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定县农民戏剧实验的文化势力、期望及其错位

来源 :南大戏剧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bao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0年代前后,河北、山东、江苏等地纷纷开展与乡村文化建设有关的戏剧大众化实践,其中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组织的河北定县农民戏剧实验最具代表性.熊佛西等人受到梅耶荷德和莱因哈特的影响,提出“新式演出法”,但这并非套用西方现代戏剧观念,更多是对乡土文化传统的辨析、借鉴和改造,将民间文化和仪式的象征性结构注入新的艺术形式中,为话剧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从中也可以看到西方新文化、官方/朝廷文化、代表知识精英的上层文化以及代表下层平民的民间文化等文化势力的彼此纠缠与错位.
其他文献
本文认为话剧接受研究是一种文化研究范式,与一般文化研究不同,中国话剧接受的文化研究范式仍然与文学(艺术)审美范式保持沟通与对话,即“必要的张力”,涵盖效果史、阐释史和影响史等关联性研究,其接受有自身的规律性.作为一种跨学科研究,它与观众学、批评史、演出史、论争史、阐释史、学术史等有交集和重合,但亦有根本区别,本文拟在考辨比较的基础上对话剧接受研究的边界作出界定.中国话剧接受研究应从材料、对象和问题出发,而不是从既定的理论与范畴出发,旨在为接受美学提供中国经验和新的理论建构.
倪瓒在画作中常署名“懒瓒”“倪迂”.通过考察倪瓒生平与画跋可知,倪瓒作品体现出中国美学不刻意追求象形,偏爱自然流露出情感趣味的“懒”,以及桀骜不驯、不流于世俗的“迂”,这种“懒”与“迂”恰如谷崎润一郎在《阴翳礼赞》一书中所认为的东方美学具有崇尚“慵懒”与“厌客”的心理原型.本文将通过研读倪瓒生平文献及图像画跋,借“阴翳”美学概念以对倪瓒绘画的创作心理进行探骊.
由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推出的民族舞剧《骑兵》通过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评选的披沙拣金后,在舞蹈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建党100周年之际,这部舞剧无疑也成为了红色题材作品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从一种精神、两次蜕变、三位人物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舞剧《骑兵》当中的主题思想、创作手法和形象塑造.一部优秀的经典舞蹈作品的产生,总是在曲折迂回中前进,相信《骑兵》在未来不断精雕玉琢的过程中,会更加趋于精致和完美.
随着时代进步,观众审美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精神文化艺术作品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观众对演员表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很多演员会同时活跃在电影和戏剧的舞台上,在不同的平台去诠释角色.就目前来看,电影表演和戏剧表演这两大类是最主要的表演类别,分析两者的联系和区别,有助于演员在镜头前或者舞台上塑造角色时准确把握住各自风格样式的特点,适应表演创作在展示平台特点的不同.本文分别对电影表演和戏剧表演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两者间的联系和区别,以期对演员表演创作带来一些新的启发,更好地发挥
甘肃歌剧始终坚持民族化的创作道路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紧扣民族文化之本,注重从民族民间音乐中开发音乐素材,汲取民族艺术营养,突出民族特色.特别是从民族精粹、艺术之花的民间“花儿”中采撷、提炼、积聚,并不断做出深化和探索,以“花儿”为主要音乐创作素材,每部歌剧都带有“花儿”的影子.“花儿”已经成为甘肃民族歌剧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伴随着甘肃民族歌剧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并随之催化了民族歌剧新样式——花儿剧的诞生、成熟与定型.
音乐剧《歌剧魅影》改编自经典小说,随着在百老汇的上演,其成为史上最成功的音乐剧之一.其中,三位主角的情感纠葛是最引人瞩目的亮点,也是该剧最具戏剧性特色之处.笔者以剧中插曲《别无所求》为例,分析出韦伯是运用音乐创作中的不同技法,通过音乐结构的对比、调式调性的互相转换,以及音乐旋律的反复变化等方式,推动情节发展,反映出人物性格特征,并与剧情变化相呼应.该曲不仅将剧中三位主角戏剧化的三角关系生动展示出来,还使观众加深对剧情的理解,获得更多的情感共鸣.
在高等院校音乐院系的钢琴领域,钢琴集体教学存在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特质,促进了分层教学模式的发展.本文在现有钢琴教学论的基础上,阐述了高等学校音乐院系钢琴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归纳总结了钢琴分层教学的常用教学方法,论述了高校钢琴分层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解放区戏剧研究中,翻身叙事被描述为一个历史隐喻,象征着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步实现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全面解放.它既满足了特定历史语境的需求,发挥出不可替代的战斗作用,亦存在着一定的艺术局限性.革命浪潮的缠绕、特殊的观众群体、社会现实的变化是其出现的先决条件.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翻身叙事呈现出新闻写实化、情节公式化、审美大众化等文本特征.
2021年上半年,《你好,李焕英》强势而出.这部电影改编自贾玲的同名小品《你好,李焕英》,电影以母女亲情为核心进行情感表达,突出中国式情感叙事的审美特征,引发观众共鸣.这部影片让广大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也让观众本身置于影片的情感之中,影片更是创造了53.38亿播放量,位列中国影史票房第二位的影视神话.很多学者和专业人士认为这与当代广大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有关,因此对影片的研究角度多是以女性主义为主,即便把重点聚焦到亲情上,也是单一的对母爱分析.但笔者认为,此影片的成功,是影片对中国式亲情的集中书写,以真
翻(改)译剧在孤岛话剧舞台上占据重要位置.政治意蕴与世俗立场是形塑孤岛翻(改)译剧文化品格的重要因素,极大地影响着其艺术品相、市场效益及社会声誉.当二者和谐交融时,往往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剧场的情感认同与审美共鸣,从而获得口碑与市场的双赢;当二者此消彼长或单维突进,甚至互相割裂与掣肘时,则往往在艺术呈现、舆论评价、市场回馈诸方面左右失衡、顾此失彼,由此带来的艺术悖论引人深思.这一特征与孤岛的特殊语境密切相关,但它又不单单是孤岛翻(改)译剧的文化表征,而在现代话剧史上具有典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