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课堂教学的自然恰当与否,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复习式导入
复习式导入即教师根据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设置问题,启发思考,以达到复习旧知识,引出新课题的目的。
如在讲述“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时,首先让学生回忆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得出太阳、月球、地球这三个天体同属于太阳系这个范围;然后设问在宇宙中离地球最近、与人类关系之最密切的天体有哪些,从而引出太阳和月球这两个天体。这样学生既能对上节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又能自然过渡到本节所学的内容,认识到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关系特别重要,并为学习好本节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联系式导入
联系式导入即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联系所学知识和社会现象进行课堂的教学导入,以引导学生理解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原因,提高认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在讲“工业区位的选择”时,首先指出,随着国家调整产业政策的逐步实施,一些不适应市场竞争的工厂、企业被淘汰,不少新的工业部门脱颖而出,以引起学生的质疑和思考。接着笔者又联系学生本人的实际设问:假如你是一个决策者,计划建一个企业,除了经营管理方面的设想外,从区位角度出发应考虑哪些因素呢?从而引出“工业区位选择”的课题。
三、实例式导入
实例式导入即教师根据学生身边所见所闻的一些社会生活、生产现象和实例进行课堂教学导入,以培养兴趣、激发热情,达到生趣爱学、直观性强、易于理解、印象深刻持久的教学效果。
如在讲“城市化”这节课时,笔者先从我县城关非农业人口的变化入手,(改革开放前,我县城关非农业人口约3万人,而现在我县城关非农业人口已达6万多人。再加上有些农业人口长期在我县城居住,并从事着非农业生产活动,使得我县城关非农业人口显然增加了一倍以上,而我县总人口增长则尚未达到一倍。)从而得出我县城关非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大大上升。接着笔者又对我县城关城市用地进行比较,(以前我县城关非农业用地主要集中在南城大埂以内的圆形范围里,北城都是农业用地和农村人口。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区在北城聚集。特别是开发区的设立,使北城的农业用地变为城市用地,规模远大于南城,且居住的主要是非农业人口。)从而得出我县城关非农业用地的规模也扩大了一倍以上。通过上面实例,学生很容易认识到这种现象就是城市化。它符合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即城市人口增多,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这种意识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效果很好。
四、质疑式导入
质疑式导入即教师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和教学内容,设置问题,启发诱导进行课堂教学导入,以期求得切入课题、明确要点、深化教学、融会课堂的良好效果。
如在讲“气候的形成因子”时,笔者提问学生:我们河南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黄河中下游地区属于什么气候呢?学生回答说:“黄河中下游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于是笔者就抓住“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进行剖析:笔者说“温带受什么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呢?”学生回答说:“温带受太阳辐射因素影响。”“那么‘大陆性’受什么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呢?”学生回答说:“大陆性受下垫面因素的影响。”“而‘季风气候’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学生回答说:“‘季风气候’受‘大气环流’因素的影响。”接着笔者说:“下面我们就从‘太阳辐射’、‘下垫面’和‘大气环流’等三个方面来探讨自然因素是如何对气候的形成产生影响的。”直入课题,提纲挈领,效果显著。
五、引言式导入
引言式导入即教师根据教材在标题下安排的简短“引言”进行课堂教学导入,既完成了“引言”部分的课堂教学,又便于对本单元的地位和内容组成在整体上有个交代。它一方面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引起思想重视,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如在讲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时,笔者让学生读第八单元“引言”部分,并思考三个问题:①人口增长与工业发展带来什么影响?(学生回答说:“产生环境问题和生态破坏。”)②环境问题的趋势是什么?(学生回答说:“是地域性走向全球性。”)③环境问题的实质及解决途径是什么?(学生回答说:“实质是发展问题,解决途径是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述设问,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把握了本单元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位和内容组成,并顺利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情境。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教学导入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一环,而成功的课堂教学是每一位有事业心的教师所追求的。愿所有的同行每节课都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导入和成功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复习式导入
复习式导入即教师根据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设置问题,启发思考,以达到复习旧知识,引出新课题的目的。
如在讲述“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时,首先让学生回忆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得出太阳、月球、地球这三个天体同属于太阳系这个范围;然后设问在宇宙中离地球最近、与人类关系之最密切的天体有哪些,从而引出太阳和月球这两个天体。这样学生既能对上节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又能自然过渡到本节所学的内容,认识到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关系特别重要,并为学习好本节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联系式导入
联系式导入即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联系所学知识和社会现象进行课堂的教学导入,以引导学生理解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原因,提高认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在讲“工业区位的选择”时,首先指出,随着国家调整产业政策的逐步实施,一些不适应市场竞争的工厂、企业被淘汰,不少新的工业部门脱颖而出,以引起学生的质疑和思考。接着笔者又联系学生本人的实际设问:假如你是一个决策者,计划建一个企业,除了经营管理方面的设想外,从区位角度出发应考虑哪些因素呢?从而引出“工业区位选择”的课题。
三、实例式导入
实例式导入即教师根据学生身边所见所闻的一些社会生活、生产现象和实例进行课堂教学导入,以培养兴趣、激发热情,达到生趣爱学、直观性强、易于理解、印象深刻持久的教学效果。
如在讲“城市化”这节课时,笔者先从我县城关非农业人口的变化入手,(改革开放前,我县城关非农业人口约3万人,而现在我县城关非农业人口已达6万多人。再加上有些农业人口长期在我县城居住,并从事着非农业生产活动,使得我县城关非农业人口显然增加了一倍以上,而我县总人口增长则尚未达到一倍。)从而得出我县城关非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大大上升。接着笔者又对我县城关城市用地进行比较,(以前我县城关非农业用地主要集中在南城大埂以内的圆形范围里,北城都是农业用地和农村人口。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区在北城聚集。特别是开发区的设立,使北城的农业用地变为城市用地,规模远大于南城,且居住的主要是非农业人口。)从而得出我县城关非农业用地的规模也扩大了一倍以上。通过上面实例,学生很容易认识到这种现象就是城市化。它符合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即城市人口增多,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这种意识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效果很好。
四、质疑式导入
质疑式导入即教师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和教学内容,设置问题,启发诱导进行课堂教学导入,以期求得切入课题、明确要点、深化教学、融会课堂的良好效果。
如在讲“气候的形成因子”时,笔者提问学生:我们河南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黄河中下游地区属于什么气候呢?学生回答说:“黄河中下游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于是笔者就抓住“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进行剖析:笔者说“温带受什么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呢?”学生回答说:“温带受太阳辐射因素影响。”“那么‘大陆性’受什么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呢?”学生回答说:“大陆性受下垫面因素的影响。”“而‘季风气候’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学生回答说:“‘季风气候’受‘大气环流’因素的影响。”接着笔者说:“下面我们就从‘太阳辐射’、‘下垫面’和‘大气环流’等三个方面来探讨自然因素是如何对气候的形成产生影响的。”直入课题,提纲挈领,效果显著。
五、引言式导入
引言式导入即教师根据教材在标题下安排的简短“引言”进行课堂教学导入,既完成了“引言”部分的课堂教学,又便于对本单元的地位和内容组成在整体上有个交代。它一方面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引起思想重视,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如在讲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时,笔者让学生读第八单元“引言”部分,并思考三个问题:①人口增长与工业发展带来什么影响?(学生回答说:“产生环境问题和生态破坏。”)②环境问题的趋势是什么?(学生回答说:“是地域性走向全球性。”)③环境问题的实质及解决途径是什么?(学生回答说:“实质是发展问题,解决途径是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述设问,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把握了本单元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位和内容组成,并顺利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情境。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教学导入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一环,而成功的课堂教学是每一位有事业心的教师所追求的。愿所有的同行每节课都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导入和成功的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