社会财富占有机制。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劳动力节余 剩余价值 虚拟资本 价值分配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0)03-0078-05
一、问题的提出
1.虚拟资本的特点和虚拟资本时代的到来
虚拟资本是市场信用制度和货币资本化的产物,虚拟资本时代是随着货币资本由金属形态向符号形态过渡而逐步完成的。与实体资本不同,虚拟资本是生息资本的派生形式,是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快速膨胀的结果。虚拟资本以实体资本为基础,却又独立于实体资本有着自身的运行规律。有价证券是虚拟资本存在的典型形式,证券交易市场是资本虚拟化被市场广泛认可的重要基础。1694年英格兰银行的成立是虚拟资本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其确立了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符号化货币体系;1773年和1792年,伦敦股票交易所、纽约股票交易所相继成立,虚拟资本的市场认可实现突破;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使货币彻底脱离了贵金属的束缚,世界经济完全进入虚拟资本时代。
2.价值分配在虚拟资本时代的变化和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坚持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价值分配是对劳动力创造价值在生产要素之间进行分配,既包括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补偿(必要劳动时间),也包括其他要素对其的占有(剩余劳动时间)。
虚拟资本时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转型。与古典时期相比,价值在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发生了本质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多方面,既包括分配主体(谁参与分配),也包括分配形式(分配多少),这其中以劳动力“收入革命”和资本品(大机器)稀缺性的日益降低最为代表。研究新时期下的价值分配机制有利于我们对劳动价值论的进一步理解,更好的发挥人作为生产主体的主导作用,推进我国经济建设的更好发展。
二、研究综述
1.古典分配理论的追述
“古典分配理论”,是建立在把年社会产品区分为两部分的基础之上的:一部分是社会再生产所必要的部分(包括在经济活动中就业工人所必要的基本生活资料);一部分是可以为社会“自由地”出自的处置部分,并构成了它的“纯产品”或“剩余产品”——社会产品除去工人的必要的基本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更换以后所剩余的部分。解释决定着剩余产品的多少和它在各阶级(生产要素拥有者)中进行分配的条件,是古典学派的理论目的。①基于这种国民产品在各个阶级(生产要素拥有者)中进行分配的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的特征,是从亚当·斯密到大卫·李嘉图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以及马克思、恩格斯所遵循的,也为近代的斯拉法所遵循。古典分配理论坚持劳动价值论,研究的是“剩余产品”的分配,这一方法也是本文遵循的研究方法。
斯密(1776)认为利润是工人劳动所创造价值在补偿资本家所预支的工资之后的余额,从而实际上认识到了剩余价值的真正起源。
李嘉图(1817)始终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进行分析,认为工资决定于为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利润是劳动创造价值的一部分,是劳动耗费的结果;工资和利润在量上存在着反比例关系,即使名义工资上升,但如果工资没有像利润增加得那样快,那么工资就是降低了。
马克思(1867)把实际工资看作是“既定的量”,即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必要劳动时间,除此之外的剩余劳动都由资本家无偿占有,而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工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差异。
斯拉法(1960)设计出一种“合成商品”来充当价值尺度,由“标准体系”可以得知利润率与工资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利润率越高,工资就越低;斯拉法体系方程组说明:产量决定于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关系,而不决定于市场供求;而价格却不决定于生产技术,而取决于资本家与工会之间谈判所确定的工资、利润之间的消长。
2.我国学者对当代价值分配变化的研究
对于当代工资构成和剩余价值分配机制的变化,我国一些学者从不同方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研究。荣燕(2005)对当代劳动力、资本所有者、管理者占有剩余价值现象进行了描述并对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李淑云(2002)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论述了当今劳动者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根源;陈光金(2003)运用历史选择的归纳指出真正的按要素分配应当是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有机统一,劳动与资本一样是生产要素,同样有权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社会不公应通过政府调控进行矫正;庄三陀(2002)、吕志敏(2004)则主张搁置劳动价值论,完全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杨学成(1996)和石霞(1999)则认为绝对地租的来源已经不再是工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异,而应当是社会剩余价值的扣除。
从整体看,这些研究多以现象描述为主,从哲学观点和意识形态的直接论证较多,以土地或劳动力等某一要素进行分析较多,缺乏系统科学的演绎和归纳分析,并不能对当代价值的分配机理进行清晰的说明。
三、价值分配机制的历史变化研究
1.剩余价值分配机制的历史根源
劳动力剩余价值的占有是与人类历史发展同步的一个历史范畴,每个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奴隶主无偿占有奴隶的剩余价值、地主无偿占有农民的剩余价值等等。这种占有形式并不是随机的,而是有着极强的内在规律性,通过历史归纳的方法可以发现。
土地在人类早期并不稀缺,广袤的土地对人类而言取之不竭。当时地租的来源是土地的开垦成本回收和土地的维护成本支付,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并不能因此取得任何劳动力的剩余价值。随着人类数量的增多,人类社会既需要越来越多的粮食,也具备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土地不再广袤,取之不竭的土地变得有限;随着可开垦土地的消失,土地成为了稀缺要素,其要求的也不再仅仅是开垦和维护的补偿成本,而是部分的劳动力节余,即剩余价值。
资本品生产要素同样经历了这一过程。早期的生产工具非常简陋,可以非常容易的被重复生产,不具备稀缺性,资本品此时只能以生产成本出售,无法占有任何剩余价值;随着工业革命后大机器时代的到来,资本品不再被轻易的重复生产,其体现出显著地稀缺性,成为领先国家商品输出和落后国家赶超的基础条件。资本品占有剩余价值成为18、19世纪欧洲经济的主要时代特点。其他生产要素如环境、市场信用、信息等也都有着类似的发展轨迹,不赘述。
基于以上归纳可以得到,当某种生产要素由于稀缺性而要求获取高于其再生产成本或维护成本的收益时,这种生产要素所有者就会无偿的 占有劳动力剩余价值。基于这一判断,当将劳动力本身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考虑时,需要对剩余价值概念进行修正,因为当劳动力稀缺时,该要素同样会要求高于其再生产补偿的回报,这时我们以“劳动力节余”这一概念替代剩余价值,从而全面反映各种生产要素对劳动力创造价值的分配。“劳动力节余”即指,除劳动力再生产所需劳动时间之外的活劳动,是除劳动力再生产之外生产要素分享价值的基础。[斯拉法(1960)在总结古典分配方法论时将其总结为“纯产品”或“剩余产品”,但这一概念不易与“剩余价值”区分,本文的“劳动力节余”概念更易于理解。]
2.资本主义前期的剩余价值分配机理
马克思分析的剩余价值分配机理主要反映了18、19世纪大机器时代欧洲经济的特点,即社会生产主要依靠金属货币资本组织,随着大型机器的出现和商品的对外扩张资本品成为最为稀缺的生产要素。《资本论》中对这一时期剩余价值的分配机理进行了详细概括:
一是,资本的形态根据资本职能不同可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态空间并存、时间相继,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资本循环,因此,不论资本处于循环的哪个阶段其都要求同样的资本收益率;
二是,资本根据产业不同可分为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银行资本,三种资本反映了社会经济中发挥不同作用的三种产业,由于资本在产业间的流动性,他们要求同样的资本收益率;
三是,土地作为稀缺资源,其所有者通过地租占有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扣除地租之后再在资本内进行平均分配;
四是,市场信用不发达,生产组织需要借助于金属货币预付的形式得以实现,贵金属稀缺直接导致了以贵金属输入为主要主张的重商主义的盛行,金属货币资本参与价值分配、占有剩余价值;
五是,劳动者是一无所有的无产者,劳动力只获取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劳动力价格。
我们以L代表劳动时间、v代表剩余价值率、d代表地租(扣除维护成本的纯土地收益)、E代表土地拥有量、M代表金属货币资本、K1代表生产资本、K2代表商品资本,可以得到上述表述的数学表达:
四、当前虚拟资本下的劳动力节余分配机理
1.虚拟资本时代的要素结构变化
与18、19世纪大机器时代相比,虚拟资本时代要素结构主要在两个方面发生了根本变化:
一是,劳动力成为稀缺生产要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发生了根本变化,劳动力的稀缺日益加深,经济的重心越来越倾向于人力资本投入,同历史上其他生产要素一样,稀缺的劳动力要求的也不再仅仅是劳动力再生产的补偿,劳动力进一步的要求是部分劳动力节余(由于表述得是劳动,剩余价值概念不再合适,这里提出更广义的劳动力节余概念以区别于剩余价值)。这也正是所谓资本主义收入革命的来源;
二是,信用化货币资本取代金属货币资本成为生产组织的主导。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促进市场信用的形成,市场信用匮乏的不断改善是这一时期的根本特点,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符号货币彻底取代了金属货币,虚拟资本也以市场信用为基础快速膨胀,并在总量上远远大于了实体资本存量。虚拟资本占有剩余价值,信用化货币以生产组织的形式参与价值分配是虚拟资本时代的根本特点。
2.虚拟资本下的劳动力节余分配机理
要素结构的变化导致了社会分配机制的根本变化,虚拟资本下劳动力节余的分配机理有着不同以往的特点,即要素信用化的货币资本取代金属货币预付资本,占有劳动力节余,要素信用化的货币资本量的一般表达式为:
式中,Mk表示要素i的信用化的货币资本量,L代表劳动时间、v代表劳动力结余率,xi表示要素i在取得直接受益时的收入和成本补偿的差值(即要素的直接净收益),r和g是我们用永续增长的简单资产定价模型替代信用化过程时的市场利率和经济增长率。式中,第一个因子我们称为要素xi的收入成本补偿差总体占比,第二个因子(L×υ)我们称为劳动力节余总量,第三个因子1/r-g我们称为折现因子或财富乘数。
我们将要素信用化货币资本占有的劳动力结余称为要素组织收益,尽管形式上生产要素的劳动力节余占有由两部分构成,即:
要素劳动力节余占有量:要素组织收益+要素直接净受益
但当我们假设要素的收入成本补偿差信用转化无障碍时,组织收益与直接收益在要素间分配的比例相同,因此,要素i的劳动力节余占有量一般表达式为:
五、分配机理的政策含义和进一步的研究
1.分配机理的政策含义
*关于要素信用化货币资本量(社会财富)
生产要素信用化货币资本量是对要素产权拥有者财富的货币度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财富,通过以上推导结论可以对生产要素信用化货币资本量(社会财富)抽象出三个方面的决定因素:
要素货币资本量=要素收入成本补偿差总体占比×劳动力节余总量×折现因子
第一,要素收入成本补偿差总体占比。要素收入成本补偿差总体占比是决定要素社会财富占有量的首要因素,具有非常强的时代性,这种时代性主要表现生产函数的时代变化、要素稀缺性的时代变化和要素生产组织形式的时代变化,不同要素拥有者在不同时期起到社会财富主体拥有者的地位就是由这一点决定的;该要素成本收入补偿差越大,而其他要素成本收入补偿差越小,该要素的占比就越高,其时代的主导性就越强。
第二,劳动力节余总量。劳动力节余总量的绝对多少是社会总财富的基础,劳动力节余越多,社会财富越多;劳动力节余量又由劳动总量和劳动力再生产成本两因素决定,后者决定劳动力节余率,劳动总量越多、劳动力节余率越高,社会财富越大。
第三,折现因子。折现因子所产生的效果是社会财富量随前两个因素的乘数变化,反映了社会财富在要素间相互关系不变化条件下的变化幅度,与社会经济发展预期直接相关,预期越好社会财富量越大。
*关于生产要素的劳动力节余占有量(要素净收益)
生产要素的劳动力节余只有两个因素决定,即:
要素劳动力节余占有量=要素收入成本补偿差总体占比×劳动力节余总量
第一,要素收入成本补偿差总体占比。要素收入成本补偿差总体占比是决定个别要素作为组织要素基础分享劳动力节余的基础,占比越高,说明该要素稀缺性越强,分享劳动力节余的控制力越强,越是时代的主导生产要素。
第二,劳动力节余总量。劳动力节余总量的绝对多少是个别要素占有劳动力节余量的基础,劳动力节余越多,在占比不变条件下个别要素分得越多。劳动力节余量又由劳动总量和劳动力再生产成本两因素决定,后者决定劳动力节余率,劳动总量越多、劳动力节余率越高,个别要素分得劳动力节余就越多。
应该看到,上述分析的前提假设是要素的收入成本补偿差信用转化无障碍,这一假设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特别是劳动力收入成本补偿差的信用转化障碍最大,要素直接收益是即得收益,要素组织收益有赖于市场体制的信用转化,不能转化的要素直接收益实现不了要素组织收益,也不形成社会财富。这种信用社会转化机制将是后续研究的内容。
2.进一步的研究
从分析过程看,本文分析的严密性有待提高,诸如货币资本量计算采用了最简化的资产定价模型,将经济视为持续稳定增长过于简化,自然资源开发的不可持续性、劳动力的非均衡增长性都没有考虑,进一步具体深入的研究很有必要。同时,关于要素信用化中的社会制度和社会习惯限定,本文并未涉及,研究基于了转化无障碍的假设,这与当前我国的实际有一定差距。
从分析内容看,本研究分析是基于经济系统封闭的前提假设下完成的,并没有考虑到诸如引进外资等市场信用的外部输入情况,在经济系统开放条件下的劳动力节余分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劳动力节余 剩余价值 虚拟资本 价值分配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0)03-0078-05
一、问题的提出
1.虚拟资本的特点和虚拟资本时代的到来
虚拟资本是市场信用制度和货币资本化的产物,虚拟资本时代是随着货币资本由金属形态向符号形态过渡而逐步完成的。与实体资本不同,虚拟资本是生息资本的派生形式,是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快速膨胀的结果。虚拟资本以实体资本为基础,却又独立于实体资本有着自身的运行规律。有价证券是虚拟资本存在的典型形式,证券交易市场是资本虚拟化被市场广泛认可的重要基础。1694年英格兰银行的成立是虚拟资本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其确立了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符号化货币体系;1773年和1792年,伦敦股票交易所、纽约股票交易所相继成立,虚拟资本的市场认可实现突破;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使货币彻底脱离了贵金属的束缚,世界经济完全进入虚拟资本时代。
2.价值分配在虚拟资本时代的变化和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坚持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价值分配是对劳动力创造价值在生产要素之间进行分配,既包括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补偿(必要劳动时间),也包括其他要素对其的占有(剩余劳动时间)。
虚拟资本时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转型。与古典时期相比,价值在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发生了本质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多方面,既包括分配主体(谁参与分配),也包括分配形式(分配多少),这其中以劳动力“收入革命”和资本品(大机器)稀缺性的日益降低最为代表。研究新时期下的价值分配机制有利于我们对劳动价值论的进一步理解,更好的发挥人作为生产主体的主导作用,推进我国经济建设的更好发展。
二、研究综述
1.古典分配理论的追述
“古典分配理论”,是建立在把年社会产品区分为两部分的基础之上的:一部分是社会再生产所必要的部分(包括在经济活动中就业工人所必要的基本生活资料);一部分是可以为社会“自由地”出自的处置部分,并构成了它的“纯产品”或“剩余产品”——社会产品除去工人的必要的基本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更换以后所剩余的部分。解释决定着剩余产品的多少和它在各阶级(生产要素拥有者)中进行分配的条件,是古典学派的理论目的。①基于这种国民产品在各个阶级(生产要素拥有者)中进行分配的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的特征,是从亚当·斯密到大卫·李嘉图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以及马克思、恩格斯所遵循的,也为近代的斯拉法所遵循。古典分配理论坚持劳动价值论,研究的是“剩余产品”的分配,这一方法也是本文遵循的研究方法。
斯密(1776)认为利润是工人劳动所创造价值在补偿资本家所预支的工资之后的余额,从而实际上认识到了剩余价值的真正起源。
李嘉图(1817)始终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进行分析,认为工资决定于为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利润是劳动创造价值的一部分,是劳动耗费的结果;工资和利润在量上存在着反比例关系,即使名义工资上升,但如果工资没有像利润增加得那样快,那么工资就是降低了。
马克思(1867)把实际工资看作是“既定的量”,即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必要劳动时间,除此之外的剩余劳动都由资本家无偿占有,而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工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差异。
斯拉法(1960)设计出一种“合成商品”来充当价值尺度,由“标准体系”可以得知利润率与工资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利润率越高,工资就越低;斯拉法体系方程组说明:产量决定于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关系,而不决定于市场供求;而价格却不决定于生产技术,而取决于资本家与工会之间谈判所确定的工资、利润之间的消长。
2.我国学者对当代价值分配变化的研究
对于当代工资构成和剩余价值分配机制的变化,我国一些学者从不同方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研究。荣燕(2005)对当代劳动力、资本所有者、管理者占有剩余价值现象进行了描述并对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李淑云(2002)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论述了当今劳动者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根源;陈光金(2003)运用历史选择的归纳指出真正的按要素分配应当是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有机统一,劳动与资本一样是生产要素,同样有权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社会不公应通过政府调控进行矫正;庄三陀(2002)、吕志敏(2004)则主张搁置劳动价值论,完全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杨学成(1996)和石霞(1999)则认为绝对地租的来源已经不再是工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异,而应当是社会剩余价值的扣除。
从整体看,这些研究多以现象描述为主,从哲学观点和意识形态的直接论证较多,以土地或劳动力等某一要素进行分析较多,缺乏系统科学的演绎和归纳分析,并不能对当代价值的分配机理进行清晰的说明。
三、价值分配机制的历史变化研究
1.剩余价值分配机制的历史根源
劳动力剩余价值的占有是与人类历史发展同步的一个历史范畴,每个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奴隶主无偿占有奴隶的剩余价值、地主无偿占有农民的剩余价值等等。这种占有形式并不是随机的,而是有着极强的内在规律性,通过历史归纳的方法可以发现。
土地在人类早期并不稀缺,广袤的土地对人类而言取之不竭。当时地租的来源是土地的开垦成本回收和土地的维护成本支付,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并不能因此取得任何劳动力的剩余价值。随着人类数量的增多,人类社会既需要越来越多的粮食,也具备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土地不再广袤,取之不竭的土地变得有限;随着可开垦土地的消失,土地成为了稀缺要素,其要求的也不再仅仅是开垦和维护的补偿成本,而是部分的劳动力节余,即剩余价值。
资本品生产要素同样经历了这一过程。早期的生产工具非常简陋,可以非常容易的被重复生产,不具备稀缺性,资本品此时只能以生产成本出售,无法占有任何剩余价值;随着工业革命后大机器时代的到来,资本品不再被轻易的重复生产,其体现出显著地稀缺性,成为领先国家商品输出和落后国家赶超的基础条件。资本品占有剩余价值成为18、19世纪欧洲经济的主要时代特点。其他生产要素如环境、市场信用、信息等也都有着类似的发展轨迹,不赘述。
基于以上归纳可以得到,当某种生产要素由于稀缺性而要求获取高于其再生产成本或维护成本的收益时,这种生产要素所有者就会无偿的 占有劳动力剩余价值。基于这一判断,当将劳动力本身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考虑时,需要对剩余价值概念进行修正,因为当劳动力稀缺时,该要素同样会要求高于其再生产补偿的回报,这时我们以“劳动力节余”这一概念替代剩余价值,从而全面反映各种生产要素对劳动力创造价值的分配。“劳动力节余”即指,除劳动力再生产所需劳动时间之外的活劳动,是除劳动力再生产之外生产要素分享价值的基础。[斯拉法(1960)在总结古典分配方法论时将其总结为“纯产品”或“剩余产品”,但这一概念不易与“剩余价值”区分,本文的“劳动力节余”概念更易于理解。]
2.资本主义前期的剩余价值分配机理
马克思分析的剩余价值分配机理主要反映了18、19世纪大机器时代欧洲经济的特点,即社会生产主要依靠金属货币资本组织,随着大型机器的出现和商品的对外扩张资本品成为最为稀缺的生产要素。《资本论》中对这一时期剩余价值的分配机理进行了详细概括:
一是,资本的形态根据资本职能不同可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态空间并存、时间相继,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资本循环,因此,不论资本处于循环的哪个阶段其都要求同样的资本收益率;
二是,资本根据产业不同可分为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银行资本,三种资本反映了社会经济中发挥不同作用的三种产业,由于资本在产业间的流动性,他们要求同样的资本收益率;
三是,土地作为稀缺资源,其所有者通过地租占有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扣除地租之后再在资本内进行平均分配;
四是,市场信用不发达,生产组织需要借助于金属货币预付的形式得以实现,贵金属稀缺直接导致了以贵金属输入为主要主张的重商主义的盛行,金属货币资本参与价值分配、占有剩余价值;
五是,劳动者是一无所有的无产者,劳动力只获取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劳动力价格。
我们以L代表劳动时间、v代表剩余价值率、d代表地租(扣除维护成本的纯土地收益)、E代表土地拥有量、M代表金属货币资本、K1代表生产资本、K2代表商品资本,可以得到上述表述的数学表达:
四、当前虚拟资本下的劳动力节余分配机理
1.虚拟资本时代的要素结构变化
与18、19世纪大机器时代相比,虚拟资本时代要素结构主要在两个方面发生了根本变化:
一是,劳动力成为稀缺生产要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发生了根本变化,劳动力的稀缺日益加深,经济的重心越来越倾向于人力资本投入,同历史上其他生产要素一样,稀缺的劳动力要求的也不再仅仅是劳动力再生产的补偿,劳动力进一步的要求是部分劳动力节余(由于表述得是劳动,剩余价值概念不再合适,这里提出更广义的劳动力节余概念以区别于剩余价值)。这也正是所谓资本主义收入革命的来源;
二是,信用化货币资本取代金属货币资本成为生产组织的主导。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促进市场信用的形成,市场信用匮乏的不断改善是这一时期的根本特点,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符号货币彻底取代了金属货币,虚拟资本也以市场信用为基础快速膨胀,并在总量上远远大于了实体资本存量。虚拟资本占有剩余价值,信用化货币以生产组织的形式参与价值分配是虚拟资本时代的根本特点。
2.虚拟资本下的劳动力节余分配机理
要素结构的变化导致了社会分配机制的根本变化,虚拟资本下劳动力节余的分配机理有着不同以往的特点,即要素信用化的货币资本取代金属货币预付资本,占有劳动力节余,要素信用化的货币资本量的一般表达式为:
式中,Mk表示要素i的信用化的货币资本量,L代表劳动时间、v代表劳动力结余率,xi表示要素i在取得直接受益时的收入和成本补偿的差值(即要素的直接净收益),r和g是我们用永续增长的简单资产定价模型替代信用化过程时的市场利率和经济增长率。式中,第一个因子我们称为要素xi的收入成本补偿差总体占比,第二个因子(L×υ)我们称为劳动力节余总量,第三个因子1/r-g我们称为折现因子或财富乘数。
我们将要素信用化货币资本占有的劳动力结余称为要素组织收益,尽管形式上生产要素的劳动力节余占有由两部分构成,即:
要素劳动力节余占有量:要素组织收益+要素直接净受益
但当我们假设要素的收入成本补偿差信用转化无障碍时,组织收益与直接收益在要素间分配的比例相同,因此,要素i的劳动力节余占有量一般表达式为:
五、分配机理的政策含义和进一步的研究
1.分配机理的政策含义
*关于要素信用化货币资本量(社会财富)
生产要素信用化货币资本量是对要素产权拥有者财富的货币度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财富,通过以上推导结论可以对生产要素信用化货币资本量(社会财富)抽象出三个方面的决定因素:
要素货币资本量=要素收入成本补偿差总体占比×劳动力节余总量×折现因子
第一,要素收入成本补偿差总体占比。要素收入成本补偿差总体占比是决定要素社会财富占有量的首要因素,具有非常强的时代性,这种时代性主要表现生产函数的时代变化、要素稀缺性的时代变化和要素生产组织形式的时代变化,不同要素拥有者在不同时期起到社会财富主体拥有者的地位就是由这一点决定的;该要素成本收入补偿差越大,而其他要素成本收入补偿差越小,该要素的占比就越高,其时代的主导性就越强。
第二,劳动力节余总量。劳动力节余总量的绝对多少是社会总财富的基础,劳动力节余越多,社会财富越多;劳动力节余量又由劳动总量和劳动力再生产成本两因素决定,后者决定劳动力节余率,劳动总量越多、劳动力节余率越高,社会财富越大。
第三,折现因子。折现因子所产生的效果是社会财富量随前两个因素的乘数变化,反映了社会财富在要素间相互关系不变化条件下的变化幅度,与社会经济发展预期直接相关,预期越好社会财富量越大。
*关于生产要素的劳动力节余占有量(要素净收益)
生产要素的劳动力节余只有两个因素决定,即:
要素劳动力节余占有量=要素收入成本补偿差总体占比×劳动力节余总量
第一,要素收入成本补偿差总体占比。要素收入成本补偿差总体占比是决定个别要素作为组织要素基础分享劳动力节余的基础,占比越高,说明该要素稀缺性越强,分享劳动力节余的控制力越强,越是时代的主导生产要素。
第二,劳动力节余总量。劳动力节余总量的绝对多少是个别要素占有劳动力节余量的基础,劳动力节余越多,在占比不变条件下个别要素分得越多。劳动力节余量又由劳动总量和劳动力再生产成本两因素决定,后者决定劳动力节余率,劳动总量越多、劳动力节余率越高,个别要素分得劳动力节余就越多。
应该看到,上述分析的前提假设是要素的收入成本补偿差信用转化无障碍,这一假设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特别是劳动力收入成本补偿差的信用转化障碍最大,要素直接收益是即得收益,要素组织收益有赖于市场体制的信用转化,不能转化的要素直接收益实现不了要素组织收益,也不形成社会财富。这种信用社会转化机制将是后续研究的内容。
2.进一步的研究
从分析过程看,本文分析的严密性有待提高,诸如货币资本量计算采用了最简化的资产定价模型,将经济视为持续稳定增长过于简化,自然资源开发的不可持续性、劳动力的非均衡增长性都没有考虑,进一步具体深入的研究很有必要。同时,关于要素信用化中的社会制度和社会习惯限定,本文并未涉及,研究基于了转化无障碍的假设,这与当前我国的实际有一定差距。
从分析内容看,本研究分析是基于经济系统封闭的前提假设下完成的,并没有考虑到诸如引进外资等市场信用的外部输入情况,在经济系统开放条件下的劳动力节余分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