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做出比较明确和全面的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历程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并给予理论上的准确历史定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和纲领的基本出发点。1956年底,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20多年时间里,对中国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问题进行了艰苦的长期探索,走了许多弯路,付出了许多代价。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探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段划分问题。在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泽东在论及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经过后一阶段,到了物质产品、精神财富都极为丰富和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毛泽东还认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与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之间的差异在于:生产力的发达程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成熟状况不同,并强调经济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但是,由于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等复杂原因,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对我国社会发展所处阶段的正确认识未能坚持下来,因而没有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中国国情的研究才真正上升到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具体认识上来。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由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的论断,表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有了明确的认识,但由于认识还有待于深化,因而,这个论断未能展开论述。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再次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还不发达。"这对我国社会所处发展阶段作出了更为准确的概括,并从物质基础方面探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进一步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和竞争,而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还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一概念,已经接近于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国共产党和邓小平在理论和实践的上述探索,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初步形成。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用专章的篇幅系统地全面地论述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十三大报告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定内涵、基本特征、历史前提、历史任务、历史地位以及这一阶段存在的长期性,揭示了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及解决途径,明确提出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正式形成。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再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他说:"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可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阶段划分的重要贡献。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形成的理论依据
我们党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形成,决不是凭空想象的产物,而是对中国国情的具体分析得出的必然结论,具有客观的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
第一,这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不是脱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而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这种历史前提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工业化水平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程度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任务,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物质基础,这样一个初级阶段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第二,这也是由我国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现状决定的。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看,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解决了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贫富差距、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产业结构落后,增长方式粗放,科学技术水平、国民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从生产关系的成熟程度来看,由于生产力落后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仍处于不成熟、不完善的状态。我国经过五十多年的努力,已经确立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但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局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必须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制度,以及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第三,这也是由上层建筑的成熟程度决定的。虽然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已经确立,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还不完善,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还需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社会不公、贪污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建设高度的民主政治和完备的法治国家,需要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从思想文化的发展程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但由于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实用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思想在当今社会仍有广泛影响,官僚主义、家长作风、金钱至上、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建设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道路还很漫长。
总之,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从我国历史和现实中对中国国情作出的科学判断,是当代中国对国情了解最透彻、把握最准确、决策最科学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不仅创造性地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而且由此出发形成了系统的初级阶段理论,进而制定了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当代意义
任何一种理论都来自于实践,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和升华。而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又反过来进一步指导现实实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党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最重要理论成果之一,具有及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乃至整个共产主义运动史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和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未来社会发展阶段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社会两阶段理论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及其领导人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方法论基础。列宁领导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和丰富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阶段的思想。列宁认为,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社会发展进程将分为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三个阶段,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差别及其各自的特征;列宁根据俄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长期性论断;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列宁又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是一个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即社会主义社会是分阶段递进的思想。列宁的这些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极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实践中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飞跃。建国后,由于缺乏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判断上处于不太清醒的认识状态,因此,经验教训也是极为深刻的。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或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或是由于自身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足,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都没有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而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需要不断有新的理论来指导,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认识,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可贵的理论品质。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指出中国这个生产力水平低、经济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必须经过长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并使之成为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表明了我们党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的清醒认识,同时也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薄弱环节之一得到极大丰富和发展,是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的理论贡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实现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伟大的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导,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告诫我们,只有对自己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进行科学定位,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基本路线、发展方针和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由于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错误的判断,提出一些脱离现实国情的任务和政策,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到沉重的打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气势磅礴的推动作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归根到底,是因为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现实的正确认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的奋斗目标,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等基本目标,无一不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础之上。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防止和反对"左"右倾错误,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党的"十三大"在指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同时指出:"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的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的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识别和克服"左"右倾错误的有力思想武器。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多次重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这是对基本国情一脉相承认识基础上的不断发展和丰富,同时也促使我们清醒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紧迫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避免在实践中可能出现"左"右倾的错误思想。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可以看到,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过程是长期的,问题是复杂的,任务是艰巨的。因此,在现实的国情和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认清中国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历史方位,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克服实践中出现"左"右倾的错误思想。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历程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并给予理论上的准确历史定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和纲领的基本出发点。1956年底,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20多年时间里,对中国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问题进行了艰苦的长期探索,走了许多弯路,付出了许多代价。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探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段划分问题。在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泽东在论及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经过后一阶段,到了物质产品、精神财富都极为丰富和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毛泽东还认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与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之间的差异在于:生产力的发达程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成熟状况不同,并强调经济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但是,由于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等复杂原因,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对我国社会发展所处阶段的正确认识未能坚持下来,因而没有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中国国情的研究才真正上升到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具体认识上来。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由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的论断,表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有了明确的认识,但由于认识还有待于深化,因而,这个论断未能展开论述。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再次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还不发达。"这对我国社会所处发展阶段作出了更为准确的概括,并从物质基础方面探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进一步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和竞争,而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还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一概念,已经接近于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国共产党和邓小平在理论和实践的上述探索,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初步形成。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用专章的篇幅系统地全面地论述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十三大报告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定内涵、基本特征、历史前提、历史任务、历史地位以及这一阶段存在的长期性,揭示了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及解决途径,明确提出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正式形成。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再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他说:"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可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阶段划分的重要贡献。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形成的理论依据
我们党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形成,决不是凭空想象的产物,而是对中国国情的具体分析得出的必然结论,具有客观的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
第一,这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不是脱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而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这种历史前提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工业化水平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程度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任务,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物质基础,这样一个初级阶段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第二,这也是由我国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现状决定的。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看,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解决了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贫富差距、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产业结构落后,增长方式粗放,科学技术水平、国民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从生产关系的成熟程度来看,由于生产力落后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仍处于不成熟、不完善的状态。我国经过五十多年的努力,已经确立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但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局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必须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制度,以及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第三,这也是由上层建筑的成熟程度决定的。虽然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已经确立,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还不完善,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还需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社会不公、贪污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建设高度的民主政治和完备的法治国家,需要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从思想文化的发展程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但由于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实用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思想在当今社会仍有广泛影响,官僚主义、家长作风、金钱至上、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建设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道路还很漫长。
总之,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从我国历史和现实中对中国国情作出的科学判断,是当代中国对国情了解最透彻、把握最准确、决策最科学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不仅创造性地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而且由此出发形成了系统的初级阶段理论,进而制定了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当代意义
任何一种理论都来自于实践,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和升华。而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又反过来进一步指导现实实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党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最重要理论成果之一,具有及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乃至整个共产主义运动史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和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未来社会发展阶段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社会两阶段理论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及其领导人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方法论基础。列宁领导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和丰富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阶段的思想。列宁认为,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社会发展进程将分为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三个阶段,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差别及其各自的特征;列宁根据俄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长期性论断;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列宁又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是一个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即社会主义社会是分阶段递进的思想。列宁的这些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极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实践中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飞跃。建国后,由于缺乏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判断上处于不太清醒的认识状态,因此,经验教训也是极为深刻的。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或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或是由于自身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足,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都没有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而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需要不断有新的理论来指导,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认识,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可贵的理论品质。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指出中国这个生产力水平低、经济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必须经过长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并使之成为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表明了我们党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的清醒认识,同时也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薄弱环节之一得到极大丰富和发展,是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的理论贡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实现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伟大的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导,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告诫我们,只有对自己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进行科学定位,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基本路线、发展方针和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由于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错误的判断,提出一些脱离现实国情的任务和政策,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到沉重的打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气势磅礴的推动作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归根到底,是因为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现实的正确认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的奋斗目标,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等基本目标,无一不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础之上。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防止和反对"左"右倾错误,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党的"十三大"在指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同时指出:"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的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的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识别和克服"左"右倾错误的有力思想武器。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多次重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这是对基本国情一脉相承认识基础上的不断发展和丰富,同时也促使我们清醒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紧迫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避免在实践中可能出现"左"右倾的错误思想。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可以看到,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过程是长期的,问题是复杂的,任务是艰巨的。因此,在现实的国情和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认清中国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历史方位,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克服实践中出现"左"右倾的错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