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一国经济发展极为重要。本文针对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和特点,就我国产业结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产业演变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0-01
一、引言
产业结构是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产业结构的不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不尽相同。自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从农业产业迅速发展时期到非农产业迅速发展时期再到第二产业高速发展时期,每一次产业结构的重大变革,都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时至今日,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依然较为明显,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2010年,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确定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由此,拉开了我国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序幕。下面,本文针对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和特点,就我国产业结构发展方向进行浅要的探讨。
二、推进制造业的改造和提升
2010年,我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总值的19.8%,超过美国的19.4%,正式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使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不过,我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依然较多,还需要从根本性上进行变化,建立起一种更为稳健的持续发展模式,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降低制造业高速增长给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由快变稳。一方面要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构,提升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提升制造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优化制造业的产业供应链管理,摆脱当前我国制造业处于国际产业链底端的局面,以摆脱其它国家对上游原材料供应和下游价格链的掌握,整合创造价值的各个环节实现产业链的两端延伸,改变以加工为主的制造业发展方式构筑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稳定性;第三方面要加强产业融合形成开放性产业融合体系,促进传统制造业内部重组,促进制造业与高新技术的融合,促进制造业与网络产业的融合,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促使制造业经济方式多样化发展,促进制造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实现制造业与文化产业的对接。
三、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战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同时,在该《决定》中还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使其增加值战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8%的发展目标。针对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生态环境等破坏问题,要解决改善民生和资源环境压力的问题,需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包括如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将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将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未来几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以创新为驱动力,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和核心技术掌握程度,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面做出革命性突破,用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推动传统产业结构的升级,建立新兴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加快服务业发展水平
加快服务业发展是本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此次产业结构调整中,我国将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促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用以解决资源短缺给国民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制约。目前,我国服务业总体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服务水平低,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很难适应,国家将不断提高服务业的供给能力与水平,拓宽服务业领域,构建布局更为合理的服务业发展格局,包括如运输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商贸流通业、教育、医疗卫生、新闻出版、电信广播、旅游文化、休闲娱乐等等,并将发展农村服务业作为一个重点以繁荣农村经济推进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同时,我国服务业将进一步细化深化专业分工,在现有业务流程改造的基础上推进业务外包机制,促使服务业从生产加工环节向自主研究、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方面发展,以降低服务业的资源消耗,提升服务业的产品附加价值。在2020年,我国经济结构将向服务经济为主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超过50%。
五、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是二十一世纪最为主要的时代特征,是当前推动全球经济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近十年来的发展表明,无论是我国还是全球范围内,信息化建设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国际竞争的战略重点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在“十二五”规划中指出“统筹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形成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国家干线传输网络。”可见,我国未来信息化产业结构调整,将以“统筹布局”的视角,全面发展信息化,提升我国信息化水平,打破我国信息化产业与各行各业自行其是自谋其利的局面。一方面,加快宽带和移动宽带、云计算、传感网、物联网、泛在计算、智能物理系统等高端信息与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另一方面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实现各工业部门的信息化改造,从各行各业入手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使我国各行各业信息化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实现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超.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分析[J].China’s foreign Trade,2012(04).
[2]杨燕明,刘珊珊.浅析我国产业结构现状、问题及调整[J].思想战线,2011(S2).
[3]王寧.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及变动趋势分析[D].大连续海事大学,2011.
作者简介:王卫军,男,就职于江苏邳州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产业演变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0-01
一、引言
产业结构是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产业结构的不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不尽相同。自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从农业产业迅速发展时期到非农产业迅速发展时期再到第二产业高速发展时期,每一次产业结构的重大变革,都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时至今日,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依然较为明显,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2010年,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确定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由此,拉开了我国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序幕。下面,本文针对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和特点,就我国产业结构发展方向进行浅要的探讨。
二、推进制造业的改造和提升
2010年,我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总值的19.8%,超过美国的19.4%,正式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使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不过,我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依然较多,还需要从根本性上进行变化,建立起一种更为稳健的持续发展模式,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降低制造业高速增长给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由快变稳。一方面要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构,提升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提升制造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优化制造业的产业供应链管理,摆脱当前我国制造业处于国际产业链底端的局面,以摆脱其它国家对上游原材料供应和下游价格链的掌握,整合创造价值的各个环节实现产业链的两端延伸,改变以加工为主的制造业发展方式构筑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稳定性;第三方面要加强产业融合形成开放性产业融合体系,促进传统制造业内部重组,促进制造业与高新技术的融合,促进制造业与网络产业的融合,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促使制造业经济方式多样化发展,促进制造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实现制造业与文化产业的对接。
三、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战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同时,在该《决定》中还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使其增加值战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8%的发展目标。针对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生态环境等破坏问题,要解决改善民生和资源环境压力的问题,需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包括如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将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将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未来几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以创新为驱动力,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和核心技术掌握程度,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面做出革命性突破,用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推动传统产业结构的升级,建立新兴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加快服务业发展水平
加快服务业发展是本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此次产业结构调整中,我国将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促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用以解决资源短缺给国民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制约。目前,我国服务业总体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服务水平低,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很难适应,国家将不断提高服务业的供给能力与水平,拓宽服务业领域,构建布局更为合理的服务业发展格局,包括如运输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商贸流通业、教育、医疗卫生、新闻出版、电信广播、旅游文化、休闲娱乐等等,并将发展农村服务业作为一个重点以繁荣农村经济推进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同时,我国服务业将进一步细化深化专业分工,在现有业务流程改造的基础上推进业务外包机制,促使服务业从生产加工环节向自主研究、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方面发展,以降低服务业的资源消耗,提升服务业的产品附加价值。在2020年,我国经济结构将向服务经济为主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超过50%。
五、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是二十一世纪最为主要的时代特征,是当前推动全球经济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近十年来的发展表明,无论是我国还是全球范围内,信息化建设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国际竞争的战略重点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在“十二五”规划中指出“统筹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形成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国家干线传输网络。”可见,我国未来信息化产业结构调整,将以“统筹布局”的视角,全面发展信息化,提升我国信息化水平,打破我国信息化产业与各行各业自行其是自谋其利的局面。一方面,加快宽带和移动宽带、云计算、传感网、物联网、泛在计算、智能物理系统等高端信息与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另一方面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实现各工业部门的信息化改造,从各行各业入手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使我国各行各业信息化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实现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超.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分析[J].China’s foreign Trade,2012(04).
[2]杨燕明,刘珊珊.浅析我国产业结构现状、问题及调整[J].思想战线,2011(S2).
[3]王寧.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及变动趋势分析[D].大连续海事大学,2011.
作者简介:王卫军,男,就职于江苏邳州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