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朝晖是一位对弗洛伊德和福柯都有探研的诗人,他的诸多作品,都贯注如梦般的诗性。可以看出,唐朝晖的读书之杂之多。尤其是在创作技巧上,绝然不雷同于当下诸多散文诗写作者。他常用小说笔法,组构文本内容。套匣式:小事件套小情节。大意义指向套小意义指向、大背景套小插曲。有时故意打乱文本时间,重新组构时间顺序。跳跃式:与时序的颠倒有直接关联。诗人完全改变循序渐进的时间流程,有意将逻辑弄得混浊不清,出奇不意,大胆穿插语言元素。运用倒插、转述,更为有效为诗的情境映现出一丝亮光。
《瓷》,是我从中剔选的短章。“土地埋藏着一颗跳动的心,黑夜漫延着自己的富有。”一种阔大的起句。“土地”是诗人写作常用的具有“四元素”的词语。“土地”是自然秩序中司空见惯的,与诗人的心灵有着完整的诗性关系。“瓷”从土地中来,但无法逃避的,是亡逝的命运。这种“亡逝”,让人找到共同性。它隐喻生存与毁灭的灾难无法抗拒的“宿命观”。有着西绪弗斯的悲凉轮回:从土地中来,最后终将回归成泥土。它更多的,又贴近我的内心体验,以及灵魂的感应。“黑夜”让人无法全部看清土地之上的所有。但是,这块土地,却无处不弥漫着真实与虚幻。“土地”是生命实体,它沉埋巨大的灵魂。人,只有依附土地才有梦想。离开土地,梦想无根。从此意义上说,土地是富有的象征。
一捧水,或者一抔土,烧制出一个瓷。“一千年”,这里只是一个时间的符号,并不代表真正意义的时间。或许更久远。因此不具有规定性。“瓷”之本身,有如人的生命,肌肤的弹性与骨殖的坚硬,会随时间的延宕而松散。那么,这瓷是冷肃的吗?非也。它仍然有着“火的温度”。那些久远了时代的火焰,无数次让一些泥土凝聚,松散;再凝聚,再松散。“古窑”是一个生活征象,是一个可能辨识存在的本质事物。它通过古瓷残片来求证映像。其物象的存在,就有其合理性了。“天空的镜子,把所有身体平面化。”西方小说文本,“镜子”是照得见实物的所在,但却是虚幻。它是人的思考之反观。瓷片散落,虚壳表象,成为有限想象。人一生,不也如此这般?记忆之实,与生命镜象的散射,到最后,也只剩下一缕光一片羽。人如瓷。生命如瓷。整个大地如瓷。生存在其上的生命本态,也如瓷般的脆弱或短暂。虽千年,也是易碎。“生老病死的过程,变得极度简约。”有如博尔赫斯所记途的梦境。那些梦境,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延绵。如何来解构这个梦?那就要从时间之外逃离梦的愿望。那些无法摆脱的困惑,仅会成为我们的伤痛。
“瓷”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一个抒情载体。不同的时空,会让不同的感受呈显出它的玲珑与多义。这正是博尔赫斯要证明的:诗人或作家要凌驾于时间和空间之上,如果摆脱不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就会囿于现实。那么,其思考也将是索然无味的思考。“瓷”的永久性是值得怀疑的虚幻之证像。诗人灌注的理念,通过一个物件透显出来。有时,我们极易被某种现象迷惑,这个表面光洁可爱的现象下,却是愚钝的目光。那些极易散尽的物象,是实体,也是幻象。“碎在瞬间”,还原了事物存在的真相。
瓷。被土地塑造,又被土地毁灭。从完整,到碎裂;从宝贵之珍,到废弃之物;从实,再到虚;从真切,到虚幻……这个过程中,我能体味到什么?是自身的生命本相之幻,还是整个人类的集体宿命?或者整个时光之荒芜般的快速凋零的倥偬?也许,我之所见,也如瓷般,不过是破碎了的“一地梦想”而已。
唐朝晖的散文诗是探求人的心理与精神世界。《天使》这章简练、精短,意识清澈、透明,暗示着一种圣洁的力量存在。那么,这种圣洁的力量是否存在?“天使是有的”,起句就是一个肯定句式。如同我们相信上帝的存在。但是,如何知道天使存在?如何知道那些纯净的精神灵魂存在?
“她展翅的声音通过风流过来。”小说语言对于诗的渗透,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是唐朝晖意识流动常用的手法。作为诗文本审美经验的一种,审美观照与直觉、想象、联想、回忆、移情,等等,都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但又并不等同。这样的描述,目的是有在场感。而且,这个天使,“她就在我面前”。
“天使”暗示“我”或者人们对于希望有着一种确信与追求,且必然有美好收获。但是,对于如天使这般美好的精神灵魂,我确乎“无法形容她的模样”。天使是看不见、摸不到的,那么便不可知。但是唐朝晖恰恰是反过来,他定然要让自己“看得见”这样的“天使”,从而变不可知为可知。因此,“她就在我面前”,就不能说不令人感到意外了。
意境的陌生化创造,是诗人的内心灵动。与现实难以言传的、极其复杂的对抗与融合。天使的“不可知论”与“可知论”之辨,更能证明他的生命理想。这种生命理想,是让一种梦境般的幻觉来切入对于现实的疏离。有如阿尔图尔·兰波的《美之存在》和《仙境》,一种由通灵诗人在远离喧嚣时看到的一个幻象,一种不可预知的美。这个美的幻象由朦胧而清晰,最终成为一个活物,高贵和奇异的存在。从而辨识照鉴美丑、真假、善恶。这种贯注的思想,有着积极的价值取向和意义。也是诗人的内心独白。是摒弃了逻辑关系、未加分化的一种状态。当然,直觉性的内心,或许最能接近文本所要表述的愿望。
“天使”的到来,“我”一个人似乎还怕不足以证明,“我”要让“树叶和女儿”看见天使。“天使来了。她说。”又是一种小说人物出现时的情境语言。这种语言,对于组构诗的意境,以及对潜意识的确定、指认,有着提升的作用。当然,这是唐朝晖的独特,这个独特运用恰到好处。“知觉”有时会为诗人开启一个世界。我想,这正是审美经验哲学家所要强调的内容。因此,唐朝晖内心的“天使”,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一种生命理想。有了这些,也便有了具体的形象。
这种审美观照又远不止于一般性的视觉观看,它还兼之以明显的心理活动,来照映哲学,从而更好呈显事物本体的、终极意义。在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他对本质现象为人的直觉所用而做出的指认。胡塞尔认为,感知表象的充盈,需要的,是自身来控制。澄明的诗意,来自于人本意绪。缘此,文本之“主体性”感觉更强烈,也更能进入:“我飘了起来,如初冬满目的黄叶。经过腐烂的过程,我干干净净地离开。”诗人的指认过程,从最初的猜测判断“天使是有的”,到能看到“天使的模样”,再到女儿也能看到“天使来了”(既使我离开),再到“我”本身最后也成了天使。这是一个精神生命纯化的过程,也是诗人祈盼灵魂飞升的最终理想。
“身体的眼睛”,当然是灵魂的感知。而“我在这里醒来”中的一个“醒”字,则暴露了诗人其实是抒写梦境。这让我想起了鲁迅《野草》里的《好的故事》,也似这般的梦境:对现实的排拒,寄望于梦的安慰。唐朝晖这里所寄望的梦想,是“有如打开一本书,内容是新的”的世界。他希求人们意识中神秘而难以接近的天使,会是一个新的形象,会成为“漫游着,闲逛着,就像现在的我”那般的平常、普通。更好贯彻生命理想的澈亮。这样的生命理想,我想也应是每个人内心所祈愿的。
(作者单位:解放军艺术学院军事文艺研究所)
本栏目责任编辑 杨晓澜
《瓷》,是我从中剔选的短章。“土地埋藏着一颗跳动的心,黑夜漫延着自己的富有。”一种阔大的起句。“土地”是诗人写作常用的具有“四元素”的词语。“土地”是自然秩序中司空见惯的,与诗人的心灵有着完整的诗性关系。“瓷”从土地中来,但无法逃避的,是亡逝的命运。这种“亡逝”,让人找到共同性。它隐喻生存与毁灭的灾难无法抗拒的“宿命观”。有着西绪弗斯的悲凉轮回:从土地中来,最后终将回归成泥土。它更多的,又贴近我的内心体验,以及灵魂的感应。“黑夜”让人无法全部看清土地之上的所有。但是,这块土地,却无处不弥漫着真实与虚幻。“土地”是生命实体,它沉埋巨大的灵魂。人,只有依附土地才有梦想。离开土地,梦想无根。从此意义上说,土地是富有的象征。
一捧水,或者一抔土,烧制出一个瓷。“一千年”,这里只是一个时间的符号,并不代表真正意义的时间。或许更久远。因此不具有规定性。“瓷”之本身,有如人的生命,肌肤的弹性与骨殖的坚硬,会随时间的延宕而松散。那么,这瓷是冷肃的吗?非也。它仍然有着“火的温度”。那些久远了时代的火焰,无数次让一些泥土凝聚,松散;再凝聚,再松散。“古窑”是一个生活征象,是一个可能辨识存在的本质事物。它通过古瓷残片来求证映像。其物象的存在,就有其合理性了。“天空的镜子,把所有身体平面化。”西方小说文本,“镜子”是照得见实物的所在,但却是虚幻。它是人的思考之反观。瓷片散落,虚壳表象,成为有限想象。人一生,不也如此这般?记忆之实,与生命镜象的散射,到最后,也只剩下一缕光一片羽。人如瓷。生命如瓷。整个大地如瓷。生存在其上的生命本态,也如瓷般的脆弱或短暂。虽千年,也是易碎。“生老病死的过程,变得极度简约。”有如博尔赫斯所记途的梦境。那些梦境,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延绵。如何来解构这个梦?那就要从时间之外逃离梦的愿望。那些无法摆脱的困惑,仅会成为我们的伤痛。
“瓷”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一个抒情载体。不同的时空,会让不同的感受呈显出它的玲珑与多义。这正是博尔赫斯要证明的:诗人或作家要凌驾于时间和空间之上,如果摆脱不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就会囿于现实。那么,其思考也将是索然无味的思考。“瓷”的永久性是值得怀疑的虚幻之证像。诗人灌注的理念,通过一个物件透显出来。有时,我们极易被某种现象迷惑,这个表面光洁可爱的现象下,却是愚钝的目光。那些极易散尽的物象,是实体,也是幻象。“碎在瞬间”,还原了事物存在的真相。
瓷。被土地塑造,又被土地毁灭。从完整,到碎裂;从宝贵之珍,到废弃之物;从实,再到虚;从真切,到虚幻……这个过程中,我能体味到什么?是自身的生命本相之幻,还是整个人类的集体宿命?或者整个时光之荒芜般的快速凋零的倥偬?也许,我之所见,也如瓷般,不过是破碎了的“一地梦想”而已。
唐朝晖的散文诗是探求人的心理与精神世界。《天使》这章简练、精短,意识清澈、透明,暗示着一种圣洁的力量存在。那么,这种圣洁的力量是否存在?“天使是有的”,起句就是一个肯定句式。如同我们相信上帝的存在。但是,如何知道天使存在?如何知道那些纯净的精神灵魂存在?
“她展翅的声音通过风流过来。”小说语言对于诗的渗透,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是唐朝晖意识流动常用的手法。作为诗文本审美经验的一种,审美观照与直觉、想象、联想、回忆、移情,等等,都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但又并不等同。这样的描述,目的是有在场感。而且,这个天使,“她就在我面前”。
“天使”暗示“我”或者人们对于希望有着一种确信与追求,且必然有美好收获。但是,对于如天使这般美好的精神灵魂,我确乎“无法形容她的模样”。天使是看不见、摸不到的,那么便不可知。但是唐朝晖恰恰是反过来,他定然要让自己“看得见”这样的“天使”,从而变不可知为可知。因此,“她就在我面前”,就不能说不令人感到意外了。
意境的陌生化创造,是诗人的内心灵动。与现实难以言传的、极其复杂的对抗与融合。天使的“不可知论”与“可知论”之辨,更能证明他的生命理想。这种生命理想,是让一种梦境般的幻觉来切入对于现实的疏离。有如阿尔图尔·兰波的《美之存在》和《仙境》,一种由通灵诗人在远离喧嚣时看到的一个幻象,一种不可预知的美。这个美的幻象由朦胧而清晰,最终成为一个活物,高贵和奇异的存在。从而辨识照鉴美丑、真假、善恶。这种贯注的思想,有着积极的价值取向和意义。也是诗人的内心独白。是摒弃了逻辑关系、未加分化的一种状态。当然,直觉性的内心,或许最能接近文本所要表述的愿望。
“天使”的到来,“我”一个人似乎还怕不足以证明,“我”要让“树叶和女儿”看见天使。“天使来了。她说。”又是一种小说人物出现时的情境语言。这种语言,对于组构诗的意境,以及对潜意识的确定、指认,有着提升的作用。当然,这是唐朝晖的独特,这个独特运用恰到好处。“知觉”有时会为诗人开启一个世界。我想,这正是审美经验哲学家所要强调的内容。因此,唐朝晖内心的“天使”,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一种生命理想。有了这些,也便有了具体的形象。
这种审美观照又远不止于一般性的视觉观看,它还兼之以明显的心理活动,来照映哲学,从而更好呈显事物本体的、终极意义。在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他对本质现象为人的直觉所用而做出的指认。胡塞尔认为,感知表象的充盈,需要的,是自身来控制。澄明的诗意,来自于人本意绪。缘此,文本之“主体性”感觉更强烈,也更能进入:“我飘了起来,如初冬满目的黄叶。经过腐烂的过程,我干干净净地离开。”诗人的指认过程,从最初的猜测判断“天使是有的”,到能看到“天使的模样”,再到女儿也能看到“天使来了”(既使我离开),再到“我”本身最后也成了天使。这是一个精神生命纯化的过程,也是诗人祈盼灵魂飞升的最终理想。
“身体的眼睛”,当然是灵魂的感知。而“我在这里醒来”中的一个“醒”字,则暴露了诗人其实是抒写梦境。这让我想起了鲁迅《野草》里的《好的故事》,也似这般的梦境:对现实的排拒,寄望于梦的安慰。唐朝晖这里所寄望的梦想,是“有如打开一本书,内容是新的”的世界。他希求人们意识中神秘而难以接近的天使,会是一个新的形象,会成为“漫游着,闲逛着,就像现在的我”那般的平常、普通。更好贯彻生命理想的澈亮。这样的生命理想,我想也应是每个人内心所祈愿的。
(作者单位:解放军艺术学院军事文艺研究所)
本栏目责任编辑 杨晓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