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严峻不容小觑。心理韧性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个体面临困境时成功的应对且具有良好适应的能力,对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对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危机因子和保护因子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如何提升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提出建议。
关键词: 心理韧性;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 B844.1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0-0140-02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农村二元体系长期存在,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应运而生。很多人把他们称为“制度下的孤儿”,虽有父母,但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忍受着骨肉分离的现实。在2016年两会上,中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发言说到:我国约有2.4亿的农民工,留守儿童约有6000万,而占义务教育阶段的约2400万,超过全国儿童总人数的五分之一1。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且不如忽视的群体。留守儿童因心理所引发的问题屡屡占据各大媒体头条,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相关报导更指出留守儿童的犯罪率居高不下,自残、自杀等极端事件层出不穷。种种社会事件与调查均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形势严峻。留守儿童问题关系着社会发展和国家和谐与稳定,亟待得以解决。
1 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定义
心理韧性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学界对心理韧性(resilience)的定义迄今莫衷一是。从文献的梳理大致分为本文对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所做的操作性定义为:是指留守儿童面临困境时成功的应对且具有良好适应的能力2。农村二元化体系将在很长的时间存在,虽然国家政府高度意识到相关问题存在,但客观体制的变革需要漫长的时间。因此,调动留守儿童在面临困境时应对挫折的能力-心理韧性,具有重要意义。当留守儿童面临压力或挫折情境时,心理韧性成为了个体应对困境面临压力的缓冲器。
有学者指出,心理韧性具有两个基本因子:危机因子和保护因子。危机因子其导致个体出现适应不良,Eg:自卑、亲子关系的缺失。而与危险因子相对,促进个体适应良好,发展的因子为保护因子,保护因子是心理韧性的本质和内涵。
2 心理韧性对留守儿童的意义
2.1 心理韧性的保护因子对留守儿童的成长起着促进作用。老子曾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留守”间接造就在成长中父母的缺位,对留守儿童不仅仅是压力、苦难,也是一种考验和挑战。留守给孩子成长中更多独自去认识、探索社会的时间。周永红研究发现:心理韧性对个体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并通过主观幸福感起着间接的预测作用。相关研究认为:心理韧性的保护因子主要是指Eg:自尊、优秀的人格品质、良好的归因、积极的情绪等个体内部保护因子,与个体外部保护因子Eg:和谐的家庭氛围、较好家庭教养方式、经济状况、与他人的人际关及社会支持等。虽然留守儿童在成长中父母的缺位,但其留守儿童本身若能积极、向上的去面对留守,面对父母陪伴的缺失,去理解父母的苦衷(父母背景离乡在外打工是因为想要给我更好的生活,他们这样做是因为爱我),从而调整自己,在留守中遇到困境时才能很好应对,从而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得到健康发展。
2.2 心理韧性的危机因子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具反向的促进作用。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陪伴的缺失、亲子的分离,亲子沟通不足、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心理及行为问题的主要因素。然而“天行健,均在已自强不息”,虽然父母陪伴的缺失,但大部分留守儿童并未被留守中的逆境击败,相反,他们在留守中学会坚强,学会懂事,学会感恩,在生活上却更为独立,生活自理能力较强,在较早的年紀独挡经历了更多的风风雨雨。在困境中,进行合理引导、磨炼,留守的不利因素会转化为有利因素,促进其成长。
2.3 心理韧性的二因子相互作用。心理韧性的保护因子和危机因子的划分是其对个体心理发展作用而言。然而,凡是均有度,超过一定的限度则会导致反作用。如:父母对孩子过度的关爱则可能成为溺爱,使孩子变得自私、骄纵、自我为中心;而一定的困境、挫折,则使得个体变得更加独立与坚强。因此,我们需合理、适度地运用心理韧性的保护因子,发挥其对心理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客观看待心理韧性的危机因子,使其成为促进心理成长的动力。
3 提升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具体建议
3.1 客观、全面的看待“留守”,塑造积极的留守观,提升其心理韧性。当前留守儿童问题受到了各界的关注,“留守”几乎成为了“负性”的代名词,在其身上往往贴上诸如“孤僻、自卑、消极、成绩不好”等标签。大众媒体与舆论把留守儿童标签化和标记化,以偏概全。因注意积极正面视角去看待留守,塑造客观正面的留守观。研究方面,应多从积极的视角进行研究。在对留守儿童给予关心和帮助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和度的把握。
3.2 引导留守儿童理性的看待留守,看待父母的离开,提升其心理韧性。ABC理论认为:个体对具体事件的情绪和情感并不是有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来自于个体对待事件的认知和评价。而留守儿童只有在对留守和父母的缺位有利客观、理性的认识,才会从情感上真正的理解、接受和面对,由此才能提高心理韧性的保护因子。
3.3 引导留守儿童酝酿对“留守”正面的期待。
期待价值论认为:预期事件的结果会影响個体的行为。在父母陪伴缺失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在遇到困境时亦或是感到沮丧时,他们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对未来的期待。留守儿童对“留守”的筑梦,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其对留守的焦虑与不安,获得坦然面对留守的勇气。
3.4 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支持体系,提高其心理韧性。
相关研究发现:个体获得社会支持越完善,个体心理健康程度越高,负性情绪较少。因此,建构以社会-学校-家庭为一体的立体网络,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全方位的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动态,遇到问题及时沟通与疏导。社会营造和谐的氛围,让留守儿童成长于充满关爱的环境之中。
参考文献
[1] 张高华.留守儿童心理研究文献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119-129
[2] 元帅,杜爱玲.国内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Meta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
[3] 郭春涵.留守之利:心理弹性视角[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37
作者简介:邓宇(1988-),女,云南昭通人,任职于昭通学院学生工作处,助教,云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健康与咨询。
关键词: 心理韧性;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 B844.1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0-0140-02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农村二元体系长期存在,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应运而生。很多人把他们称为“制度下的孤儿”,虽有父母,但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忍受着骨肉分离的现实。在2016年两会上,中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发言说到:我国约有2.4亿的农民工,留守儿童约有6000万,而占义务教育阶段的约2400万,超过全国儿童总人数的五分之一1。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且不如忽视的群体。留守儿童因心理所引发的问题屡屡占据各大媒体头条,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相关报导更指出留守儿童的犯罪率居高不下,自残、自杀等极端事件层出不穷。种种社会事件与调查均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形势严峻。留守儿童问题关系着社会发展和国家和谐与稳定,亟待得以解决。
1 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定义
心理韧性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学界对心理韧性(resilience)的定义迄今莫衷一是。从文献的梳理大致分为本文对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所做的操作性定义为:是指留守儿童面临困境时成功的应对且具有良好适应的能力2。农村二元化体系将在很长的时间存在,虽然国家政府高度意识到相关问题存在,但客观体制的变革需要漫长的时间。因此,调动留守儿童在面临困境时应对挫折的能力-心理韧性,具有重要意义。当留守儿童面临压力或挫折情境时,心理韧性成为了个体应对困境面临压力的缓冲器。
有学者指出,心理韧性具有两个基本因子:危机因子和保护因子。危机因子其导致个体出现适应不良,Eg:自卑、亲子关系的缺失。而与危险因子相对,促进个体适应良好,发展的因子为保护因子,保护因子是心理韧性的本质和内涵。
2 心理韧性对留守儿童的意义
2.1 心理韧性的保护因子对留守儿童的成长起着促进作用。老子曾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留守”间接造就在成长中父母的缺位,对留守儿童不仅仅是压力、苦难,也是一种考验和挑战。留守给孩子成长中更多独自去认识、探索社会的时间。周永红研究发现:心理韧性对个体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并通过主观幸福感起着间接的预测作用。相关研究认为:心理韧性的保护因子主要是指Eg:自尊、优秀的人格品质、良好的归因、积极的情绪等个体内部保护因子,与个体外部保护因子Eg:和谐的家庭氛围、较好家庭教养方式、经济状况、与他人的人际关及社会支持等。虽然留守儿童在成长中父母的缺位,但其留守儿童本身若能积极、向上的去面对留守,面对父母陪伴的缺失,去理解父母的苦衷(父母背景离乡在外打工是因为想要给我更好的生活,他们这样做是因为爱我),从而调整自己,在留守中遇到困境时才能很好应对,从而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得到健康发展。
2.2 心理韧性的危机因子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具反向的促进作用。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陪伴的缺失、亲子的分离,亲子沟通不足、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心理及行为问题的主要因素。然而“天行健,均在已自强不息”,虽然父母陪伴的缺失,但大部分留守儿童并未被留守中的逆境击败,相反,他们在留守中学会坚强,学会懂事,学会感恩,在生活上却更为独立,生活自理能力较强,在较早的年紀独挡经历了更多的风风雨雨。在困境中,进行合理引导、磨炼,留守的不利因素会转化为有利因素,促进其成长。
2.3 心理韧性的二因子相互作用。心理韧性的保护因子和危机因子的划分是其对个体心理发展作用而言。然而,凡是均有度,超过一定的限度则会导致反作用。如:父母对孩子过度的关爱则可能成为溺爱,使孩子变得自私、骄纵、自我为中心;而一定的困境、挫折,则使得个体变得更加独立与坚强。因此,我们需合理、适度地运用心理韧性的保护因子,发挥其对心理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客观看待心理韧性的危机因子,使其成为促进心理成长的动力。
3 提升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具体建议
3.1 客观、全面的看待“留守”,塑造积极的留守观,提升其心理韧性。当前留守儿童问题受到了各界的关注,“留守”几乎成为了“负性”的代名词,在其身上往往贴上诸如“孤僻、自卑、消极、成绩不好”等标签。大众媒体与舆论把留守儿童标签化和标记化,以偏概全。因注意积极正面视角去看待留守,塑造客观正面的留守观。研究方面,应多从积极的视角进行研究。在对留守儿童给予关心和帮助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和度的把握。
3.2 引导留守儿童理性的看待留守,看待父母的离开,提升其心理韧性。ABC理论认为:个体对具体事件的情绪和情感并不是有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来自于个体对待事件的认知和评价。而留守儿童只有在对留守和父母的缺位有利客观、理性的认识,才会从情感上真正的理解、接受和面对,由此才能提高心理韧性的保护因子。
3.3 引导留守儿童酝酿对“留守”正面的期待。
期待价值论认为:预期事件的结果会影响個体的行为。在父母陪伴缺失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在遇到困境时亦或是感到沮丧时,他们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对未来的期待。留守儿童对“留守”的筑梦,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其对留守的焦虑与不安,获得坦然面对留守的勇气。
3.4 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支持体系,提高其心理韧性。
相关研究发现:个体获得社会支持越完善,个体心理健康程度越高,负性情绪较少。因此,建构以社会-学校-家庭为一体的立体网络,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全方位的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动态,遇到问题及时沟通与疏导。社会营造和谐的氛围,让留守儿童成长于充满关爱的环境之中。
参考文献
[1] 张高华.留守儿童心理研究文献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119-129
[2] 元帅,杜爱玲.国内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Meta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
[3] 郭春涵.留守之利:心理弹性视角[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37
作者简介:邓宇(1988-),女,云南昭通人,任职于昭通学院学生工作处,助教,云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健康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