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机械制连工艺学》是一门实践性与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机械类专业课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在分析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课程与职校学生特点,提出和探讨了若干较为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学 教学方法 学做结合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9(a)—0021—01
《机械制造工艺学》是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主干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需要多门专业基础课程的支持和一定的实践加工经验。但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的问题,同时,部分学校也存在教学经费紧张、实践教学设备匮乏的问题,因此,本课程的教学难度可想而知。笔者认为,想要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是要改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程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寻紧密结合;同时要引进“课堂讨论”模式,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良性转变,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双重收获。
1、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机械制造工艺学》主要讲授的就是机械产品加工中的工艺过程及其相关的问题,内容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装备、切削加工方法、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等等。本课程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决定了该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
1.1 课程综合性强,先修专业基础课程较多,学生难以完全掌握
本课程综合性强,内容涉及《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金属工艺学》等课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较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但由于种种原因,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已经有所遗忘,而教师受到课时限制又不能帮助学生一一复习,只能硬着头皮讲。这就导致教师讲课费劲,学生听课吃力,无法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1.2 课程实践性强,传统课堂教学多为“纸上谈兵”,学生难以理解
本课程实践性强,学生在开始学习前就应具备一定的实践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但是一些职业学校由于资金有限,现有的实习条件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而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单一,仅仅靠板书加挂图不仅无法讲清知识点,还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2、多种教学方法的探讨
2.1 选择合适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针对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应用人才的目标,所选教材应以“实用为主”,力求详简得当,浅显易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也应结合教学大纲和课程学时,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减少过繁过深的理论讲解,适当补充一些新技术、新工艺的介绍,达到精简内容、突出重点的目的。比如在讲解“特种加工方法”这一章时,可将教学重点放在与目前生产密切相关的电火花加工上;激光加工、电子束加工和离子束加工等不太常见的加工技术仅作了解即可;而作为补充内容,可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应用日渐增多的水射流切割技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2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教学常常分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而两部分教学往往又存在严重的脱节问题。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实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但是教师所讲的一些零件加工方法学生往往没有接触过,仅靠听课无法形成直观的认识,更谈不上理解和掌握;实践教学则是让学生在实训车间学习机床操作及产品零件的加工,但是实训教师的理论水平大多有限,只能让学生知其然,而讲不出其所以然来,学生只能一知半解。
2.3 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较为庞杂,而课时却非常有限,为了在有限的课时里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如教具、挂图、录像、动画等等,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直观认识,又降低了知识掌握的难度。
例如在讲解“切削加工方法”这一章时,车削、铣削和钻削加工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实训车间的车床、铣床和钻床,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认识;而刨削、磨削、镗削、特种加工、齿轮加工等方法,由于缺乏配套设备,可以播放录制好的视频,将教师难以表述的教学内容直观地表现出来,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2.4 引入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传统课堂教学的特点是“老师讲,学生记”,学生听课时不是无精打采就是机械抄写。要想转变这一局面,就要改变教学模式,提倡采用以实例为引导,以学生思考、讨论为主,教师提示、讲解为辅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对课堂内容产生兴趣,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课堂讨论的具体做法是:由教师事先选取合适的零件作为讨论内容,所选零件应与本节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能力相适应,当课堂任务下达给学生后,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尝试填写工艺卡片,当所有小组都完成任务后,由各组代表发言,讲解自己的工艺编制思路,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方案互评,找出每组方案的不足之处并给出解决方法。有条件的学校还可进一步安排学生在实训车间将零件加工出来,让学生通过自我检验切实体会到所学理论知识的实用性。
例如,在讲解轴类零件加工时,可以选取学生熟悉的减速器输出轴为例子,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内容:此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毛坯的选择、定位基准的选择、加工阶段的划分及内容等等。学生围绕这些问题积极思考,很快就进入参与状态,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
3、小结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机械类专业学生开设《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生产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采用多种教学形式;通过引入课堂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应充分利用校内实训的条件,打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现象,使学生在“学做结合”的过程中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并不断提高实践技能。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学 教学方法 学做结合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9(a)—0021—01
《机械制造工艺学》是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主干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需要多门专业基础课程的支持和一定的实践加工经验。但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的问题,同时,部分学校也存在教学经费紧张、实践教学设备匮乏的问题,因此,本课程的教学难度可想而知。笔者认为,想要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是要改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程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寻紧密结合;同时要引进“课堂讨论”模式,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良性转变,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双重收获。
1、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机械制造工艺学》主要讲授的就是机械产品加工中的工艺过程及其相关的问题,内容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装备、切削加工方法、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等等。本课程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决定了该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
1.1 课程综合性强,先修专业基础课程较多,学生难以完全掌握
本课程综合性强,内容涉及《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金属工艺学》等课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较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但由于种种原因,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已经有所遗忘,而教师受到课时限制又不能帮助学生一一复习,只能硬着头皮讲。这就导致教师讲课费劲,学生听课吃力,无法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1.2 课程实践性强,传统课堂教学多为“纸上谈兵”,学生难以理解
本课程实践性强,学生在开始学习前就应具备一定的实践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但是一些职业学校由于资金有限,现有的实习条件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而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单一,仅仅靠板书加挂图不仅无法讲清知识点,还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2、多种教学方法的探讨
2.1 选择合适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针对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应用人才的目标,所选教材应以“实用为主”,力求详简得当,浅显易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也应结合教学大纲和课程学时,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减少过繁过深的理论讲解,适当补充一些新技术、新工艺的介绍,达到精简内容、突出重点的目的。比如在讲解“特种加工方法”这一章时,可将教学重点放在与目前生产密切相关的电火花加工上;激光加工、电子束加工和离子束加工等不太常见的加工技术仅作了解即可;而作为补充内容,可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应用日渐增多的水射流切割技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2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教学常常分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而两部分教学往往又存在严重的脱节问题。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实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但是教师所讲的一些零件加工方法学生往往没有接触过,仅靠听课无法形成直观的认识,更谈不上理解和掌握;实践教学则是让学生在实训车间学习机床操作及产品零件的加工,但是实训教师的理论水平大多有限,只能让学生知其然,而讲不出其所以然来,学生只能一知半解。
2.3 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较为庞杂,而课时却非常有限,为了在有限的课时里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如教具、挂图、录像、动画等等,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直观认识,又降低了知识掌握的难度。
例如在讲解“切削加工方法”这一章时,车削、铣削和钻削加工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实训车间的车床、铣床和钻床,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认识;而刨削、磨削、镗削、特种加工、齿轮加工等方法,由于缺乏配套设备,可以播放录制好的视频,将教师难以表述的教学内容直观地表现出来,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2.4 引入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传统课堂教学的特点是“老师讲,学生记”,学生听课时不是无精打采就是机械抄写。要想转变这一局面,就要改变教学模式,提倡采用以实例为引导,以学生思考、讨论为主,教师提示、讲解为辅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对课堂内容产生兴趣,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课堂讨论的具体做法是:由教师事先选取合适的零件作为讨论内容,所选零件应与本节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能力相适应,当课堂任务下达给学生后,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尝试填写工艺卡片,当所有小组都完成任务后,由各组代表发言,讲解自己的工艺编制思路,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方案互评,找出每组方案的不足之处并给出解决方法。有条件的学校还可进一步安排学生在实训车间将零件加工出来,让学生通过自我检验切实体会到所学理论知识的实用性。
例如,在讲解轴类零件加工时,可以选取学生熟悉的减速器输出轴为例子,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内容:此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毛坯的选择、定位基准的选择、加工阶段的划分及内容等等。学生围绕这些问题积极思考,很快就进入参与状态,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
3、小结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机械类专业学生开设《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生产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采用多种教学形式;通过引入课堂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应充分利用校内实训的条件,打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现象,使学生在“学做结合”的过程中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并不断提高实践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