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来源 :清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basi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有效吸收掌握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也要基于这些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教师在构建课堂时要体现出课程的特点,多设计学习探究活动,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思维素养,并且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不仅如此,在开放有趣的教学氛围下,学生会对学习活动有更积极的参与兴趣与热情,思维的主动性会更强,问题解决的效率也会更高,并且可以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有效掌握知识,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创设趣味化的实践探究活动。为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开放的探究活动空间。小学科学课本中很多教学内容都有非常浓厚的生活化色彩,教师可以基于这些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同时,教师还可以从教学内容出发,设计一些具体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带着问题实践,并且通过有针对性的实践探究活动解答问题,让学生慢慢掌握相应的知识原理。教师还可以多带领学生在自然环境中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各种有趣的现象,并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发现、思考,推动理论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科学课程学习的趣味。
  比如,在教学《形形色色的动物》时,在寻访动物的教学环节,教师就可以开展室外教学,让学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近距离观察蚂蚁、蜗牛等小动物,加强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本内容。教师还可以结合这个教学主题创设一些趣味化的活动情境。比如,可以利用小故事或动作模仿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展示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一些习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知识延伸,让学生对课堂学习活动有更强烈的参与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
  创设引发学生思维的探究问题。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提问,充分发挥问题的教学导向作用,通过探究性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思考与解答中掌握背后的知识原理。教师在创设教学提问时要做合理考量,除了要让问题内容和教学主题有紧密关联,也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比如,在讲到不容易被学生理解的知识要点时,教师可以尝试层层深入地设计问题,通过阶梯式的教学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给学生的问题探析过程提供方向和铺垫。教师发现学生解答问题有较大障碍时,还可以适当地给予思维引导,避免学生产生认知误区,帮助学生更快地解答问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理解知识。
  比如,在教学《身边的材料》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出示眼镜与尺子等教具,随后向学生提问:“你知道它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吗?”带动学生思维自然过渡,让学生从身上找物品,并说出制成物品的材料。随着学生慢慢进入学习氛围,教师可以进一步活跃学生的思维,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可以随意找寻可见的物品,向学生提出“是否可以用之前的材料代替制作”等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材料的特征,让学生通过研究获得相应的答案。这种教学提问的模式很好地建立了师生间的交互渠道,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开放,并且逐渐建立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认知。教师在以问题为向导展开知识教学时要注意,提问应以开放性问题为主,多设计具备生活化色彩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不仅易于学生理解,也能让学生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创设探究性的实验活动内容。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科学课程的特点,多给学生设计各种实验探究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添课堂学习的趣味性,也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活动参与兴趣与热情。同时,学生也能在过程中锻炼思考分析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能逐漸形成与强化动手能力。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印象,促进教学难点的化解,并且可以给科学课堂带来更多乐趣与活力。
  比如,教师在讲到《浮力》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浮力相关知识,教师可以结合这个教学主题创设相应的实验环节。实验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预测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让学生自由发表言论。教师要敏锐地发现学生不完整的表述及概念认知上的错误,并且合理利用学生现有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的兴趣。随后,教师可以分析讲解实验要求和具体过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规范展开实验操作,指导学生通过木块与砖块在水槽中的沉浮状态,判断沉浮标准。这个实验操作相对简单,但是要想基于实验的过程分析其中的知识原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要求。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实验活动带给学生思维上的启发,并且潜移默化地融入关于浮力的知识,以这样的方式建立学生的初步学习认知,让学生的学习印象更为深刻。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新课标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在教学中更加关注人而不是学科。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教师的教学行为应是指引、尊重、赞赏学生。如果教师没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能会很难自愿地学习。那么,教师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开展游戏教学  初中生对未知的事情比较好奇,而好奇心又是产生兴趣
期刊
思维是隐形的,要想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必须借助工具让思维外显,而思维导图恰巧符合这一要求。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类思考,从而挖掘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工具虽好,但方法也很重要。假如仅仅在课堂中画思维导图,绝不是智慧教学的真谛,教师要选择性地在课堂中使用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使它能真正达到帮助学生训练科学思维的目的。  学生科学实验学习情况  第一,部分学生科学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众所周知,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每名学生都必须学好的一门课程。开展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品格,懂得如何遵纪守法,并在社会上得到很好的发展。学习主动性,简单而言,就是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只是依赖着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来学习知识,而是自己主动学习,这样学生学习的效率会提高很多。  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的重要性不可言喻,特别是对中学生来说。有的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剧本表演,以教室为舞台,让生生或师生表演和教材紧密联系的剧本,让学生在创设的环境中深入故事,體验不同角色,体验不同生活,逐渐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剧本要难易适中,面向全体学生  具有表演性、趣味性和情节性的剧本,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情,只有他们乐于表演,演生动了,演有趣了,剧本在课堂上的运用才是有效的。需注意的是,对不同年级段的学生来说,剧本设计并不一样。  高
期刊
“生活即教育”是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他认为,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必须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包含于生活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相结合。部分教师的幼儿教育以传授知识、概念为主,课程与生活脱节。面對这种教育的问题,众多教育界人士提出“让教育回归生活”。  生活是课程的来源  教育家陈鹤琴说,所有的课程都要从实际生活与经验中选出。从幼儿的生活点滴出发,从生活中汲取营养,是课程生活
期刊
手指游戏是一种一边念诵儿歌或韵律,一边协调双手动作变化的游戏。玩手指游戏时,幼儿手做动作、口念儿歌、眼做协调,全身的能动系统只做一件事情,注意力、记忆力、感觉统合能力、节奏感和韵律感同时得到了训练。下面我嘗试从分析手指游戏、小班幼儿的特点入手,简要谈谈手指游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作用。  手指游戏的特点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幼儿获得情感上的愉悦,还能使幼儿身心协调发展。因此,游戏在幼
期刊
策划人语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今天,吾辈当自强,唯我少年郎。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究竟何模样?百年前,身死犹生护中华,披荆斩棘谁能挡;百年后,少年不负青云志,意气风发似骄阳。  在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要历史节点,全国各地正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除了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如何让青年一代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的智慧和力量,如何让党史学习教育在青少年中走深走實、赢得青年心,是
期刊
今年,是我当班主任的第二年。两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让我对这个称呼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有了新的考量。“爱”是为师的基础,更是作为班主任的必备条件。只有充满爱的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进而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那怎样才算是真正地“爱”学生呢?要当好一名班主任,就必须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庆幸的是,我的学生和我的孩子给予了我启示,让我越来越深刻地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  宽容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
期刊
新课程改革下,“新课程不再把知识技能视为凝固起来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东西。知识不是客观的东西,而是人主观创造的暂定性的解释、假设”。以下,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的社团管理经验和新课改理论体系的学习研究,谈谈开展社团活动拓宽农村中学生知识面方面的认识和做法。  自我解剖,分析影响学生知识面的客观因素。我任教的江苏省丹阳市珥陵高级中学的部分学生行为习惯欠佳,没有明确目标,意志品质匮乏。我校地处农村,一些学生
期刊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使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创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注重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思考能力和自主能力。合作探究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义务教育阶段得到全面的应用,尤其是在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中。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探究模式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策略。  在基础教育阶段,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