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水气平衡栽培法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dehu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水气平衡栽培法(简称“RCWAE”)是指水稻移栽后全生育期田面不留水层,在水分敏感期(即分蘖期和孕穗抽穗灌浆期)利用自然降水和少量的人工沟灌补水保持田间湿润,其他生育期实行旱管,使水稻各生育期田间达到水气养分平衡,从而优化水稻生长环境,促进水稻根系生长,提高水稻产量的一种新栽培方法。它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技推广总站推广研究员徐世宏经过5年试验提出的。2003~2007年,在我区玉林、贺州、桂林、南宁、防城港等市进行试验示范的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有利于水稻的早生快发,对促进水稻前期分蘖发生的优势最为明显,水稻分蘖数提高8%~15%;有利于根系的生长,总根数、白根数、根长、根干重分别提高10%~30%、40%~100%、5%~10%、10%~40%,灌浆期根系还存在较强的新生能力;有利于优化水稻的产量结构,使水稻个体与群体的矛盾得到了较好统一,产量提高5%~10%;节约灌溉用水60%以上。此外,由于减少了稻田泡水时间,土壤可经常接触空气,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也得到提高,减少了甲烷和有毒物质的产生、排放,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保护了生态环境。笔者于2008年在桂北高寒山区应用此方法进行超级稻栽培试验,也进一步验证了它的增产效果:平均亩产干谷705.62千克,比对照常规栽培法增产11.30%。现将这种新的水稻栽培法简要介绍如下:
  1. 稻田选择应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田面平整、耕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稻田进行水稻水气平衡栽培。
  2. 选用良种应选择根系发达、分蘖力强、茎秆粗壮、抗逆性强、生育期适中的高产优质水稻良种,如中浙优1号、国稻1号、特优航1号、Y优1号、准两优527、株两优819、博优258、两优287等作为水稻水气平衡栽培法的主导品种。
  3. 适时播种适时播种主要是要求早晚稻组合合理搭配,总的要求是在保证早稻安全育秧、晚稻安全抽穗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早、晚稻的光热气候资源,以达到全年均衡增产。桂中稻作区早稻在3月中旬、晚稻在7月上旬播种,最迟不超过7月10日;桂北稻作区早稻在3月中旬末至下旬初、晚稻在6月下旬末至7月初播种,最迟不超过7月5日。早稻秧龄20~25天,晚稻秧龄15天左右。
  4. 培育壮秧推广使用“旱育保姆 编织布隔层育秧”技术培育适龄带蘖矮壮秧,其技术要点是:①整畦施肥。按畦面宽1.2~1.5米、沟宽30~40厘米的规格起厢,施足基肥,使土肥混合均匀。播种前浇足浇透底水。②铺布摊泥。选用透水、透气性好的编织布,切割成长60~75厘米、宽40~50厘米的铺布,拉紧铺平,贴紧畦面,然后铺上厚度为2厘米左右的肥泥或泥浆,再用农具耥平。③播种盖膜。按旱育保姆1袋(350克)拌稻种1~1.2千克的比例,先将精选的稻种放入清水中,早稻浸泡12~15小时,晚稻浸泡8~12小时,然后捞出,沥至稻种不滴水时倒入瓷盆(或水桶)中,慢慢加入旱育保姆,滚动包衣,直至旱育保姆全部包裹在种子上为止。待包衣种子稍微晾干后播种。每平方米播杂交稻种60~80克(常规稻可加倍),秧龄长的可适当稀播,播后压种入泥或用细土盖种,并喷施秧田一次净等专用除草剂。喷后早稻用农膜覆盖保温,晚稻用农膜、稻草或遮阳网覆盖防止大雨冲刷。苗期注意通风炼苗,适量浇水和清除杂草,如底肥不足可在秧苗2叶1心时用稀粪水或沼液或1%~2%的尿素淋施,然后再用清水洗苗。起秧前12~20小时浇1次透水,起秧时分块掀起,卷成筒状运至大田。抛秧时,可边分秧边抛栽,也可统一按厢分好秧后再抛栽。
  5. 稻田处理按水稻免耕抛秧或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的要求进行稻田处理。抛秧前开好四周排水沟(围沟)和工作沟,围沟宽30厘米,深20~25厘米,再按每4~5米开1条宽度与围沟相同,深度比围沟浅5~10厘米的工作沟,然后耥平厢面待抛秧。
  6. 抛栽大田早稻秧龄3.5~4.5叶、晚稻秧龄 4.0~5.0叶时及时抛栽到大田。抛秧前1~2天施足基肥,排干水或待田水自然落干后即可进行湿润抛秧。晚稻抛秧应选在下午4时后进行,以避免高温灼伤或晒死秧苗。高肥力田块早稻每亩抛1.8万~2.0万蔸,晚稻每亩抛2.0万~2.2万蔸;中等肥力田块早稻每亩抛2万~2.2万蔸、晚稻每亩抛2.2万~2.4万蔸;低肥力田块早稻每亩抛2.2万~2.3万蔸、晚稻每亩抛2.4万~2.5万蔸。
  7. 水肥运筹 ①水分管理。总的原则是水稻移栽后全生育期田面不留水层。分蘖期(抛秧后至够苗前)和抽穗灌浆期保持田间湿润,即保持沟中有水、水不淹厢、厢面湿润。够苗晒田时全部排干沟中水,晒至厢面露白根。幼穗分化期利用自然降水或人工沟灌补水保持厢面湿润即可,人工沟灌补水后让水在沟中自然落干。黄熟期自然落干沟中水,但要避免田面过早干裂。②肥料运筹。整好田开好沟后,让沟里的水落干至半沟水或排水至半沟水,然后把肥料均匀撒在湿润的厢面上做基肥。一般在抛秧前1~2天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750~1000千克和三元复合肥20千克(或尿素7千克、过磷酸钙40千克、氯化钾5千克)。在厢面湿润、无水层的状态下分厢进行追肥,把肥料均匀地撒在厢面上。在早稻抛秧后5~7天、晚稻抛秧后4~5天,每亩施尿素和氯化钾各5~8千克做分蘖肥;早稻抛秧后15~20天、晚稻抛秧后10~15天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撒施尿素和氯化钾各7~10千克。剑叶露尖或大胎裂肚时,酌情施保花肥,每亩撒施三元复合肥5~7.5千克。若后期光照条件较好,群体适中、叶色偏淡的稻田,可在齐穗期施壮尾肥,每亩撒施尿素2~3千克或三元复合肥5千克左右。齐穗期后看苗喷施叶面肥,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克 尿素250克对水50千克喷施稻株叶面。
  8. 防病治虫病虫害防治按常规方法进行。坚持“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大力推行“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适时做好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及福寿螺、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瘿蚊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特别要做好分蘖期、幼穗分化期、抽穗期和齐穗期等关键时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并要推广应用频振式诱虫灯进行物理防治。
  9. 适时收获在全田稻谷达到90%~95%成熟时进行收割。
  (作者联系地址: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农技推广中心 邮编:545500)
其他文献
日前,四川省自主育成了第一个杂交早实核桃突破性优良新品种“川早1号”,并于2011年通过国家林木良种认定。  四川省核桃主要分布于盆周山区和老少边穷地区。由于缺乏良种,长期以来不少地方“见树不见果”,严重影响了产业发展。与引进的早实核桃相比,“川早1号”最大的优势是含有本地核桃基因,对四川生态条件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显著强于引进品种,尤其是在云雾多、日照少、降雨大、湿度高的成都平原和盆周山区,市场前景
1. 选择适宜的果树品种 适宜制作工艺果品的为果实大中型、果皮光滑艳丽的果树品种,目前以元帅系苹果、红富土系苹果最为常见。另外,梨、冬枣、石榴、柑橘等果大、色艳的果树品种亦开始出现在艺术果品行列中,而桃、李、梅、葡萄等小型水果和菠萝等表皮粗糙的水果则不宜制作艺术果品。  2. 做好生产的前期准备工作 选择具备无公害生产和全套袋栽培条件的果园。一般在果树进入盛果期时进行艺术果品生产,以求取得规模效益
日前,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专家审定通过了由绵阳市农科院选育出的高芥酸低硫甙杂交油菜新品种绵油322。据悉,这是我国目前首个通过国家正式审定的高芥酸低硫甙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