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传统艺术渗透的途径及方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dayede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将优秀的传统艺术素材引进课堂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学校教育是传承和弘扬传统艺术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音乐教学 传统艺术文化 渗透方法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几千年来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斗争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它是我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是艺术教育教学工作取之不尽的源泉,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孩子是文化传承的核心。作为普及教育之一的艺术教育能否分担文化传承的忧患?能否将传统的民间文化镌刻在孩子们的心灵?长久以来我们不难发现学校教育是传承和弘扬传统艺术的重要途径,时代呼唤民间艺术教育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孩子们心中。
  艺术类教师应对民间艺术作深刻思考,以促进自己的教学和创作。现在我就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渗透传统艺术进行阐述。
  一、探本求源,采风燃情。
  “格物致用”,所以传统民间艺术都来自于日常生活中。于是各种不同形式的民间艺术作品默默地发挥着作用,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惊喜。因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很少,因此如何让他们接受,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为了让学生了解传统民间艺术,激起学习兴趣,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活动。
  1.走进家里去寻宝。
  一对绣花枕头、一只彩陶花瓶、一把羊皮手鼓、一支竹笛、一件戏服、一条彩带……孩子们带来自己寻到的宝,课堂俨然像一个小小的博物馆。这样的活动,是让他们认识民间艺术的一种最直接的途径。
  2.走向自然去寻根。
  引导孩子带着一双发现民间艺术的眼睛,随时用相机收集、用录音设备记录蕴藏在民间的艺术:那里有最原生态的花儿,有悠扬的民歌,有生动的皮影,且一片树叶就能吹出旋律……让孩子在民间探古寻源,把生活变成大课堂,也是学习民间艺术最有效的方法。
  3.走进节日去体验。
  传统的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民间艺术的大荟萃。走进节日,参与民俗活动,亲身体验民间艺术在这些节日中最具特色的东西,莫过于“过大年”,年画对联,剪纸窗花,舞龙高跷,唱大戏,扭秧歌,做祭祀,活动丰富多彩,可以说是民间传统艺术的“满汉全席”。
  4.走近艺人去学习。
  进入民间艺人的工作室,亲身体验民间艺术的创作过程。邀请秦腔艺术家走进学校课堂,现身说法,亲自指导孩子们学习戏曲的一招一式,让学生更加规范地学唱戏曲经典唱段。
  5.走进网络去拓展。
  网络是个更广阔、更丰富的空间,当孩子有了亲身的感受和体验,让他们走进网络去领略更丰富的民间艺术,使孩子们对民族文化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丰富自己的艺术认识。
  二、因地制宜,融入课堂。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传统艺术是否能以更大的比例进入艺术教学课堂,融进教材里,凸显民间艺术的价值,通过孩子主动、积极的建构方式来获得对民间艺术的重新认识和对民间文化的基本信念呢?这是我们几年来一直思考与探索的课题。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努力:
  1.整合民间艺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如何在课堂里结合教材渗透家乡的民间艺术?把家乡的花儿、社火表演、秦腔唱段的学习等纳入音乐课堂中,并且定期开展民间艺术的综合实践活动,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推介民间艺术。这样整合不仅丰富了课堂,更重要的是保证了民间艺术的传承,实现了教学的有序性和长效性。
  2.坚持创立探索实践平台。
  (1)开办各种民间艺术学习兴趣小组,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让同学们行动起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小组亲身体验民间艺术魅力。
  (2)建立校本课程,让所有老师都成为“德育先锋”。如,音乐课上,老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现代戏曲选段,让学生分角色地模仿,换位体会旧社会民间艺人的苦难,进而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美术课上,进行“剪纸制作大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等等。
  (3)反馈实践成果。同学们可将自己所学编排成一戏曲选段,在请教艺人和老师后,将它搬上舞台,进行自我展示。这既是对本土文化继承的一个缩影,又锻炼了学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创新学习,在实践中创作。
  没有创新实践,便没有继承和拓展。虽然孩子的思维与民间传统艺术造型思维很相似,这样的思维结合也十分自然,学生在学习时也可以从中得到很大乐趣。但让孩子们学习传统艺术并不是一味效仿,而是既要在实践中继承优良传统,又要有新的拓展,有新的突破,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才是我们学习传统民间艺术的目的。
  1.继承学习。
  临摹、复制民间传统艺术,如秦腔的身段和唱腔、皮影、社火、秧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传统艺术在学习和创作过程的创编、构思、构图、制作等,从实践中体味传统艺术构思的大胆想象,唱腔的独特,动作的巧妙,构图的无拘无束,造型的变化夸张、色彩的强烈热闹﹑线条的粗犷简略,取其糟粕,存其精华。
  2.创作融入。
  在模仿和复制之后,让孩子们在积淀了民间艺术精华的基础上,通过移情、变化、重组等手法进行一系列创新,创编出多种与自己生活联系紧密的艺术作品。也可尝试将民族的与世界的相结合,将中国的与外国的相结合。孩子们在不断吸取民间艺术营养的基础上,积极注入新时代的元素,使其在继承中发扬,在发扬中不断创新。这真正实现了音乐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新课程理念。
  综上所述,将传统艺术很好地渗透在音乐教学中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艺术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和探寻。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艺术刻不容缓,应一同努力让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后继有人。
  参考文献:
  [1]张天彤.重树民族音乐文化.中国音乐,2001.1.
  [2]杨红.新世纪中国传统音乐教育构想.中国音乐,2001.1.
  [3]樊祖荫.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音乐研究,2000.
  [4]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磷钾肥配合施用,可增强小麦群个体素质,提高成穗率,增加千粒重,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增施磷钾肥可提高强筋小麦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改善小麦籽粒品质.中等肥力田块强筋小麦生
近期企业危机成为我们所关注的焦点.任何一种危机的发生对企业来说都是一场灾难.西方有句格言,这样说道:“危机就如同死亡和税收,对于企业和组织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
试验以6个熟期和结荚习性不同的陕西省大豆品种(系)为试材,研究了大豆产量和其它5个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力,遗传相关和选择指数.结果发现,在考察的6个经济性状中,以单株荚数和
以"辽园多丽"番茄为试材,在日光温室内桶栽条件下,研究不同氮钾水平对番茄产量、品质以及蔗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适量的氮肥配施钾肥不仅可明显促进番茄植株的营养生
目的 探讨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蛋白(PTEN)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与肺癌发生发展中的关系.方法采用SP法检测80例肺癌、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标本中PTEN和hTERT的表达.结果 80例肺癌组织中PTEN表达的阳性率为40%,癌旁组织为95%,正常肺组织为100%.PTEN的水平与肺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大小相关.肺癌组织中hTERT表达的阳性率为90.0
摘 要: 对于刚刚踏入初三的学生而言,化学是他们刚刚接触到的一门全新的自然科学。化学学得怎么样,除了取决于自身的努力程度之外,还取决于化学教师的言传身教,化学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加强实验教学基本功训练。另外,化学教师还要走出去,教会学生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去解释和解决一些社会问题。  关键词: 化学教师 特殊能力 培养方法  当前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化学知识更新速度更快,周期更短。
摘 要: 如何使学生在每一堂课都兴趣盎然,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这值得每一位美术教师研究与探索。作者从开放和沟通两方面对如何让艺术回归天性进行论述。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开放 沟通  美术教育家尹少淳说过:“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综合性质的人类活动之一。”儿童与生俱来就热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