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幼教发展快速,幼儿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发展是当下制约幼儿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当前幼儿体育运动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初步探索科学、系统、有趣、有效的幼儿户外体育运动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幼儿园 户外体育 问题 对策
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作为一项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极具影响的活动之一,受到了许多幼儿教育家的重视。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将幼儿的身体动作发展纳入了健康的范畴,确立了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目标,强调了幼儿强健的体质与体育活动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指标。然而,当前许多幼儿园在户外体育运动中存在诸多问题应引起重视。
一、幼儿体育运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幼儿时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不论从幼儿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还是从幼儿一日活动内容的时间安排,都将体育运动放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位置。《指南》中更加详细的对幼儿户外运动的时间以及3—6岁幼儿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给出了具体的目标和指导建议。但是现实教学中,由于幼儿运动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开展不够重视、方式不够科学,从幼儿的身体素质状况和运动水平方面,暴露出了诸多问题:
1.幼儿的户外运动量不足,达不到身体锻炼的要求,导致幼儿体质较差,抵抗能力较弱。许多幼儿园由于户外条件所限,孩子长期在教室内开展教学,体育运动时间严重不足。尤其进入冬季,每年11月—12月流感高发,小中班的孩子,基本有一半以上都会因感冒长期请假,充分说明大部分孩子适应户外环境的能力较弱,缺乏锻炼,身体素质较差。
2.在日常运动中常常以安全为由,过分限制幼儿运动的自由,导致幼儿不能自主运动,缺乏冒险精神和自我防护措施。譬如,在日常的活动中孩子经常性的会因为一些跳跃、翻滚而引起一些手腕拧伤,甚至骨折等事故,主要是因为孩子缺乏一些运动的经验和正确的方法,在运动时往往由于动作不规范或用力不当,不懂得保护自己,而导致受伤。
3.幼儿运动动作发展缓慢。从小缺乏跑、跳、爬、掷、推、翻、滚等基本动作技巧的训练,幼儿整体的动作发展水平较低,并且长期缺乏持续性训练,阻碍了孩子运动能力的发展。
4.园内体育运动的形式单一,内容较少。其原因是教师对体育活动组织缺乏目标和计划,带有太多的随意性,对幼儿运动状况缺乏科学指导,甚至许多体育活动处于放养式的玩耍,使幼儿无法获得良好的锻炼。
除了以上显性问题,还有诸多隐性问题,如办园不规范的问题、幼儿园管理不到位问题等等,都应引起广大幼儿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二、思考与对策
1.规范办园,制定适合本园幼儿身心发展的体育运动方案。
规范办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幼儿体育运动价值观,确立“运动与健康、幼儿与发展”的理念,围绕《指南》的目标和要求,立足园本,制定适合本园幼儿身心发展的体育运动方案,明确每个年龄段孩子的运动目标、运动方法和运动量;明确要求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整合幼儿园一日活动,确保幼儿有充足的时间参与户外体育运动;建立《幼儿运动评价体系》,对幼儿的运动状况、运动量、动作发展进行定期观察和记录,避免幼儿体育活动盲目的进行,并尝试对幼儿的体育活动展开研究,针对问题进行有效地指导,将幼儿体育活动纳入管理,重视幼儿体育活动,确保幼儿体育活动能够持续健康地开展。
2.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物质空间,精心开发幼儿园的户外环境及条件。
体育活动环境的创设应源于幼儿发展的需要,根据幼儿园场地、人力、物力、财力的情况,结合体育活动的目标,对园舍的地质地貌、区域、器械进行总体布局和全面规划,创设多样化的户外环境,为孩子实施全面而又健康的体育锻炼提供有力的环境保证。
(1)户外运动环境要多样化
为了满足孩子的运动需求和探究欲望,幼儿园的户外地质环境应该富有变化,充分利用幼儿园场地,创设沙地、水泥地、石地、水池、草地、器械活動场地等不同活动区域供幼儿运动和游戏,满足孩子的需求和探究愿望。
(2)设备器械功能要多样化
幼儿园围绕《指南》,对有助于幼儿动作、力量、耐力发展的运动项目进行器械投放,创设跑、跳、爬、掷、推、翻、滚、跨、钻、平衡、玩球、跳绳等多样化的运动场地,并投放不同的大小型器械,让幼儿借助器械引发兴趣,使器械的运用对幼儿的发展发挥最大程度的推动作用。
3.探索幼儿园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引导教师开展有效的户外运动。
幼儿园体育运动要成为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尝试将幼儿园一日游戏、课间操、课外活动、运动健康课有机结合起来,围绕运动方案和发展目标,组织教师潜心教研,在充分了解幼儿身心发展需求、幼儿园环境以及器械投放、确保幼儿安全的情况下,尝试探索多种方式,组织幼儿参与户外体育运动,释放孩子的天性,发展孩子的体能、培养孩子从小喜爱运动,并能够坚持运动的良好品质。
(1)改编晨间锻炼模式,提高幼儿兴趣,加大幼儿运动量。改变以往一成不变的操节活动模式,丰富晨间锻炼内容,将晨间锻炼融合为操节活动、器械活动、体能锻炼、互动游戏、队形变化和整理活动,从形式和音乐上进行不断变化,引发幼儿的兴趣;从内容上根据孩子的发展状况进行定期调整,在原有的发展水平上逐渐加大难度,增加挑战,加大运动量,达到更好的运动锻炼效果。
(2)开展户外大循环运动,丰富运动项目,提升运动质量。
将单一的户外运动活动变为形式多变的大循环运动,使以往一个班固定一个场地使用一种器械玩30分钟,调整为每个班5分钟更换一次场地,在不同的场地体验不同的器械和不同的玩法,让孩子始终对运动保持新鲜感和浓厚的兴趣,并能够投入的参与多项运动和锻炼,达到良好的运动效果。
(3)提倡一物多玩,将游戏与运动相结合,满足孩子自主游戏和探究愿望。
改变以往教师对孩子的高控现象,教师控制孩子的玩法、玩伴和器械,大大限制了孩子参与的自主性和对新玩法的探究。因此,要想让孩子能够真正快乐、自主的参与运动,就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把自主权交还给孩子,教师做他们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让孩子自主选择器械和玩伴,鼓励孩子探究不同的玩法,提倡老器械变出新玩法,甚至可引导孩子将各种器械进行自由组合和搭配,增加趣味与挑战,发挥教育价值,让孩子在探究中、游戏中、挑战中参与运动,获得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
(4)建立良好的运动常规、保障幼儿安全,提升自我防护意识。
要提高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质量,必须建立良好的户外体育常规。建立器材使用常规,让幼儿知道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明白使用后要放回原处。建立运动秩序常规,知道运动时不推不挤,人太多时避开或等待。建立自我防护常规,运动前检查鞋子和服饰以防意外、运动前一定要做热身,让全身肌肉和韧带得到足够的拉伸,减少受伤的可能;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坐下,一定要做一些放松和整体,运动后要及时喝水。建立户外运动安全常规,运动时不要离开教师的视线范围,懂得安全要点,明白什么是危险的,并知道防范措施,不做危险的事,遇到危险或困难及时求助。建立幼儿园户外运动制度,教师对场地、器械的检查,运动前的安全教育、人数清点、衣物检查;运动过程中对幼儿的观察以及运动量的把控和运动后的整理、护理工作。
总之,倡导幼儿阶段多亲近自然、感受阳关下户外运动的快乐,不仅能增强幼儿体质,锻炼幼儿各方面的能力,而且从小养成孩子喜爱户外体育活动并能积极参与锻炼的好习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使孩子终身受益。
关键词: 幼儿园 户外体育 问题 对策
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作为一项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极具影响的活动之一,受到了许多幼儿教育家的重视。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将幼儿的身体动作发展纳入了健康的范畴,确立了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目标,强调了幼儿强健的体质与体育活动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指标。然而,当前许多幼儿园在户外体育运动中存在诸多问题应引起重视。
一、幼儿体育运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幼儿时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不论从幼儿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还是从幼儿一日活动内容的时间安排,都将体育运动放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位置。《指南》中更加详细的对幼儿户外运动的时间以及3—6岁幼儿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给出了具体的目标和指导建议。但是现实教学中,由于幼儿运动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开展不够重视、方式不够科学,从幼儿的身体素质状况和运动水平方面,暴露出了诸多问题:
1.幼儿的户外运动量不足,达不到身体锻炼的要求,导致幼儿体质较差,抵抗能力较弱。许多幼儿园由于户外条件所限,孩子长期在教室内开展教学,体育运动时间严重不足。尤其进入冬季,每年11月—12月流感高发,小中班的孩子,基本有一半以上都会因感冒长期请假,充分说明大部分孩子适应户外环境的能力较弱,缺乏锻炼,身体素质较差。
2.在日常运动中常常以安全为由,过分限制幼儿运动的自由,导致幼儿不能自主运动,缺乏冒险精神和自我防护措施。譬如,在日常的活动中孩子经常性的会因为一些跳跃、翻滚而引起一些手腕拧伤,甚至骨折等事故,主要是因为孩子缺乏一些运动的经验和正确的方法,在运动时往往由于动作不规范或用力不当,不懂得保护自己,而导致受伤。
3.幼儿运动动作发展缓慢。从小缺乏跑、跳、爬、掷、推、翻、滚等基本动作技巧的训练,幼儿整体的动作发展水平较低,并且长期缺乏持续性训练,阻碍了孩子运动能力的发展。
4.园内体育运动的形式单一,内容较少。其原因是教师对体育活动组织缺乏目标和计划,带有太多的随意性,对幼儿运动状况缺乏科学指导,甚至许多体育活动处于放养式的玩耍,使幼儿无法获得良好的锻炼。
除了以上显性问题,还有诸多隐性问题,如办园不规范的问题、幼儿园管理不到位问题等等,都应引起广大幼儿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二、思考与对策
1.规范办园,制定适合本园幼儿身心发展的体育运动方案。
规范办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幼儿体育运动价值观,确立“运动与健康、幼儿与发展”的理念,围绕《指南》的目标和要求,立足园本,制定适合本园幼儿身心发展的体育运动方案,明确每个年龄段孩子的运动目标、运动方法和运动量;明确要求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整合幼儿园一日活动,确保幼儿有充足的时间参与户外体育运动;建立《幼儿运动评价体系》,对幼儿的运动状况、运动量、动作发展进行定期观察和记录,避免幼儿体育活动盲目的进行,并尝试对幼儿的体育活动展开研究,针对问题进行有效地指导,将幼儿体育活动纳入管理,重视幼儿体育活动,确保幼儿体育活动能够持续健康地开展。
2.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物质空间,精心开发幼儿园的户外环境及条件。
体育活动环境的创设应源于幼儿发展的需要,根据幼儿园场地、人力、物力、财力的情况,结合体育活动的目标,对园舍的地质地貌、区域、器械进行总体布局和全面规划,创设多样化的户外环境,为孩子实施全面而又健康的体育锻炼提供有力的环境保证。
(1)户外运动环境要多样化
为了满足孩子的运动需求和探究欲望,幼儿园的户外地质环境应该富有变化,充分利用幼儿园场地,创设沙地、水泥地、石地、水池、草地、器械活動场地等不同活动区域供幼儿运动和游戏,满足孩子的需求和探究愿望。
(2)设备器械功能要多样化
幼儿园围绕《指南》,对有助于幼儿动作、力量、耐力发展的运动项目进行器械投放,创设跑、跳、爬、掷、推、翻、滚、跨、钻、平衡、玩球、跳绳等多样化的运动场地,并投放不同的大小型器械,让幼儿借助器械引发兴趣,使器械的运用对幼儿的发展发挥最大程度的推动作用。
3.探索幼儿园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引导教师开展有效的户外运动。
幼儿园体育运动要成为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尝试将幼儿园一日游戏、课间操、课外活动、运动健康课有机结合起来,围绕运动方案和发展目标,组织教师潜心教研,在充分了解幼儿身心发展需求、幼儿园环境以及器械投放、确保幼儿安全的情况下,尝试探索多种方式,组织幼儿参与户外体育运动,释放孩子的天性,发展孩子的体能、培养孩子从小喜爱运动,并能够坚持运动的良好品质。
(1)改编晨间锻炼模式,提高幼儿兴趣,加大幼儿运动量。改变以往一成不变的操节活动模式,丰富晨间锻炼内容,将晨间锻炼融合为操节活动、器械活动、体能锻炼、互动游戏、队形变化和整理活动,从形式和音乐上进行不断变化,引发幼儿的兴趣;从内容上根据孩子的发展状况进行定期调整,在原有的发展水平上逐渐加大难度,增加挑战,加大运动量,达到更好的运动锻炼效果。
(2)开展户外大循环运动,丰富运动项目,提升运动质量。
将单一的户外运动活动变为形式多变的大循环运动,使以往一个班固定一个场地使用一种器械玩30分钟,调整为每个班5分钟更换一次场地,在不同的场地体验不同的器械和不同的玩法,让孩子始终对运动保持新鲜感和浓厚的兴趣,并能够投入的参与多项运动和锻炼,达到良好的运动效果。
(3)提倡一物多玩,将游戏与运动相结合,满足孩子自主游戏和探究愿望。
改变以往教师对孩子的高控现象,教师控制孩子的玩法、玩伴和器械,大大限制了孩子参与的自主性和对新玩法的探究。因此,要想让孩子能够真正快乐、自主的参与运动,就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把自主权交还给孩子,教师做他们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让孩子自主选择器械和玩伴,鼓励孩子探究不同的玩法,提倡老器械变出新玩法,甚至可引导孩子将各种器械进行自由组合和搭配,增加趣味与挑战,发挥教育价值,让孩子在探究中、游戏中、挑战中参与运动,获得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
(4)建立良好的运动常规、保障幼儿安全,提升自我防护意识。
要提高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质量,必须建立良好的户外体育常规。建立器材使用常规,让幼儿知道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明白使用后要放回原处。建立运动秩序常规,知道运动时不推不挤,人太多时避开或等待。建立自我防护常规,运动前检查鞋子和服饰以防意外、运动前一定要做热身,让全身肌肉和韧带得到足够的拉伸,减少受伤的可能;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坐下,一定要做一些放松和整体,运动后要及时喝水。建立户外运动安全常规,运动时不要离开教师的视线范围,懂得安全要点,明白什么是危险的,并知道防范措施,不做危险的事,遇到危险或困难及时求助。建立幼儿园户外运动制度,教师对场地、器械的检查,运动前的安全教育、人数清点、衣物检查;运动过程中对幼儿的观察以及运动量的把控和运动后的整理、护理工作。
总之,倡导幼儿阶段多亲近自然、感受阳关下户外运动的快乐,不仅能增强幼儿体质,锻炼幼儿各方面的能力,而且从小养成孩子喜爱户外体育活动并能积极参与锻炼的好习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使孩子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