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高中生物教学普遍采用实验式、讲授式及演示式,教师只负责传授知识,不研究如何教,由此看出传统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建构简单的认知过程,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其中的概念,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作学习以小组成员为活动主体,让学生充分实现探究、自主、合作地学习,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及教学质量。
一、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
教学任务中相对重要的知识点即教学重点,而教学难点则是学生在学习中不易掌握和理解的知识,只有妥善解决和落实教学重难点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某高中生物教师在讲解“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课时,生长素的发展过程即是理解植物生长素调节作用的关键,更是掌握植物生长素生理功能的基础,在此过程中还能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培养。由于高二学生还没有进行系统的训练科学实验设计,因此有待提高其设计的可行性、科学性及严谨性。再加上学生对植物形态学还没有形成完全的认知,缺乏感性认识,所以需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及分布等各个问题。此外设计开放性主题能充分使合作学习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及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开放性的合作主题能让学生对不同见解的问题产生强烈的思想碰撞和冲突,从而深入的理解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引导学生相互讨论,教师再对小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发掘其潜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在课外探究中合作学习
生物学的实验性较强,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探究能力,因为探究活动作为理论教学的良好补充,往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在课后合理地安排具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在此过程中发挥小组成员的优势,让独立的探究活动延伸为相互合作的探究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有研究价值问题的能力,提升能力和情感。近年来,许多学生都开始应用新课程标准,然而部分学生在生物课安排较少的课时,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所以课堂探究活动十分重要。课外探究活动可采用“协同-发现”型策略,首先选择有探究必要、清晰且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课题,其次根据课题分配小组成员、实验材料、活动安排,第三开展探究,教师要为学生安排时间、提供实验材料及用具。小组成员在收集信息过程中要学会共同分享,第四成果展示,该环节要体现探究特点和闪光点,其他小组成员要认真听取汇报,从中找寻问题相互探讨学习,最后评价,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科学实验探究能力进行评价,多运用鼓励性语言,对不足之处也要中肯、简明扼要。例如在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可采用合作学习方式。活动前先共同讨论实验重难点及应注意的问题,调查过程中选择容易计数和熟悉的植物,该物种的种群密度应以样方内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为准,计数时同种植物无论大小都应计数。其次在制定计划时要围绕“样方”,各个小组分工合作,明确职责。第三调查结束后各个小组相互交流汇报成果,同时讨论常见问题,如何才能保证调查结果和实际情况接近及各个小组的调查结果有何差异等,评价小组方案设计是否合理,小组成员之间配合是否融洽,小组成员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及结果分析是否合理等内容,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在复习过程中合作学习
通过复习课堂所学知识可以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强化薄弱的知识。概念图是由节点和连线组成的表达命题网络的结构化图形。它源于奥苏泊尔的学习理论,即知识的构建来自对已有事物的观察和认识,学习就是建构概念网络后不断地向网络添加新内容,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概念图使老师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反映了学生组织知识点的思路,能发现学生对知识点错误的理解,不管是教还是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学习种群和群落一课时,先了解种群和群落的特征、数量变动、群落演替及群落结构。之后结合研究实例和研究方法观察研究对象,提出合理的假设,如细菌种群增长在资源和空间无限多的环境中是否会受到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得出数字形式表达,最后观察和统计细菌数量,检验和校正自己所建立的模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以自编和互阅测试题,以此督促学生及时阅读教科书并掌握学科中的重难点知识,从而形成融会贯通的知识网络。最好在期末复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自编试卷,尽可能扩展知识面,选择题要简洁扼要,不能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让学生在自编试卷中巩固所学知识。(作者单位:江西省弋阳县第二中学)
一、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
教学任务中相对重要的知识点即教学重点,而教学难点则是学生在学习中不易掌握和理解的知识,只有妥善解决和落实教学重难点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某高中生物教师在讲解“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课时,生长素的发展过程即是理解植物生长素调节作用的关键,更是掌握植物生长素生理功能的基础,在此过程中还能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培养。由于高二学生还没有进行系统的训练科学实验设计,因此有待提高其设计的可行性、科学性及严谨性。再加上学生对植物形态学还没有形成完全的认知,缺乏感性认识,所以需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及分布等各个问题。此外设计开放性主题能充分使合作学习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及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开放性的合作主题能让学生对不同见解的问题产生强烈的思想碰撞和冲突,从而深入的理解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引导学生相互讨论,教师再对小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发掘其潜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在课外探究中合作学习
生物学的实验性较强,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探究能力,因为探究活动作为理论教学的良好补充,往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在课后合理地安排具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在此过程中发挥小组成员的优势,让独立的探究活动延伸为相互合作的探究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有研究价值问题的能力,提升能力和情感。近年来,许多学生都开始应用新课程标准,然而部分学生在生物课安排较少的课时,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所以课堂探究活动十分重要。课外探究活动可采用“协同-发现”型策略,首先选择有探究必要、清晰且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课题,其次根据课题分配小组成员、实验材料、活动安排,第三开展探究,教师要为学生安排时间、提供实验材料及用具。小组成员在收集信息过程中要学会共同分享,第四成果展示,该环节要体现探究特点和闪光点,其他小组成员要认真听取汇报,从中找寻问题相互探讨学习,最后评价,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科学实验探究能力进行评价,多运用鼓励性语言,对不足之处也要中肯、简明扼要。例如在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可采用合作学习方式。活动前先共同讨论实验重难点及应注意的问题,调查过程中选择容易计数和熟悉的植物,该物种的种群密度应以样方内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为准,计数时同种植物无论大小都应计数。其次在制定计划时要围绕“样方”,各个小组分工合作,明确职责。第三调查结束后各个小组相互交流汇报成果,同时讨论常见问题,如何才能保证调查结果和实际情况接近及各个小组的调查结果有何差异等,评价小组方案设计是否合理,小组成员之间配合是否融洽,小组成员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及结果分析是否合理等内容,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在复习过程中合作学习
通过复习课堂所学知识可以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强化薄弱的知识。概念图是由节点和连线组成的表达命题网络的结构化图形。它源于奥苏泊尔的学习理论,即知识的构建来自对已有事物的观察和认识,学习就是建构概念网络后不断地向网络添加新内容,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概念图使老师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反映了学生组织知识点的思路,能发现学生对知识点错误的理解,不管是教还是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学习种群和群落一课时,先了解种群和群落的特征、数量变动、群落演替及群落结构。之后结合研究实例和研究方法观察研究对象,提出合理的假设,如细菌种群增长在资源和空间无限多的环境中是否会受到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得出数字形式表达,最后观察和统计细菌数量,检验和校正自己所建立的模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以自编和互阅测试题,以此督促学生及时阅读教科书并掌握学科中的重难点知识,从而形成融会贯通的知识网络。最好在期末复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自编试卷,尽可能扩展知识面,选择题要简洁扼要,不能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让学生在自编试卷中巩固所学知识。(作者单位:江西省弋阳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