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问题探讨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2013年5月,南宁启动“美丽南宁”乡村建设活动,在所辖12个县、区各选择1个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生态综合示范村重点打造。截止2017年7月,31个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完成并通过验收。本文采用发放问卷实地调查研究的方法,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侧重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建设更高水平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议和对策等方面,希望能够对南宁市新建更高档次、更高水平的生态综合示范村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南宁市;生态综合示范村;更高水平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1115071
  1 南宁市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概况
  南宁31个生态综合示范村除兴宁区那安坡采用整体搬迁易地新建模式外,其他30个村都是在原址上进行建设,31个“综合示范村”依托各自山水自然资源、人文民俗风貌等条件,通过开展乡土特色示范县区、乡镇和村屯创建工作,涌现了一批如西乡塘区“美丽南方忠良村” 、“十里花卉长廊兴宁区那安坡”、“蕉王飘香·幸福定典”“竹乡壮韵新农村,山容水意那蒙坡”等有产业支撑、符合市场需求、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民俗特色生态综合示范村,成为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头羊”。
  2 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加扎实有效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關注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思考解决对策。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2.1 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规划创新不足,同质化现象严重
  南宁市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从启动到建成时间较短,基本仅有1a多时间,前期设计、生态建设理念普及等工作比较急促,为确保如期建设完成,个别村庄建设项目存在边施工边设计的情况。由于没有根据各示范村自身的特点进行合理布局、准确定位,从而形成示范村重复建设,出现了同质化现象,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另外由于示范村定位雷同,还形成了示范村之间产业同质化重叠现象,如香蕉产业、花卉产业等,导致了示范村产业结构不合理、资金浪费等。
  2.2 农民素质整体不高,参与热情不够高
  大多数农民不懂科学技术,不会经营管理,不晓法律法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整体素质不高;农民群众参与热情不高,环保意识淡薄,房前屋后零星垃圾及杂物乱堆放,一些村屯“等、靠、要”思想严重,对参与活动缺乏应有热情。
  2.3 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缺少文化内涵
  从目前生态综合示范村农村文化建设现状来看,没有考虑文化特色,特别是壮族文化元素,如扬美古镇,当地居民纷纷拆掉古宅建起了小洋楼,具有壮民族特色的干栏木楼基本消失;在石埠镇的“美丽南方”,村寨中也没有绣球、铜鼓等富有壮乡民族元素的东西。
  2.4 投资严重失衡,影响示范作用发挥
  南宁市的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政府投资占比过大,村民出资较少,且没有能力自行筹措巨大改造资金,投资严重失衡,影响示范作用发挥,不利于政府下一步社会治理工作的开展。
  2.5 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缺乏,制约农业市场化发展
  在南宁市31个综合示范村建设规划中,基本上没有涉及到农业信息体系建设项目,而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又是非常重要的,农民由于信息的缺乏,导致某些农产品出现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盲目生产的现象。
  2.6 后期维护管理不到位,影响生态综合示范村可持续发展
  由于后期维护建设资金有限,村民没有能力自行筹措大量改造资金,而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涉及的项目众多,如清洁工工资费用、日常公共场地卫生维护费用等,影响生态综合示范村的可持续发展。例如,由于规划考虑不周,西乡塘区“美丽南方”忠良屯综合示范村打造都市近郊景区,开放后即出现了旅游配套设施不足、交通压力过大等新问题。
  3 建设更高水平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议和对策
  目前,南宁市在总结31个“综合示范村”建设经验基础上,准备再建更高水平的生态综合示范村。更高水平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借鉴国内外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如国内丽江、大理的“分区建设模式”,浙江乐清的“长虹村模式”,江苏江阴“华西村模式”,国外的如韩国的“新村运动”,日本的“造村运动”,德国的“城乡等值化模式”等;要充分认识到,国内外示范村建设的成功模式不可复制,必须根据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差异等条件,进行综合考虑,选择适合各个地区发展特点的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模式。
  3.1 高起点规划,突出“一村一品”特色,避免同质化现象
  从韩国、欧盟和日本的新农村建设实践看,政府组织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应该明确农民是示范村建设的主体。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高起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态示范村建设发展规划,真正做到“一村一规划”,突出“一村一品”特色。
  3.1.1 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
  制定“一村一品”发展规划,着重选择具有较强优势的产业项目重点加以培育,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认定和产地、市场的检测,力争每个产业都能培育出1~2个名优品牌。
  3.1.2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从村庄自然地理环境、资源文化特色、经济状况和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出发,注重保持乡土气息、民俗文化、田园风光,保护古建筑、古村落等历史文化遗迹,不搞“面子工程”,不搞大拆大建,不建大型广场,不挖山毁林,保持村庄原有肌理和格局,增强“一村一品”吸纳就业的能力,力争每个生态综合示范村有1~2个明确的主导产业,如隆安县城厢镇旺中村岜旺屯应该明确以鲜花为主导产业,打造南宁国际鲜花港;青秀区南阳镇施厚村古岳坡则要依托“花雨湖”的优势,做好花雨湖生态休闲旅游开发与营销的文章。   3.2 强化示范村建设的科技支撑体系
  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非常重视农业科学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应用,同时也非常重视对农民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现代农业管理办法,革新观念提高认识水平。针对我国示范村建设农民素质整体不高,农业科技知识匮乏,因此要强化示范村建设的科技支撑体系。
  3.2.1 充分发挥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以“富民、惠民”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强化对示范村的技术服务和农技推广。
  3.2.2 完善培训制度
  建立定期的适用技术培训制度,深入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覆盖”的农村干部和农民培训,不断提高干部和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3.2.3 强化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
  围绕各示范村主导产业,对农作物优良新品种、高效栽培技术、农村新能源、养殖新技术、农产品加工及其他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进行集中试验示范,推广促进主导产业有新突破、新进展。
  3.3 加强生态综合示范村文化内涵建设
  “综合示范村”建设,除了经济、政治的视角之外,还应涉及文化这一维度。在“综合示范村”文化内涵建设中,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综合示范村文化内涵建设内容非常丰富,民居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差序格局中的一个序列,是乡土智慧的建筑展示。广西民居多姿多彩、形态丰富,它深深地扎根于八桂大地,是地方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游艺民俗是民俗旅游资源中最富观赏性、最具参与性、最有娱乐性的一种资源,广西的游艺民俗资源十分丰富,包括民歌、故事与神话、舞蹈、地方剧种、民间工艺等多种形式;壮族文化中的竹竿舞、绣球、五色糯米饭,铜鼓等,其中有的已列入国家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旅游价值非同一般。武鸣是壮族的重要发源地,南宁可以伊岭岩和花花大世界为核心,建设壮族文化园,全面展示壮族的风俗和文化;可重点在上林等地,依托原有壮族村寨开发建设一些壮族文化旅游村寨,将壮族的民俗文化、壮医壮药文化等结合起来,让游客在游乐中了解壮族文化;村寨中还可建立反映壮文化的民俗博物馆。也可以借鉴阳朔《印象·刘三姐》等的成功经验,打造一个具有浓郁风情和地域特色的民族歌舞表演节目等,让游客在游乐中了解壮文化、体验壮乡民族风情。
  3.4 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的资金投入
  通过建立“政府主导、融资支持、社会参与、农民自筹”的资金筹措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3.4.1 做好投融资工作
  各村要争取信贷支持,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融资项目范围及内容,引进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开展战略合作,发挥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的激励作用,支持同金融机构进行合作,设立农村产业引导基金,开展股权投资,吸收农民入股。
  3.4.2 动员引导并支持各类工商企业等社会力量
  通过投资、捐助、认购、认建等形式,参与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充分调动企业和个人参与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的积极性。
  3.5 完善示范村建設的农业市场信息体系
  在更高水平“综合示范村”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建设和完善示范村农业市场信息体系。
  充分利用互联网 、微信、QQ等新媒体及新闻媒体、展销推介会等,为广大村民提供及时、有效、可靠的技术、政策和市场等信息服务,推进农业生产信息化,提高农民开拓市场的能力,打造“信息化示范村”。
  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利用各种媒体,多种形式地宣传推介示范村,提升示范村和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
  3.6 加强后期维护管理,确保示范村建设可持续发展
  强化宣传教育,牢固树立“自己家园自己管”的思想观念。新农村示范村应落实责任,建立自我管理制度,广泛宣传示范村后续管护工作的重要性,教育引导村民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增强管护意识,自觉投身示范村管理工作。
  完善管理方式,科学合理制定示范村管理工作机制。各示范村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示范村村容村貌管理办法,明确村级、村民管理责任,同时,要求村民家庭实行房前屋后“三包”责任制,改变村庄“柴草乱放、垃圾乱倒、杂物占道”等现象。
  加强制度建设,明确村庄管护责任主体。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环境卫生设施管理办法》等一整套示范村管理制度,形成“乡镇指导、示范村管理、村民参与”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珍子.广东省名村示范村建设后续管理模式研究[J].热带农业工程,2013(06):53-56.
  [2]罗发德.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整治规划与建设研究[J].乡村科技,2017(04):14-15.
  [3]滕承秀.南方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研究—以广西南宁市综合示范村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15(07):25-27.
  作者简介:
  张宝英(1989-),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农村区域经济。
其他文献
摘 要: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种是当前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而恢复基因的连锁标记研究对于恢复系的选育和改良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前期研究结果设计引物对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193A恢复基因连锁的2个SNP位点进行TSP标记分析,以期建立一种简单高效易行的油菜雄性不育系1193A恢复基因的SNP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设计的2对TSP标记引物扩增效果较好,可用来进行后续的研究分析。  关键词:油菜;
摘 要:为解决油茶种植前期资金投入大、经济效益见效慢的问题,开展油茶幼林套种山茶花试验,对油茶幼林套种山茶花技术、成本与效益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關键词:油茶;幼林;山茶花;套种;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S79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430031  油茶是我国南方主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在山区山地和低山丘陵地带普遍种植。油茶果实榨取的
摘 要:谷子属于禾本科作物,在中国的种植已经有7000a的历史。谷子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其种植的环境和肥料种类,对品质有着尤为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目的是探究不同的生态环境与肥料对于谷子品质的影响。通过研究得知,播种期、积温、降雨量和日照时数等生态环境因素,会对谷子的品质产生影响;底肥以及施氮的处理等因素,也会对谷子的品质产生影响。  关键词:谷子品质;生态环境;肥料;影响  中图分类号:
摘 要:堆肥茶生产自动控制输送系统包括用于生产堆肥茶的堆肥茶生产单元和用于储存堆肥茶的堆肥茶容器,堆肥茶容器通过管道与堆肥茶生产单元相互连接,该系统还包括控制部件,用于自动控制堆肥茶输送到预定用肥场所。文章将堆肥茶输送到预定用肥场所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解析。  关键词:堆肥茶;自动控制;输送系统;耦合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
摘 要:利用常规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以及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对2018年8月31日—9月1日张掖市极端暴雨天气的环流形势、影响系统和物理量特征进行了综合诊断分析。结果显示:此次暴雨发生在有利于西北地区多雨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南亚高压为东部型,500hPa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跳,588线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影响系统有巴尔喀什湖冷槽、低层低涡和地面倒槽。中低层的流场配置有利于水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以遵义地区主推玉米新品种新中玉801和中单901为试验材料,设计传统施肥和缓控释肥2种不同处理,研究缓控释肥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一次性机械化缓控释肥显著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缓控释肥处理后,新中玉801和中单901的折合每667m2产分别增加47%和48%,纯收入分别增加9374%和7912%;缓控释肥处理下,两品种之间比较,中单901的产量和经
摘 要:农机具是农业生产活动中需要使用的重要装备,农机具的正常工作关系着农业活动的正常开展。但是有部分人员缺乏农机具的正确使用、维护、保养与存放知识,导致农机具容易故障,导致企业或个人的经济效益受损,也影响农业生产的正常开展。因此需要加强农机具的使用、维护、保养和存放知识的宣传活动,从而提高农机具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农机具;使用方法;维护方法;保养方法;存放方法  中图分类号:S232.7 文
摘 要:当今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开发利用土地的能力在不断提高,满足了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但人类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较薄弱,导致了人地关系恶化。因此,引入生态化思想是当前土地工程领域迫在眉睫的任务。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结合多年来土地整治的技术经验,总结了土地工程生态化设计中田、水、路、林以及居住点的设计思路,以陕西定边盐碱地生态化治理为例,分析土地工程的生态化设计体现。本研究以期为土地工程的
摘 要:通过对常州市2015—2016年PM2.5浓度值资料统计分析,基本掌握了常州市PM2.5浓度值的基本态势,总结出常州市PM2.5浓度年、季、月、日、时基本变化规律。为区域环境保护工作,环境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数据支持。  关键词:PM2.5;气候统计  中图分类号:Q938.1 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1067  引 言  常州地处江南腹地,苏南
摘要:  本文从农村商户为切入点,构建出影响其第三方支付使用意愿的模型,并利用山东省23个行政村246个农户就农户对于第三方支付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感知有用/感知易用正向影响农户第三方支付的使用意愿,感知易用正向影响感知有用,社会影响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感知易用,自我效能和感知风险对感知有用影响显著,但对感知易用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农村商户;第三方支付;使用意愿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