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从精明能干到糊涂忘事 张姨今年62岁,从工作单位退休4年,退休前她是一家国企的财务主管,本可以接受单位返聘继续工作,可心疼女儿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太累,张姨就拒绝了单位的聘请,主动承担了照顾外孙的责任。刚开始的2年虽然带孩子辛苦、责任重大、事务繁多,但张姨总能事无巨细,无论是在孩子的生活起居,还是教育培养上,外孙总能在同龄人中拔尖,女儿也很是感激母亲的帮助。 可是从去年开始女儿渐渐发现,张姨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精明能干到糊涂忘事
张姨今年62岁,从工作单位退休4年,退休前她是一家国企的财务主管,本可以接受单位返聘继续工作,可心疼女儿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太累,张姨就拒绝了单位的聘请,主动承担了照顾外孙的责任。刚开始的2年虽然带孩子辛苦、责任重大、事务繁多,但张姨总能事无巨细,无论是在孩子的生活起居,还是教育培养上,外孙总能在同龄人中拔尖,女儿也很是感激母亲的帮助。
可是从去年开始女儿渐渐发现,张姨总是爱忘事,如经常忘记送孩子去辅导班,忘记去幼儿园接孩子,甚至有几次烧水忘了关火,幸好被家人及时发现,才避免酿成大祸。女儿一直认为母亲年纪大了,开始“老糊涂了”,一直没有放在心上,偶尔还会因为母亲忘事,责怪母亲几句。后来母亲对孩子及家人的关心逐渐减少,变得越来越关注自己,很多事情只考虑自己。有时女儿会觉得母亲变得很自私、幼稚,但她想当然地认为母亲在跟自己怄气,故意气自己,为此经常跟母亲发生争吵。
凭空闻声源何故
一个月前的有天晚上,张姨很紧张地敲开女儿的房门,称因为自己咳嗽,影响到楼下的邻居,楼下的邻居在骂她,还说楼下邻居对自己有意见,骂自己有一段时间了,以前就隔三差五的能听见,最近几天骂的时间越来越长,自己很害怕,让女儿去帮她解释一下。女儿回想从来就没有听到过楼下有骂人的声音,安慰母亲想多了后就没有再理会她。
之后的时间里张姨行为越来越怪异,说小区里有大喇叭广播的声音,声音放的内容是专门打击家里人的事。告诉女儿,自己听到楼下的人说今天要来家里吃饭,就在家里张罗一大桌饭菜,打开大门等待邻居造访。半夜叫醒家人,称习主席在楼下,要来我们家了解情况,为我们洗刷罪名,要求全家人必须立即穿戴整齐,去楼下迎接习主席,家人拗不过她,就陪她去小区门口等到凌晨。
天亮以后家人就带张姨来精神专科医院就诊。经过一番问诊、检查,张姨最后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性痴呆”,需要抗痴呆药物、抗精神病药共同治疗。但由于痴呆是不可逆性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可以延缓疾病的发展,张姨来就诊时已经出现了幻听等精神病性症状,提示疾病已经发展到中、重度,治疗效果也不会特别乐观。
关爱、关护痴呆老人
痴呆是一种由大脑病变引起的综合征,临床特征为记忆、理解、判断、推理、计算和抽象思维多种认知功能减退,可伴有幻觉、妄想、行为紊乱和人格改变。40岁以前发病少见,60岁以后发病率上升,多数起病潜隐,进展迟缓,也可呈阶梯式发展,或在一段时间内相对静止。目前痴呆根据病因和病理学可概括分为三大类:阿尔茨海默性痴呆、血管性痴呆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痴呆。
阿尔茨海默性痴呆是老年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起病缓慢,病因至今未明,可能与遗传、微量元素、慢性中毒、脑外伤等原因有关。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人,女性多于男性。核心症状为记忆障碍,一开始为短程记忆,表现为忘性大,好忘事,丢三落四,反复询问,不认识亲戚。第二个症状为空间和定向障碍,如在熟悉的环境里找不到回家的路,不知道今天是几月几号等。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言语障碍,如反复说一句话,对熟悉的东西叫不出名字等。后期会出现智力下降,不能处理日常生活琐事,人格改变,变得自私、幼稚以及精神病性症状,如幻听、疑心被害、疑心被窃等,变得行为冲动,不计后果,最终变得生活不能自理,瘫痪卧床。
血管性痴呆也是常见的老年痴呆,包括:由大脑血管闭塞引起的多发梗死,腔隙性和皮层下小梗死。这组患者与阿尔茨海默性痴呆表现不同的是,他们起病急,记忆力损害、行为改变、人格改变、精神病性症状呈阶梯式恶化。他们通常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谢性心脑血管疾病,且疾病控制欠佳,每次病情波动均与脑血管堵塞或者出血有关。治疗上除常规的抗痴呆药与抗精神病药以外,更主要的是需控制好患者的血压、血脂及血糖,避免再次发生脑血管意外。
听了精神科医师专业的介绍,张姨女儿回想既往与母亲相处的一幕幕,后悔不已。其实母亲的病不是陡然而起,近两年母亲的爱忘事、母亲的唠叨、母亲出门后找不到家都在提示自己,母亲开始出现记忆力不好的症状,可是自己却视而不见,粗心地將它们认定为“老糊涂”。母亲的自私、幼稚、喜怒无常,自己却固执地认为是“老顽固”,还因为这些跟母亲发生过争吵。是自己的粗心大意耽误了母亲的最佳治疗时间。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口会越来越多,希望子女像父母当年陪伴、爱护我们一样,多多关爱我们的父母,让他们的晚年温馨、有爱、快乐。
其他文献
孩子咬手指很常见,但很多父母都意识不到,孩子这样做,原来是有“需求”。 1岁半以内的宝宝,尚处在口欲期,探索世界的主要方法就是口和手,乱吃、乱啃、乱扔是正常的情况。手是最方便的“玩具”,给孩子清洗干净就可以了。如果父母还是很担心,为宝宝提供牙胶,吃软硬适度的食物都有帮助。 如果2歲以上还咬手指,一般就要考虑习惯、情绪、适应力等因素,但不需要过度干预。 虽然咬手指无伤大雅,但肯定不是好习惯。尤
男生小C,初三年級学生,在朋友的陪伴下走进心理咨询室,嘻嘻哈哈地说来做个咨询,是思品老师建议来的,老师说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问题。气急败坏的爸妈和无所谓的娃 小C是家中独子,爸爸做生意,妈妈是医务工作者。他说,他现在没有办法待在家里了。家里经常鸡飞狗跳,时常饭吃得好好的,爸爸就会莫明其妙地和他吵起来,掀桌子,摔盘子,还动不动就赶他走,叫他滚出家门,有时到凌晨才让他回家。要么就不让他好好睡觉,有次
小张考取了重点大学,很多以前教过他的老师都不敢相信。他一直是个因为严重偏科而不被看好的学生,也曾被许多老师公开批评数学成绩太差劲。成绩公布后,老师们吃惊之余又不免向我讨教:“董老师,您班小张的数学成绩是如何逆袭成功的?” 我回答说:“后天努力,为时不晚。” 成长就是一路逆袭。小张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 我刚接手小张的班级时,他数学成绩徘徊在及格线边缘,的确很不乐观。 教了他一周,我发现上课时
小轩,一位高一学生,一进咨询室就哭了起来:“老师我该怎么办?我现在学不下去,可是又着急,越想学越学不进去!” 原来,小轩以前在班里的成绩一直遥遥领先,家长和老师对她期望都很高。可是自从进入高中后,她对自己的成绩没有信心,进入考前复习阶段,一拿起书就想到考试,害怕自己考砸了,越害怕越学不下去…… 我们知道,考试焦虑是人由于面临考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它是在应试情境刺激下,受个人的认知、评
身为小学低年级的班主任,最近有许多学生家长向我反映,孩子不爱吃早餐,不论怎么劝说也不肯吃。家长们担心长期下去会造成孩子营养不良、低血糖,希望我能想想办法,让学生们认识到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由此,我决定在班级内举办“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手抄报主题活动。 很多父母对我的做法表示怀疑:手抄报有什么用?他们觉得手抄报只是一份麻烦的负累,琐碎、耗时,对孩子现阶段纠正饮食习惯,以及未来的学习,都不
初遇惊恐发作 阿兰四十出头,有着爱她的老公和乖巧自律的孩子,虽是一般工薪家庭,但这样舒心的生活着实让人羡慕。可两年前的一次惊恐发作改变了阿兰原本的生活。 那是一个周末的上午,阿兰像每个周末一样,端着一杯咖啡窝在沙发里看着一部喜剧片。主人公滑稽的表演让阿兰大笑起来,可笑着笑着,阿兰感到心脏猛地狂跳起来,那一瞬间,她感到喘不上来气,头皮发麻,一种强烈的濒死感渗透了她的全身。阿兰挣扎着呼喊,老公闻声
蝴蝶抱自我催眠操,简单易学、抚慰心灵,就是像蝴蝶一样,拍打着翅膀,又好像我们在自己拥抱自己、安慰自己;可以促进心理、身体恢复和进入一种“稳定”状态;可以帮助我们提取、深化自身资源,增强心理弹性,提升復原力,使我们情绪稳定,获得安全感和愉悦感。 安全感是每个人渴望稳定的心理需要。孕妈妈越稳定,内心感觉越安全,传递给胎宝宝的心理营养越丰富。“蝴蝶抱自我催眠操”可以给孕妈妈更多安全感,促进孕妈妈与胎宝
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我国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此次疫情在各个方面对老百姓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冲击,对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的精神心理疾患患者冲击尤其巨大。虽然国内疫情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人们的生活逐渐恢复往常的秩序,但是类似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情况,在若干年后仍可能出现。作为患有精神、心理疾病的人群,在类似环境下更要做好自我心理防护,尽量保持精神状态
社会工作是“助人自助”,是“专业化技术性的助人活动”,社会工作同时又是人与人的真诚相遇,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是服务于“多样性之共融”的事业。英国的工业革命催生了社会工作。当初的社会工作只是对穷人的一种同情,不是将其视为一种社会的需要。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利他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
海外华人,这个群体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暴发的背景下,经历了无数次的戳心,从2020年1月到此文成文的5月,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先前国内在封城抗疫的时候,我们内心着急又难过,每天祈祷,并且帮着联系购买物资,捐助国内。那时候,只希望祖国可以坚强挺过!没有想到,3月初,海外形势严峻,韩国、日本、新加坡、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美国、德国等,整个欧洲、北美和非洲都越来越严峻,海外华人的处境越来越艰难,人们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