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人都知梵高。而梵高的艺术启发者——高更,也是一位同样伟大的艺术创造者。
毛姆说:“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头看到了月光”这是毛姆以高更为原型创作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中的话。“月亮”代表梦想,“六便士”代表现实。虽然这本文学作品,为向我们展示一个为艺术不惜献身的形象,添加了丰富的想象和人物刻画的情节,把高更美化很多。但高更确实有着为艺术疯狂的一面,以至于毛姆用这一点作为主人公最重要的特点来创作。
对于高更,艺术具有令人着魔的魅力。在我们看来,在投身艺术之前,高更的家庭和事业已经非常美满,简直就是人生赢家。当时,高更已经三十多岁,生活富足,工作体面。他的妻子,还是工业大亨的女儿。但高更却不满足于这种工业文明下的生活,原始部落的文化给高更带来了不同的人生体验和思考。
为了艺术,高更放弃了证券交易所的工作,放弃了巴黎的妻子和孩子们,成为一个专职画家。后来他为了追寻自己的艺术梦想,住在了土著部落的小岛上,与当地人生活,甚至娶了当地只有十三四岁的少女。最終,高更的生命也结束在他挚爱的原始土地上。
在高更的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恐怕就是塔希提岛了,也有人称为“大溪地”。没有被工业文明侵袭的塔希提,当地人对神灵充满了虔诚的敬畏。塔希提原住民的淳朴与浓郁的色彩,引发了高更的兴趣。
虽然他们曾一起居住和创作,但高更的作品与梵高大有不同。梵高的笔触充满了如狂风暴雨一般的强烈情绪,色彩里的感受像是要溢出来。明亮的黄色,深邃多变的深蓝色,都那么强烈。色彩似乎在流动,充满了不稳定的感觉。高更的笔下表面是平静的,但平静水面下暗流涌动,有吞噬思维的魔力。
高更的画中世界,安静得有点忧郁和悲伤。有人说:与其说塔希提岛快乐了高更,不如说高更忧郁了塔希提岛。高更画的女人和她们所置身的环境——热带的树木、花、山、天空和大海——一样忧郁。她们和它们都是存在,但是高更的存在笼罩着所有的存在。
这忧郁的安静,来自于色彩与线条的简单直接。高更把细处的阴影和结构都简略了,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形状,单一的色彩,抽象化的景物。
高更用粗重鲜明的轮廓线。我们可以感受到,在观看与下笔的那些时刻,高更有多么习惯清晰而泾渭分明地单纯区分事物。在他的画上,很少看到不同物体边缘渐变模糊的轮廓。模糊轮廓的做法,在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那里,曾经被看作是伟大的技艺发明。高更的时代,已经摆脱了对这些技法的追求。反而,因为纯粹直接的勾画,让画面充满了朴实与原始纯粹的感受。
高更简单直接的轮廓,让我想起埃及艺术里人物的轮廓。在高更看来,塔希提与埃及都是原始的。这里的“原始之美”,是不是高更从埃及艺术里得到的启发呢?如果把两种艺术的作品拿过来对比,我们会突然发现原来它们有这么相似的感觉。但是埃及艺术还有着人物等级高低的划分,远没有高更的人物更加朴实。
我们现在常常被莫兰迪那一系列清雅的灰色所折服。但如果去看高更,会发现他的色彩也很美,但沉闷忧郁。因为色彩凝重,仿佛可以沉到泥土之下。高更的色彩,永远不是清透的明亮,也不是单一的艳丽。
高更总是喜欢用深绿和桔红色形成对比。当然也会有棕褐、淡黄和紫色这些对比鲜明的颜色。这些颜色给人以厚重的感觉,带来了粗犷的美。
无论用多么明亮的色块,高更的画面上总有些暗色给画面添上浓重的一笔。厚重的颜色,浓郁凄美。即使是原本明亮的黄色与橘色,在高更的笔下,也会被暗暗的紫色或者绿色淹没掉刺眼的艳丽。
人们的肤色也是褐色和棕色的。这样黝黑的肤色,很明显地在说,这是土著人。他们不会像巴黎的女人般,撑着伞优雅地走在街道上,或者坐在路边的咖啡厅里,用一杯咖啡精致地度过下午。如果需要,大溪地的女人会自己染一块红色的花布,然后把这块布用简单的拼接和裁剪,做成一件不太精致,但十分舒服的衣服。他们的衣服不会为了显示整洁干练特意做得笔挺,也不会为了突出女性的美丽,特意贴合腰身曲线、加上蕾丝。
这里的原著人更不会为了体面,用繁复的衣裙把自己装饰得严严实实。似乎在原始的生活里,衣不蔽体,一丝不挂地坦诚相见,让我们更能理解生命意义的纯粹。那些颜色和线条赋予了人物结实的身体,让我们想到健康和朴实。身体似乎成了淳朴的写照,而不是欲望的暗示。
高更说自己是“幼稚粗鲁的野蛮人”,追求无忧无虑、天真单纯的“原始之美”。高更在塔希提岛的日子并不惬意。高更曾经写了很多著作,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对原始之美的向往。他画作的名字,有很多提问,像是普通的对话,但实际是触发哲学思考。
塔希提岛是法国的殖民地,当地的土著居民生产落后,受疾病之苦,还受殖民者的迫害。高更并不喜欢法国殖民者对土著的劫掠,还曾进行公开的抗议。当然,这没有什么作用,殖民依旧继续,以致塔希提岛的原始性被彻底毁坏。也因此,高更离开了塔希提,去寻找下一个原始神秘的小岛。
可能,只有远离当时的工业文明,回到慢节奏的生活,每天只是简单地劳作时,高更才有时间整理自己的思绪,去问关乎人生哲学的问题,寻求灵魂的宁静。
毛姆说:“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头看到了月光”这是毛姆以高更为原型创作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中的话。“月亮”代表梦想,“六便士”代表现实。虽然这本文学作品,为向我们展示一个为艺术不惜献身的形象,添加了丰富的想象和人物刻画的情节,把高更美化很多。但高更确实有着为艺术疯狂的一面,以至于毛姆用这一点作为主人公最重要的特点来创作。
对于高更,艺术具有令人着魔的魅力。在我们看来,在投身艺术之前,高更的家庭和事业已经非常美满,简直就是人生赢家。当时,高更已经三十多岁,生活富足,工作体面。他的妻子,还是工业大亨的女儿。但高更却不满足于这种工业文明下的生活,原始部落的文化给高更带来了不同的人生体验和思考。
为了艺术,高更放弃了证券交易所的工作,放弃了巴黎的妻子和孩子们,成为一个专职画家。后来他为了追寻自己的艺术梦想,住在了土著部落的小岛上,与当地人生活,甚至娶了当地只有十三四岁的少女。最終,高更的生命也结束在他挚爱的原始土地上。
在高更的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恐怕就是塔希提岛了,也有人称为“大溪地”。没有被工业文明侵袭的塔希提,当地人对神灵充满了虔诚的敬畏。塔希提原住民的淳朴与浓郁的色彩,引发了高更的兴趣。
虽然他们曾一起居住和创作,但高更的作品与梵高大有不同。梵高的笔触充满了如狂风暴雨一般的强烈情绪,色彩里的感受像是要溢出来。明亮的黄色,深邃多变的深蓝色,都那么强烈。色彩似乎在流动,充满了不稳定的感觉。高更的笔下表面是平静的,但平静水面下暗流涌动,有吞噬思维的魔力。
高更的画中世界,安静得有点忧郁和悲伤。有人说:与其说塔希提岛快乐了高更,不如说高更忧郁了塔希提岛。高更画的女人和她们所置身的环境——热带的树木、花、山、天空和大海——一样忧郁。她们和它们都是存在,但是高更的存在笼罩着所有的存在。
这忧郁的安静,来自于色彩与线条的简单直接。高更把细处的阴影和结构都简略了,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形状,单一的色彩,抽象化的景物。
高更用粗重鲜明的轮廓线。我们可以感受到,在观看与下笔的那些时刻,高更有多么习惯清晰而泾渭分明地单纯区分事物。在他的画上,很少看到不同物体边缘渐变模糊的轮廓。模糊轮廓的做法,在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那里,曾经被看作是伟大的技艺发明。高更的时代,已经摆脱了对这些技法的追求。反而,因为纯粹直接的勾画,让画面充满了朴实与原始纯粹的感受。
高更简单直接的轮廓,让我想起埃及艺术里人物的轮廓。在高更看来,塔希提与埃及都是原始的。这里的“原始之美”,是不是高更从埃及艺术里得到的启发呢?如果把两种艺术的作品拿过来对比,我们会突然发现原来它们有这么相似的感觉。但是埃及艺术还有着人物等级高低的划分,远没有高更的人物更加朴实。
我们现在常常被莫兰迪那一系列清雅的灰色所折服。但如果去看高更,会发现他的色彩也很美,但沉闷忧郁。因为色彩凝重,仿佛可以沉到泥土之下。高更的色彩,永远不是清透的明亮,也不是单一的艳丽。
高更总是喜欢用深绿和桔红色形成对比。当然也会有棕褐、淡黄和紫色这些对比鲜明的颜色。这些颜色给人以厚重的感觉,带来了粗犷的美。
无论用多么明亮的色块,高更的画面上总有些暗色给画面添上浓重的一笔。厚重的颜色,浓郁凄美。即使是原本明亮的黄色与橘色,在高更的笔下,也会被暗暗的紫色或者绿色淹没掉刺眼的艳丽。
人们的肤色也是褐色和棕色的。这样黝黑的肤色,很明显地在说,这是土著人。他们不会像巴黎的女人般,撑着伞优雅地走在街道上,或者坐在路边的咖啡厅里,用一杯咖啡精致地度过下午。如果需要,大溪地的女人会自己染一块红色的花布,然后把这块布用简单的拼接和裁剪,做成一件不太精致,但十分舒服的衣服。他们的衣服不会为了显示整洁干练特意做得笔挺,也不会为了突出女性的美丽,特意贴合腰身曲线、加上蕾丝。
这里的原著人更不会为了体面,用繁复的衣裙把自己装饰得严严实实。似乎在原始的生活里,衣不蔽体,一丝不挂地坦诚相见,让我们更能理解生命意义的纯粹。那些颜色和线条赋予了人物结实的身体,让我们想到健康和朴实。身体似乎成了淳朴的写照,而不是欲望的暗示。
高更说自己是“幼稚粗鲁的野蛮人”,追求无忧无虑、天真单纯的“原始之美”。高更在塔希提岛的日子并不惬意。高更曾经写了很多著作,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对原始之美的向往。他画作的名字,有很多提问,像是普通的对话,但实际是触发哲学思考。
塔希提岛是法国的殖民地,当地的土著居民生产落后,受疾病之苦,还受殖民者的迫害。高更并不喜欢法国殖民者对土著的劫掠,还曾进行公开的抗议。当然,这没有什么作用,殖民依旧继续,以致塔希提岛的原始性被彻底毁坏。也因此,高更离开了塔希提,去寻找下一个原始神秘的小岛。
可能,只有远离当时的工业文明,回到慢节奏的生活,每天只是简单地劳作时,高更才有时间整理自己的思绪,去问关乎人生哲学的问题,寻求灵魂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