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1月3日晚,在中国剧院看了一场好话剧——《追梦》,让我心情激荡,爱国情怀陡升。这是“中国航空城”里一大批忠于中国航空事业的人,对大飞机“鲲鹏”号研制成功的复杂情感的表达及信仰的实现。情节曲折而多侧面演绎让人目不暇接、全神贯注,一个“情”字贯彻始终,使观众深深融入制造中国大飞机“鲲鹏”号的激情之中。
故事始于解放军报女记者于甜甜一次不同寻常的采访。18年前,于甜甜的父亲,航空科学家关之言离开了她和母亲于露,放弃了出国工作的机会,毅然决然地奔赴西北小鎮参与一个新型号的研制。作为“大飞机”——鲲鹏项目的总工程师,他带领着一大批研制人员,为了争取祖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与尊严,不言甘苦、坚韧前行。于甜甜在追寻答案的过程中,感受了精神的震撼,收获了喜悦和幸福。她对父亲的不解释然了,她自己的爱情也随着“鲲鹏”的腾飞而起航了。
写这么一个当代工业题材的大型话剧颇有难度,故事曲折、人物众多、角度新颖,如何把他们编织到不到两个小时的剧本里呢?著名剧作家孟冰的编剧实属精彩。
孟冰是当代杰出的剧作家。他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主旋律的作品,各有特点且不断在探索、创新。同时对现实主义的发展和突破也做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他的作品虽然丰富多彩,但始终注重写人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廖奔评价孟冰是“新时期话剧艺术的守望者;中国话剧写实主义精神的守望者;中华核心价值观的守望者”。并且体现着“强烈社会责任感与生活出发的统一;自觉使命感与独立艺术精神的统一;坚持文学精神与自由驾驭舞台能力的统一”。他创作的《黄土谣》、《生命档案》、《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谁主沉浮》、《寻找李大钊》等十几部剧作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目前的舞台,时兴高度浓缩,过去8~9场已够浓缩,近来又浓缩成5~6场了。而孟冰的这部《追梦》却反其道而行之,叫做:大型多场次话剧。场次是够多的,20场!全剧的豪言壮语虽不少,却不让人感到生硬,是真实可信的中国人特有的豪情壮志。整体结构非常特别,全剧至少讲了七八个故事,却十分流畅地融入到了一个场景之中,不是编剧孟冰的高超的艺术功力,是很难驾驭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戏的演出单位是“中航工业职工艺术团”,这当中除了孟冰(编剧)、刘纪宏(导演)、仲良(饰演关之言)、苏丽(饰演于甜甜)是军队专业艺术家,其他都是一群业余的话剧爱好者。他们中有调度员、检验员、统计员、技术员、教师、工人、工会干部等等。比如扮演关之言妻子的谭军是工会干部,扮演女工程师葛畅的宋燚是统计员,扮演赵亮的是工人。他们的角色完成得很好,其他演员也非常出色,他们自己演自己,真切地表现出中国航空人为“铸长空重器,挺大国脊梁”而忘我奉献的崇高境界。
本以为,业余的和专业的放在一个舞台上,从表演水平上看总会有较大距离。可整场表演浑然天成,让人感觉气魄宏大,激情满怀,真挚可信。导演刘纪宏功不可没。
作为总政话剧团的国家一级演员、导演,刘纪宏创作的电视连续剧《荀慧生》影响深远。他一向主张“真听、真看、真想”的表演原则,在他的具体教学,精心指导下,舞台形式是很新颖的!表演节奏紧凑而流畅!进入剧场,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舞台外围的高处很别致地挂了一条横幅:“谨以此剧,献给关心支持和投身新中国航空工业的人们。”布景的正上方,有一个巨大的飞机机翼,时时提醒人们,共同的奋斗目标就是制造出中国的“大飞机”来。倘若场景变化,就在中间落下一个小布幕像窗帘一样,就算置换到了非工厂,又进入一个家庭环境里去了。两侧观众席里还有两个中屏幕,使用的也是“LED”真实的小电影。如“在马路上蹬自行车回家”、“过年时节小孩放鞭炮”、“1999年5月8日我国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的情景再现”等等,这两个中屏幕的使用,使话剧艺术又综合了多视角的电影手段,把情节和环境的过渡更具体化,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多功能展现手段。我非常钦佩和喜欢导演对舞台的驾驭能力和创新的手段!
比如演出一开始,就在纱幕上出现了字幕,是上级对“西飞”航天城的具体工作任命:“XXX担任什么工作”……大约宣布了5位工作骨干的任命,说明了研制工作的紧迫性和严肃性。大幕拉开就是一个工厂的场景,舞台两侧有铁架子楼梯,大约有四十个工人在高台与楼梯上站着,错落有致听总工程师关之言的工作动员。
再比如,在关之言家里,关之言自己炒菜与于甜甜共庆生日小宴。于甜甜发现18年来至今仍在墙上挂着的,是自己在幼儿园四岁时画的那个“大飞机”,引起了于甜甜甜蜜的回忆。当关之言端上插满蜡烛的生日蛋糕来时,导演匠心独具地安排了一段舞蹈。二十个烛光仙子围绕着关之言和于甜甜父女翩翩起飞,还有工人们的秉烛致贺,其中跳了一段芭蕾独舞,象征着理想的飞翔,十分浪漫……极具观赏性。
全剧两个关键性的主演,仲良和苏丽,非常出色。口齿清楚,台词准确,表演生动真实,性格明朗,令人感动!其他业余配演也很称职,没有明显的业余痕迹,很见水平。制造出中国的大飞机,追逐大飞机翱翔蓝天的梦,正是中国航空人几十年来苦苦追求的理想。今天,大飞机成功了,他们把自己的情感凝聚到这部话剧之中,真切地传达给了观众,岂能不让人为之感动?
编剧孟冰与导演刘纪宏,当然是关键里的关键。没有孟冰杰出的优秀的剧本,没有刘纪宏高水平的出色的导演,这个《追梦》话剧很难取得如此成功。
话剧结尾,“大飞机飞起来了”,舞台正面大屏幕上的“LED”展现了大飞机正式飞行的真实场面,和研制人员热泪盈眶,互相拥抱,互相祝贺的真实镜头,令人感动,中国腾飞了,大家高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之歌,全体观众站立鼓掌,心情激荡,久久不能平息。
谢幕时有70多名演员在台上,多么宏大的场面啊!话剧《追梦》成功了,将正能量传递给每一位观众,而这种专业与业余相结合的演出形式,也是值得认真总结的一种新尝试。
故事始于解放军报女记者于甜甜一次不同寻常的采访。18年前,于甜甜的父亲,航空科学家关之言离开了她和母亲于露,放弃了出国工作的机会,毅然决然地奔赴西北小鎮参与一个新型号的研制。作为“大飞机”——鲲鹏项目的总工程师,他带领着一大批研制人员,为了争取祖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与尊严,不言甘苦、坚韧前行。于甜甜在追寻答案的过程中,感受了精神的震撼,收获了喜悦和幸福。她对父亲的不解释然了,她自己的爱情也随着“鲲鹏”的腾飞而起航了。
写这么一个当代工业题材的大型话剧颇有难度,故事曲折、人物众多、角度新颖,如何把他们编织到不到两个小时的剧本里呢?著名剧作家孟冰的编剧实属精彩。
孟冰是当代杰出的剧作家。他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主旋律的作品,各有特点且不断在探索、创新。同时对现实主义的发展和突破也做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他的作品虽然丰富多彩,但始终注重写人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廖奔评价孟冰是“新时期话剧艺术的守望者;中国话剧写实主义精神的守望者;中华核心价值观的守望者”。并且体现着“强烈社会责任感与生活出发的统一;自觉使命感与独立艺术精神的统一;坚持文学精神与自由驾驭舞台能力的统一”。他创作的《黄土谣》、《生命档案》、《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谁主沉浮》、《寻找李大钊》等十几部剧作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目前的舞台,时兴高度浓缩,过去8~9场已够浓缩,近来又浓缩成5~6场了。而孟冰的这部《追梦》却反其道而行之,叫做:大型多场次话剧。场次是够多的,20场!全剧的豪言壮语虽不少,却不让人感到生硬,是真实可信的中国人特有的豪情壮志。整体结构非常特别,全剧至少讲了七八个故事,却十分流畅地融入到了一个场景之中,不是编剧孟冰的高超的艺术功力,是很难驾驭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戏的演出单位是“中航工业职工艺术团”,这当中除了孟冰(编剧)、刘纪宏(导演)、仲良(饰演关之言)、苏丽(饰演于甜甜)是军队专业艺术家,其他都是一群业余的话剧爱好者。他们中有调度员、检验员、统计员、技术员、教师、工人、工会干部等等。比如扮演关之言妻子的谭军是工会干部,扮演女工程师葛畅的宋燚是统计员,扮演赵亮的是工人。他们的角色完成得很好,其他演员也非常出色,他们自己演自己,真切地表现出中国航空人为“铸长空重器,挺大国脊梁”而忘我奉献的崇高境界。
本以为,业余的和专业的放在一个舞台上,从表演水平上看总会有较大距离。可整场表演浑然天成,让人感觉气魄宏大,激情满怀,真挚可信。导演刘纪宏功不可没。
作为总政话剧团的国家一级演员、导演,刘纪宏创作的电视连续剧《荀慧生》影响深远。他一向主张“真听、真看、真想”的表演原则,在他的具体教学,精心指导下,舞台形式是很新颖的!表演节奏紧凑而流畅!进入剧场,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舞台外围的高处很别致地挂了一条横幅:“谨以此剧,献给关心支持和投身新中国航空工业的人们。”布景的正上方,有一个巨大的飞机机翼,时时提醒人们,共同的奋斗目标就是制造出中国的“大飞机”来。倘若场景变化,就在中间落下一个小布幕像窗帘一样,就算置换到了非工厂,又进入一个家庭环境里去了。两侧观众席里还有两个中屏幕,使用的也是“LED”真实的小电影。如“在马路上蹬自行车回家”、“过年时节小孩放鞭炮”、“1999年5月8日我国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的情景再现”等等,这两个中屏幕的使用,使话剧艺术又综合了多视角的电影手段,把情节和环境的过渡更具体化,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多功能展现手段。我非常钦佩和喜欢导演对舞台的驾驭能力和创新的手段!
比如演出一开始,就在纱幕上出现了字幕,是上级对“西飞”航天城的具体工作任命:“XXX担任什么工作”……大约宣布了5位工作骨干的任命,说明了研制工作的紧迫性和严肃性。大幕拉开就是一个工厂的场景,舞台两侧有铁架子楼梯,大约有四十个工人在高台与楼梯上站着,错落有致听总工程师关之言的工作动员。
再比如,在关之言家里,关之言自己炒菜与于甜甜共庆生日小宴。于甜甜发现18年来至今仍在墙上挂着的,是自己在幼儿园四岁时画的那个“大飞机”,引起了于甜甜甜蜜的回忆。当关之言端上插满蜡烛的生日蛋糕来时,导演匠心独具地安排了一段舞蹈。二十个烛光仙子围绕着关之言和于甜甜父女翩翩起飞,还有工人们的秉烛致贺,其中跳了一段芭蕾独舞,象征着理想的飞翔,十分浪漫……极具观赏性。
全剧两个关键性的主演,仲良和苏丽,非常出色。口齿清楚,台词准确,表演生动真实,性格明朗,令人感动!其他业余配演也很称职,没有明显的业余痕迹,很见水平。制造出中国的大飞机,追逐大飞机翱翔蓝天的梦,正是中国航空人几十年来苦苦追求的理想。今天,大飞机成功了,他们把自己的情感凝聚到这部话剧之中,真切地传达给了观众,岂能不让人为之感动?
编剧孟冰与导演刘纪宏,当然是关键里的关键。没有孟冰杰出的优秀的剧本,没有刘纪宏高水平的出色的导演,这个《追梦》话剧很难取得如此成功。
话剧结尾,“大飞机飞起来了”,舞台正面大屏幕上的“LED”展现了大飞机正式飞行的真实场面,和研制人员热泪盈眶,互相拥抱,互相祝贺的真实镜头,令人感动,中国腾飞了,大家高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之歌,全体观众站立鼓掌,心情激荡,久久不能平息。
谢幕时有70多名演员在台上,多么宏大的场面啊!话剧《追梦》成功了,将正能量传递给每一位观众,而这种专业与业余相结合的演出形式,也是值得认真总结的一种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