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信息技术教学要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合格公民为教学宗旨。本文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实际,就对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中学生 信息素养
2003年,教育部制订的《普通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把“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作为课程的第一理念,强调“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未来世界居领先地位必是信息能力最强的国家,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本文对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进行了浅显地探讨,总结出如下几种方法。
一、提高教师自身信息素养,积极创设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氛围
教师信息素养是影响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及时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运用自己的信息技能进行自身的建构学习。教师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资源进行教学,有意识地提倡学生采取多种形式来获得和利用信息。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获取知识的欲望。同时,教师也应该让学生有成就感,即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成就感。要想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的学习和使用氛围,首先要求教师搞好课堂设计,尽量把一些抽象知识变成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了解这些抽象知识的动态。例如在讲“计算机病毒”一节内容时,不能泛泛而谈病毒的特征、种类,而应把病毒发作时所表现出的特征对学生有所展示,通过找一些图像资料或做课件展示病毒发作时的情景及其危害,让学生对计算机病毒有感性认识,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
二、提高计算机使用技术,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信息时代与计算机密不可分,提高计算机使用技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其中office软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使用这些软件,更要引导他们利用这些软件来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例如在Excel表格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利用刚刚学习的sum、average函数、排序来对本班同学考试成绩进行统计排名,用分类汇总功能对比男生与女生各科成绩的差距,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这使学生在学习Excel的同时也提高了分析信息的能力,从而培养了他们的信息素养。
三、教学中的多元评价模式有利于学生自觉提高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基础性学科,老师的评价和引导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课上让同学们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交流,同学的赞扬、老师及时的肯定会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所以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重点应在于信息技术技能水平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评价才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在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可用来督促学生,使其在上课时具有良好的状态;对学生动手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评价可通过学生上交作品的质量来认定。每个模块学习结束后教师就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件作品,形式可多样,以评价他们学习效果,激发创造思维,如在学习ppt操作后,要求学生上交一份演示文稿,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记忆理解能力评价可以通过笔试方式进行认定,用来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看来多元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自觉提高信息素养。
四、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转化学生上网观念,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信息资源空间,很多学生没有充分利用这些网络资源,缺乏分析、辨别信息的能力。很多学生着迷于打电子游戏、上网聊天,严重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给学生信息素养培养造成困难。因此,转化学生的上网观念,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上网的良好习惯,为同学们搭建展示自己信息能力的舞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五、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可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课堂教学作为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同样具有“主阵地”的作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各学科加以有机整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而这样的环境正是创建新型的教学进程结构所必不可少的。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科整合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从而促进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所必备的基本素养,是现代中学生必备的素质。目前,中小学已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但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还需要我们信息技术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作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I]章慧敏,傅德荣,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01(9)。
[2]顾非石,信息素养:当代教师专业化的必备素质[J],课程教材教法,2005(3)。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中学生 信息素养
2003年,教育部制订的《普通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把“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作为课程的第一理念,强调“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未来世界居领先地位必是信息能力最强的国家,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本文对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进行了浅显地探讨,总结出如下几种方法。
一、提高教师自身信息素养,积极创设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氛围
教师信息素养是影响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及时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运用自己的信息技能进行自身的建构学习。教师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资源进行教学,有意识地提倡学生采取多种形式来获得和利用信息。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获取知识的欲望。同时,教师也应该让学生有成就感,即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成就感。要想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的学习和使用氛围,首先要求教师搞好课堂设计,尽量把一些抽象知识变成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了解这些抽象知识的动态。例如在讲“计算机病毒”一节内容时,不能泛泛而谈病毒的特征、种类,而应把病毒发作时所表现出的特征对学生有所展示,通过找一些图像资料或做课件展示病毒发作时的情景及其危害,让学生对计算机病毒有感性认识,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
二、提高计算机使用技术,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信息时代与计算机密不可分,提高计算机使用技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其中office软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使用这些软件,更要引导他们利用这些软件来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例如在Excel表格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利用刚刚学习的sum、average函数、排序来对本班同学考试成绩进行统计排名,用分类汇总功能对比男生与女生各科成绩的差距,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这使学生在学习Excel的同时也提高了分析信息的能力,从而培养了他们的信息素养。
三、教学中的多元评价模式有利于学生自觉提高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基础性学科,老师的评价和引导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课上让同学们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交流,同学的赞扬、老师及时的肯定会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所以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重点应在于信息技术技能水平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评价才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在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可用来督促学生,使其在上课时具有良好的状态;对学生动手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评价可通过学生上交作品的质量来认定。每个模块学习结束后教师就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件作品,形式可多样,以评价他们学习效果,激发创造思维,如在学习ppt操作后,要求学生上交一份演示文稿,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记忆理解能力评价可以通过笔试方式进行认定,用来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看来多元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自觉提高信息素养。
四、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转化学生上网观念,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信息资源空间,很多学生没有充分利用这些网络资源,缺乏分析、辨别信息的能力。很多学生着迷于打电子游戏、上网聊天,严重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给学生信息素养培养造成困难。因此,转化学生的上网观念,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上网的良好习惯,为同学们搭建展示自己信息能力的舞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五、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可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课堂教学作为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同样具有“主阵地”的作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各学科加以有机整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而这样的环境正是创建新型的教学进程结构所必不可少的。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科整合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从而促进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所必备的基本素养,是现代中学生必备的素质。目前,中小学已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但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还需要我们信息技术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作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I]章慧敏,傅德荣,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01(9)。
[2]顾非石,信息素养:当代教师专业化的必备素质[J],课程教材教法,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