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
本文以我校双语五年级的一个班级为测试对象,以一道有一定难度的阅读理解题作为测试题,要求他们用文字描述自己的解题思路。
测试题(所用片段选自苏教版第十册《爱如茉莉》一课):
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太阳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问题1:短文中的“怔住了”,该怎样理解?
问题2:短文中“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是什么意思?
二、质量分析
1.“大思路”反映了被测试者解决问题的基本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是个人在某一领域因知识的本来关系而建立起来的各种特殊联系。在本文中就是被测试者将问题情境、所采用的知识及个人认知习惯和需要加以整合后,沿着一条明晰的思路进行阅读理解。全部被测试者中少部分有这样的思路:“这是《爱如茉莉》一课的一个片段”,“《爱如茉莉》是一篇写人的文章”,“《爱如茉莉》这篇文章主要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作者的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情感”……这些“大思路”实际上是对所解决问题总的理解和概括,属于一种比较好的有下游出口的上位知识,是一种解题的良好准备状态。
2.大部分被测试者只会使用一些常规的阅读理解的方法,效率低下
有“大思路”的毕竟是少数,然而,即使有“大思路”的也并不等于能将知识用活。下面是他们典型的解决问题思路:
“怔”是什么意思?
对于这个问题,只要联系下文,我们就不难知道作者之所以“怔住”了,是因为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她是被爸爸妈妈的举动怔住了。从她是被爸爸妈妈的举动怔住了可以看出“怔”是愣住了的意思。
“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的理解。
这个问题可以联系上文来做。从“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这句话写出了连阳光都被父母的举动打动了,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而父母的举动正是他们之间深厚的爱的体现。所以,“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的意思是一切都被父母深厚的爱打动了。
上面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合理的,运用了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但仅仅依靠“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查阅工具书”这样具体的常规的方法进行阅读和理解,说明他们对所学知识缺乏应有的概括,因而难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由于对问题情境及相应知识缺乏必要的概括,随着新情境和知识容量的增加,势必导致理解失误的增多和学习负担的加重,甚至问题的解决无法进行。这也可能是课堂中“慢”和“差”产生的一种原因。
3.能将知识概括化运用的仍是少数
概括是获得事物本质特性的过程。本文中概括化是指被测试者对问题情境、所需要知识及采取策略所实施的整合与提炼的过程。上例表明,仅有少数被测试者既有“大思路”又会“概括化运用”。这些被测试者概括的特点是,在面对陌生情境时既能选择合理的策略,又能将所掌握的知识“分类”“打包”“编号”进而“信手拈来”。下面是他们中一位同学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这是《爱如茉莉》一课的一个片段。《爱如茉莉》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文章主要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作者的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文中的细节描写主要有两处:第一处是母亲嘱咐“我”为出差在外的父亲买他爱吃的饺子,回来的父亲并没有吃我为他准备好的饺子,而径直冲往医院去照顾母亲;第二处是父亲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夜里紧握母亲的手,伏在床沿边睡着了,母亲为了让父亲睡好,手臂僵硬了,也不肯动一动。片段中所刻画的正是文章的第二个细节:母亲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父亲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母亲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父母这种时时牵挂对方、处处为对方着想的深情厚爱把“我”震惊了。同时,文章也通过“我”被“怔”住了的表情与动作描写,反衬出父母之间爱的纯粹,爱的伟大。不仅仅如此,下文还通过环境描写“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哨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来烘托。
三、原因分析
很显然,通过课堂教学我们很希望学生既有这样的“大思路”又能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这也是现代教学观所提倡的。但我们的结果是,大量被测试者苦苦地致力于细节和具体情境。他们无力从自己贮存的知识里提炼出更具前途的思路,从而难有高水平的概括和更大范围的知识迁移。这就很难说他们掌握的知识是高质量的,尽管他们可能解决了问题。以认知的观点及现有的课堂教学程式看,其“无方向、无概括”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两条:
1.忽视了教学的主要任务
使书本上系统的知识变为学生头脑中新的认知结构是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师应在这个大前提下确定自己具体的教学目标。本文探究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无方向、无概括”被测试者的思路并未表现出较好的组织、概括特征,即没有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这说明我们的老师长期以来过分地强调具体题目的解释与知识的运用,导致了这些被测试者习惯于亦步亦趋地摆弄具体的阅读方式方法,不愿意尝试概括化掌握的方式以提高效率,使自己的认识结构得到优化。例如上文中的第三个例子,充分表明其在日常的学习中注意对情境进行分类,注意不断将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并将概括所得与情境类型联系起来。
2.淡化了关键环节的引导
这些被测试者的思路表明,有些老师过于注重学生是否学会了自己认定的重点、难点,而对“学会”的内部过程或淡而化之或予以“忘记”。也恰恰就在这时,发生着“学会”“讨论”“探究”“反思”这些行为的底层过程,即学生将新知经过加工改造,编入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或者为此而改造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本可以帮助或暗示学生将具体的知识变为拥有各种联系的、概括的符号,例如将前文解决问题的思路概括为:①作者出这个题目的目的是什么;②所读的文章有什么特点;③这些特点与知识如何影响我对文章理解;④对于这类文章,我所拥有的知识有哪些:主题方面的、表达手段方面的、结构方式方面的……⑤我的理解对不对,困难出现在哪里,这些困难我该怎样解决。这些“思考”在这里既可以解决当前所需解决的问题,还可以为以后的篇章、单元、章节甚至学科外建立一个制高点,即等于在已有条件之外建立一个新条件,将问题的难度降低。淡化或忽视这一过程,就等于坐失学生学会学的机会。
本文以我校双语五年级的一个班级为测试对象,以一道有一定难度的阅读理解题作为测试题,要求他们用文字描述自己的解题思路。
测试题(所用片段选自苏教版第十册《爱如茉莉》一课):
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太阳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问题1:短文中的“怔住了”,该怎样理解?
问题2:短文中“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是什么意思?
二、质量分析
1.“大思路”反映了被测试者解决问题的基本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是个人在某一领域因知识的本来关系而建立起来的各种特殊联系。在本文中就是被测试者将问题情境、所采用的知识及个人认知习惯和需要加以整合后,沿着一条明晰的思路进行阅读理解。全部被测试者中少部分有这样的思路:“这是《爱如茉莉》一课的一个片段”,“《爱如茉莉》是一篇写人的文章”,“《爱如茉莉》这篇文章主要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作者的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情感”……这些“大思路”实际上是对所解决问题总的理解和概括,属于一种比较好的有下游出口的上位知识,是一种解题的良好准备状态。
2.大部分被测试者只会使用一些常规的阅读理解的方法,效率低下
有“大思路”的毕竟是少数,然而,即使有“大思路”的也并不等于能将知识用活。下面是他们典型的解决问题思路:
“怔”是什么意思?
对于这个问题,只要联系下文,我们就不难知道作者之所以“怔住”了,是因为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她是被爸爸妈妈的举动怔住了。从她是被爸爸妈妈的举动怔住了可以看出“怔”是愣住了的意思。
“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的理解。
这个问题可以联系上文来做。从“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这句话写出了连阳光都被父母的举动打动了,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而父母的举动正是他们之间深厚的爱的体现。所以,“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的意思是一切都被父母深厚的爱打动了。
上面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合理的,运用了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但仅仅依靠“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查阅工具书”这样具体的常规的方法进行阅读和理解,说明他们对所学知识缺乏应有的概括,因而难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由于对问题情境及相应知识缺乏必要的概括,随着新情境和知识容量的增加,势必导致理解失误的增多和学习负担的加重,甚至问题的解决无法进行。这也可能是课堂中“慢”和“差”产生的一种原因。
3.能将知识概括化运用的仍是少数
概括是获得事物本质特性的过程。本文中概括化是指被测试者对问题情境、所需要知识及采取策略所实施的整合与提炼的过程。上例表明,仅有少数被测试者既有“大思路”又会“概括化运用”。这些被测试者概括的特点是,在面对陌生情境时既能选择合理的策略,又能将所掌握的知识“分类”“打包”“编号”进而“信手拈来”。下面是他们中一位同学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这是《爱如茉莉》一课的一个片段。《爱如茉莉》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文章主要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作者的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文中的细节描写主要有两处:第一处是母亲嘱咐“我”为出差在外的父亲买他爱吃的饺子,回来的父亲并没有吃我为他准备好的饺子,而径直冲往医院去照顾母亲;第二处是父亲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夜里紧握母亲的手,伏在床沿边睡着了,母亲为了让父亲睡好,手臂僵硬了,也不肯动一动。片段中所刻画的正是文章的第二个细节:母亲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父亲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母亲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父母这种时时牵挂对方、处处为对方着想的深情厚爱把“我”震惊了。同时,文章也通过“我”被“怔”住了的表情与动作描写,反衬出父母之间爱的纯粹,爱的伟大。不仅仅如此,下文还通过环境描写“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哨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来烘托。
三、原因分析
很显然,通过课堂教学我们很希望学生既有这样的“大思路”又能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这也是现代教学观所提倡的。但我们的结果是,大量被测试者苦苦地致力于细节和具体情境。他们无力从自己贮存的知识里提炼出更具前途的思路,从而难有高水平的概括和更大范围的知识迁移。这就很难说他们掌握的知识是高质量的,尽管他们可能解决了问题。以认知的观点及现有的课堂教学程式看,其“无方向、无概括”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两条:
1.忽视了教学的主要任务
使书本上系统的知识变为学生头脑中新的认知结构是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师应在这个大前提下确定自己具体的教学目标。本文探究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无方向、无概括”被测试者的思路并未表现出较好的组织、概括特征,即没有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这说明我们的老师长期以来过分地强调具体题目的解释与知识的运用,导致了这些被测试者习惯于亦步亦趋地摆弄具体的阅读方式方法,不愿意尝试概括化掌握的方式以提高效率,使自己的认识结构得到优化。例如上文中的第三个例子,充分表明其在日常的学习中注意对情境进行分类,注意不断将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并将概括所得与情境类型联系起来。
2.淡化了关键环节的引导
这些被测试者的思路表明,有些老师过于注重学生是否学会了自己认定的重点、难点,而对“学会”的内部过程或淡而化之或予以“忘记”。也恰恰就在这时,发生着“学会”“讨论”“探究”“反思”这些行为的底层过程,即学生将新知经过加工改造,编入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或者为此而改造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本可以帮助或暗示学生将具体的知识变为拥有各种联系的、概括的符号,例如将前文解决问题的思路概括为:①作者出这个题目的目的是什么;②所读的文章有什么特点;③这些特点与知识如何影响我对文章理解;④对于这类文章,我所拥有的知识有哪些:主题方面的、表达手段方面的、结构方式方面的……⑤我的理解对不对,困难出现在哪里,这些困难我该怎样解决。这些“思考”在这里既可以解决当前所需解决的问题,还可以为以后的篇章、单元、章节甚至学科外建立一个制高点,即等于在已有条件之外建立一个新条件,将问题的难度降低。淡化或忽视这一过程,就等于坐失学生学会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