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而随着新课改思想的深化,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中,大家对于教条式的灌输变得不再盲目,在教程的改革中,不难发现,高二数学不仅仅是让学生面对高考的重要阶段,还在其以后的学习道路上的长远发展有重要影响。所以,在高二的数学学习阶段,来帮助学生加强数学思维的锻炼,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实际教学中的方法提出一些见解,希望能给我们的数学老师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高二数学;有效性教学;应用策略
高二数学的学习过程,从一定角度上可以说是学生解题能力进行理解和巩固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如何才能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首要考虑的事情。老师不能一味的根据传统教育中的思想进行盲目的灌输,要实际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这样,才能对教学方法有准确的思考,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学习质量
在高二的数学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才是解决数学问题最为有效的方式。经过高一阶段的数学历练,相信很多高中生对于数学都有全面的认知了,但是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的区别就在于,它的知识点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老师要帮助学生对于一些基础知识,一边进行查漏补缺,一边要不断巩固复习。只有帮助学生打好稳固的基础,才能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解题技巧,养成解题思维,这样学生才能将知识灵活的运用到解题中去。当然,老师还要有意识的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只要不断努力探索,相信学生很快就能出效果。
例如,在高中课堂上经常出现的函数问题,就要求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对基础知识有清晰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对问题进行深入。比如这样一道例题:求y=4x-2x+1+2(0≤x≤2)的最值。这里,看到这个函数,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定义域的问题,只有对这一基础的概念知识足够清晰,才能求出单调增减区间。像这道题中,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x的范围是0≤x≤2,由此可以推导y=(2x)2-22x+2=(2x-1)2+1,因为0≤x≤2,所以1≤2x≤4所以y的最大值为10,最小值1。这样一道常见的二次一元函数,如果对数值区间的基础知识不清楚的话,那么压根就解不出合理的答案,更别提在函数图像上标明增减区间了。
二、强化教学的体验过程,巧用学习技巧
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解题技巧和解题思路是关键的两点。所以,在解题过程中,不能盲目的对习题进行展开。老师在对学生进行难题的讲解时,也不能只是一味的讲授方法。首先,要注重学生对于整个解题过程的思考锻炼,学会正确审题,这样才能找到自己所需的要点;其次,老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解题技巧的能力进行锻炼,学会通过例题,进行举一反三的思考,通过揣摩,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这样,能加快解题的速度,提高解题的准确度,使学生的解题能留,不断得到提升。
在高二的数学概率问题上,老师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数学能力,这不单单是对于概念的运用,其中还包括解题思维的运用。例如:甲,乙两人投篮,两人各投3球,谁投进的球数多谁获胜,已知每次投篮甲投进的概率为4/5,乙投进的概率是1/4.求在甲第一次投篮未进的条件下,甲最终获胜的概率,甲只能投进1次或2次。
根据题意,可以猜测出有以下两种情况:
甲投进1次的情况下想要获胜,只能有乙进0次。
甲投进2次的情况下要想获胜,只能有乙进1或0。
甲进一次的概率为:余下的两次一中一不中:2*(4/5)(1/5) = 8/25
此时乙进0次的概率为:(1/4)^3=1/64
甲胜的概率为:(8/25)*(1/64)=1/200
甲进两次的概率为:(4/5)(4/5)=16/25;
此时乙1进:C(3,1)*(3/4)(1/4)^2=9/64
乙0进:(1/4)^3=1/64
甲胜的概率为: (16/25)*[(9/64)+(1/64)] = (16/25)(10/64)=1/10;
所以甲最终胜的概率为:
1/200 +1/10 = 21/200 = 0.105
三、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总结
由于高中生课业内容的繁重,所以,老师在数学课堂上,更要合适利用课时,提高教学效率,努力帮助学生们完善教学知识。但由于高二数学涉及的内容广泛,毕竟老师一人的力量有限,所以,老师不妨利用小组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内容的总结与复习。这样一方面减轻老师的教学压力,另一方面,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们对于数学课堂的恐惧感,让他们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老师也要观察学生们的讨论情况,防止有些学生“随波逐流”,不能很好的利用小组讨论来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总结巩固。当然,老师也可向学生适当推荐一些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以上面的典型例题,来培养学生形成发散的思维。
例如,像在学习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判定这一章节的内容时,老师不妨让学生合理的结合为小组,最好是由五名学生组成;两名学优生,两名学困生,以及一名中等生的模式。这样,在讨论过程中,学困生作为问题的主要提出者,而学优生则根据问题进行讲解,当然,中等生可以一边记录,一边提出自己的疑惑和见解,来使小组的讨论更加激烈。在讨论评点的过程结束后,老师不妨让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记录,进行发言总结,这样,可以使大家的思想和看法,都能得到交流,使所学知识更加的丰富。
四、结语
如何使高二的数学教学更加的有效,是新课改教育中的重要命题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必将促进课程、教师、学生的三方面共同的进步,老师要主动担当排头兵,改变以为教条的思维模式,努力为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寻找出一条更为宽广的道路来。
参考文献:
[1]李敬明. 高二数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探讨[J]. 中华少年,2016,08:185.
[2]范勇.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学生参与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3]王颖. 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
关键词:高二数学;有效性教学;应用策略
高二数学的学习过程,从一定角度上可以说是学生解题能力进行理解和巩固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如何才能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首要考虑的事情。老师不能一味的根据传统教育中的思想进行盲目的灌输,要实际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这样,才能对教学方法有准确的思考,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学习质量
在高二的数学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才是解决数学问题最为有效的方式。经过高一阶段的数学历练,相信很多高中生对于数学都有全面的认知了,但是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的区别就在于,它的知识点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老师要帮助学生对于一些基础知识,一边进行查漏补缺,一边要不断巩固复习。只有帮助学生打好稳固的基础,才能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解题技巧,养成解题思维,这样学生才能将知识灵活的运用到解题中去。当然,老师还要有意识的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只要不断努力探索,相信学生很快就能出效果。
例如,在高中课堂上经常出现的函数问题,就要求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对基础知识有清晰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对问题进行深入。比如这样一道例题:求y=4x-2x+1+2(0≤x≤2)的最值。这里,看到这个函数,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定义域的问题,只有对这一基础的概念知识足够清晰,才能求出单调增减区间。像这道题中,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x的范围是0≤x≤2,由此可以推导y=(2x)2-22x+2=(2x-1)2+1,因为0≤x≤2,所以1≤2x≤4所以y的最大值为10,最小值1。这样一道常见的二次一元函数,如果对数值区间的基础知识不清楚的话,那么压根就解不出合理的答案,更别提在函数图像上标明增减区间了。
二、强化教学的体验过程,巧用学习技巧
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解题技巧和解题思路是关键的两点。所以,在解题过程中,不能盲目的对习题进行展开。老师在对学生进行难题的讲解时,也不能只是一味的讲授方法。首先,要注重学生对于整个解题过程的思考锻炼,学会正确审题,这样才能找到自己所需的要点;其次,老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解题技巧的能力进行锻炼,学会通过例题,进行举一反三的思考,通过揣摩,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这样,能加快解题的速度,提高解题的准确度,使学生的解题能留,不断得到提升。
在高二的数学概率问题上,老师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数学能力,这不单单是对于概念的运用,其中还包括解题思维的运用。例如:甲,乙两人投篮,两人各投3球,谁投进的球数多谁获胜,已知每次投篮甲投进的概率为4/5,乙投进的概率是1/4.求在甲第一次投篮未进的条件下,甲最终获胜的概率,甲只能投进1次或2次。
根据题意,可以猜测出有以下两种情况:
甲投进1次的情况下想要获胜,只能有乙进0次。
甲投进2次的情况下要想获胜,只能有乙进1或0。
甲进一次的概率为:余下的两次一中一不中:2*(4/5)(1/5) = 8/25
此时乙进0次的概率为:(1/4)^3=1/64
甲胜的概率为:(8/25)*(1/64)=1/200
甲进两次的概率为:(4/5)(4/5)=16/25;
此时乙1进:C(3,1)*(3/4)(1/4)^2=9/64
乙0进:(1/4)^3=1/64
甲胜的概率为: (16/25)*[(9/64)+(1/64)] = (16/25)(10/64)=1/10;
所以甲最终胜的概率为:
1/200 +1/10 = 21/200 = 0.105
三、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总结
由于高中生课业内容的繁重,所以,老师在数学课堂上,更要合适利用课时,提高教学效率,努力帮助学生们完善教学知识。但由于高二数学涉及的内容广泛,毕竟老师一人的力量有限,所以,老师不妨利用小组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内容的总结与复习。这样一方面减轻老师的教学压力,另一方面,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们对于数学课堂的恐惧感,让他们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老师也要观察学生们的讨论情况,防止有些学生“随波逐流”,不能很好的利用小组讨论来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总结巩固。当然,老师也可向学生适当推荐一些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以上面的典型例题,来培养学生形成发散的思维。
例如,像在学习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判定这一章节的内容时,老师不妨让学生合理的结合为小组,最好是由五名学生组成;两名学优生,两名学困生,以及一名中等生的模式。这样,在讨论过程中,学困生作为问题的主要提出者,而学优生则根据问题进行讲解,当然,中等生可以一边记录,一边提出自己的疑惑和见解,来使小组的讨论更加激烈。在讨论评点的过程结束后,老师不妨让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记录,进行发言总结,这样,可以使大家的思想和看法,都能得到交流,使所学知识更加的丰富。
四、结语
如何使高二的数学教学更加的有效,是新课改教育中的重要命题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必将促进课程、教师、学生的三方面共同的进步,老师要主动担当排头兵,改变以为教条的思维模式,努力为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寻找出一条更为宽广的道路来。
参考文献:
[1]李敬明. 高二数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探讨[J]. 中华少年,2016,08:185.
[2]范勇.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学生参与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3]王颖. 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