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训练,不成习惯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_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所以,我们的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什么是习惯习惯?习惯是在长期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
  没有喊出来的习惯,只有练出来的习惯。只有严格要求,没有反复训练,是不可能养成良好习惯的。良好的习惯是在有意识的训练中形成,训练对于习惯的形成尤为重要,因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往往不是先从概念开始,而是从实践中体验和训练出来的。一些大道理一时半会儿很难被他们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体会到好习惯的益处,慢慢地就理解了。这时的习惯已成为他们的第二天性,他们将因此而受益终身。
  训练要有计划性和针对性。对于起始年级来说,学生年龄小,受到家庭的影响大,有很多不良习惯,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行为习惯,都需要去培养,去训练。想宣读一下《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雪宫中学在校一日赏》就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是远远不够的。良好的习惯不是用规则教育可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并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可以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我们要善于观察,及时发现最突出的问题进行有计划、有重点的的训练。统筹安排,逐一击破。要宁少勿多、宁简勿繁、宁易勿难。如早晨到校,进入教室要保持安静;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课前准备;集合要迅速等,进行分时段、分项进行训练。班主任要跟得上,盯得紧,时间长了,习惯自然就形成了。
  训练要有忍性。一个好习惯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长期的、艰苦的训练。培养良好习惯的工作贵在长久坚持。试图希望强调几次就能让学生做好,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行为训练要抓反复,反复抓。要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对个别学生要跟踪观察。更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手段。“习惯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否则,刚缠好的绳子也会松动。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常反馈。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整体表扬,个别批评。这样看来,开好班会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不但要开好,还要坚持开。一节好的班会课,可以短时间触动学生的心灵,但不会形成长久的生活和学习的方式。
  训练要有惩罚。我们主张自觉,但还要实行必要的强制,有时甚至要伴有适度的惩罚。开始学生可能感到很别扭,很不愿意,但好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他们的第二天性,不这么做反而觉得别扭了。这里有个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情愿到情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强制。
  训练要把握关键点,抓好第一次。习惯训练要重视第一次,第一次先入为主,印象深刻,具有导向作用。第一次发现学生的不良习惯,绝对不能妥协,否则就是纵容。必定要在第一次的时候教得好。有的老师上课,前几分钟甚至是十几分钟,班里总是乱糟糟的。老师拿着教鞭(板擦、尺子)敲半天,班里还无法安静下来,只好去找班主任。班主任来到怒吼一声,情况有所好转,但班主任一离开,学生又乱了起来。这就是这个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怕耽误讲课而不进行训练,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一种不良习惯,很难再纠正。所以,宁可少学点知识,也要肯花时间培养学生的习惯,要给学生传达出一种信息:我上课,必须安安静静做好课前准备,等待老师来上课。
  训练要“小时候严,大了宽”。这是符合孩子心理特点的。起始年级的孩子年龄小,还比较听话,好训练,容易养成好习惯,这时要以严为主。态度要严肃,要求要严格。等孩子长大了,进入青春期,独立意识较强,这时应以宽为主。孩子小时候已养成好习惯,宽松一点也出不了大格。到了青春期,你再管那么严,孩子就不爱听了。初一、初二没有训练好,管理不严格,这样的班级越来越难带。反之,越带越顺手。先当“坏蛋”,再“当好”人易;先当“好人”,再当“坏蛋”难。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好的例子。
  什么是“宽”?“寬”就是“宽和”,是和颜悦色的批评,是和蔼可亲的交谈。是善意的劝导,是真切的关心。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强硬的办法往往会造成老师与学生的对立,有时还会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软刀子”也能“杀人”,而且不会沾上淋漓的鲜血。
  总之,习惯的养成,关键还在于持之以恒的严格训练,在训练中讲清道理,导之以行,这样,长此以往,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一年级的教师,最让人头痛的是当你满怀激情地走进教室,面对你的却是闹哄哄的教室。为了让孩子们安静下来,经常会花费很长的时间来整顿纪律,可是老师刚上新课没多久,教室里立马又开始乱成一片。由于学生年龄太小,自我控制力太差,这就给一年级的老师带来许多的困扰。那么,作为一年级的教师,如何来培养一年级孩子的上课习惯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上好一年级开学第一课  好的习惯从第一天开始培
期刊
摘要:教师的专业素养需要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的统一,只有具备专业素养,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才能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整体的教育质量、适应时代的发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不仅教师需要重视自身素养的提升,学校也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核心,承担着培养祖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责任。语文是小学课程中一大重
期刊
導入课堂教学情境,就是教师运用导入语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形成技能。  一、以旧引新法  有效导入新课,是数学课堂教
期刊
初三、初四的学生生长发育进入了一个特殊的阶段,心理也相应地产生了微妙的变化,成人感加强,自我意识增强。但由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常常让他们表现出强烈的期望、焦躁、厌烦。班主任作为与学生共处时间最长的人,在引导学生积极调整心态、坦然面对困难、顺利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做一个善于观察的班主任。班主任要获得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就要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处处发现,比如,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
期刊
摘要: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分阶段掌握基础口诀,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口算能力,强化估算训练,整理错题类型,是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低年级计算能力教学方法策略  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数学基本能力,是贯穿整个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计算准确性和计算速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小学低年级数学是从简单的计算开始的,是学生计
期刊
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在枯燥的文字中,越来越失去学习的兴趣,学习成绩下降,学习效率降低。造成这样的教学情况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运用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失去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为了能够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的活跃教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化学素养。本文将针对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情境教学进行思考,
期刊
说到英语单词的记忆,想必很多学生都会说,“太难了”,“总也记不住”,“今天记了,明天就忘”。一般来说,掌握英语单词没什么捷径可走,但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特殊有效方法来记忆英语单词。单词记住后一定要通过读课文或背课文来巩固,或按照遗忘曲线来复习。因为在记忆单词时候,对大脑皮层的刺激有助于使脑细胞的突触连接增加,我们的记忆力就是随着细胞突出的产生而形成的。只要有可能,就尽一切努力记忆单词,这样才能保持单词
期刊
语文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都必修的一门课程,到了初中阶段,这一时期正处在链接小学和高中阶段学习的关键环节。在语文教学中,小学阶段教学的重难点训练是学生的拼音识字、基础的读与写能力,进入初中后则是在小学六年的学习后更进一步,从更高层面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它要求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综合教材知识内容与个人情感态度与思维能力等深层知识体系,使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得到拓展和深化,为高中阶段更深
期刊
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身心发育不健全,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使用过去照本宣式的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保持集中,使得课堂教学质量差。具体问题表现为:教学方式落后,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较少,很多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基本为一知半解,长此以往累积的疑难问题越来越多,导致学生对于语文阅读学习丧失兴趣;很多学生课外图书阅读量较少,思维局限于所学的课本知识中,无法对阅读文
期刊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些为了每个学生胡发展”。而“发展”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尤其是课改以来数学活动的开放性增强,在课堂上会经常遇到“意外情况”和“节外生枝 ”。如果老师课前不做充分“预设”,课上没有“生成“意识,那么课堂将是低效无味的,学生将是低能无进的。那么如何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呢?这就需要教师架起一座预设与生成平衡的桥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