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穿孔的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yue_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鼻中隔穿孔临床上并不少见,其症状包括鼻腔干燥、呼吸时哨音、鼻塞、嗅觉减退、头痛、少量鼻出血或涕中带血等。鼻中隔穿孔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手术的成功不仅与穿孔的位置、大小、局部的黏膜状态有关,术者的经验至关重要,如何根据鼻中隔穿孔的部位、大小及黏膜状况采取不同的手术修补方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和舌下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对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临床效果.方法98例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纳入本项开放性对照研究,分别采用SCIT和SLIT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均对屋尘螨和粉尘螨过敏,完成2年的特
患者 女,59岁。误吸义齿后阵咳35d,加剧伴咳血丝痰1d于2009年6月26日步行人院。患者35d前在当地乡村私人诊所镶金属义齿时不慎脱落误吸致阵发性咳嗽,当时以为金属义齿已吞入胃内,未特殊处理。5d后就诊于当地镇医院,仍考虑金属义齿在胃内,行X线腹部摄片检查未见异常,认为异物已随大便排出,未行其他检查。其后出现间断阵发性咳嗽,但无呼吸困难及影响生活,未继续诊疗。
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头颈组、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山东省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医师分会协办的2011年全国甲状腺肿瘤外科治疗专题学术会议于2011年4月23—26日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本次会议收到稿件76篇,
摘要:环境设计专业作为解决人与环境共生问题的场所关系型学科,对整体社会环境的发展具有着不可忽视的社会生态责任,及深刻丰富的时代文化价值。社会与生态共生关系的新变化、高需求也对环境设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多的挑战。我国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理论相比社会实践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环境设计基础教学在此问题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以环境设计的基础教学模式为研究思路,意在重点分析当前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弊端,并从学科特色出发
期刊
患者 男,45岁,因车祸后反复咳嗽、咳脓痰10年于2011年3月1日入院。10年前车祸头部受伤后反复咳嗽、憋气、咳脓血痰,曾多次就诊于当地医院,分别于2002、2004和2009年3次行X线胸部摄片检杏,均诊为“支气管肺炎”,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N0(clinical N0,cN0)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和外科处理方式。方法前瞻性研究2007年8月至2010年9月5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cN0患者。术前采用核素法和染料法定位前哨淋巴结,并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与术后颈清扫标本常规病理进行对照。记录51例患者53侧颈部淋巴结清扫转移淋巴结的数量及在Ⅱ、Ⅲ、Ⅳ、V、Ⅵ区的分布情况。研究患者年龄、肿瘤多中心病灶、被膜外侵、肿
突发性聋通常被认为是由于病毒感染和血管病变所致,血管病变包括血管痉挛、栓塞和出血。神经内科对于脑缺血和脑出血所致的卒中在治疗上完全相反。而耳鼻咽喉科对于突聋的患者,不管是内耳出血还是缺血所致,一律采用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溶栓抗凝、
木村病(Kimura’s disease)是一种罕见的慢性炎性疾病,临床上多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或软组织包块,进展缓慢,常因无自觉症状而被忽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本文就2009年9月至2010年12月问我科收治的3例头颈部木村病报告如下。
目的调查不同年龄和性别的10030例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吸人性变应原谱分布情况。方法采用21组共43种标准化变应原对54813例慢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诊断AR10030例,男性和女性均按年龄(以周岁记)分为4组,分别是:3~17岁、18-39岁、40—59岁以及≥60岁组(共8组),分析各组患者变应原分布状况。结果①不同年龄组患者对不同变应原反应呈阳
摘要: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条件和基础,也是最终做到专业建设目标,提升专业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关键步骤。以培养高素质、能力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应用性高級人才为目标,从学分制的含义建设、学分制的执行、学分制的执行和学分制的执行等层面,分析了A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从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体系的健全、教学方式的创新、师资力量队伍的培养等层面,提出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