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语表达能力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小学生的口语能力培养主要指培养小学生的正确表达自己思想及与人沟通交际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言素养和习惯。小学生的口语能力培养应注意营造民主、和谐的口语交际氛围;利用课内外素材,加强交际训练;培养小学生主动积极的口语自学意识和能力;创设机会或情景,让孩子乐于说;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和激励方法等,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口语交流的能力素质。
一、突出主体地位,增强学习动力
课程标准强调:“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口语教学同样必须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小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流。教师任务主要是教会方法和引导评价,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把口语训练任务交给每一个小学生,避免口语训练仅仅成为少数小学生表现自我的舞台。口语教学是一项强调学生参与实践性的活动,沟通和交流很重要。小学生都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一种天然的向师性,而教师不能视自己为一位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而应该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另外,教师也要不断提高水平,注意完善自己的口语示范作用,以自然、大方、亲和的形象展现于教学中,这样才能有师生间心与心的和谐交流,才能更好的发挥引导组织作用。
口语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佳的学习动力。对于小学生,他们的学习积极主动性相对不是很强,目的性也不是很明确,这就要求口语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并切身感受到口语能力真正是自己的一种需要和自身发展的必备素质,使之对口语锻炼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和兴趣,并能积极热情的自主学习。
多数事业上成功的人,除了知识之外,还拥有会说话、说服他人,把自己和自己的想法“推销”出去的才华。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具体教学情况采用一些名人事例、身边榜样激励、情景模拟、评价激励以及探讨自己理想的实现等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口语兴趣,让他们感受到良好口语能力的益处,并形成学生自我发展的内需动力。
二、创设语言情境,丰富表达积累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要善于创设或模拟生动、活泼、形象的、有趣的口语情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流气氛;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小组学习和集体讨论以及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我们可以应用或假设各种交际场合、谈话氛围、编排故事或采用配乐动画等电教手段来创设情境;采用讨论、辩论、课本剧、小记者采访、有感就说、演讲、问答、角色表演等多种互动交流形式。在语言实践中学生的与人合作沟通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等都能得到发展,并有利于良好开朗个性的形成。课堂教学是口语能力培养的一种高效率的方式,教师要立足课堂,将口语训练有计划有组织的融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口语训练又不能局限在课堂上,需要面向课外,我们可以设计组织各种学校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参观访问、调查活动、野炊联欢等。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家校联系反馈表等形式,要求家长辅导督促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叶圣陶先生有言“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竞赛、读书笔记、讲述读后感、精彩段落讨论等方法鼓励督促学生加强书面阅读的积累,这样口语才能丰富生动,表述确切和缜密。
听是说的基础,听的能力可以为说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生要爱听、多听、会听,如多听新闻、听演讲、听老师说话、听录音范读等。大量丰富的信息经过整合、提炼、引导从而就形成语言的丰富源泉。
朗读可使口语得到严格的训练,是口语训练的有效方法。教师应指导学生读得响亮、清楚、准确、流畅、传情。朗读内容包括课文和优秀的课外文学作品,可采用领读、跟读、对读、个别朗读、小组朗读、集体朗读、分角色朗读等。特别是一些重点词汇、优秀的诗词、格言、谚语和句式段落等具有语言简练精湛、内涵丰富或文字优美的特点,教师可以适当引以为重点要求学生理解背诵。通过背诵的强化,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滋润、熏陶的同时可以积累而形成自己正确生动的语言。
三、关注个性差异,科学评价引导
教师要学会关注个体,尊重学生的智力、性格及语言水平等差异,以学生为本进行因材施教,采取多样化的方法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教学中特别注意找出一些薄弱学生的不足原因,多一些宽容鼓励,少一些指责批评。教师可以从例句和简单句子来教会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逐步要求强化逻辑和组织以及情感等以形成完整的有质量的语言表达。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往往想表现自己却又怕出错怕受到老师批评,而教师赞赏、激励性的评价能更好的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一定要注重合理的引导评价,遵循多鼓励性原则,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或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评价中更加的乐于学习,切忌伤害学生积极性、自信心和自尊心。
口语能力是个人综合素质的一种外在体现,拥有良好的口语能力是学生良好发展前途的重要奠基石之一。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之一,我们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口语教学的实用价值,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小学)
一、突出主体地位,增强学习动力
课程标准强调:“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口语教学同样必须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小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流。教师任务主要是教会方法和引导评价,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把口语训练任务交给每一个小学生,避免口语训练仅仅成为少数小学生表现自我的舞台。口语教学是一项强调学生参与实践性的活动,沟通和交流很重要。小学生都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一种天然的向师性,而教师不能视自己为一位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而应该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另外,教师也要不断提高水平,注意完善自己的口语示范作用,以自然、大方、亲和的形象展现于教学中,这样才能有师生间心与心的和谐交流,才能更好的发挥引导组织作用。
口语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佳的学习动力。对于小学生,他们的学习积极主动性相对不是很强,目的性也不是很明确,这就要求口语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并切身感受到口语能力真正是自己的一种需要和自身发展的必备素质,使之对口语锻炼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和兴趣,并能积极热情的自主学习。
多数事业上成功的人,除了知识之外,还拥有会说话、说服他人,把自己和自己的想法“推销”出去的才华。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具体教学情况采用一些名人事例、身边榜样激励、情景模拟、评价激励以及探讨自己理想的实现等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口语兴趣,让他们感受到良好口语能力的益处,并形成学生自我发展的内需动力。
二、创设语言情境,丰富表达积累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要善于创设或模拟生动、活泼、形象的、有趣的口语情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流气氛;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小组学习和集体讨论以及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我们可以应用或假设各种交际场合、谈话氛围、编排故事或采用配乐动画等电教手段来创设情境;采用讨论、辩论、课本剧、小记者采访、有感就说、演讲、问答、角色表演等多种互动交流形式。在语言实践中学生的与人合作沟通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等都能得到发展,并有利于良好开朗个性的形成。课堂教学是口语能力培养的一种高效率的方式,教师要立足课堂,将口语训练有计划有组织的融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口语训练又不能局限在课堂上,需要面向课外,我们可以设计组织各种学校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参观访问、调查活动、野炊联欢等。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家校联系反馈表等形式,要求家长辅导督促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叶圣陶先生有言“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竞赛、读书笔记、讲述读后感、精彩段落讨论等方法鼓励督促学生加强书面阅读的积累,这样口语才能丰富生动,表述确切和缜密。
听是说的基础,听的能力可以为说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生要爱听、多听、会听,如多听新闻、听演讲、听老师说话、听录音范读等。大量丰富的信息经过整合、提炼、引导从而就形成语言的丰富源泉。
朗读可使口语得到严格的训练,是口语训练的有效方法。教师应指导学生读得响亮、清楚、准确、流畅、传情。朗读内容包括课文和优秀的课外文学作品,可采用领读、跟读、对读、个别朗读、小组朗读、集体朗读、分角色朗读等。特别是一些重点词汇、优秀的诗词、格言、谚语和句式段落等具有语言简练精湛、内涵丰富或文字优美的特点,教师可以适当引以为重点要求学生理解背诵。通过背诵的强化,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滋润、熏陶的同时可以积累而形成自己正确生动的语言。
三、关注个性差异,科学评价引导
教师要学会关注个体,尊重学生的智力、性格及语言水平等差异,以学生为本进行因材施教,采取多样化的方法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教学中特别注意找出一些薄弱学生的不足原因,多一些宽容鼓励,少一些指责批评。教师可以从例句和简单句子来教会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逐步要求强化逻辑和组织以及情感等以形成完整的有质量的语言表达。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往往想表现自己却又怕出错怕受到老师批评,而教师赞赏、激励性的评价能更好的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一定要注重合理的引导评价,遵循多鼓励性原则,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或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评价中更加的乐于学习,切忌伤害学生积极性、自信心和自尊心。
口语能力是个人综合素质的一种外在体现,拥有良好的口语能力是学生良好发展前途的重要奠基石之一。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之一,我们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口语教学的实用价值,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