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技术在肠胃外科急腹症探查及治疗中的运用效果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xing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对临床传统的开腹手术探查与腹腔镜急腹症探查、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情况进行对比和对照,评价有无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方面的差异之处。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肠胃外科急腹症患者群体中,抽取70例开展研究,按照其所使用探查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对照两组。人数一样情况下,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的剖腹探查,而观察组则使用腹腔镜手术,对两组分别开展临床干预之后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情况进行对比,评价临床治疗应用的效果情况。结果 经剖腹探查和治疗之后,最终均解决了疾病问题,而相比之下,观察组各项时间都明显要更短一些(P<0.05),取得了更加满意的临床干预效果,带来的影响作用更积極。结论 对临床肠胃外科患者来说,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技术要明显比传统的剖腹探查方法更好,在效果满意的同时,患者预后恢复更好,后续恢复所需时间明显缩短,影响更加积极。
  关键词:肠胃外科;急腹症;手术探查;治疗效果;腹腔镜手术
  【中图分类号】R4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084-01
  引言:
  肠胃外科急腹症疾病相对较多,比如说急性阑尾炎、肠梗阻、上消化道出血、穿孔等,这些疾病的临床主要症状高度相似,都是伴有腹部区域的疼痛,症状的普遍性为早期的疾病诊断、治疗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虽然有一系列超声学、影像学为主的辅助诊断方法,但仍然以手术探查为诊断主要方式和主要治疗方法[1]。这一过程中,伴随微创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的普遍临床应用之后,取得了更加满意的效果,患者预后恢复方面相对更好,其临床应用价值相对明显,但是对于技术、方法和经验方面的要求较高,同时也依赖于各种设备的支持才能顺利完成诊疗活动。虽然在技术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存在着技术的依赖,但是与传统的开腹探查手术相比,这一技术方法还是存在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凭借可以早期促进患者身体健康恢复,缩短术后恢复时间的优势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2]。基于此,本次研究对相关手术探查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情况进行对比、对照,分析有无明显的效果差异。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0例肠胃外科急腹症患者都是本院所收治相关群体中选取,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患者23-64岁,平均(41.5±7.9)岁,从出现腹痛为主的问题到入院2.5-9h,平均(479.24±122.35)min。患者主要症状是腹部疼痛,伴有牵拉、牵涉疼痛,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怀疑疾病主要包括阑尾炎、肠梗阻、消化道溃疡所致穿孔、肠扭转等,均需要进行手术探查和治疗。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有患者不存在手术禁忌症,对手术可以配合,彼此之间高度接近(P>0.05),可以进行对比和对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开腹探查手术治疗,患者选择平卧位进行气管插管,然后全身麻醉,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前期影像学及超声学检查结果判断病变位置,然后在其病变区域进行手术切口。首先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其次逐步分离,剖开腹腔,最后根据其腹腔病变情况加以针对性的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选择相同的麻醉方法同时,使用气腹针在脐上位置进行穿刺,建立二氧化碳气腹。气腹建立的过程中,持续维持二氧化碳压为12mmHg,并在脐部上缘位置坐观察孔,分别在剑突下、右侧肋缘下设操作孔[3]。通过腹腔镜探查具体情况,如有遇到渗血、积液等问题,则要吸出之后再进行处理,观察局部病变情况加以处理之后,冲洗腹腔退出腔镜和操作器械,最后关闭腹腔缝合切口。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治疗干预之后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情况进行对比,评价临床探查与治疗的效果。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较为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经过临床探查之后开展了后续的手术治疗解决了疾病问题,预后恢复情况较好。而在手术后的指标方面,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要明显更短(P<0.05),取得的干预效果更好。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详见表1。
  3.结论
  肠胃外科急腹症病因较多,疾病情况炯伟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相关干预的过程中,手术探查是诊断和治疗的关键性方法,其临床应用价值较为明确,但是既往开腹手术创伤较大,预后恢复时间长,因此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就更加广泛[4]。这一方法存在着自身独特性优势,可以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一步缩小手术创口,满足手术效果方面要求同时,患者术后恢复更加顺利。
  如上所述,对于肠胃外科急腹症患者来说,开展腹腔镜手术探查和治疗取得的效果要更好一些。
  参考文献:
  [1]林鑫星.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及思考[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018(007):P.51-51,54.
  [2]郭志伟.普外科常见急腹症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78例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20,v.29;No.304(05):42+67.
  [3]焦国平.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优势[J].健康之友,2019,000(007):76-77.
  [4]孙桂海,周峰.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外科急腹症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疗,2019,038(031):51-53.
  临汾市人民医院 山西临汾 04100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在早期乳腺癌影像诊断中的作用,为后期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共计60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用时间-信号曲线观察患者病灶情况,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对早期乳腺癌影像的诊断效果。结果:经过规范化的磁共振动态检查后,通过时间-信号曲线对比发现,确诊为Ⅰ型患者49例,Ⅱ型患者8例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079-01  患者女,44岁,4年前无意中发现颈部正中一包块,不伴疼痛,未予重视,近1年来颈部包块逐渐增大,遂来就诊。颈部软组织超声显示:颈前区见一不规则实性低回声团块,约28mm×27mm×33mm,边界欠清晰,内部实质回声不均匀,见多发的点状钙化强回声(图1a),彩色多普勒成像(Color Dopp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镜技术在T_(1b)和T_2期胆囊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以2018年1月-2020年12月T_(1b)和T_2期胆囊癌患者共计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差异分组,对照组开腹胆囊癌根治术治疗,实验组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治疗,对2组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_(1b)和T
期刊
摘要:目的关于中医健脾祛瘀法应用于胃癌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甲组与乙组,各54例。甲组实施常规治疗,乙组实施中医健脾祛瘀法治疗,对比两组胃癌患者的临床有效性。结果甲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82.11%,显著低于乙组的9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现代医学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凝胶在老年男性病人导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本院于2017年9月—2019年9月间,收治的需导尿男性患者160例,通过乱數表法均分入观察组和常规组中,一组80例。其中常规组行石蜡油润滑导尿,观察组行利多卡因凝胶导尿,比较2组导尿成功率、导尿阶段HR、血压变化、疼痛程度、血尿以及烦躁率。结果:观察组导尿成功率76例高于常规组62例,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途径使用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9年10月~2020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98 例突发性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静脉滴注组(32 例)、鼓室注射组(33 例)以及耳后骨膜下注射组(33 例)。静脉滴注组患者采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的给药方式,鼓室注射组患者采取经外耳道鼓室注射地塞米松的给药方式,耳后骨膜下注射组患者采用耳后骨膜下注射地塞
期刊
摘要:目的:介绍经皮内镜下胃手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应用,改善危重病人的营养,为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效的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 3例经ICU治疗的经皮内镜下胃静态瘘管。结果:21例发生吸入性肺炎,上消化道出血2例。术后并发症:伤口感染2例,伤口1例,食物反流1例。例。术后成功治疗原发性肺炎和消化道出血18例,Dis 11例,成功经口插管5例。平均泌尿时间56天,最少2天,最长2年。结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血清甲胎蛋白(AFP)、谷氨酰转肽酶(GGT)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在某院治疗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观察组,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谷氨酰转肽酶(GGT)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甲胎蛋白(AFP)、谷氨酰转肽酶(GGT)的检测水平与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适宜技术五根汤治疗风寒感冒的效果。方法:选取风寒感冒新发患者92例(发病1-2天)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给予五根汤治疗,对照组44例,给予氨咖麻敏类感冒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6例,好转18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治愈17例,好转15例,未愈12例,总有效率72.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五根汤治疗风寒感冒具有显效、经济、便捷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钛制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C臂X线机监视下采用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胫骨骨折患儿43例。术后所有患儿均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骨折愈合情况、伤口情况、肢体长度、膝踝关节活动范围以及步态等。结果所有患儿随访6~36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未出现钛制弹性髓内钉折断、骨骺损伤、下肢各关节功能异常等并发症;2例后期出现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