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师应有传承刺绣的使命感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0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的名字与众多明星联系在一起,范冰冰、周韵、张静初、林志玲……他的作品极尽华美,工艺极尽繁复精妙,创新的珠绣、麻绣,每一款华服都足以震撼灵魂——他是中国时装设计师劳伦斯·许。
  在不久前的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上,他作为特邀嘉宾,发布了名为“绣球”的时装秀。从中国传统纹样与刺绣到西洋设计与立体裁剪,劳伦斯·许给巴黎乃至西方定制界带来了最美中国风。
  您有很多作品都运用了刺绣工艺,曾经的龙袍、今年的“绣球”等,您为何青睐刺绣?
  刺绣作为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技艺,以其无可比拟的魅力为世人所喜爱,它是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的代表,每个朝代每个民族的刺绣都跳动着时代的服饰脉搏;它是我们服饰文化的瑰宝,在这个刺绣离我们越来越远的时代,每一个服装设计师都应该有让刺绣传承并令其发扬光大的使命感。
  您印象最深的一件中国刺绣作品是什么?它如何打动了您?
  小时候曾经学过一篇课文叫《一幅壮锦》。说的是儿子想去找一个人间奇景的地方,于是背着行囊去云游。母亲却用双手开始刺绣壮锦,她把自己想象的美丽都绣在了锦上。两年后儿子回来了,母亲问儿子是否找到了人间奇景,儿子摇头叹息。母亲说她找到了,于是拿出自己耗时两年刺绣的壮锦。儿子看后潸然泪下,人间奇景竟然呈现在母亲的双手下。
  您的作品主要结合的绣种是?这些绣给了您什么原创灵感或创意支持?
  中国的刺绣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发展中,各种绣法相互借鉴、融合,体现了极高的艺术高度。在我的作品中,各种绣法都有所展示,苏绣、顾绣、京绣、绒绣、盘丝绣、浮雕绣、珠片绣、彩金绣……只是我会根据我的设计理念而有针对性地突出某种绣法。
  能否以您最满意的一件华服为例,跟我们分享设计理念和背后的故事。
  就以我的一件“枯藤老树”作品为例吧。有一次我独自游览英国剑桥,那个黄昏,我想家了,想念亲人了,马致远先生的《秋思》就浮上脑海:“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当时的心态、所见的景象加上这首诗,激发了我强烈的创作灵感。这件作品的面料是我们工作室制作的,运用我独创的麻绣,整个下摆布满了羽毛,给人以温暖感。图案是我当时所见的景象及马致远先生诗里给我的想象空间,整部作品弥漫着淡淡的思念、淡淡的乡愁及对温暖的渴望。
  刺绣是一门很传统的工艺,当下其时尚生活化运用越来越多,对于这种趋势您有何看法?您觉得传统和时尚融合的真谛在哪里?
  这是非常好的事情,所运用刺绣的领域越多,越有利于刺绣的发展。作为设计师,就是要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用下去,不能让它灭绝。任何事物都有其传承的一面,但也必须有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无论是古韵还是时尚,最主要的就是美!在运用传统技艺时,要考虑到现代的审美状态,与时俱进是艺术创作的重中之重。以您最新的“绣球”系列华服为例,谈谈您是如何将刺绣美和服装美结合呈现的,其中设计的关键点是什么?在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和挑战?
  刺绣永远是为设计师设计理念所服务的。我在创作时,有更多自创的绣法形成,这样能更好地展示我的作品。
  有一件华服灵感来源于古代点翠头冠,点翠是古代高超的首饰技艺,用翠鸟羽毛镶嵌在金银之间,借助翠鸟毛的色彩、光泽来体现饰品的高贵奢华。我们不可能真的去捕杀翠鸟,所以将点翠的传统图案用彩金立体刺绣而成,用孔雀羽毛辅助刺绣,并用珍珠来装饰,大红色盘金腰带,最终达到穿着者的富贵慵懒感。另有一件华服材质为绿色貂绒,在貂绒上刺绣盘金,技艺难度非常之大。本身貂绒的价值很高,用料超过7件貂绒大衣,所以那款华服是大秀最贵的华服之一。
  从设计图、版型、图案、刺绣、制作、装饰到完工,一件衣服要经历数月,N个员工的手。一件华服的背后想来都是一种美丽的残酷,服装越奢华苦难就越多。当一件艺术品的服装华丽呈现时之所以有灵魂,正因为它承载了太多人的爱。
其他文献
师竹斋与筛竹斋  直到采访临近结束,我们才知道堆满了各种杂物的不足5平方米的小房间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岩翻簧竹雕代表性传承人罗启松的“启松翻簧研究所”。在这间小房间里,靠墙的架子上摆满了各种翻簧竹雕器皿,大小层叠挤在一起,摇摇欲坠。这是一条狭窄巷子的尽头,我们进门的时候,并没有留意到门口挂着“筛竹斋”这3个字。  “师竹馆”是黄岩第一家翻簧竹刻店,于清同治年间开张,第一位店主就是黄岩翻簧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正如苏东坡所言,竹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可谓“撑得起高雅,接得上地气”。自古以来,竹子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竹编造物,一根竹,百种用,贯穿古今之灵气,编织艺术之经纬。  竹编是指竹丝篾片的挑压交织,一般被挑压的篾为“经”,编织的篾为“纬”。挑压后可以编织出千变万化的图案,从而制作出千姿百态的竹编产品,根据编织工艺的不同,竹编可分为
宜兴镇竹海,是江浙地区一个小有名气的景区。这里漫山葱郁,竹林丛生,山势舒缓,气候宜人。这栋房子坐落在竹海景区不远处,背靠竹山,小溪潺潺。  “云见”身处诗意的自然环境之中,然而周围却混杂着面目全非的现代民宅。传统的江南民居已消失殆尽,新的建筑都是典型的“现代乡村民宅”,方方正正的体量满当当地塞进每户的宅基地中。这座房子也不例外,多年前修建的时候,为了能够建造更大的面积,这栋房子拥有了十分“奇特”的
前往怡园,只因吴门琴社的雅集要在这举行。不到九点,坡仙琴馆已经人头攒动。吴门琴社社长裴金宝老师轻抚古琴,一曲《忆故人》绵绵不绝,开启雅集。指法极为稳健、灵巧,弹奏有时阳刚、厚重,似北方人的宽厚气度,有时轻柔、淡远,音韵中又明显有着南方人的细致。  雅集上,每个琴家各弹一曲,不拘琴龄,甚至10岁琴童,均可自由弹奏,老琴家或赞或评或指点。  古琴,长三尺六寸五分,寓意一年365天;琴面弧形,琴底为平,
本系列图案由毛泽东的泌园春·雪一词、雪景组成,印花图案为主,款式则是宽松型,通过军大衣样式转变而来,细带的运用打破了沉闷感,颜色以复古红和西瓜红为主,彰显了现代年轻人的青春活力。  欧阳含思 (2001-9)女 ,湖南株洲,湖南工程学院,本科 ,研究方向:服裝与服饰设计。  迟晓丽(1978-10)女,湖南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民族服饰文化。
[摘 要] 课程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是多元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它适应青少年多元价值追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从本质上讲,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包括观念形态层、制度层和物化层三个层次,它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思想指导、制度保证和物质保障。要促进校本课程开发,建设好校园文化,就必须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突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注重创新,突出校园文化建设的个性化
摘 要: 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各级学校应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这几年看来,我国小学美术教育有了明显进展,尤其是在沿海城市、发达地区等。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虽然也有了一些突破进展,但是纵观整个农村地区的小学美术教育,或多或少地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未得到良好的发展。本文以LF小学为例,重点从影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出发,对Z省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
在互联网盛行的今天,国学日渐式微。造府以传承国学的名义,运用互联网社群思维,发起了一项全民文化实践工程——墨客计划,以原创育成式产品为核心,把毛笔书写以一种有趣的形式带回到现代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以书法为切入点,墨客计划推出“古雅摹经”“手写春联”的模式,用“双勾描红印金”的形式,让所有人参与到春联、春贴、福字的毛笔书写活动中来。在杭州西湖文化广场、运河天地、香积寺廣场、西溪洪园、杭州大剧院等
文化是一个系统的体系,是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诞生出来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模式、生存态度、文化样式等的聚合体,是人用具体的生活样式演绎和放射出的内在张力。虽然历史不断流变,但在不同的族群和民族中,仍会表现出与其根文化源头上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苗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苗族先民最早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下游的部分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之一。5 000 多年前的涿鹿之战,黄帝联
苦节虚心  我儿时生长在江南,记忆里有一种烙花镶锡头的竹筷,有其他筷子不可比拟的自然、纯朴和野趣,它曾是杭州的符号。对于我来说,烙在竹皮上的云紋一直在心中暗地里飘摇。钱塘这片受佛眷顾的山川,是为文、雅、灵、秀的代言,就连筷子也不例外。  关于天竺筷的由来,最初的发明者虽已不可考,但根据这些零散的史料和丰富的传说,能大致判断:其工艺最初定形于天竺、灵隐一带,生产开始于光绪年间,随后出现了专门从事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