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系统研究战后中日安全关系的力作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s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3月,《認知、政策与互动:战后中日安全关系研究》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全书44.5万字。该书作者孟晓旭是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副教授、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华日本学会理事,2013年入选北京市“英才计划”,主要研究领域为日本问题与中日关系、东北亚安全等。该书首次对战后中日安全关系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并依主要内容、表现特征和发展线索将战后中日安全关系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战后至《旧金山和约》签成(1945年至1951年),这一时期是战后中日安全关系的起点时期,关键词为“安全设计”与“选择偏离”。中国认为要维护持久和平必须将日本改造成民主和平国家,但随着冷战的形成和东亚格局的变化,战后日本选择依附美国的外交安保路线并对新中国充满警惕,偏离了中国的“安全设计”,甚至新出台分裂中国的“一中一台”政策。
  第二阶段为《旧金山和约》签后至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这是战后独立的日本与政权巩固的新中国冷战及没有邦交的时期,关键词为“有限接触”与“坚决反对”。经济上占有优势的日本在政经分离的政策下试图接触并改变中国,其具体实施又因各内阁而有所不同;中国在和平共处的对日安全政策下警惕并批判日本军国主义动向,坚决反对日本“两个中国”政策及其变种。
  第三阶段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至冷战结束前(1972年至1991年),这一时期中日安全关系因两国关系的整体改善而平缓,摩擦和争端的议题也未激化甚至被共识地战略性回避,关键词为“友好稳定”与“综合安全”。两国逐渐加强在地区安全形势上的对话和防卫领域内的交流。中国对政治大国化下日本的“有限”变化警惕而不紧张,日本更多把中国看成应该帮助和塑造的“安全伙伴”。综合安全保障战略下的对华援助是日本这一时期对华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
  第四阶段为冷战结束后至2010年钓鱼岛撞船事件之前(1992年至2009年),这一时期的关键词为“防范警惕”与“对话合作”。冷战结束后中日安全关系发生深刻变化。日本渲染“中国威胁论”,对华安全政策“防范”和“接触”的两面性更趋分明。中国在对日本安全战略调整及在历史认识等方面的危险动向进行揭露的同时主张对话。两国政治关系在螺旋提升的同时安全关系也在日益深化。
  第五阶段为钓鱼岛撞船事件后至今(2010年至今),在中国崛起、日本国家正常化战略深化、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等变量的影响下,中日安全关系形成新的格局。安倍政权带领日本大力摆脱“战后体制”,在安保领域迈出战后以来从未有过的步伐,对抗性、军事性、危险性突出。这一时期的关键词为“深刻变动”与“未来出路”。中日在领土争端中持续的对抗与缓慢的对话进程显示出“后2010 时代”中日安全关系的复杂性和紧张性。
  该书在五阶段的分期中,以中日两国的安全认知、安全政策与安全互动为主线,通过相对长时段的研究构画出战后中日安全关系的主要脉络,分析影响因素,揭示影响结果。在这样相对宏观的叙事下,中日安全关系中的很多议题也有了新的视角。如该书认为当前中日安全关系恶化是长期以来日本对华负面安全认知与安全政策下的必然结果,根源并不是领土争端。该书指出,领土争端是日本试图利用美国并进而包围中国的一个主动选择的“契机”,此中两国的安全互动显示了“后2010时代”包括安全关系在内的中日关系的新趋向。
  该书溯自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具有很强的研究关怀。作者在对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剖析中论述了日本“安全大战略”,并从整体上归纳出影响良好中日安全关系实现的“五大因素”,提出中日安全关系走出困境的“七大出路”。而对于当前中日安全关系的发展态势与中国的具体对策,作者在其新作《试析中日安全关系发展态势及中国的应对》(《现代国际关系》,2017年第3期)中又加以详细论述,与该书互为补充。
  中日安全关系复杂、敏感,既是中日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制约中日关系整体改善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该书的出版是对中日安全关系研究的进一步推动,特别是在五阶段分期下对战后中日安全关系进行整体研究具有创新意义,该书是中日关系研究领域内的又一部力作。
其他文献
2015年的中国周边外交,既是“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等地缘经济外交的成功之年,也是中国和美国及日本的地缘战略较量之年。展望2016年,中国的周边外交要在总体外交框架下,有效应对各类挑战,在经略和塑造方面实现新的战略突破。  “战略突破”的对策建议  周边环境走势 2016年周边环境的安全挑战将会更加严竣。美国大选将会使其对华政策趋强示强,特别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炫耀武力。日本拓展军事空间和修改和平
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中国三国政府1月17日表示,对失踪的MH370客机的深海搜寻工作已暂停。三国在联合声明中称,搜索行动迄今为止尚未发现能够确定飞机具体位置的新消息,因此暂停水下搜索工作。  去年7月22日,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中国三方部长会议发布联合公报说,如果在划定的12万平方公里优先搜索区域内未找到MH370航班客机残骸并缺乏新的可靠证据,搜寻行动将中止。直到找到其他有价值的线索,才会继续展
【秘鲁】《假面》 2016年10月27日  秘鲁库琴斯基总统上任即将满100天,任期的最初三个月看似顺风顺水,但近期爆出的腐败丑闻让库琴斯基的执政前景蒙上阴影。10月7日,多家媒体爆出总统私人医生卡洛斯·莫莱诺私自将病人转送友人开设的私人诊所并借此牟利,此后又有消息称多名总统私人助理涉嫌明码标价售卖执政党的国会议员席位。库琴斯基立即采取了应对措施,罢免并调查相关人员。最大的威胁可能来自国会反对派方
2017年11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内阁会议上宣布将朝鲜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实际上这已是美国政府第二次将朝鲜列入这个名单。11月29日,朝鲜宣布成功发射“火星-15”型洲际弹道导弹。舆论自然将这两个事件,以及美韩于12月初举行的联合军演联系了起来。1987年首次列入名单  朝鲜曾在1987年首次被美国列入支恐国家名单,直接原因是当时韩国大韩航空公司空难事件。1987年11月29日,大韩航
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次区域合作以地域上相对集中、参与国范围较小、合作目标相对单一,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合作方式而存在的。近年来受英国脱欧、欧洲经济不景气等因素影响,欧洲一体化发展前景蒙上阴影,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增多,欧盟层面或者欧洲层面上的合作多以会议、磋商为主,各领域开展的务实合作难有实质性的进展。在这种背景下,次区域合作成为推动欧洲稳定的重要力量,逐渐纳入人们视野,引发关注。  欧洲次区域合作的范畴
4月17日,欧佩克与非欧佩克成员们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就冻结石油产量进行磋商,结果未达成任何协议,相约6月再商议。会议结果公布后,国际油价暴跌,并引发汇市、股市的连锁反应。  据透露,在此次多哈会议上,与会产油国在“冻产是否应扩展到包括伊朗在内的其他产油国”的讨论上进展艰难。沙特坚持将伊朗纳入冻产国家之列,是会议未能达成协议的主要原因。此外,欧佩克国家与非欧佩克国家就原油市场份额分配也难以达成一致。伊
6月13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在北京会见巴拿马副总统兼外交部长德圣马洛。  杨洁篪表示,中国和巴拿马建立外交关系,掀开了两国关系新的历史篇章。相信在一个中国的政治基础上,中巴双方将携手努力,推动双边务实合作和人文交流,并加强在多边领域的沟通合作,为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带来巨大好处。  德圣马洛表示,巴中建交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巴方对两国关系发展充满期待。巴方将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恪守有关承诺
【英】《观察家》2017年2月4日  由于文化、历史和语言的原因,英国比任何其他国家都更密切地关注美国政治。现在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不得不与美英同盟建立以来最难对付的美国总统打交道。然而特朗普也为英国提供了机会,尽管特朗普倾向于贸易保护主义,但他对美英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十分热衷。脱离欧盟毫无疑问使得维护与美国的关系对英国而言更加重要,而且当前的欧洲仍然需要北约框架内美国的安全保证。  那么如何与特朗普
法国新任总统马克龙5月29日在巴黎凡尔赛宫会见应邀访法的俄罗斯总统普京。马克龙表示,与普京的谈话“极其坦诚”。  会晤时,马克龙强调化学武器使用是法国对叙立场的“红线”,叙政府如果触碰这一“红线”,法方会“立即回应”。至于乌克兰,法国不会向俄罗斯作出“一丁点儿讓步”,法国、俄罗斯和德国领导人应尽快展开磋商,以全面评估局势。普京则表示,欧盟因乌克兰问题对俄罗斯施加制裁,不仅严重伤害了双边贸易关系,对
3月中旬,德国总理默克尔访美,成为继特雷莎·梅之后第二位访美的欧洲国家领导人。但与英国首相不同,特朗普与默克尔之间明显缺乏默契与好感,特朗普甚至在默克尔建议两人握手合照时没有作出任何回应。特朗普对于跨大西洋共同价值观与西方自由秩序的挑战引起了德国的严重担忧。早在2005年,默克尔以亲美派的形象上台,扭转了前总理施罗德时期由于伊拉克战争而跌入冰点的德美关系。出任德国总理后,默克尔共与三任美国总统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