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文字是社会实践的工具,又是思想情感的载体。语文学科既涉及社会伦理秩序、道德规范和人们的立场、观点、实践经验、方法等,又体现了人生的价值。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无不是体现这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是益智、陶情的精神食粮,所以,可以说,语文是工具化,也是观念文化。只有准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才能认识人文环境,把握社会历史,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可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为此,语文教师要意识到,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在认识的过程中自主地实现知识的转化和迁移。一言以蔽之,语文教学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但是,我们农村的语文教学状况如何呢?现以我就任的学校为例,进行调查研究并将情况分析如下。
一、语文教学工作的情况
本校设17个教学班,语文学科专任教师17人,以组为单位,展开各种有益的语文教学活动,如,集中听课、撰写教学论文、开展知识竞赛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授课能力和理论水平。我校语文教师的工作情况如下:
1 一周授课时间为7—8节,外加下班辅导1至2节,全学期的工作量是160节至200节(一个学期以20周计算)。
2 教材改革后,语文课本一册书由原来的8个单元(每个单元4篇范文)改为6个单元(每个单元5篇范文),其中讲读课文17篇,每课一般用2到3课时;自读课文13篇,每课一般1课时。全学期一个班的语文授课要47到64节。
实际情况是大部分的教师授课不只47节到64节,因为除授课范文课外,还有作文课、练习课、语文实践活动课、语法课等。
二、教学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1 传统的授课观念根深蒂固。长期以来,“填鸭式”教学成为大多数教师的授课方式,一节课45分钟,几乎全由教师包办,学生成了一台只顾听、记、写、背的机器。久而久之,学生就产生了对教师的依赖心理:老师会讲的,老师讲得对,我只要听老师的就行。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会发挥出来吗?
有一次,我给学生上课,涉及下面的一则材料:“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的工矿企业……”材料中“裁撤冗官”中的“冗”字我估计对学生来说是生字,所以在念到这个字时特别加重了语气,本想看看他们听课的效果如何,然后让学生齐读此材料。当念到“裁撤冗官”中的“冗”字时,全班戛然而止,正在听学生读书的我心里“咯噔”了一下,知道他们在等着我要答案,刚才在念这个字时我分明加重了语气的呀。怎么全班都没有一个听得进去的呢?这时我有意说出一个“笨”字的音,于是全班继续往下念“裁撤笨官”。我不动声色,让学生又再念一回“裁撤冗官”这个词,“冗”字还是被念成“笨”字的音……
2 有的教师安于现状,不求进取。本校17个教学班,17个语文教师,按理来说,相对较为轻松的工作量,教师应该能腾出更多的时间来探索课堂教学的改革。而实际情况如何呢?至少80%的教师抱有这样的想法:能按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就可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了。笔者做过调查,17个语文教师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授课的只有10%,大部分处于零点状态;能解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少之又少。
3 应试教育始终左右着教师。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目前还是我国评价制度的一个特点,这一因素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所以,绝大多数教师紧紧围绕着考试转,要考的内容及可能要考的内容都得讲,绝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于是,学生也总有做不完的练习、作业和测试。
4 忽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正如前面所说,教师始终放不下他的教鞭,学生全部的时间都得花在课本的学习上。这样被动的学习,学生的主动性怎么会发挥出来呢?
三、改进意见
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就要在认识的过程中实现三个转化。
1 把课本的知识转化为个体的知识
学生学习语文,首先接触到的是文章作者的语言文字,这种语言固然是作者思想的表白,但是学生往往不能立即理解,要通过语言——思想——语言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这样,不但逐渐领悟了作者的思想,提高自己的认识,而且逐渐积累作者此时此地用以表达思想并烙上自己的特色的语言,加以融会贯通,逐渐养成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以确切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回归文本的同时,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领悟而有所顿悟是十分重要的。
2 把学习的方式方法转化为学生的认识能力
新课一开始,就应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自学,边指导边实践。我们要以教材为例子,进行指导,包括如何审题,如何读课文,如何划分文章段落、层次,归纳段意、中心思想、写作特色等,学生心中有了底,在学习中,就掌握了主动权。以后,他们每接触到一篇文章,就会尝试地去分析。
3 把文本中的思想道德观念转化分个人的观念和行为
文章不是无情物,教材所选的作品充满人性亲情,包含着人性内涵,闪烁着人类的智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联系现实生活,使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学生的感情的产生共鸣,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的目的正是为了这三个转化,促进学生的素质、能力、智力全面发展,达到“教,就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一、语文教学工作的情况
本校设17个教学班,语文学科专任教师17人,以组为单位,展开各种有益的语文教学活动,如,集中听课、撰写教学论文、开展知识竞赛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授课能力和理论水平。我校语文教师的工作情况如下:
1 一周授课时间为7—8节,外加下班辅导1至2节,全学期的工作量是160节至200节(一个学期以20周计算)。
2 教材改革后,语文课本一册书由原来的8个单元(每个单元4篇范文)改为6个单元(每个单元5篇范文),其中讲读课文17篇,每课一般用2到3课时;自读课文13篇,每课一般1课时。全学期一个班的语文授课要47到64节。
实际情况是大部分的教师授课不只47节到64节,因为除授课范文课外,还有作文课、练习课、语文实践活动课、语法课等。
二、教学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1 传统的授课观念根深蒂固。长期以来,“填鸭式”教学成为大多数教师的授课方式,一节课45分钟,几乎全由教师包办,学生成了一台只顾听、记、写、背的机器。久而久之,学生就产生了对教师的依赖心理:老师会讲的,老师讲得对,我只要听老师的就行。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会发挥出来吗?
有一次,我给学生上课,涉及下面的一则材料:“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的工矿企业……”材料中“裁撤冗官”中的“冗”字我估计对学生来说是生字,所以在念到这个字时特别加重了语气,本想看看他们听课的效果如何,然后让学生齐读此材料。当念到“裁撤冗官”中的“冗”字时,全班戛然而止,正在听学生读书的我心里“咯噔”了一下,知道他们在等着我要答案,刚才在念这个字时我分明加重了语气的呀。怎么全班都没有一个听得进去的呢?这时我有意说出一个“笨”字的音,于是全班继续往下念“裁撤笨官”。我不动声色,让学生又再念一回“裁撤冗官”这个词,“冗”字还是被念成“笨”字的音……
2 有的教师安于现状,不求进取。本校17个教学班,17个语文教师,按理来说,相对较为轻松的工作量,教师应该能腾出更多的时间来探索课堂教学的改革。而实际情况如何呢?至少80%的教师抱有这样的想法:能按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就可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了。笔者做过调查,17个语文教师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授课的只有10%,大部分处于零点状态;能解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少之又少。
3 应试教育始终左右着教师。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目前还是我国评价制度的一个特点,这一因素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所以,绝大多数教师紧紧围绕着考试转,要考的内容及可能要考的内容都得讲,绝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于是,学生也总有做不完的练习、作业和测试。
4 忽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正如前面所说,教师始终放不下他的教鞭,学生全部的时间都得花在课本的学习上。这样被动的学习,学生的主动性怎么会发挥出来呢?
三、改进意见
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就要在认识的过程中实现三个转化。
1 把课本的知识转化为个体的知识
学生学习语文,首先接触到的是文章作者的语言文字,这种语言固然是作者思想的表白,但是学生往往不能立即理解,要通过语言——思想——语言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这样,不但逐渐领悟了作者的思想,提高自己的认识,而且逐渐积累作者此时此地用以表达思想并烙上自己的特色的语言,加以融会贯通,逐渐养成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以确切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回归文本的同时,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领悟而有所顿悟是十分重要的。
2 把学习的方式方法转化为学生的认识能力
新课一开始,就应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自学,边指导边实践。我们要以教材为例子,进行指导,包括如何审题,如何读课文,如何划分文章段落、层次,归纳段意、中心思想、写作特色等,学生心中有了底,在学习中,就掌握了主动权。以后,他们每接触到一篇文章,就会尝试地去分析。
3 把文本中的思想道德观念转化分个人的观念和行为
文章不是无情物,教材所选的作品充满人性亲情,包含着人性内涵,闪烁着人类的智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联系现实生活,使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学生的感情的产生共鸣,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的目的正是为了这三个转化,促进学生的素质、能力、智力全面发展,达到“教,就是为了不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