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里网外的世界(二)

来源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hekn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辞优美,营造了诗一般的意境。
  由景及人。小作者善于运用动词,一个“晕”字为画面着满暖色,奶奶被烘托得異常美丽。
  “要不要我去接你”和“上周你没等到车咋回来的”挨得太近了,前面应加上“这周”才较为合理。
  和许多上了年纪的长辈一样,奶奶的唠叨虽然琐碎,但句句是爱的叮咛,可惜小作者并不理解。
  此段点题,奶奶的爱是“一张无形的网”,但点得太仓促,有牵强附会之嫌。建议另起一段,展开描写和抒情议论,写清楚奶奶的爱是如何“牵绊”自己的。比如:“因为奶奶总在盼望,我周末不得不回去;因为奶奶总在担心,我不得不好好照顾自己;因为奶奶总对我有太多的期许,我不得不变得更加优秀……我真想挣脱这一切,去一个没有牵绊的自由自在的世界。”
  “大声对她吼道”虽能宣泄一时的情绪,但不合传统孝道。作为孙辈,可以不理解、不认同长辈表达感情的方式,但不该当面顶撞。小作者不应为了表现奶奶的慈爱而丑化、矮化自己的形象。我们更希望看到亲慈子孝的和乐场面。此处可删掉“我”的狂躁表现,直接与下段衔接。
  落日熔金,染醉了半边天空,染醉了满树槐花,也染醉了她的白发。
  岁月在奶奶的脸上刻下了难以抚平的伤。好看的金光在她的眉间晕开,竟衬得她灿若朝霞。
  奶奶招招手,让我在她身旁坐下。她仍旧低着头,细心地缝补我校服上的破洞,神态安详。见我坐好了,她便放下手上的活儿,问道:“在学校怎么样?和同学相处不错吧?上周你没等到车咋回来的?要不要我去接你?还是……”“奶奶你别操心了,我有数。”她听罢,便不再多说,又重新拿起针线。
  “哎呀!这周别再忘了带外套。这么大人了,要照顾自己!还有啊……”奶奶的絮语再次响起。不知何时,奶奶对我的爱竟变得如此零碎,直至成了一张无形的网,将我牢牢罩住。不懂事的我真想冲破这束缚,自己找到网外的天地。
  “你就不能对我放心点吗?我在你眼里怎么就这么没用?”我大声对她吼道。奶奶惶恐地望着我,捏着针线的手在微微颤抖,就像身旁老槐树上微颤的树枝。
  我默默地起身,推开院门。此时的黄昏就像疲惫的行者,逐渐远去,但它在隐去之前,好似要洒完所有的光辉,才心满意足。
  几只乌鸦掠过头顶,奇怪的叫声不绝于耳。天色渐渐暗了下去,愈发深沉。我这才明白,乌鸦们叼起一张名为夜的网,将黄昏层层罩住。月影飘摇,暗香浮动。我不禁想起槐树底下那个爱我的老人。
  其实,月的光辉由阳光给予,无论是否有夜色的网将黄昏罩住,那动人的美却从未走远。在如水的月色中,不,是在黄昏的另一道靓影中,我的心渐渐平和。网里即网外,那是一个无比丰富的世界。
  奶奶迈着轻轻的步子走到我的身后,把外套披在我的肩头。“天凉了,回家吧!”暖暖的关心足以驱散所有的不快。
  本以为这份深深的爱是束缚,未曾想,无论是网里还是网外的世界,总会有一份牵挂。网里的世界有她的关怀,网外的世界有她的一份爱怜。这张爱之网将护着我、伴着我,很久,很长。
  您将爱意结成网,我愿将感恩编作帆,满载您的爱驶向远方!
  这两段景物描写很有层次,但表意不甚明朗,夜之“网”很难与亲情之“网”相对应。
  “网里”即“网外”本身很有哲理,但这一议论前面没有叙事作为基础。其实,小作者这里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奶奶的所谓“牵绊”,自己该有多么寂寞,从而表现失却了爱之“网”的禁锢,虽然没有了牵挂,但也缺少了安全感,因而行之不远,反而像被禁在“网里”;然后进一步议论:正因为有了这些爱的唠叨,自己才有了心灵的家园和精神的后盾,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自由驰骋。有了这些,“网里即网外”才有了落脚点。
  有了这一段,情节更完整,但不要忘了和“网”的联系。
  “网里”“网外”的世界要与前面的诠释一致。
  综合点评
  小作者用含情的文字叙写了勤劳、慈爱、宽容的奶奶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爱,文笔细腻,描写生动。开篇写景,由远及近,富有层次;文章主体,双线并织,一明一暗。奶奶的形象丰富,如跃纸上;“我”的情感变化藏于文字背后,隐约可见。
  不足之处在于小作者未能将“网里”“网外”的关系梳理清楚,若能在这方面丰富内容,文章的主旨将会更加鲜明。
其他文献
如果要用一两个词概括我们对《山雨欲来》一诗的阅读感受,那会是什么呢?  这首诗里有一系列无论在音质还是意蕴上都有关联的词汇,它们构成了这首诗的抒情基调:流畅的,但是缓慢;忧伤的,但是倔强——这是我们阅读的直觉,而这种直觉是我们注意到诗的语言符号之间有着某种“自动关联”。借用本雅明的术语,这些词汇构成“星丛”,它们散布在诗行中,相互推动,也相互映照——孤单,匍匐,卑微,幽暗,黄昏,乌云,灰暗,孤寂,
臣密言:臣以险衅①,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②。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鮮兄弟。门衰祚③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④,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⑤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⑥,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
名师简介:丁锋,江苏省南通市学科带头人,曾获南通市初中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现任教于南通市刘桥中学。  技法指点  扩写,也就是短话长说,是对本来较为简括的文、段加以扩充,使其篇幅更长、内容更充实的一种写作方式。扩写常见的问题有:偏离原文,不能准确把握原文主要内容,对原文主旨理解不当,从而整体出现偏差;重点不明,不能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选择、确定合适的扩充点;不合逻辑,无论是情节的扩充还是
在日前召开的《极花》新书发布会上,贾平凹多次强调自己是“农民的儿子”,这个实实在在的身份让他始终在自己的创作中密切关注中国乡村的现实。他说,“写作是我生存的一个方式,自己心里有一些事情,写过了心里才能安宁。现在这个社会最大的幸福就是心安,神不安、心不宁是最大的威胁。对我个人来讲,写作是一个安宁的过程。”他提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乡土文学就开始呈现中国乡村令人心痛的现实问题。到今天,乡土中国衰败
“真好。”  “您说什么?先生,我觉得我没听明白。”护士第一次听到这话——一个刚经历过心脏手术的病人从麻醉中醒来,往往不会有什么积极向上的反应,最多就是劫后余生的感慨罢了。  但是这位病人不同。他叫巴恰纳。  巴恰纳仍插着氧气管,身体被埋在雪白的被单里,可是一双眼睛却格外有神地四处打量。“真好,我是说,这儿真好,”巴恰纳重复道,“又宽敞又明亮,瞧瞧电视机里的画面多清晰绚丽。”  护士顺着巴恰纳的目
跑着跑着,我尽力不去想其他的事。汗水飞溅的身影清晰地映在路面上,我只是瞄准眼前的三米,前进。  寒冬,心血来潮的我报名参加了“一步一脚印”半程马拉松比赛。五点左右的早晨,天际的星星还在开着盛会。路线是绕一个偌大的湖一圈。  比赛还未开始,我同其他参赛者正在做准备活动。环顾四周,我发现参赛者一个个英姿飒爽,那修长而好斗的双腿,那高高扬起的马尾,一望便知是步伐矫健的练家子。跟他们比,我既没经验又没体格
我要借这一时的豪放  和从容,灵魂清醒的  在喝一泉甘甜的鲜露,  来挥动思想的利剑,  舞它那一瞥最敏銳的  锋芒,像皑皑塞野的雪  在月的寒光下闪映,  喷吐冷激的辉艳;——斩,  斩断这时间的缠绵,  和猥琐网布的纠纷,  剖取一个无瑕的透明,  看一次你,纯美,  你的裸露的庄严。  ……  然后踩登  任一座高峰,攀牵着白云  和锦样的霞光,跨一条  长虹,瞰临着澎湃的海,  在一穹匀静
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今天,梅园小操场青春洋溢、热情涌动。因为你们的到来,珞珈山一片生机盎然,处处焕发着青春活力。在此,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  最近有部热播剧《毕业歌》,讲述的是一群年轻人浴血抗战的感人故事,这不由让我想起抗战时期武汉大学西迁四川乐山坚守八年的艰辛岁月。我似乎觉得,这部电视剧演的就是我们武大人!  77年前,当日军炮火轰炸武汉,珞珈山已放
吕、郁③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④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⑤,君命一宿⑥,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⑦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祛⑧犹在,女其行乎!”对曰:“臣谓君之入⑨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⑩。蒲入、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
名师简介:马本盛,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现为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  技法指点  所谓审题,就是审察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审题的过程就是确定文章的文体、题材、中心和写法的过程。  审题时,一定要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明确选材的范围。比如南京市中考语文作文题“______在2018”(横线上填写名著中的一个人物),这是一篇想象作文。同学们写作时一定要注意横线上填写的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