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态关乎你我他

来源 :紫光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fu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生态关乎你我他
  向贤彪
  在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西代表团讨论时指出,要着力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总书记的讲话切中时弊,催人警醒。政治生态关乎你我他,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部分,谁也不能看轻自己的力量。
  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说:“爱惜风气,如护元气。”自然界的雾霾,损害的是人们的身体健康,而政治生态的雾霾,则损害人们的心理健康,败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现实生活中,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发生,很多都能从从政环境的恶化中找到原因。比如有的地方“人情风”泛滥,送红包、搞宴请就会大行其道;有的地方把以权谋私当作本事,损公肥私、假公济私现象就难以禁绝;有的地方选人用人没有章法,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之风就会蔓延。“风俗既正,中人以下,皆自勉以为善;风俗一败,中人以上,皆自弃而为恶”。坏风气一旦形成,流风所及,不但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造成社会竞争的不公平,还难免对好人造成不良影响,致使一些人成为不良政治生态的牺牲品。
  诚然,环境能够影响人,但人也能影响环境。就政治生态而言,每个党员干部置身其间,同时又是这个生态环境的一部分。法国文学家伏尔泰说,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又有人讲,每一滴雨都不认为洪灾是自己造成的。如果对于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甚至借口“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自觉不自觉成为“雪崩”和“洪灾”的推手,那么就只能加剧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恶化,最终自己也难免深受其害。正确的态度是先从自己做好,勇于刀刃向己,把自身的作风之弊革除掉;同时,还要不当“老好人”,勇于同不良风气作斗争,把他人的问题纠正好。这样才能使好作风形成气候,引领风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环境最易受风源风向的影响。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虽说党员干部人人有责,但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是关键。领导干部是从政环境建设的“风向标”和“领头雁”。上梁不正下梁歪,自身不正难率下。台上讲一套,台下做一套,嘴上反腐败,行动搞腐败,这样的领导带不出单位的好风气。领导干部只有胸怀浩然正气,带头清正廉洁,处事公道正派,敢于坚持原则,才能带出好风气,带出好队伍,形成正气充盈、向上向善的政治生态。
  净化政治生态,需要大气候,也需要小气候。各级领导要站在从严治党的高度,主动思考、主动作为,通过营造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良好小气候,促进大气候进一步形成。一方面,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带头整风肃纪,做好表率,引领风气之先,形成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的鲜明导向;另一方面,要重视基层风气建设,下大气力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良行为,对随意插手基层敏感事务、截留克扣基层物资经费、处事不公、吃拿卡要、侵占群众利益等问题,必须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迁就。只有这样,才能让群众有获得感,从身边风气的好转中看到希望、增强信心,并自觉投入其中,在扬新风、纠歪风、传递正能量中,使政治生态不断得到优化。
  “全世界的黑暗,都挡不住一根蜡烛的光明”。“光明前进一分,黑暗就后退一分”。好的风气不会自发产生,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在净化政治生态这件事上,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有“寸草也能遮丈风”的自觉和自信。只要人人都行动起来,在抵制歪风、营造新风中担其责、尽其力,就会形成激浊扬清、扶正祛邪的强大正能量,让风清气正的良好从政环境在我们手中形成。
其他文献
<正>1月22日,中国盐业总公司党委召开2016年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议。会议学习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王岐山同志的工作报告精神;贯彻
从话剧艺术演进的角度来看 ,中国话剧50年经历了两个觉醒期。建国之后的17年 ,以民族意识的觉醒为标志 ;新时期以来的23年 ,以革新意识的觉醒为标志。民族意识的觉醒 ,体现为一个国
2016年春节期间,都昌县在全县范围内扎实开展“结对帮扶送温暖、扶贫济困献爱心”活动,精心谋划部署,全覆盖开展走访慰问活动,确保把党的温暖和关怀送到每位慰问对象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