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月,有幸参加了一个主题为“把思维的空间还给学生”的展示活动。活动中,三节展示课缤彩纷呈、精彩不断,时刻体现着学生是学习主人的信念;评课活动真实热烈、视角各异,时刻绽放着新课程理念的花朵;主旨发言言简意赅、鼓舞人心,时刻张扬着求真务实追求创新的教育理念。半天的参观学习收获颇丰,让我对数学教学有了许多新的感悟和认识。
1 课堂是学生的阵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在本次展示的一节数学课上,教师只说了13句话,其余的时空完全由学生“主宰”。 他们汇报预习的发现、展示探究的成果、提出遇到的疑惑、解答同学的疑问、纠正他人的错误、讨论共同的疑难、体验合作的乐趣、分享成功的喜悦、……,整节课节奏流畅、高潮迭起,规律在探究中发现,新知在争辩中生成,疑惑在合作中消除,技能在训练中提升。课堂真正成了学生的阵地,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真正成了课堂舞台剧的导演,扮演者属于自己的角色——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准确把握角色定位是至关重要的,把阵地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堂,让学生成为主人,是时代的要求,是课改的需要,是教师“舍得”的情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其内涵是把思维的空间还给学生。
2 导演应把功夫下在幕后
三节展示课给人们留下许多的思考,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的确值得称赞:课前预习成效显著,学生基本能找全教材提供的数学信息,能梳理出知识脉络,能熟记知识要点,能完成基本练习,能发现不懂的问题,每个小组板书在小黑板上的内容就是最好的例证;课堂展示精彩不断,每个小组都能介绍自己的发现,提出自己的疑惑,质疑他人的观点,完善他人的解说,介绍有板有眼,语言准确精炼,倾听聚精会神,合作全神贯注;学习效率明显提升,一节数学课孩子们完成了平时3课时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更难能可贵的是,整节课看不到“作秀”的痕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客观真实,学生间的差异仍很明显,完不成学习任务的学生依然存在,让人感受到的是“原生态”的课堂。
听课结束后,一位老师戏言:这样的课太好了,你看老师多轻快,一节课才说13句话!另一位老师说到:你说30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吗?
是啊,舞台上的表演让人感觉十分轻盈,但台下的功夫究竟付出了多少只有自己知道。 作为课堂舞台剧导演的老师,功夫一定下在了课下。
3 把思维空间还给学生,应让学生乐意接受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是绝大多数学生都明白的道理。但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情况却往往相反,有些学生感觉是给父母学的,有些学生总认为是为老师学的,有些学生对学习只有短暂的激情,三分钟的热度稍纵即逝,还有些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出现厌学心理,……。凡此种种,既是老师把思维的空间还给了学生,结局却未必能尽人意。
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把思维的空间还给学生的理念,还要有让学生乐于接受、主动思维的方法。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每个教师都在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使他们入迷地酷爱这门学科。……他们都善于点燃起学生对自己的学科的热爱的火花,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定会使每一个儿童的天赋素质得到发展,使他们的爱好、才能、志向、禀赋确立起来。”
在引导学生主动思维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学科的特点。就数学而言,一要秉承《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内容力求生活化,在课堂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数学教学中,要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 “想”数学、“做”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二要让师生的“创意”引领课堂。学贵知疑,教师不但应善于设疑答疑,更应善于鼓励学生质疑,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易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和自我满足感,从而引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敢于大胆提问。三要善于创设数学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自己发现和掌握有用规律。
4 教师要无为而治,把思维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真正要实现把思维的空间还给学生,教学中教师应该适时地“退居”,适度地“旁观”,让教师的“无”换得学生的“有”。
在“无言”中放飞思维。现代的学生不再是一张可以任凭描摹的白纸,因为他们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丰富的经验,有的学生已走在课程的前头,有的还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举一反三。所以在课堂上,我们不能再做精彩的演员,而应变成运筹帷幄的导演;不再是主宰课堂的知识权威,而应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把探索数学奥秘的舞台留给学生,将主动发展的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无言”中放飞思维的羽翼。
在“无案”中促成探究。对于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叶澜教授曾有过这样的精辟论述:“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机械的执行预设的教案,而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富有创造性和差异性的真实发展历程,从而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立足学生现场思路,灵活组织教学进程,积极走入“无案”的境界,从而为学生个性化的活动和思考提供更大的空间。
在“无痕”中渗透知识。教育似水、润物无声,数学教学也需要无痕式的、潜移默化的渗透过程。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有利因素,巧妙过渡,顺势而成,在教学中增加一些不露痕迹的暗示,不经意的简单动作,朋友式的拉家常,轻描淡写的鼓励,或是一些看似平淡无奇却蕴藏着细腻而有价值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漾起心中的涟漪,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自主探究并经历知识获取和再创造的精彩之中,。
在“无知”中开启智慧。 “无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的“傻”一点,常言道:大人懒了,孩子就勤快。同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聪明了,学生一遇到困难,就迫不及待地给学生“搭桥铺路”,学生就会懒得动脑筋,久而久之脑筋就会生锈,造成学生耐挫力下降和过分依赖教师。如果老师能根据具体情景,适时的“装傻”,在教学时敢于说“我不知道!”“我也没办法,你再试试”,就让学生没了指望,没了期待,学生会激发出继续探究、战胜挫折的欲望。
教师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应进一步退隐,当好学生学习的服务者与欣赏者,用我们的智慧,点燃学生熊熊的思维之火。只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思维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苦寻的教育幸福,将会悄然而至。
1 课堂是学生的阵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在本次展示的一节数学课上,教师只说了13句话,其余的时空完全由学生“主宰”。 他们汇报预习的发现、展示探究的成果、提出遇到的疑惑、解答同学的疑问、纠正他人的错误、讨论共同的疑难、体验合作的乐趣、分享成功的喜悦、……,整节课节奏流畅、高潮迭起,规律在探究中发现,新知在争辩中生成,疑惑在合作中消除,技能在训练中提升。课堂真正成了学生的阵地,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真正成了课堂舞台剧的导演,扮演者属于自己的角色——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准确把握角色定位是至关重要的,把阵地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堂,让学生成为主人,是时代的要求,是课改的需要,是教师“舍得”的情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其内涵是把思维的空间还给学生。
2 导演应把功夫下在幕后
三节展示课给人们留下许多的思考,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的确值得称赞:课前预习成效显著,学生基本能找全教材提供的数学信息,能梳理出知识脉络,能熟记知识要点,能完成基本练习,能发现不懂的问题,每个小组板书在小黑板上的内容就是最好的例证;课堂展示精彩不断,每个小组都能介绍自己的发现,提出自己的疑惑,质疑他人的观点,完善他人的解说,介绍有板有眼,语言准确精炼,倾听聚精会神,合作全神贯注;学习效率明显提升,一节数学课孩子们完成了平时3课时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更难能可贵的是,整节课看不到“作秀”的痕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客观真实,学生间的差异仍很明显,完不成学习任务的学生依然存在,让人感受到的是“原生态”的课堂。
听课结束后,一位老师戏言:这样的课太好了,你看老师多轻快,一节课才说13句话!另一位老师说到:你说30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吗?
是啊,舞台上的表演让人感觉十分轻盈,但台下的功夫究竟付出了多少只有自己知道。 作为课堂舞台剧导演的老师,功夫一定下在了课下。
3 把思维空间还给学生,应让学生乐意接受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是绝大多数学生都明白的道理。但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情况却往往相反,有些学生感觉是给父母学的,有些学生总认为是为老师学的,有些学生对学习只有短暂的激情,三分钟的热度稍纵即逝,还有些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出现厌学心理,……。凡此种种,既是老师把思维的空间还给了学生,结局却未必能尽人意。
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把思维的空间还给学生的理念,还要有让学生乐于接受、主动思维的方法。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每个教师都在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使他们入迷地酷爱这门学科。……他们都善于点燃起学生对自己的学科的热爱的火花,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定会使每一个儿童的天赋素质得到发展,使他们的爱好、才能、志向、禀赋确立起来。”
在引导学生主动思维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学科的特点。就数学而言,一要秉承《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内容力求生活化,在课堂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数学教学中,要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 “想”数学、“做”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二要让师生的“创意”引领课堂。学贵知疑,教师不但应善于设疑答疑,更应善于鼓励学生质疑,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易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和自我满足感,从而引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敢于大胆提问。三要善于创设数学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自己发现和掌握有用规律。
4 教师要无为而治,把思维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真正要实现把思维的空间还给学生,教学中教师应该适时地“退居”,适度地“旁观”,让教师的“无”换得学生的“有”。
在“无言”中放飞思维。现代的学生不再是一张可以任凭描摹的白纸,因为他们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丰富的经验,有的学生已走在课程的前头,有的还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举一反三。所以在课堂上,我们不能再做精彩的演员,而应变成运筹帷幄的导演;不再是主宰课堂的知识权威,而应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把探索数学奥秘的舞台留给学生,将主动发展的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无言”中放飞思维的羽翼。
在“无案”中促成探究。对于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叶澜教授曾有过这样的精辟论述:“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机械的执行预设的教案,而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富有创造性和差异性的真实发展历程,从而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立足学生现场思路,灵活组织教学进程,积极走入“无案”的境界,从而为学生个性化的活动和思考提供更大的空间。
在“无痕”中渗透知识。教育似水、润物无声,数学教学也需要无痕式的、潜移默化的渗透过程。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有利因素,巧妙过渡,顺势而成,在教学中增加一些不露痕迹的暗示,不经意的简单动作,朋友式的拉家常,轻描淡写的鼓励,或是一些看似平淡无奇却蕴藏着细腻而有价值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漾起心中的涟漪,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自主探究并经历知识获取和再创造的精彩之中,。
在“无知”中开启智慧。 “无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的“傻”一点,常言道:大人懒了,孩子就勤快。同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聪明了,学生一遇到困难,就迫不及待地给学生“搭桥铺路”,学生就会懒得动脑筋,久而久之脑筋就会生锈,造成学生耐挫力下降和过分依赖教师。如果老师能根据具体情景,适时的“装傻”,在教学时敢于说“我不知道!”“我也没办法,你再试试”,就让学生没了指望,没了期待,学生会激发出继续探究、战胜挫折的欲望。
教师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应进一步退隐,当好学生学习的服务者与欣赏者,用我们的智慧,点燃学生熊熊的思维之火。只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思维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苦寻的教育幸福,将会悄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