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抗震技术在目前的民用住宅、工业厂房等类型的建筑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依托该项技术建筑整体的使用质量明显提升,而且建筑抗震性以及强度也实现了有效的增强,所以要求施工单位要积极的学习与了解抗震技术,以此从不同技术应用要点出发,做好建筑的抗震施工工作,确保建筑工程有着非常理想的施工质量,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时可以发挥出良好的抗震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抗震技术
1导言
科学合理的在建筑施工中采用正确的抗震措施,提高和完善抗震技术,改善房屋建筑的强度和整体抗震性能,对于房屋的安全抗震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现代建筑工程中抗震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作为地震多发国家,地震区域分布较广,强震频繁发生,有许多的城市位于地震区域,因而房屋地震防治工作也显得尤其重要。2008 年的汶川地震造成倒塌房屋超过 500 万间,死亡人数近 7 万人,其中大多数人员伤亡是由于房屋倒塌造成的。由此可见,地震灾害的损害是由于地震波对建筑整体稳定性的破坏造成的,所以房屋建筑抗震技术的运用和推广的重要性便可想而知。在近些年地震频繁发生的背景下,世界地震多发国家对于建筑工程抗震技术的研究都越来越加以重视,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日本,在建筑工程抗震技术的研究处于目前世界先进水平。在现实建筑工程中,关于完善抗震工程性措施,开展隔震减震技术研发,对于有效降低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目前,世界各国在房屋建筑建设质量的管理上都加大了监督力度,严格防范由于质量的问题导致房屋不稳固的问题。而在建筑地基的科学规划、房屋结构的合理选择、抗震材料的运用、建筑隔震技术的使用等方面都已经在逐步推广和落实。
3影响建筑工程抗震效果的主要因素
当前人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活质量也取得了显著的提高,所以对于居住的建筑工程有着多方面的要求,除了要求建筑具备基本的使用功能以外,还要求建筑具有良好的美观性以及较强的抗震能力,但是分析现阶段一些抗震建筑的施工情况,可以了解到存在着一些影响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因素,不利于抗震建筑工程的正常有序建设。具体包括:其一,结构设计因素。基于抗震技术的结构设计工作如果出现问题,将会对抗震性能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建筑整体未体现出对称性以及均匀性时,则会出现抗震性能下降情况,因此,不合理的结构设计因素会影响建筑抗震性。所以在设计时,要求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于本地区发生地震灾害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如果地震发生频次高且灾害发生时的危害较为严重时,则不可以设计外形结构不规则的建筑,此种建筑无法全面的应用抗震技术,部分结构处的抗震设计较为薄弱,抵御地震灾害的效果非常差;同时,进行常规建筑抗震设计时,需要提升抗震等级,并且严格按照相应等级要求进行抗震技术的应用。其二,建筑施工技术,抗震技术对于建筑使用质量以及安全性的提升意义重大,但是以往的建筑施工中,由于施工单位对于地震灾害认识较少,而且可用的抗震技术较为落后,导致施工建设的建筑不具备抗震能力或者抗震性能差;此外,抗震标准低。与目前的建筑所需的抗震能力之间存在脱节情况,因此在当前的建筑抗震施工中,需要施工单位多进行现代化先进抗震技术、抗震标准的认识和了解,从而选择最佳的施工技术建设出符合抗震标准的建筑工程。其三,建材因素,施工单位进行抗震建筑施工过程中,若使用的建筑材料质量性能差,与建筑抗震标准不相符,会导致建筑在受到温度、极端恶劣气候等因素影响时出现建筑结构变形以及裂缝问题,地震来临时会直接出现建筑垮塌情况。
4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常用抗震技术
4.1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基础隔震抗震技术
基础隔震抗震技术包括多种类型,主要包括支撑摆动隔离抗震技术、橡胶隔离抗震技术等。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必须在建筑的地基础部分进行控制,实现隔震目的,保障建筑物的稳定。比如在很多的现代建筑中做建筑框架通常都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在这种结构框架中运用控制钢筋的勾践面积和最小配筋率完成抗震的最终目的。施工时,必须在墙上安装必要的特殊的减震材料,还必须跟圈梁合理连接,充分考虑建筑的结构性能,增加建筑的抗震承载能力。
4.2建筑工程的施工中耗能、减震和抗震技术
建筑物内适当位置必须安装耗能、减震和抗震技术装置,以增加建筑物地震时的阻尼值,地震的时候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建筑中使用的构件具有弹性特征,当发生较小规模的地震灾害的时候,横向刚度会在动力作用下发生变化,从而控制建筑物的变形。当建筑工地发生严重地震的时候,构件处于非弹性状态。此时,建筑物本身的阻尼值高,能量吸收性大,并且可以有效地降低整个建筑物的振动效果。因此,该技术应用过程中采用的能耗组件是该技术应用的重点。
4.3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半主动和主动控制抗震技术
一是半主动控制抗震技术,它主要是运用控制部件对外部建筑物结构参数进行调节,确保从本质上实现抗震,控制部件是调节载体,只需要很少的外部能量,可以通过微弱的电流形式提供能量。当前,在应用减震技术时,采用电键作为控制部件,整个控制系统由自动电键装置控制,因此建筑结构的动态特性发生了很大变化,半主动控制装置主要有可控液体阻尼和可变装置。二是主动控制减震技术。应用这一技术时,根据地震等级边界对建筑结构参数的需求非常大。抗震力是反向力,抗震的目的是通过这种力和地震波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其作用机制是施工单位在建筑物内建立一个传感系统。
4.4建筑工程的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技术
建设部门必须从以前建造的建筑和经历过地震灾害的建筑中分析提炼抗震技术运用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发现抗震作用较好的建筑框架结构,即钢筋混凝土加固框架。混凝土加固方法是指施工人员必须使用钢支撑组件和耗能支撑组件来将它们部署在地震力可以消散的位置。并且需要在建筑物整体框架的柱子间隔处安装钢支撑,从而科学有效地增强结构框架的稳固和抗震强度。在发生严重地震灾害时,逐层布置的框架和钢支撑框架能确保建筑物不会发生太大变形,放置在结构框架中的耗能支撑组件能够在地震袭击的时候吸收和处理大量的能量,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这种地震力对建筑物自身结构的不利影响。
4.5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加固抗震技术
除了以上抗震技术,整栋建筑还可以用砖石和混凝土钢筋框架加固综合建造,这也有很好的抗震效果。砌体加固处理是指施工单位用钢筋混凝土砂浆加固建筑物,施工人员必须先铺设钢丝网水泥砂浆,钢筋网可以用来为建筑建造保护层,避免墙体裂缝。然而,这种抗震方法在施工期间没有进行地基综合抗震,仅适用于震级较小的地方。抗震墙也可以設计在建筑物的相应位置,在施工完成之后抵抗地震作用。如果一些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上述砌体加固方法都不可取,必须用聚合物砂浆来提升整个建筑的抗震能力。
5结语
中国建筑业飞速发展,许多城市高楼大厦林立,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办公需求。然而,中国的许多地方靠近地震带,地震灾害的风险很高。因此,建设单位需要研究目前应用的抗震技术,做好建筑的整体抗震处理工作,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尽量降低地震灾害对建筑结构和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威胁。在此基础上,施工单位必须应用高质量、高效率的建筑抗震技术,有效提高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柴晨舟.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抗震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51):51.
[2]信忠宝.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结构抗震技术[J].四川建材,2016,42(01):62-63.
[3]芦白茹,严心娥.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结构抗震技术应用[J].科技展望,2015,25(34):22.
[4]胡江兵.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抗震技术[J].现代装饰(理论),2012(07):150.
(作者身份证号码:130828198602287324)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抗震技术
1导言
科学合理的在建筑施工中采用正确的抗震措施,提高和完善抗震技术,改善房屋建筑的强度和整体抗震性能,对于房屋的安全抗震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现代建筑工程中抗震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作为地震多发国家,地震区域分布较广,强震频繁发生,有许多的城市位于地震区域,因而房屋地震防治工作也显得尤其重要。2008 年的汶川地震造成倒塌房屋超过 500 万间,死亡人数近 7 万人,其中大多数人员伤亡是由于房屋倒塌造成的。由此可见,地震灾害的损害是由于地震波对建筑整体稳定性的破坏造成的,所以房屋建筑抗震技术的运用和推广的重要性便可想而知。在近些年地震频繁发生的背景下,世界地震多发国家对于建筑工程抗震技术的研究都越来越加以重视,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日本,在建筑工程抗震技术的研究处于目前世界先进水平。在现实建筑工程中,关于完善抗震工程性措施,开展隔震减震技术研发,对于有效降低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目前,世界各国在房屋建筑建设质量的管理上都加大了监督力度,严格防范由于质量的问题导致房屋不稳固的问题。而在建筑地基的科学规划、房屋结构的合理选择、抗震材料的运用、建筑隔震技术的使用等方面都已经在逐步推广和落实。
3影响建筑工程抗震效果的主要因素
当前人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活质量也取得了显著的提高,所以对于居住的建筑工程有着多方面的要求,除了要求建筑具备基本的使用功能以外,还要求建筑具有良好的美观性以及较强的抗震能力,但是分析现阶段一些抗震建筑的施工情况,可以了解到存在着一些影响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因素,不利于抗震建筑工程的正常有序建设。具体包括:其一,结构设计因素。基于抗震技术的结构设计工作如果出现问题,将会对抗震性能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建筑整体未体现出对称性以及均匀性时,则会出现抗震性能下降情况,因此,不合理的结构设计因素会影响建筑抗震性。所以在设计时,要求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于本地区发生地震灾害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如果地震发生频次高且灾害发生时的危害较为严重时,则不可以设计外形结构不规则的建筑,此种建筑无法全面的应用抗震技术,部分结构处的抗震设计较为薄弱,抵御地震灾害的效果非常差;同时,进行常规建筑抗震设计时,需要提升抗震等级,并且严格按照相应等级要求进行抗震技术的应用。其二,建筑施工技术,抗震技术对于建筑使用质量以及安全性的提升意义重大,但是以往的建筑施工中,由于施工单位对于地震灾害认识较少,而且可用的抗震技术较为落后,导致施工建设的建筑不具备抗震能力或者抗震性能差;此外,抗震标准低。与目前的建筑所需的抗震能力之间存在脱节情况,因此在当前的建筑抗震施工中,需要施工单位多进行现代化先进抗震技术、抗震标准的认识和了解,从而选择最佳的施工技术建设出符合抗震标准的建筑工程。其三,建材因素,施工单位进行抗震建筑施工过程中,若使用的建筑材料质量性能差,与建筑抗震标准不相符,会导致建筑在受到温度、极端恶劣气候等因素影响时出现建筑结构变形以及裂缝问题,地震来临时会直接出现建筑垮塌情况。
4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常用抗震技术
4.1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基础隔震抗震技术
基础隔震抗震技术包括多种类型,主要包括支撑摆动隔离抗震技术、橡胶隔离抗震技术等。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必须在建筑的地基础部分进行控制,实现隔震目的,保障建筑物的稳定。比如在很多的现代建筑中做建筑框架通常都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在这种结构框架中运用控制钢筋的勾践面积和最小配筋率完成抗震的最终目的。施工时,必须在墙上安装必要的特殊的减震材料,还必须跟圈梁合理连接,充分考虑建筑的结构性能,增加建筑的抗震承载能力。
4.2建筑工程的施工中耗能、减震和抗震技术
建筑物内适当位置必须安装耗能、减震和抗震技术装置,以增加建筑物地震时的阻尼值,地震的时候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建筑中使用的构件具有弹性特征,当发生较小规模的地震灾害的时候,横向刚度会在动力作用下发生变化,从而控制建筑物的变形。当建筑工地发生严重地震的时候,构件处于非弹性状态。此时,建筑物本身的阻尼值高,能量吸收性大,并且可以有效地降低整个建筑物的振动效果。因此,该技术应用过程中采用的能耗组件是该技术应用的重点。
4.3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半主动和主动控制抗震技术
一是半主动控制抗震技术,它主要是运用控制部件对外部建筑物结构参数进行调节,确保从本质上实现抗震,控制部件是调节载体,只需要很少的外部能量,可以通过微弱的电流形式提供能量。当前,在应用减震技术时,采用电键作为控制部件,整个控制系统由自动电键装置控制,因此建筑结构的动态特性发生了很大变化,半主动控制装置主要有可控液体阻尼和可变装置。二是主动控制减震技术。应用这一技术时,根据地震等级边界对建筑结构参数的需求非常大。抗震力是反向力,抗震的目的是通过这种力和地震波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其作用机制是施工单位在建筑物内建立一个传感系统。
4.4建筑工程的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技术
建设部门必须从以前建造的建筑和经历过地震灾害的建筑中分析提炼抗震技术运用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发现抗震作用较好的建筑框架结构,即钢筋混凝土加固框架。混凝土加固方法是指施工人员必须使用钢支撑组件和耗能支撑组件来将它们部署在地震力可以消散的位置。并且需要在建筑物整体框架的柱子间隔处安装钢支撑,从而科学有效地增强结构框架的稳固和抗震强度。在发生严重地震灾害时,逐层布置的框架和钢支撑框架能确保建筑物不会发生太大变形,放置在结构框架中的耗能支撑组件能够在地震袭击的时候吸收和处理大量的能量,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这种地震力对建筑物自身结构的不利影响。
4.5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加固抗震技术
除了以上抗震技术,整栋建筑还可以用砖石和混凝土钢筋框架加固综合建造,这也有很好的抗震效果。砌体加固处理是指施工单位用钢筋混凝土砂浆加固建筑物,施工人员必须先铺设钢丝网水泥砂浆,钢筋网可以用来为建筑建造保护层,避免墙体裂缝。然而,这种抗震方法在施工期间没有进行地基综合抗震,仅适用于震级较小的地方。抗震墙也可以設计在建筑物的相应位置,在施工完成之后抵抗地震作用。如果一些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上述砌体加固方法都不可取,必须用聚合物砂浆来提升整个建筑的抗震能力。
5结语
中国建筑业飞速发展,许多城市高楼大厦林立,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办公需求。然而,中国的许多地方靠近地震带,地震灾害的风险很高。因此,建设单位需要研究目前应用的抗震技术,做好建筑的整体抗震处理工作,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尽量降低地震灾害对建筑结构和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威胁。在此基础上,施工单位必须应用高质量、高效率的建筑抗震技术,有效提高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柴晨舟.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抗震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51):51.
[2]信忠宝.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结构抗震技术[J].四川建材,2016,42(01):62-63.
[3]芦白茹,严心娥.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结构抗震技术应用[J].科技展望,2015,25(34):22.
[4]胡江兵.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抗震技术[J].现代装饰(理论),2012(07):150.
(作者身份证号码:130828198602287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