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女人,怎样才能成为国际一线的建筑呢?答案有二,一是你有个好父亲,能帮你在政商两界接活儿;第二,你会打高尔夫球。
扎哈·哈迪德这两项优势都没有。这个英国籍建筑师不但是个女人,而且还是个阿拉伯裔的有色人种,在白人男性主宰的建筑界里,哈迪德是永远的圈外人。但是,逸不妨碍她在2004年获得建筑界最高的奖项——普利策奖。逸不妨碍她成为当今国际上最炙手可热的建筑师,被《时代》周刊评为“2010年100位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在“思想类”排行第一。
这不妨碍她正在成为中国大城市景观的新“设计师”,广州大剧院、北京银河SOHO、虹桥SOHO等庞大的建筑或者已经建成、或者正在构筑,扎哈·哈迪德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将化为各大城市的地标。
一颗在自己轨道上的星球
2000年以前,人们叫扎哈·哈迪德“纸上建筑师”。其实这已经是很客气了——至少还把她归入建筑师的行列。哈迪德更像个艺术家,她的设计天马行空,像是科幻漫画里会出现在荒芜星球上的遗迹,因为大量使用不对称的曲面而分外考验工程师的测算和构建能力。
在西方的建筑界,想象力比业务更重要,哈迪德在出道之初已经星光耀眼。她毕业于AA(Archite ctural Association),是雷姆·库哈斯的学生。这所学校专门滋生建筑思想家——或者说孽子,库哈斯,丹尼尔·里伯斯金,威尔·奥尔索普、伯纳德·屈米等建筑师就是一边改变世界大城市的景观,一边思索着建筑怎样对应现代城市的混乱和分裂。毕业后,哈迪德被库哈斯邀请为事务所合伙人。但哈迪德只呆了很短的时间,库哈斯形容那时候的她像“一颗在自己轨道上的星球”。从他们俩现在的作品来看,很容易理解他们的分歧在哪里,同样在北京建筑高楼,库哈斯的央视新台址如包裹着盔甲般锋利坚硬,而哈迪德的望京SOHO则有更多柔软的曲线,墙体往外掀开露出里面的骨架。夏娃的肋骨。
实际上,在1988年,已经有人看出扎哈·哈迪德有着与导师并驾齐驱的潜质。当年纽约MOMA举办了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解构主义建筑”展,在弗兰克·盖里、雷姆·库哈斯、丹尼尔·里伯斯金这些大腕的边上,哈迪德是惟一的女建筑师。有趣的是,当时她连一个建成的建筑都没有。她的作品是抽象画,印象派作品,甚至不是观众看惯的标准建筑绘图。没有观众理解她的作品。
到了2000年,哈迪德入行已经二十几年,但只建成了两个建筑,比较有名的是Vitra家具公司园区里的消防站。这个消防站位于德国和瑞士的交界处,像停泊于莱茵河畔的纸飞机——而且是个三岁小孩折的,后来这个消防站因为太炫改成了更符合它外形的椅子博物馆。没有一个建筑师被这样攻击过
“我们只有脱离大地,等支撑点消失后才可以感知空间。”俄国艺术家马列维奇的这句话是哈迪德作品的序言和结语。不少评论家相信,哈迪德的建筑就是正要离地而飞的状态,而且日后的作品肯定会真正飞起来。哈迪德爱马列维奇,她的毕业作品就叫做“马列维奇结构”,但这种大胆的探索和建筑的实用之间的矛盾不可化解。她的作品获奖无数,也投中了几个重大的竞标,而大多数无法实现。
1995年,扎哈·哈迪德迎来了职业生涯最大的打击。1995年,她打败了268个对手,赢得了威尔士卡迪夫歌剧院的建造项目。她的设计像一串巨大无比的玻璃项链,让人目眩神迷,但由于保守的英国人认为这个设计太刺激了,威尔士的政府决定重新竞标。到了第二轮,她还是赢了。这之后,就是当地政客、评论人和媒体对她强烈的攻击,歌剧家投诉说透明的隔间会让人看到他们更衣时的裸体;而政客Rhodri Morgan的抨击最典型,他说这个建筑活像麦加的天房。这个项目最后还是流产了。哈迪德把这一切归咎为种族主义、沙文主义。在欧洲现代建筑史上,还没有一个建筑师像哈迪德一样被攻击过。此后三年,没有人敢给她工作,哈迪德陷入了事业最低潮。传说在最艰难的时候,她的家人不得不给她送去一沓沓的现金,让她的事务所维持下去。
这个事件对她影响极深远。一直到2006年,这位英国建筑师才有机会在她的国家建成第一个作品艾弗林·格蕾丝国立中学,与她的盛名极不相称。2002年,当查尔斯王子授予她大英帝国司令勋章爵士时,半开玩笑地对这个棕色皮肤的女人说:“你在英国执业了吗?”
直到现在,虽然她已经在英国接了几个公共项目,包括2012年伦敦奥运会游泳馆,但人们对她的抨击从来没停止过。奥运会游泳馆就因为超支一倍而备受争议。哈迪德认为英国人对她的重视从来不够,“我不认为人们还相信异想天开。1970年以来人们已经丧失信仰,到了1980年后现代主义的盛行把情况弄得更糟。人们认为一个城市应该维持原样,伦敦到现在还是这种思维的受害者。”对此她不无伤感,“其实我做的很多作品,都是对伦敦这个城市的回应。”
在阿拉伯反而没那么多歧视
哈迪德的复式公寓位于伦敦东北部的克勒肯维尔,是英国新兴的创业园区。走进她的公寓,会看见满满的白色:白墙,白地板、白色的雕塑,白天花板,白色卧室里白色的大床和梳妆台……在这个会让人患上白盲症的房间里,惟一没有的是厨房。以前是有的,但哈迪德觉得很丑,就拆掉了。“以前有人给我做饭,但他走了。之后我每天都在外面吃。”
她没有结婚,没有孩子,所以她的世界极端纯粹,相对于白色的房子。她喜欢穿的是黑衣服。在广州的五星级酒店套房里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她穿着庞大的黑色外套,上面是一圈圈山本耀司式的褶皱,让她的体积增长了一半。她说话不多,沉默时的表情也带点怒气。
在越来越成功的同时,扎哈·哈迪德也常常被媒体塑造成一个脾气火爆,情绪化的女人。“我不敢说自己是个容易相处的人,但我的有些员工已经跟了我二十几年,他们知道我有些话是半开玩笑的。”
人们总爱在不合规范的事物上贴上标签,对于挤掉无数建筑师而获得普利策奖的第一个女人来说,歧视在西方随处可见。有一次哈迪德去纽约谈生意。客户约她吃午饭,她到了那个楼,按了门铃,接待告诉她到某层去。到了这一层楼,她发现所有男人都瞪眼看着她,原来这个楼层是不让女性进来的。“这是在纽约,而且刚刚三年前。”哈迪德无法置信地说。
“在阿拉伯反而没有那么多歧视,人们会为出色的人感到骄傲。我在伊拉克的一些女性朋友是建筑师或专业人士,1980年当男人们都去打仗时,她们获得了很多权力”。
相比于她在伊拉克的同胞们,哈迪德在英国的职业之路似乎要难走得多。多年以来,她只能在英国之外找到自己的平台。在德国莱比锡的宝马中心,哈迪德为了打破蓝领和白领的壁垒,让传输带围绕着整个办公区域,这样一个会计师在园区走路或者喝着一杯咖啡时,也能亲眼见到一辆辆未完成的汽车躯体;在中国的广州大剧院,她大面积地使用GFRC这种材料来塑造不规则形状的楼层,斜坡和梯级,完全颠覆了楼层分明的建筑规则。她的建筑 像洞穴,叶子、沙丘…--与哈迪德搭档了二十几年的帕特里克·舒马赫诠释说,“这些复杂的建筑能有更大的开放性,你可以看见有人走在上面,下面,旁边,这是活的空间,是现代人关系的再现,日后的城市都是网络城市,所有的东西都会变得密集和复杂。”;“就像大自然,大自然是复杂的,也不止有正方形和长方形,但很多问题会在大自然的系统里解决。”
她的想象走在科技前面
从社会学的层面上,这种建筑哲学正应和了现代城市的需求。而从政治经济的格局上说,扎哈·哈迪德的奇观式地标建筑,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所需的。2000年以后,扎哈开始在国际上接到了许多订单,在开罗,喀布尔,阿布扎比,台北、广州、上海,北京,甚至在她的出生地巴格达都有开发商和政府代表排队等着她。从她官网上粗略地计算,她手上正在操作的项目就有50个以上,而她在伦敦东北区的事务所现在已经超过了250人,比2003年时增加了三倍。“以前人们比较保守,客户看到图纸都吓跑了,但现在城市都有更大的雄心去展示自己的文化和实力,比如建造更多的歌剧院,美术馆等。而且现在欧洲更重视招标,我不是圈内人,不是‘男孩俱乐部’里的一员,不打高尔夫,招标让我得到更平等的机会。”
此外,对于扎哈·哈迪德迅速从一个“纸上建筑师”转变为“顶级建筑师”,还有另一个说法,就是新世纪电脑计算技术的成熟,让哈迪德超乎寻常的设计得以付诸现实。曾经有个传闻说,每当哈迪德要创造一个怪异的建筑,就会把建筑绘图放在复印机上,故意在扫描时拖走图纸,就能得到扭曲的图像。这只能是一个传闻,因为扎哈·哈迪德到现在还喜欢亲手绘图,用自己的感觉来创造充满流动感的空间。她不需要科技来辅助创作,她的想象力,早已走在科技的前面。
除了想象力,扎哈对现代大城市混杂和开放的理解,几乎是本能上的。她的经历就像她的作品般流动而跨越,她出生在巴格达,在黎巴嫩求学,在英国学建筑,她喜欢俄国艺术家,师从荷兰人,与德国人搭档,她把建筑做得像雕塑,她还跨界时尚,把沙发和鞋子设计得像建筑。在面临一重重的墙壁时,打破界线是她的作品和人生的整个命题。
她讨厌标签。现在有人称她为“明星建筑师”,记者问她做何感想时,她轻蔑地说,“我不在乎,他们总喜欢给人命名。现在已经改善了,以前没有什么女建筑师时,他们都不知道该拿我怎么办。我不是个明星,明星是在电视上唱歌跳舞的。”
扎哈·哈迪德这两项优势都没有。这个英国籍建筑师不但是个女人,而且还是个阿拉伯裔的有色人种,在白人男性主宰的建筑界里,哈迪德是永远的圈外人。但是,逸不妨碍她在2004年获得建筑界最高的奖项——普利策奖。逸不妨碍她成为当今国际上最炙手可热的建筑师,被《时代》周刊评为“2010年100位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在“思想类”排行第一。
这不妨碍她正在成为中国大城市景观的新“设计师”,广州大剧院、北京银河SOHO、虹桥SOHO等庞大的建筑或者已经建成、或者正在构筑,扎哈·哈迪德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将化为各大城市的地标。
一颗在自己轨道上的星球
2000年以前,人们叫扎哈·哈迪德“纸上建筑师”。其实这已经是很客气了——至少还把她归入建筑师的行列。哈迪德更像个艺术家,她的设计天马行空,像是科幻漫画里会出现在荒芜星球上的遗迹,因为大量使用不对称的曲面而分外考验工程师的测算和构建能力。
在西方的建筑界,想象力比业务更重要,哈迪德在出道之初已经星光耀眼。她毕业于AA(Archite ctural Association),是雷姆·库哈斯的学生。这所学校专门滋生建筑思想家——或者说孽子,库哈斯,丹尼尔·里伯斯金,威尔·奥尔索普、伯纳德·屈米等建筑师就是一边改变世界大城市的景观,一边思索着建筑怎样对应现代城市的混乱和分裂。毕业后,哈迪德被库哈斯邀请为事务所合伙人。但哈迪德只呆了很短的时间,库哈斯形容那时候的她像“一颗在自己轨道上的星球”。从他们俩现在的作品来看,很容易理解他们的分歧在哪里,同样在北京建筑高楼,库哈斯的央视新台址如包裹着盔甲般锋利坚硬,而哈迪德的望京SOHO则有更多柔软的曲线,墙体往外掀开露出里面的骨架。夏娃的肋骨。
实际上,在1988年,已经有人看出扎哈·哈迪德有着与导师并驾齐驱的潜质。当年纽约MOMA举办了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解构主义建筑”展,在弗兰克·盖里、雷姆·库哈斯、丹尼尔·里伯斯金这些大腕的边上,哈迪德是惟一的女建筑师。有趣的是,当时她连一个建成的建筑都没有。她的作品是抽象画,印象派作品,甚至不是观众看惯的标准建筑绘图。没有观众理解她的作品。
到了2000年,哈迪德入行已经二十几年,但只建成了两个建筑,比较有名的是Vitra家具公司园区里的消防站。这个消防站位于德国和瑞士的交界处,像停泊于莱茵河畔的纸飞机——而且是个三岁小孩折的,后来这个消防站因为太炫改成了更符合它外形的椅子博物馆。没有一个建筑师被这样攻击过
“我们只有脱离大地,等支撑点消失后才可以感知空间。”俄国艺术家马列维奇的这句话是哈迪德作品的序言和结语。不少评论家相信,哈迪德的建筑就是正要离地而飞的状态,而且日后的作品肯定会真正飞起来。哈迪德爱马列维奇,她的毕业作品就叫做“马列维奇结构”,但这种大胆的探索和建筑的实用之间的矛盾不可化解。她的作品获奖无数,也投中了几个重大的竞标,而大多数无法实现。
1995年,扎哈·哈迪德迎来了职业生涯最大的打击。1995年,她打败了268个对手,赢得了威尔士卡迪夫歌剧院的建造项目。她的设计像一串巨大无比的玻璃项链,让人目眩神迷,但由于保守的英国人认为这个设计太刺激了,威尔士的政府决定重新竞标。到了第二轮,她还是赢了。这之后,就是当地政客、评论人和媒体对她强烈的攻击,歌剧家投诉说透明的隔间会让人看到他们更衣时的裸体;而政客Rhodri Morgan的抨击最典型,他说这个建筑活像麦加的天房。这个项目最后还是流产了。哈迪德把这一切归咎为种族主义、沙文主义。在欧洲现代建筑史上,还没有一个建筑师像哈迪德一样被攻击过。此后三年,没有人敢给她工作,哈迪德陷入了事业最低潮。传说在最艰难的时候,她的家人不得不给她送去一沓沓的现金,让她的事务所维持下去。
这个事件对她影响极深远。一直到2006年,这位英国建筑师才有机会在她的国家建成第一个作品艾弗林·格蕾丝国立中学,与她的盛名极不相称。2002年,当查尔斯王子授予她大英帝国司令勋章爵士时,半开玩笑地对这个棕色皮肤的女人说:“你在英国执业了吗?”
直到现在,虽然她已经在英国接了几个公共项目,包括2012年伦敦奥运会游泳馆,但人们对她的抨击从来没停止过。奥运会游泳馆就因为超支一倍而备受争议。哈迪德认为英国人对她的重视从来不够,“我不认为人们还相信异想天开。1970年以来人们已经丧失信仰,到了1980年后现代主义的盛行把情况弄得更糟。人们认为一个城市应该维持原样,伦敦到现在还是这种思维的受害者。”对此她不无伤感,“其实我做的很多作品,都是对伦敦这个城市的回应。”
在阿拉伯反而没那么多歧视
哈迪德的复式公寓位于伦敦东北部的克勒肯维尔,是英国新兴的创业园区。走进她的公寓,会看见满满的白色:白墙,白地板、白色的雕塑,白天花板,白色卧室里白色的大床和梳妆台……在这个会让人患上白盲症的房间里,惟一没有的是厨房。以前是有的,但哈迪德觉得很丑,就拆掉了。“以前有人给我做饭,但他走了。之后我每天都在外面吃。”
她没有结婚,没有孩子,所以她的世界极端纯粹,相对于白色的房子。她喜欢穿的是黑衣服。在广州的五星级酒店套房里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她穿着庞大的黑色外套,上面是一圈圈山本耀司式的褶皱,让她的体积增长了一半。她说话不多,沉默时的表情也带点怒气。
在越来越成功的同时,扎哈·哈迪德也常常被媒体塑造成一个脾气火爆,情绪化的女人。“我不敢说自己是个容易相处的人,但我的有些员工已经跟了我二十几年,他们知道我有些话是半开玩笑的。”
人们总爱在不合规范的事物上贴上标签,对于挤掉无数建筑师而获得普利策奖的第一个女人来说,歧视在西方随处可见。有一次哈迪德去纽约谈生意。客户约她吃午饭,她到了那个楼,按了门铃,接待告诉她到某层去。到了这一层楼,她发现所有男人都瞪眼看着她,原来这个楼层是不让女性进来的。“这是在纽约,而且刚刚三年前。”哈迪德无法置信地说。
“在阿拉伯反而没有那么多歧视,人们会为出色的人感到骄傲。我在伊拉克的一些女性朋友是建筑师或专业人士,1980年当男人们都去打仗时,她们获得了很多权力”。
相比于她在伊拉克的同胞们,哈迪德在英国的职业之路似乎要难走得多。多年以来,她只能在英国之外找到自己的平台。在德国莱比锡的宝马中心,哈迪德为了打破蓝领和白领的壁垒,让传输带围绕着整个办公区域,这样一个会计师在园区走路或者喝着一杯咖啡时,也能亲眼见到一辆辆未完成的汽车躯体;在中国的广州大剧院,她大面积地使用GFRC这种材料来塑造不规则形状的楼层,斜坡和梯级,完全颠覆了楼层分明的建筑规则。她的建筑 像洞穴,叶子、沙丘…--与哈迪德搭档了二十几年的帕特里克·舒马赫诠释说,“这些复杂的建筑能有更大的开放性,你可以看见有人走在上面,下面,旁边,这是活的空间,是现代人关系的再现,日后的城市都是网络城市,所有的东西都会变得密集和复杂。”;“就像大自然,大自然是复杂的,也不止有正方形和长方形,但很多问题会在大自然的系统里解决。”
她的想象走在科技前面
从社会学的层面上,这种建筑哲学正应和了现代城市的需求。而从政治经济的格局上说,扎哈·哈迪德的奇观式地标建筑,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所需的。2000年以后,扎哈开始在国际上接到了许多订单,在开罗,喀布尔,阿布扎比,台北、广州、上海,北京,甚至在她的出生地巴格达都有开发商和政府代表排队等着她。从她官网上粗略地计算,她手上正在操作的项目就有50个以上,而她在伦敦东北区的事务所现在已经超过了250人,比2003年时增加了三倍。“以前人们比较保守,客户看到图纸都吓跑了,但现在城市都有更大的雄心去展示自己的文化和实力,比如建造更多的歌剧院,美术馆等。而且现在欧洲更重视招标,我不是圈内人,不是‘男孩俱乐部’里的一员,不打高尔夫,招标让我得到更平等的机会。”
此外,对于扎哈·哈迪德迅速从一个“纸上建筑师”转变为“顶级建筑师”,还有另一个说法,就是新世纪电脑计算技术的成熟,让哈迪德超乎寻常的设计得以付诸现实。曾经有个传闻说,每当哈迪德要创造一个怪异的建筑,就会把建筑绘图放在复印机上,故意在扫描时拖走图纸,就能得到扭曲的图像。这只能是一个传闻,因为扎哈·哈迪德到现在还喜欢亲手绘图,用自己的感觉来创造充满流动感的空间。她不需要科技来辅助创作,她的想象力,早已走在科技的前面。
除了想象力,扎哈对现代大城市混杂和开放的理解,几乎是本能上的。她的经历就像她的作品般流动而跨越,她出生在巴格达,在黎巴嫩求学,在英国学建筑,她喜欢俄国艺术家,师从荷兰人,与德国人搭档,她把建筑做得像雕塑,她还跨界时尚,把沙发和鞋子设计得像建筑。在面临一重重的墙壁时,打破界线是她的作品和人生的整个命题。
她讨厌标签。现在有人称她为“明星建筑师”,记者问她做何感想时,她轻蔑地说,“我不在乎,他们总喜欢给人命名。现在已经改善了,以前没有什么女建筑师时,他们都不知道该拿我怎么办。我不是个明星,明星是在电视上唱歌跳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