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ard_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来国民经济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国教育行业尤其是当前初中语文的教育也有了明显的进步。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这更说明我国教育行业仍有极大的上升空间。鉴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名著阅读的好处,并对优化语文阅读教学提出几点意见,旨在为我国初中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名著阅读;阅读教学;对策分析
  前言:对于初中语文而言,教育部为了更好的提升初中语文水平,并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便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引入了初中名著阅读教学,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1]。与此同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增加名著阅读教学更是顺应了我国新课标的具体要求。
  一、进行名著阅读教学重要性
  我国初中语文教学进行名著阅读是当前新课标的要求,也是进一步提升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必经之路[2]。我国初中生在进行名著阅读时可以更好的了解母语的自然规律,也可以更好的了解名著所涉及到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文化底蕴。除此之外,初中生在进行语文名著阅读时更能从名著中增长知识,并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从而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以及思想价值观。
  二、当前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所暴露的问题
  1.名著阅读意识淡薄
  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逐渐引入了名著阅读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主要原因便是教师缺乏对于名著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3]。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观念深入人心,教师在进行语文授课时,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对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上来,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核心素养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部分教师在进行课上的阅读讲解时也并未对该名著所表达的具体思想进行讲述,从而导致学生对于名著阅读的掌握一知半解,不利于学生综合语文素质能力的提升。
  2.名著阅读教学资源较为落后
  由于初中语文知识更多是理论知识,所涉及到实践的知识并不多,教师在进行语文名著阅读授课时也仅仅是用手中的课本作为进行名著阅读教学的唯一资源,这样也不利于学生对于名著知识的理解。我国部分初中学校的教师在进行名著阅读讲解时也并未更好的利用学校所提供的设备,导致资源的浪费,同样也不利于学生对于名著的理解。除此之外,我国一些偏远地区的初中学校更是欠缺相关的名著阅读教学资源,当地的初中生更是不能更好的受到良好的名著阅读教育,从而不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3.教师对于名著阅读教学设计水平有待提升
  语文教师并未按照名著教学所需要的设计的环节进行语文授课,导致初中语文教师仍处于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名著阅读教学时,仅仅是对于考试中经常出现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没有更多的向学生传递名著中所表达的核心思想以及人文精神,从而导致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功利性。
  三、提升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几点优化策略
  1.加强教师对名著阅读教学的重视
  为了更好的提升我国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水平,教师需要转变以往应试教育的观念,并对名著阅读教育给予一定的重视程度。在进行名著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所学的名著对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例如,在对七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课本中的《海底两万里》进行讲解时,教师转变以往的授课模式,将教师的单独讲授转变为由学生进行课堂的主导。可以先让学生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大致内容,并在课堂上对该名著中人物的形象以及书中的经典环节进行提问,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了解该名著的內涵。从拓展练习,引回对《海底两万里》的讲解,通过同样方式引导,从而提升对于《海底两万里》的整体理解力度。在课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关于名著读后感的课后作业,将学生对于这篇文章的感悟和理解进行表述,以此来达到语文名著阅读教育的最终目的。
  2.完善初中名著阅读教学资源
  完善初中名著阅读教学资源是提升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水平的又一重要举措。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对名著进行讲解时充分利用学校所提供的资源设备,例如多媒体教室、图书馆等等,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丰富的名著阅读教学课堂。在对初中二年级人教版《西行漫记》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学校的多媒体教室阅读《西行漫记》的名著,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该名著的理解,这样也更有利于开展后续的课程讲授环节。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农村地区初中学校来说更需要加强学校的教学资源。若是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学校可以暂时建立一个图书角供学生进行日常名著阅读的学习,从而更好的提升当地初中生的名著阅读知识积累。
  3.提升教师对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课堂设计
  为了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并加强学生名著阅读能力,教师需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并完善其教学设计。教师可以通过名著阅读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从而进一步的提升其阅读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增添课堂互动的教学环节,在进行名著阅读讲解时进行短剧表演。例如,教师在讲解《骆驼祥子》这篇文章时,提前对该名著的写作背景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讲解,并以情景带入模式将学生更好的带入其中。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这篇名著的感悟和理解。除此之外,教师在对某篇名著进行讲解时,可以安排课上讨论环节,让学生对这篇名著的看法以及产生的疑问进行探讨,教师可以充分的了解学生对该篇文章的具体掌握情况,若是发现学生有理解上的问题,还可以进行及时的正确引导,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名著阅读意识。
  结论:在我国初中语文课堂中加入对名著教学阅读的教育培养是当今人才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也是为祖国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的必经之路。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对于名著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仅要加强教师对名著阅读教学的重视、完善初中名著阅读教学资源、更要提升教师对初中名著阅读教学课堂设计。只有落实上述举措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初初中生的综合在语文能力,并推进我国教育行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炳成. 论初中名著导读教学[J]. 教育, 2017(2):00195-00195.
  [2]胡夏燕. 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乐事——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方法初探[J]. 都市家教月刊, 2017(5):232-232.
  [3]姜宏伟. 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 初中语文:大语文论坛旬刊, 2017(3):15-17.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樟村中学315000)
其他文献
目的:有研究显示,KA受体GluR6在脑缺血复灌诱导的神经元死亡中通过GluR6-PSD95-MLK3-JNK3信号通路发挥重要的作用。KA2亚基只有与GluR6、GluR5等亚基组成异聚体才能被转运至细
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码因其逼近香农限的优异性能而成为近年来超大容量光通信中FEC的主要技术之一,消除LDPC码陷阱集约束差错是降低LDPC码错误平层以及逼近BER低至
21世纪以来,光网络作为传送网的主要组成,正在飞速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大量新型业务的兴起以及通信资费的下调,使得各大运营商的盈利状况持续下滑,运营商矛盾愈演愈烈。网络
花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品质改良育种对国民的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传统的育种技术随机性大,周期长,特定成分提高幅度有限,农业性状难以综合。基因工程的出现,为作
语音是人类交流的主要方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语音发声理论广泛应用于语音合成,语音编码传输,语音感知、识别和人体声线疾病诊断与矫正等领域,近几十年来科研工作者对
学位